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河北省2025屆高考沖刺模擬考試(Ⅱ)歷史班級姓名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時期,遼西地區的夏家店上層文化出土的銅器具有鮮明的草原地區風格。但其銅鬲上的夔龍形器耳是典型的中原風格,一些高等級貴族大墓中發現有成組的從中原地區直接輸入的青銅禮器,包括鼎、簋、罍、壺、蠶、尊等。這體現了A華夏認同觀念的發展B.中原文化影響力的擴大C.青銅制造業逐漸興起D.周朝疆域拓至遼西地區2.表1南朝梁、陳兩朝時期參預中央決策的官員出身統計表(單位:人)朝代梁朝陳朝高門士族10829庶民地主1948合計12777這一變化反映了A.選官制度發生異變B.門第觀念淡化C.皇權主導作用加強D.南方實力衰落3.表2唐后期的部分蠲復(免除賦稅或勞役)詔令內容出處東川元和二年(806年)上供錢物并放,留州、留使錢委觀察使量事矜減《冊府元龜》(843年,河南)沿路畿縣及河陽汜水縣秋稅地頭錢,量放上供一色;其合《文苑英華》留使留州錢物,各委本道觀察使具放欠額數聞奏,當與商量這反映出,當時A.征稅標準發生變化B.中央集權體制適時調整C.基層治理日益細化D.地方政府財政相對獨立高三歷史第1頁(共6頁)4.宋遼和議后,遼除了傳統的畜產品和毛織品、銀器等手工業品外,綾錦等絲織品也被宋朝商人當成奇貨大量采購。遼鹽通過合法或非法的貿易渠道進人河北、山東市場,便于攜帶和儲存液體的遼國瓷器雞冠壺在中原地區也有一定的使用和收藏。這體現了當時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發展B.多元一體民族格局漸趨穩定C,榷場主導宋遼間經濟往來D.中原與邊疆經濟一體化發展5.明朝以前,大多數販運商行蹤不定,四處流動。明前期,各地商販已有落定跡象,中葉以后,外來商人定居化現象明顯,商賈定居經營與日俱增,幾成潮流。這一變化A.沖擊了傳統小農經濟B.促進了工商業市鎮發展C擴大了區域經濟差異D.推動了城市功能的完善6,中國傳統山脈理論稱天下山脈起自昆侖,分三條大干進人中原,開枝散葉,形成北至燕山、南至南嶺的山脈系統。而光緒年間的山脈理論主張印度諸山水源自岡底斯山,中亞、西亞乃至歐非諸山源于蔥嶺,俄羅斯諸山則源自阿爾泰山。這一變化反映出,晚清時期A.士人觀念的世界性特征增強B.政治環境與學術研究的沖突加劇C.“師夷長技”已成為社會共識D.國人擺脫了天朝上國思想的束縛7.1866年,清政府規定,在海關四成關稅中每年解撥100萬兩做為出使經費,后又指撥海防、鐵路等中央專項經費,使中央財政在海關稅中的支出份額不斷上升。清政府這些舉措A.有利于完善海關管理體系B.有助于洋務新政的推行C.反映出近代化努力的成效D.表明中央集權危機加劇8.1939年,毛澤東指出:“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這揭示了A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意義和價值B.中國戰場已成為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必要性D.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已得到重新確立9.1948年2月,新華社發表社論強調,因為是社會的主人翁和國家政權的領導者,解放區私營企業工人便應該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忍受一定限度的剝削,使這些私人企業能夠進行生產,并適當地發展生產。此舉A.體現了工商業改造的需要B.助推了戰略進攻的勝利C.意在發展壯大第二條戰線D.貫徹了新民主主義政策10.圖1、圖2是新中國不同時期的女性宣傳畫。兩幅宣傳畫相通之處是攀智江平我征的題鬥醉征服自然建酸載鋼的慰圓圖1征服自然(1953年)圖2雪晨(1980年)A.贊美社會主義工業化成果B.將個體形象與時代使命緊密相連C,強調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D.謳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就高三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