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2.2 長度及其測量
第二章 機械運動
北師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長度的單位(10 分鐘) 測量誤差(10 分鐘)
讓學生多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記錄每次的測量結果,發現不同次測量結果存在差異。
講解測量誤差的概念: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同于錯誤,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引導學生討論誤差產生的原因,如測量工具不夠精確、測量方法不夠完善、測量者的估讀存在差異等。
講解減小誤差的方法,如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讓學生計算剛才多次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平均值,體會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三)課堂小結(5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長度的概念、長度單位及換算、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測量誤差的概念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課后多進行長度測量的實踐操作,提高測量技能。
(四)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一些與長度單位換算、刻度尺使用、測量誤差等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點評,解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完成課本上相關的課后練習題,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及其測量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讓學生使用刻度尺測量家中一些物體的長度,如書桌的長度、窗戶的寬度、門的高度等,并記錄測量結果,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測量過程和遇到的問題。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長度及其測量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學生進行刻度尺測量實驗操作時,仍有部分學生出現操作不規范的情況,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實踐指導。在講解測量誤差概念及減小誤差方法時,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后續應多結合實例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學生在單位換算和測量結果記錄方面容易出錯,需增加針對性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準確性。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學習目錄
課程導入
高鐵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列車從一個車站行駛到另一個車站的過程中,它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我們該如何描述和比較物體的這種位置變化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長度、寬度、高度、厚度、直徑、半徑、距離、路程等來描述空間的尺度,在物理學中將長度(length)作為描述空間尺度的基本物理量,長度一般用符號L( l )表示。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1. 長度的符號:
2. 長度的單位:
(1)基本單位:
課程講授
L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納米
nm
千米
km
米,用符號m表示。
1983年國際計量大會做出規定:1米是在秒內,光在真空中傳播的距離。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2)常用單位:
3. 長度單位的換算
課程講授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4. 一些常見的長度
課程講授
1 m
1 dm
1 cm
中學生身高約為1.65( )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約為70( )
一層樓高約為300( )
m
μm
cm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宇宙萬物,從紛繁的星體到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莽莽群山到滔滔江河,從高大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空間尺度。
仙女星系的直徑約為16萬光年,
距離我們約為220萬光年。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宇宙萬物,從紛繁的星體到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莽莽群山到滔滔江河,從高大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空間尺度。
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400km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宇宙萬物,從紛繁的星體到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莽莽群山到滔滔江河,從高大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空間尺度。
上海中心大廈,高632m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宇宙萬物,從紛繁的星體到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莽莽群山到滔滔江河,從高大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空間尺度。
人的眼睛能分辨出的沙粒、頭發等微小物體的直徑約為10-4m。
課程講授
物質世界空間尺度的數量級(單位:m)
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拓寬了人類的視野。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課程講授
科學窗
光年和天文單位
光年也是長度單位,用來表示天體之間的距離。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一年內傳播的距離,約為9.46×10 m。
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以AU表示,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于1978年決定采用1 AU=149597870 km。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2. 給下列測量數據填上適當的單位。
(1)物理課本的長度是26 。
(2)一支鋼筆的長度是168 。
(3)一位同學的身高是170 。
(4)課桌的寬度為0.65 。
1.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長約6300km = m。
(2)月球的半徑約為1.7×106m = km。
cm
1.7×103
6.3×106
mm
cm
m
課程講授
隨堂練習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課程講授
除了長度之外,描述空間尺度還需要用到其他物理量,例如我們用面積(area)來描述物體的表面大小,用體積(volume)來描述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面積一般用符號S 表示,體積一般用符號V 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 ),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 )。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魯班就發明了建造房屋時使用的木工尺。
長度的測量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認識刻度尺
零刻度線
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的數值
分度值:
量程:
相鄰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
單位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刻度尺的使用
1. 會選:估計被測物體的長度,選擇量程和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2. 會放:將刻度處的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并將刻度緊靠被測物體。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刻度尺的使用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3. 會看:觀察測量結果時,視線正對被測長度的末端所對的刻度線。
0
1
2
3
4
5
6
7
8
cm
刻度尺的使用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4. 會讀:讀數時,要注意區分大格及小格的數目。讀出準確值,并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0
1
2
3
4
(cm)
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準確值為 ;估計值為 ;該物體的長度為 。
1mm
2.6cm
0.04cm
2.64cm
刻度尺的使用
甲:準確值:
估計值:
物體長度為:
乙:準確值:
估計值:
物體長度為: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5. 會記:記錄測量結果時,既要記錄準確值,又要記錄估計值,還要注明單位。
2cm
0
1
2
3
4
(cm)
1
0
4
3
2
(cm)
甲
乙
0.2cm
2.2cm
2.2cm
0.05cm
2.25cm
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精確
刻度尺的使用
課程講授
科學窗
有效數字
測量結果一般都用有效數字表示。例如測量某長度時,測量值是2.34cm,由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數據中的2和3是從刻度尺上準確讀出來的,而4是估計得出的。
如果被測長度的末端剛好對準了某一刻度線,比如2.3cm刻度線,那么此時也需要繼續估計出毫米的下一位,讀數為0,于是測量結果記錄為2.30cm。
這種由準確數字和一位估計數字組成的數字,叫作有效數字。
長度的測量
課程講授
學生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長度的測量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誤差
(1)測量工具不夠準確;
(2)測量方法不夠完善;
(3)觀察時受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等。
1. 定義:測量值跟真實值相比總會有些差異,這種差異叫作誤差。
2. 誤差來源: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3. 注意事項:
(1)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不可能消除,只能盡量的減小。
(2)減小誤差的方法:
①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②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
③改進測量方法。
(3)誤差不是錯誤: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不應該發生的,是能夠避免的。
誤差
課程講授
1.人身上有許多可以幫助我們估測物體長度的“尺”。測一測你身上的這些尺,并用它們估測下周圍物體的長度。
一拃[ yī zhǎ ]
一步
一庹[ yī tuǒ ]
張開手掌,大拇指和中指之間的最大距離。
行走時,兩腳腳尖之間的距離。
伸平雙臂,左手中指到右手中指之間的長度。
長度的測量
實踐活動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實踐活動
2.通過互聯網或其他資料查閱太陽系中八顆行星的直徑,按由大到小的順序列表。我們居住的地球排在第幾位
課程講授
思考:如何測量銅絲的直徑呢
長度的測量
①將銅絲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
②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
③數出排繞在鉛筆桿上的銅絲的圈數n;
④用繞圈總長度L除以銅絲的圈數n,即得銅絲的直徑d。
累積法
拓展
課程講授
思考:如何測量圓柱體的直徑和圓錐體的高呢
長度的測量
卡測法
拓展
課程講授
思考:如何測量一段曲線的長度
長度的測量
化曲為直法
①用一根細棉線,沿著曲線把棉線緊貼在曲線上。
②在棉線A、B兩端點位置上作出相應標記。
③將棉線拉直,用刻度尺測量出兩標記間的長度,即為曲線長度。
A
B
A
B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拓展
課程講授
拓展閱讀
用現代科技測量長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現代化的測量工具應運而生,使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便利。激光測距儀已被應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很多領域,成為科學研究、建筑施工、電力設施維護、礦井作業、交通事故處理、體育競賽等常用的測距工具。
激光測距儀
長度的測量
課程講授
拓展閱讀
在生產和生活中還有超聲波測距儀、超聲波測厚儀等測量長度的儀器,這些儀器在測量中具有方便、快捷、準確的特點。
超聲波測距儀
長度的測量
用現代科技測量長度
課程講授
長度的測量
1969年,航天員把特制的反光鏡安置在月球上,人們從地球上發射出一束很強的激光,精確測出激光從地球發射到反光鏡再返回地球的時間,依據光速就可以算出月球表面到地球表面的距離。
拓展閱讀
用現代科技測量長度
知識點1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1. [2023·貴州]人類對物質結構的探索永無止境,如氧分子由
氧原子構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氧原子核
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下列微觀粒子中,空間尺度最小
的是( D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原子核 D. 質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長度描述中,與事實不符合的是( D )
A. 繞標準田徑場跑道跑兩圈半的長度是1 km
B. 成年人中指指甲的寬度大約是1 cm
C.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大約是70 μm
D.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光年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大慶期中]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長度的單位或數字。
(1)鉛筆芯直徑約為1 = m。
(2)一個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徑約為9×10-8 m
= μm= nm= cm。
mm
0.001
9×10-2
90
9×1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知識點2 長度的測量
4. [2024·漳州期末]用厚刻度尺測木塊的長度,如圖所示四種
方法中正確的是( C )
A
B
C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教材實踐活動] [2023·聊城]生活中常用人體的某個部位來
估測長度,如成年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
距離為1庹(tuǒ)。按此規定,“1庹”的長度最接近
( C )
A. 17 mm B. 17 cm
C. 17 dm D. 17 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圖所示的工具中最適合用于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的是
( B )
A. 量角器 B. 卷尺
B
C. 直尺 D. 三角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濱州期中]如圖所示,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
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 cm。
B
2.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知識點3 誤差
8. [2024·北京西城區期末]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 在測量時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會增大誤差
B. 在測量過程中,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允許產生的
C. 改進實驗方法,使用精密儀器就可以避免誤差
D. 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辦法可以減小誤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創新精神] [2024·保定期末]2023年9月25日,某系列手機
的三款產品悄然上架,連帶著全新自主研發的芯片第一次
問世,震驚世界,成功打破了西方公司對芯片技術的壟
斷。該公司利用特殊技術使其表現接近于7 nm芯片,做
出7 nm芯片,則意味著要在每1平方毫米上,塞下近1億
個晶體管。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B )
B
A. 7 nm=7 nm×10-9 m
B. 7 nm=7×10-9 m
C. 7 nm=7 nm×10-6 m
D. 7 nm=7×10-6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3·山西]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在
對外友好關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出生時,
體重僅有100 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信息,估測剛出生的
熊貓的頭部直徑約為( B )
B
A. 2.5 mm
B. 2.5 cm
C. 5 cm
D. 1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教材實踐活動] [2024·合肥蜀山區期中]身高165 cm的小
雷,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下估測,接近真實值
的是( A )
A
A. 教室寬5臂展,約8 m(臂展: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
指尖之間的距離)
B. 教室長10步幅,約30 m(步幅:走路時,兩腳尖之間的
距離)
C. 課桌長7拃,約1.2 d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中指尖
之間的距離)
D. 物理課本厚1指寬,約1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結合日常生活] [2023·福建]如表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
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及體型。
“A”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 cm,
“92”表示( A )
A
A. 胸圍92 cm
B. 肩膀寬92 cm
C. 上臂周長92 cm
D. 脖子周長92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真實情境]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
起的,圖中所示為H1N1病毒在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成的
像與刻度尺比對情況,該病毒的實際整體寬度
為 cm。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斷H1N1病毒
的傳播,常用的三種口罩過濾孔徑:①普通16層紗布口
罩在1 000 μm左右;②單層無紡布口罩在10 μm左右;③
N95口罩在0.1 μm左右;能有效防控H1N1病毒的
是 。(選填序號)
1.20×10-5
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點撥】
由圖可知,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成像的甲型H1N1病
毒的整體寬度是3.60 cm;實際整體寬度為 cm=
1.20×10-5 cm。甲型H1N1病毒整體寬度為1.20×10-5
cm=0.12 μm,需要選擇口罩過濾孔徑小于病毒寬度的
口罩,N95口罩孔徑在0.1 μm左右,能有效防控H1N1病
毒的是N95口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3·常州]如圖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車車廂的
寬度l=3.500 m。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能否通過一處老
式隧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的寬度,如
圖乙所示,測量結果為:l1=3.600 m、l2=3.480 m、l3
=3.540 m。技術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為 ,
新式列車車廂 (選填“能”或“不能”)通過該隧
道。
1cm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科學推理] [2024·吉林期末]鋼受冷收縮,在冬天時,用
鋼卷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假設物體的長度不隨溫度改
變),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較將( A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變 D. 不能確定
【點撥】
由于金屬的熱脹冷縮,冬天,鋼卷尺實際長度收縮
變短,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測量物
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會偏大。故選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結
課程講授
長度及其測量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
長度的符號、單位
測量長度的工具
誤差
長度的測量
刻度尺的使用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