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4.1 平均速度第二章 機械運動北師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平均速度的概念(10 分鐘) 教師講授:結合具體的運動實例,如物體沿直線從 A 點運動到 B 點再運動到 C 點,講解位移的概念,然后指出平均速度是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用公式 v=ΔtΔx 表示,其中 Δx表示位移, Δt表示時間間隔。 強調要點: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它表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運動快慢和方向。 學生活動: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用到平均速度的場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2.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8 分鐘) 對比分析:列表對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義、公式、物理意義、矢量性等方面的區別。 | 對比項目 | 平均速度 | 平均速率 | | ---- | ---- | ---- | | 定義 | 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 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 | 公式 | v=ΔtΔx | v′=Δts (s 表示路程)| | 物理意義 | 表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運動快慢和方向 | 表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運動路程快慢 | | 矢量性 | 矢量 | 標量 | 案例討論:給出具體的運動案例,如物體沿圓周運動一周,讓學生分析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通過討論加深對二者區別的理解。 3. 平均速度的計算(7 分鐘) 例題講解:講解教材中的例題,如一個物體沿直線運動,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為 v1 ,后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為 v2 ,求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明確位移和時間的計算方法,然后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學生練習:給出一道類似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三)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平均速度的概念、公式、物理意義,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以及平均速度的計算方法。 強調平均速度的矢量性和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本質區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課堂檢測(5 分鐘) 設計幾道針對性的練習題,如判斷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關系、計算具體情境下的平均速度等,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師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補充講解。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基礎題:教材課后習題第 1、2、3 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 拓展題:查閱資料,了解平均速度在交通運輸、體育競技等領域的應用,寫一篇簡短的科普小文章,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和實踐能力。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視頻、圖片、例題等) 教材 相關練習題資料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平均速度的矢量性和與平均速率的區別,學生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通過更多的實例和對比分析來幫助學生掌握。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感受到物理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這份教案涵蓋了平均速度教學的關鍵環節。你可以和我說說對教案的看法,比如是否需要調整教學方法、增減內容等,我會進一步完善。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課程導入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選手劉翔在男子110 m欄項目中以12.91s的成績奪冠。某位同學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得到比賽中劉翔的速度約為8.52 m/s。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 劉翔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的速度是一成不變的嗎 課程講授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保持不變,那么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研究其它復雜運動的基礎。那么勻速直線運動有什么特點呢?課程講授計算出下面這輛小車在這4段10s時間內的速度,想一想它的運動有什么特點呢?這輛小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每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15m/s15m/s15m/s15m/s勻速直線運動課程講授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保持不變,那么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特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課程講授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s/mt/s1234565101520250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v/m·s-1t/s1234565101520250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我們可以通過畫出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s-t圖像)和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v-t圖像)來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課程講授交流討論一物體運動的速度為4m/s,在下圖中作出它的s-t圖像,比較兩條圖線,會發現它們有怎樣的關系 你能通過圖線直觀地判斷出哪個物體運動的速度較大嗎 將你的想法與同學交流。s/mt/s1234565101520250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v=5m/sv=4m/s藍色圖線比紅色圖線更平緩,所以藍色圖線表示的速度更小。勻速直線運動理想的勻速直線運動在實際中并不常見,但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不大,并且通過的路徑近似是直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物體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這也是物理學中簡化問題的一種理想化的處理方法。課程講授勻速直線運動乘坐自動扶梯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平穩行駛知識點1 勻速直線運動1. [教材素材題]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A. 飛機著陸后在跑道上滑行B. 乘自動扶梯上樓C. 正在進行百米賽跑的運動員D. 機械停表秒針的運動B12345678910112. [2024·樂山期末]對于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通過的路程越長B.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時間越少C. 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 速度的大小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D12345678910113. [2024·青島期末]下列圖像能描述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A. 甲和乙 B. 乙和丙C. 甲和丁 D. 丙和丁B1234567891011知識點2 平均速度4. 下列關于平均速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變速直線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 說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D. 平均速度是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B12345678910115. 國慶期間,爸爸載小華從喀什古城去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游玩,感受家鄉之美,如圖所示,這是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導航信息截圖,由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A )AA. 72 km/hB. 10 km/hC. 60 m/sD. 12 m/s12345678910116. [2024·深圳期中]國慶期間,小明和父母乘車到深圳北站,準備乘高鐵去廈門北。他們7:00出發時看到路邊有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時爸爸吩咐小明通過12306查詢有票列車的時刻表,如表所示。1234567891011車次 深圳北開 廈門北到 運行距離D664 07:58 10:32 514 kmD2294 08:14 11:34 514 kmD388 08:29 11:54 514 kmD2302 08:34 12:11 514 km(1)小明一家最快能趕上的車次是 。D664 1234567891011由圖知,s=40 km,限速v=80 km/h,由v=可得,駕車到深圳北站所用的最少時間t===0.5h=30 min,他們7:00開車出發,到達深圳北的時間為7:30,根據表中信息可知,小明一家最快能趕上D664次列車。【點撥】1234567891011(2)D2294次列車從深圳北到廈門北的平均速度是 km/h。【點撥】154.2 乘坐D2294次列車從深圳北到廈門北所用時間t'=11:34-8:14=3 h 20 min=3 h= h,總路程s'=514 km,該次列車運行的平均速度v'===154.2 km/h。12345678910117. [真實情境] [2024·隨州期末]如圖所示是小明和爸爸一起駕車去旅游時,爸爸手機導航的部分截圖,導航分別為他們設計了三種路線方案,若全程不考慮擁堵且汽車每百公里油耗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這三種方案中,最耗時的是方案一B. 在這三種方案中,速度最快的是方案三C. 為了省油,他們應該選用方案一D. 采用方案三到達目的地的平均速度為45.6 km/h1234567891011【點撥】由圖可知,三種方案中,方案一用時最短,方案二用時最長,因此最耗時的是方案二,A錯誤;方案一的速度v1==≈0.83 km/min,方案二的速度v2==≈0.65 km/min,方案三的速度v3===0.76km/min,由上述分析可知,速度最快的是方案一,B錯誤;1234567891011已知百公里耗油不變,由圖可知,方案二公里數最少,因此耗油最少,C錯誤;方案三的平均速度v3=0.76km/min=45.6 km/h,D正確。【答案】D12345678910118. [2024·巴彥淖爾期中]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s和運動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A. 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B. 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C. 甲車的速度大小為3 m/sD. 在t=6 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1 m處1234567891011【點撥】已知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像中的數據可得:v甲===0.3 m/s,v乙==≈0.13 m/s,所以v甲>v乙,即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AC錯誤;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同時從同一起點出發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v甲>v乙,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B錯誤;在t=6 s時,s甲=1.8 m,s乙=0.8 m,甲車在乙車前面,距離s=s甲-s乙=1.8 m-0.8 m=1 m,D正確。【答案】D12345678910119. [多選]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三位同學騎自行車春游時,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時的s-t圖像及v-t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丙做勻速直線運動,甲做變速直線運動B. 以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C. 最快的車的速度是6 km/hD. 經過5 s,甲、乙相距10 m1234567891011【點撥】甲運動的s-t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甲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所以甲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甲===4 m/s;乙、丙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表示隨著時間的變化,乙、丙的速度不變,所以乙、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的速度為6 m/s,丙的速度為4 m/s,AC錯誤。1234567891011因為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而甲、丙的速度相等,因此以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B正確。由v=可得,經過5 s,甲、乙相距s=v乙t-v甲t=6 m/s×5 s-4 m/s×5 s=30 m-20 m=10 m,D正確。【答案】BD123456789101110. [2024·揭陽月考]如圖所示的頻閃照片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時,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1)乙車到達600 m處所用時間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車到達此處所用時間,甲車在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0 s內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大于 勻速 相同 1234567891011(2)[科學推理]在20 s至40 s內,甲、乙哪輛車快些? 車快,理由是 。乙 兩車運動時間相同,但乙車通過的路程比甲車通過的路程長 1234567891011小結課程講授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保持不變,那么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定義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乘坐自動扶梯、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穩行駛生活實例特點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