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3.2.1 聲音的特性第三章 聲現象北師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3.2.1 聲音的特性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知道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能夠運用聲音的特性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在討論和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聲音世界的探究興趣,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音調、響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影響因素。教學難點區分音調、響度和音色,并能準確解釋生活中相關現象。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播放一段包含多種聲音的音頻,如鳥鳴聲、汽車喇叭聲、音樂聲等。提問:同學們,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從聲音的高低、強弱、特色等方面進行描述,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聲音的特性。展示不同樂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的視頻片段,提問:為什么我們能在不看演奏者的情況下,分辨出是不同的樂器在演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二)新課講授音調(15 分鐘)概念講解: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音調的聲音波形圖,引導學生觀察波形的疏密差異,講解音調的概念,即聲音的高低。實驗探究:實驗器材:鋼尺、桌子。實驗步驟:將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分別將鋼尺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讓學生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并聽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實驗現象:鋼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動越快,音調越高;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慢,音調越低。實驗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生活實例:結合多媒體展示蜜蜂和蝴蝶飛行時翅膀振動頻率的差異,解釋為什么能聽到蜜蜂飛行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行的聲音,幫助學生鞏固對音調概念的理解。響度(15 分鐘)概念講解:通過播放不同響度的聲音,讓學生感受聲音的強弱不同,引出響度的概念,即聲音的強弱。實驗探究:實驗器材:音叉、乒乓球、細線、鐵架臺。實驗步驟: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再用更大的力敲擊音叉,再次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并比較兩次聽到聲音的響度大小。實驗現象:用力越大,音叉振動幅度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實驗結論: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同時說明響度還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越遠,響度越小。生活實例:展示音響設備調節音量的圖片和視頻,解釋調節音量旋鈕改變聲音響度的原理,加深學生對響度的理解。音色(10 分鐘)概念講解:播放由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片段,讓學生閉眼聆聽,感受不同樂器聲音的特色,引出音色的概念,即聲音的特色,也叫音品。分析原因: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樂器發聲的波形圖,引導學生觀察波形的差異,講解由于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生活應用:舉例說明在生活中利用音色的特性來辨別不同的人說話、不同的樂器等,讓學生體會音色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三)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聲音的三個特性是什么,以及每個特性的影響因素。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聲音現象,讓學生判斷涉及到的是聲音的哪個特性,并說明理由。例如:“男高音歌唱家在引吭高歌”,其中 “高音” 指的是 ,“高歌” 指的是 。我們能分辨出不同同學的聲音,是因為不同同學聲音的 不同。給出一些關于音調、響度和音色的選擇題和填空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五)布置作業書面作業:完成課本課后習題,加深對聲音特性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實踐作業:回家后,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改變家中物品發出聲音的音調、響度或音色,如敲擊不同的碗、杯子等,并記錄自己的發現和感受。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包含聲音波形圖、實驗視頻、生活實例圖片和視頻等)實驗器材:鋼尺、桌子、音叉、乒乓球、細線、鐵架臺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節奏。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但要注意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對于學生在理解和應用聲音特性概念時可能出現的困難,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 。這份教案圍繞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設計,希望能滿足教學需求。你若覺得某些環節需調整,或有其他想法,可隨時告訴我。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課程導入古琴演奏: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女高音嘹亮婉轉,男低音低沉渾厚;古琴清雅悠長,琵琶靈動清脆…不同的聲音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情景導入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是怎么區分出不同聲音的呢?不同的聲音有哪些不同的特性?古琴女高音琵琶新課探究一、音調聲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撥動不同的弦,可以聽到聲音的高低程度不同實驗: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如圖所示,將一根鋼片緊壓在桌面邊沿,使鋼片的大部分伸出桌面。撥動鋼片的端部,可以看出它在振動,同時可以聽到鋼片發出的聲音。將鋼片伸出桌面的長度縮短幾次,再撥動它,比較鋼片振動快慢的不同、發出聲音高低的不同。實驗: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實驗現象:(1)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慢,聲音越低。(2)鋼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頻率(1)定義:物體振動的次數與所用時間之比,用字母 f 表示。(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3)單位:赫茲,簡稱赫,符號為 Hz。物理學中用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音調是聲音的一個特性。頻率與音調的關系:音調是由發聲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高的聲音音調就高,聽起來尖細;頻率低的聲音音調就低,聽起來低沉。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發聲物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質等多種因素都有關系。如:笛子是靠竹管內空氣柱的振動發聲的,用手指按住或放開它上面不同的孔,就可以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能讓它發出音調高低不同的聲音。超聲波與次聲波人耳的聽覺范圍:通常人只能聽到頻率為 20 ~ 20000 Hz 的聲音。超聲波:頻率高于 20000 Hz 的聲波叫作超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 20 Hz 的聲波叫作次聲波。人能感受的聲音的頻率是有一定范圍的。人和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范圍和聽覺頻率范圍有的動物能聽到超聲波,有的動物能聽到次聲波。發聲體 發生頻率/Hz 聽覺頻率/Hz人 85~1 100 20~20 000狗 450~1 800 15~50 000貓 760~1 500 60~65 000蝙蝠 10 000~120 000 1 000~120 000海豚 7 000~120 000 150~150 000在喇叭的紙盆上撒一些紙屑,調節音量旋鈕,使喇叭音量從小逐漸增大。你看到紙屑的跳動情況與聽到的喇叭的音量有什么關系呢?音量較小時,紙屑跳起的幅度小,表示喇叭表面的振幅小;音量調大時,紙屑跳起的幅度大,表示喇叭表面的振幅大。二、響度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響度也是聲音的一個特性。影響響度的因素:1. 聲源振動的幅度大小(振幅):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2. 人到聲源的距離:距離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弱,響度越小。下面你將聽到一組音樂,請搶答:這些音樂分別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鋼琴二胡小提琴三、音色圓號為什么你能夠區分開不同的樂器呢?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聲音的另一個特性,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個物體發出的聲音特有的品質。音色不同樂器演奏同一音符時,振動情況不同。二胡圓號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振動方式等因素有關。聲音的特性的比較音調 響度 音色物理意義決定因素描述注意 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聲音特有的品質發聲體振動的頻率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的遠近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高音、低音輕聲細語、震耳欲聾聽音辨人音調和響度毫無關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音色與音調、響度也沒有任何關系電子樂器電子樂器是指利用電子合成技術或采樣技術,通過電聲設備發出聲音的樂器,如電子琴、電吉他、電子合成器、電子鼓等。合成器電吉他電子琴電子鼓電子樂器為什么能模仿不同樂器的聲音電子樂器里的電子線路可以合成出跟不同樂器所發出聲音振動變化相同的電流。將這樣的電流輸入揚聲器,就能模擬出不同樂器的聲音。有的電子樂器還設有混響、回聲、延長音、震音、顫音等多項功能裝置,使演奏出的樂曲更加動聽。1.自己做一套水杯琴,調節杯中的水量,使它們被筷子敲擊時能形成“1,2,3,4,5,6,7”的音階,然后用它來演奏樂曲。2.找一套弦樂器(胡琴、吉他、提琴等),研究它上面不同的弦所發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否相同,以及怎樣改變同一根弦所發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由此總結出弦的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如:探究尤克里里的弦與音調高低的關系為什么同一個編鐘敲擊正面和側面會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呢?請你借助身邊的器材模擬編鐘探究一下。核心知識梳理1.物體振動的快慢用振動的______與所用______之比來表示,這個物理量叫作頻率。2.物理學中用______表示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聲物體振動的______決定的。3.人們把頻率高于________ 的聲波叫作超聲波,把頻率低于____ 的聲波叫作次聲波。次數時間音調頻率20 000204.物理學中把聲音的__________稱為響度,它主要與聲源振動的______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有關。響亮程度幅度人到聲源的距離5.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個物體發出的聲音特有的_______。音色與發聲體的______、結構和振動方式(如彈奏的手法)等因素有關。品質材料知識點1 音調(第1題)1. 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鋼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再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慢低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變____(選填“快”或“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變____(選填“高”或“低”)。返回(第2題)2. [2025·濟寧月考]在物理興趣小組組織的活動中,小明利用橡皮筋等自制了如圖所示的簡易“古箏”,并用它進行了演奏,“古箏”的聲音是由琴弦的______產生的;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橡皮筋,發聲時細橡振動高皮筋比粗橡皮筋的音調____(選填“高”或 “低”)。返回3. 某學校進行防震安全疏散演練時,廣播發出的警報聲通過______傳入學生和老師的耳中;某震源每分鐘震動300次,頻率是___ ,發出的聲波屬于____(選填“超”或“次”)聲波,人們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空氣5次不能【點撥】根據頻率的定義,每秒振動的次數為 ,所以頻率為;小于 ,故發出的聲波為次聲波,人耳不能聽到。返回知識點2 響度4. 如圖所示,在喇叭的紙盆上撒一些紙屑,調節音量旋鈕,使喇叭音量從小逐漸增大。你看到紙屑跳動的距離更大,說明聲音的響度與物體的______有關。本實驗振幅響度中,將______轉換為紙屑跳動的距離,使實驗現象更容易被觀察。返回5.[2024·沈陽期中]小華在聯歡會上輕聲哼唱《愛我中華》,“輕聲”的“輕”是指聲音的______小;在前排的同學能聽到他的聲音,在后排的同學聽不到,原因是聽到聲音的大小除了與振幅有關外,還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響度人到聲源的距離返回知識點3 音色6. [2024·青島]編鐘、石磐和骨笛均是我國出土的古代樂器,演奏時它們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這主要是因為( )CA. 發聲體振動頻率不同 B. 發聲體振動幅度不同C. 發聲體材料不同 D. 聲音傳播速度不同返回7. [2024·無錫]歌曲《東方紅》簡譜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數字符號表示聲音的( )A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速度返回8. 小明同學在相同的玻璃杯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杯琴,如圖所示,用小木棒敲擊杯口,為同學們演奏美妙樂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敲擊水杯琴發出的樂曲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 敲擊時最左側杯子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C. 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杯口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D. 同學們聽到的樂曲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返回9. 正常灰鯨的發聲頻率范圍為 。生物學家發現變異灰鯨,其發聲頻率為 ,導致正常灰鯨“聽不見” 的聲音,如圖所示為海豚的發聲頻率和聽覺頻率范圍,灰鯨與海豚同屬海洋哺乳動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鯨的聽覺頻率范圍(黑色橫條)很可能是( )A. B.. .C. D.. .√返回10. 如圖所示,王亞平在“天宮”彈奏古箏,分別撥動古箏的八、十三號弦,用同一設置的相機拍攝到兩弦最左擺到處,最右擺到處,靜止時在 處。測出每振動880次,八號弦用時,十三號弦用時 ,則八號弦( )A. 從 過程振動了1次B. 頻率為C. 音調比十三號弦高D. 振幅比十三號弦大√課堂小結音調 響度 音色物理意義 聲音的高低 聲音的強弱 (或大小) 聲音特有的品質決定因素 發聲體振動的頻率 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的遠近 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描述 高音、低音 輕聲細語、 震耳欲聾 聽音辨人注意 三者毫無關系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