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4.3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第四章 光現(xiàn)象北師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4.3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道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且成虛像。能夠運用平面鏡成像特點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繪制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難點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區(qū)分實像與虛像,能運用成像特點解決實際問題。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展示一段人在鏡子前梳妝打扮的視頻,提問學生:“我們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鏡子中的像看起來和我們一模一樣?” 引導學生思考平面鏡成像的相關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展示一些有趣的平面鏡成像圖片,如萬花筒、水中倒影等,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課題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二)新課講授提出問題與猜想(5 分鐘)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照鏡子的情景,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呢?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有什么關系?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什么關系?”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猜想,如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可能是虛像等,并將小組的猜想結果記錄下來。實驗探究(20 分鐘)實驗器材準備:透明玻璃板、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火柴、直尺、白紙、鉛筆。實驗步驟講解: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垂直放置一塊透明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玻璃板前點燃一支蠟燭,觀察并記錄蠟燭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將另一支未點燃的相同蠟燭放在玻璃板后,移動它的位置,直到從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蠟燭好像被點燃似的,此時未點燃的蠟燭的位置就是點燃蠟燭像的位置,用鉛筆在白紙上標記出蠟燭和像的位置。用直尺測量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并記錄數(shù)據(jù)。多次改變點燃蠟燭的位置,重復上述操作,記錄多組數(shù)據(jù)。移開未點燃的蠟燭,用白紙作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觀察白紙上是否有像呈現(xiàn)。學生分組實驗:學生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使用火柴,規(guī)范操作實驗器材,準確測量和記錄數(shù)據(jù)。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如何確定像的準確位置等。數(shù)據(jù)分析與結論總結:實驗結束后,各小組匯總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數(shù)據(jù),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與物的大小關系等。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成像原理講解(10 分鐘)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結合光的反射定律,講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物體上的光射向平面鏡,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像。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光的反射過程以及像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虛像的概念,即虛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生活實例分析(10 分鐘)展示一些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實例圖片和視頻,如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矯正舞姿、牙醫(yī)利用小平面鏡觀察牙齒背面等,引導學生運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釋這些現(xiàn)象。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到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如穿衣鏡、商店里的裝飾鏡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三)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如像與物的大小關系、距離關系、連線與鏡面的關系以及像的虛實等。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強調(diào)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對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和鼓勵。(四)課堂練習(10 分鐘)給出一些關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選擇題和填空題,如: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決于( )A. 物體的大小 B. 平面鏡的大小 C.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D.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 2m 處,他在鏡中的像距他本人______m。展示一些平面鏡成像的作圖題,讓學生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的像,或者根據(jù)像和平面鏡的位置畫出物體的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五)布置作業(yè)書面作業(yè):完成課本課后習題,加深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實踐作業(yè):在家中觀察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如觀察自己在不同大小、不同擺放位置的鏡子中的成像情況,思考并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問題,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和討論。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包含平面鏡成像的視頻、動畫、光路圖、生活實例圖片等)實驗器材:透明玻璃板、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火柴、直尺、白紙、鉛筆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在實驗探究和課堂練習中的表現(xiàn),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份教案圍繞探究與應用設計,旨在讓學生掌握平面鏡成像知識。若你對實驗環(huán)節(jié)、練習內(nèi)容等方面有調(diào)整想法,歡迎隨時溝通。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課程導入這里是 有“天空之鏡”之稱的青海省茶卡鹽湖。在平靜的水面,所有景象與其倒影相映成趣,成了人們旅游打卡圣地。情景導入水面玻璃幕墻鏡子能觀察到物體的像。像與物體有什么關系?新課探究1.定義: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夠成像的物體,叫做平面鏡。一、平面鏡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問題與猜想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像的位置像的大小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蠟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如何變化?鏡子里的像的大小與蠟燭距離鏡面的遠近有關系嗎?問題與猜想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制定方案雖然我們可以看到物體在平面鏡里的像,但在平面鏡后面放置一光屏,屏上不會呈現(xiàn)物體的像。能夠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像叫作實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像叫做虛像。實像和虛像都能用眼睛直接觀察。思考:①怎樣確定像的位置?②如何比較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距v)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物距u)?③用什么方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制定方案器材的選取: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制定方案玻璃板①能夠成像;②能夠透光,能夠看清鏡后面的操作。薄玻璃板、支架、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白紙、刻度尺、筆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收集證據(jù)(1)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薄的透明玻璃板作為平面鏡。(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觀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了蠟燭的像。A用于標出玻璃板、蠟燭及蠟燭的像的位置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3)另拿一支相同的蠟燭B(未點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重合,則蠟燭B的位置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AB收集證據(jù)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4)在紙上標出兩支蠟燭的位置,觀察并比較蠟燭A的像與蠟燭B的大小。AB(5)用鉛筆在白紙上記錄下玻璃板的位置,畫出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的連線,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兩支蠟燭到鏡面的距離,同時觀察連線與鏡面的位置關系。收集證據(jù)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6)移開蠟燭B,將一張白紙豎直放在像的位置上,觀察白紙上是否出現(xiàn)蠟燭的像。AB探究像的虛實收集證據(jù)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7)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量出每次實驗中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把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并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AB收集證據(jù)避免偶然性,使結論更具普遍性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收集證據(jù)實驗序號 物到平面鏡的距離u/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v/cm 像與物大小比較(放大、縮小或相等)123…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4. 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_______(相等/不相等) 。2.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 (相等/不相等) 。1.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實/虛)像。相等相等虛像的大小跟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分析與論證3. 像和物體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____(垂直、不垂直)。垂直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總結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對應點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平面鏡所成的虛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MNABA'B'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總結1.實驗器材的選擇(1)實驗應選用_____的玻璃板,否則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差值較大且會出現(xiàn)兩個像。(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3)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效替代法)較薄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總結(4)刻度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屏不能承接到像,說明成的是_____。2.實驗應在_____的環(huán)境中進行。3.玻璃板與水平桌面_____放置,確保物與像重合。4.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虛像較暗垂直得到普遍結論三、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虛像用虛線感覺光是從反射光反向延長線的交點S'射來的四、平面鏡的實例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國古代人民就發(fā)明了銅鏡,經(jīng)過不同朝代的發(fā)展,銅鏡形態(tài)美觀,鏡背面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交流討論測量視力時,要求人距離視力表 5 m,但是房間可利用的寬度只有 3 m。你能利用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如果能請畫出示意圖說明怎樣解決。交流討論能。如圖所示,人看到的不是真實的視力表,而是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虛像,該虛像到平面鏡中的虛像,該虛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3m,所以人到視力表的像的距離為3m+2m=5m,符合要求。五、平面鏡的應用(1)成像:如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糾正舞姿。(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如潛望鏡、塔式太陽能電站等。潛望鏡(3)擴大視覺空間:如在狹小的醫(yī)務室利用平面鏡成像檢查視力。六、平面鏡成像的作圖平面鏡成像的作圖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原理作圖;二是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光的反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例:如圖所示,S為平面鏡前一點光源,請作出它在平面鏡中的像S′。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原理作圖①從光源S引出兩條光線,射到平面鏡上;②過入射點分別作兩條入射光線的法線;③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④作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點S′即為光源S的像點。S′方法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①過光源S作鏡面的垂線(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②取點S′,讓S′到鏡面的距離等于S到鏡面的距離(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畫出像點S′(像與物的大小相等)。S′1.凸面鏡反射面是凸面的球面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七、凸面鏡和凹面鏡擴大視野汽車后視鏡路口反光鏡凸面鏡的應用2.凹面鏡反射面是凹面的球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F焦點太陽灶奧運圣火采集汽車頭燈凹面鏡的應用知識點1 平面鏡成像的應用1. 如圖所示,舞蹈練習室的一面墻上安裝了一塊大平面鏡,利用 的原理,舞蹈演員可以觀察和矯正自己的姿勢,同時感覺房間的大小是原來的 倍,達到了擴大視覺空間的效果。光的反射 2 12345678910111213142. 夜幕來臨,當橘子洲大橋上的燈點亮時,湘江水上實景與江中“倒影”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如圖所示),平靜湖水中大橋的“倒影”是大橋的 (選填“影子”“實像”或“虛像”)。若橘子洲大橋下水深5 m,橋上一彩燈距水面12 m,則該彩燈的“倒影”距水面 m;若湘江水上漲0.5 m,則該彩燈與其對應“倒影”相距 m。虛像 12 23 12345678910111213143. [傳統(tǒng)文化]《貞觀政要》中記載“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說明我們的祖先會把粗糙物體磨光作為鏡子,方便自己梳妝打扮。梳妝時人距離銅鏡0.3 m,并且以0.5 m/s的速度遠離銅鏡,在這過程中,人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像相對人移動的速度為 m/s。【點撥】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大小相等,保持不變;人以0.5 m/s的速度遠離銅鏡,像也以0.5 m/s的速度遠離銅鏡,則像相對人移動的速度為0.5 m/s+0.5 m/s=1 m/s。不變 1 12345678910111213144. 如圖所示,小靜到鞋店買鞋,她站在鏡子MN前看自己穿著新鞋時的效果。請畫出小靜的眼睛B點看到新鞋A點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光路圖。12345678910111213145. [2024·泉州期中]如圖,AB、CD是由發(fā)光點S發(fā)出并經(jīng)平面鏡反射的兩條光線。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發(fā)光點S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S'。1234567891011121314知識點2 凸面鏡與凹面鏡6. 小明從平面鏡中看到對面墻上掛的電子鐘的時間如圖甲所示,那么此時實際時間為 。如圖乙所示,人們利用光的反射規(guī)律,在公路急拐彎處裝上凸面鏡,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這種鏡面所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20:51 縮小 12345678910111213147. [古代科技] [2023·青海]中華民族成就了諸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如圖所示的“陽燧”是我國光學史上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其作用相當于凹面鏡,可以用來點火,俗稱古代“打火機”。由此可知“陽燧”對光有 (選填“發(fā)散”或“會聚”)作用。請你列舉出生活中應用凹面鏡的一個例子: 。會聚 太陽灶(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1213148. [2024·棗莊期末]如圖所示,在《愛麗絲鏡中世界奇遇記》里,人們看到的一切和鏡子中看到的一樣:愛麗絲鉆入鏡子,她環(huán)顧四周,看到壁爐上的鬧鐘向她微笑。“哇!這是鏡子里面的鐘呀!”請你幫小愛麗絲讀出鐘表的真實時間是( B )BA. 2:00 B. 4:00C. 8:00 D. 10:0012345678910111213149. [2023·武漢]一塊儀容鏡如圖甲所示,放在某學校走廊的AB處,儀容鏡靠墻而立,鏡面與墻壁平行,在另一面墻壁上的O處懸掛一電鈴,如圖乙所示。為了總能看到電鈴通過儀容鏡所成的像O',小強同學沿著走廊的ae直線走動,若將人和電鈴各自看作一個點,則小強同學所在的區(qū)間是( B )A. ab B. bcC. cd D. de1234567891011121314【點撥】電鈴反射的光入射到A處和B處,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到b和c兩處,為了總能看到電鈴通過儀容鏡所成的像O',小強同學所在的區(qū)間是bc,故選B。【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410. [2023·南通期中]小紅購買了如圖所示的“畫圖神器”,它主要由支架和光學鏡片(相當于平面玻璃板)兩部分組成,使用該畫圖神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要透過鏡片才能臨摹B. 不透過鏡片也可以臨摹C. 增大手機與鏡片角度,像變小(第10題)D. 玻璃板選用無色透明厚玻璃板較好1234567891011121314【點撥】光學鏡片相當于平面鏡,成的是等大的虛像,透過玻璃板才能看到虛像,可以臨摹,直接觀察紙看不到像,A正確,B錯誤;像與物體等大,無論如何改變角度,物體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不變,C錯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應選擇顏色較深的薄玻璃板,從而使像看上去比較清晰,D錯誤。【答案】A123456789101112131411. [2024·咸陽期末]在一些車流量較大、車速較低的小區(qū)路段經(jīng)常會看到如圖所示的鏡子——街道拐角鏡,它的鏡面在物理學上稱為 (選填“凹”或“凸”)面鏡,這種鏡面對光有 作用,安裝在街道拐角處可以 (選填“擴大”或“縮小”)視野。凸 發(fā)散 擴大 (第11題)123456789101112131412. [2024·揚州期末]檢查視力的時候要求被測者小紅與視力表保持在5 m的距離,由于空間有限,所以采取了如圖方式進行測試。若小紅背離視力表0.6 m,則平面鏡應放在距視力表 m的地方;視力表上其中一個“E”字開口指向紙外,則小紅應指向她的 (選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才正確。如果將平面鏡與視力表互換位置,小紅轉過身來進行測試 (選填“能”或“不能”)滿足 5 m的距離要求。2.8 右方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小結課程講授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特點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對應點的連線垂直于平面鏡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光的反射原理習題練習1. 人站在平面鏡前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 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B. 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C. 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D. 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C2. 體育課后,小明走到教學樓門廳內(nèi)的豎直平面鏡前整理自己的衣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他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B. 當他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他在平面鏡中的像以2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C. 他在鏡中所成的像到鏡面的距離跟他到鏡面的距離相等D. 他的鼻尖與鏡中所成像的鼻尖連線與平面鏡一定垂直ACD習題練習習題練習3. 畫出圖中從S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P 點的光路。解:如圖所示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