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隴縣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第一次模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圖是出土于陜西的青銅器“利簋及其銘文拓片”。利簋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發生在全先3A.咸陽B.鎬京C.牧野D.岐山2.以下措施共同反映了秦始皇重視地區措施北方巡視北邊,北擊匈奴,修筑長城東南遷民至嶺南,與南越、西甌人雜居共處西南派使節到西南夷,加強聯系,設置郡縣A.鞏固統一B.思想管控C.制度創新D.工程興修3.明朝某科技著作幾乎涵蓋了當時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該科技著作是A.《本草綱目》B.《天工開物》C.《農政全書》D.《齊民要術》4.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可以作為研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一手史料的是A.紀錄片《圓明園》B.著作《第二次鴉片戰爭》C.圓明園大水法遺址D.《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隴縣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歷史第一次模考A-1-(共6頁)5.下圖是某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時做的學習筆記。據此可知,該學習主題是中國(主題)先進技術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洋務運百日辛京新文化動開始雛新蘋命運動開始一●●19世紀60年代1898年1911年1915年A.近代化的探索B.新民主主義革命C.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6.對下表所列史實產生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選項史實影響A北伐戰爭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作了準備B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C井岡山會師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D遵義會議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持續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請回答7一8題。7.中國共產黨的會議制度和決策機制是黨的成功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強大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相同決策是A.以經濟建設為主要任務B.實行改革開放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贖買D.貫徹“一國兩制”8.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將更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新時代中國向國際社會貢獻的“中國智慧”是A.毛澤東思想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鄧小平理論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9.《西方法律史》中寫道:“古羅馬人最大的貢獻是‘立法’。在貴族與平民之間的激烈矛盾和斗爭中,產生了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其核心是限制貴族權力的專橫和濫用”。這部“成文法”是A.《漢漠拉比法典》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羅馬民法大全》10.下面是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相關的兩幅圖片,這些成果應歸功于19世紀早期英國煤礦使用了蒸汽機1825年新蒂芬森試驗蒸汽機車A.牛頓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本茨隴縣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歷史第一次??糀-2-(共6頁)試卷類型:A隴縣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第一次???br/>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1.C2.A3.B4.C5.A6.B7.A8.D9.B10.C11.D12.A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10分)(1)張騫:(1分)市舶司:(1分)廣州:(1分)阿拉伯帝國。(1分)評分標準:答案出現錯別字不給分。(2)特點:人員構成多元;交往范圍廣;對外交往具有雙向性;交流內容豐富。(每,點1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原因:國力強盛,政治穩定: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吸引力強:統治者支持:社會風氣開放包容等。(每,點1分,答出符合題意的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3)認識:中國古代長期實行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形成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條對外通道: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促進了中外科技、文化之間的交流: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以和平交往為主:開放促進國家發展,封閉導致落后等。(每點1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觀點正確,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14.(11分)(1)國家:西班牙。(1分)影響:推動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有利于維護英國社會的穩定: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借鑒)。(每點1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2)歷史事件:美國內戰。(1分)歷史意義: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巴黎和會召開、華盛頓會議召開、雅爾塔會議召開。(選擇符合觀,點的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史事,均得2分)闡述或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相繼召開。參加巴黎和會的有英、法、美等巴黎和會二十七國,蘇俄未參加。會議名義上是要擬定對德和約、建立戰后世界和平秩序,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國家在宰割戰敗國、重新瓜分勢力范圍。通過會議重新劃分了歐洲版圖,削弱了德國、奧匈帝國等戰敗國,確立了以英法為主導的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暫時調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形成。然而,該體系未能有效解決國際矛盾,反而埋下了二戰的種子。雅爾塔會議的召開則標志著世界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調整,它暫時協調了蘇聯與美英之間的關系,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二戰結束后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崛起,形成了以冷戰為特征的兩極格局。綜上,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舊有的歐洲中心體系,最終塑造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全球新秩序。(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蘇聯開展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羅斯福新政實施。(選擇符合觀,點的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史事,均得2分)闡述或說明:1925年,斯大林提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設想。1928一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的工業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的。工業化的過程中,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農業集體化進程,政府也從多方面支持集體農莊的建設,為工業化建設服務。蘇聯的工業化建設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的全面控制,政府主導了工業化的全過程。羅斯福一上臺,就宣布實施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羅斯福通過整隴縣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歷史第一次模考A-答案-1(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學業水平模考歷史試卷.pdf 中考模擬九年級歷史隴縣專用.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