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練習
一、單選題
1.有學者在探究近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時,指出某一地區“采取了較高水準的斗爭形式”,“成果豐碩”,“但無力擺脫‘前門驅虎,后門入狼’的厄運”,“呈現出‘大起大落’的特征”。該地區出現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強的政治經濟滲透 B.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
C.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 D.運動主要由舊勢力領導
2.直到1919年,甘地仍認為,印度的首要任務,不是結束英國人的統治,而是追求自身精神的完美,以感化統治者。甘地認為,追求真理是人和社會一切行動的最高準則。真理就是實在、正義、完滿、和諧,就是神。追求真理就必須道德完善,只有用無限的“愛”才能得到。甘地的主張( )
A.體現出印度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B.始終未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
C.放棄了同英印當局的政治斗爭 D.強調對印度國民素質的改造
3.俄國十月革命后,被稱為“拉美馬克思主義之父”的馬里亞特吉強調:“社會主義不能是社會主義制度毫無生機的復制品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教條主義應用。它必須是一種‘英雄的創造’,拉美的現實必須賦予它生命?!睂Υ私庾x正確的是,拉美地區( )
A.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必要性 B.民族獨立任務的艱巨性
C.發動無產階級革命的迫切性 D.亟需個人英雄的創造性
4.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前期,革命力量主要由城市中的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組成,他們倡導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理念;革命后期,廣大農村地區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積極參與進來,使革命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基礎。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A.資產階級的號召 B.國際環境的變化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土地政策的調整
5.20世紀40年代,英屬黃金海岸(今加納)的民眾反對殖民當局的禁酒政策。當地眾多黨派支持非洲飲酒文化,主張土釀杜松子酒合法化,并將威士忌趕出國門。民眾用方言版“海萊福”音樂稱頌土釀酒,并抨擊殖民統治。這些舉措( )
A.反映了民族主義的成長 B.改變了非洲的飲食習慣
C.抵制了英國的經濟掠奪 D.豐富了傳統音樂的形式
6.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領70多名崇拜者向海濱丹地進軍,沿途宣傳號召人民破壞英國殖民政府的食鹽專賣法,村民如潮水般加入他們的隊伍。各地人民紛紛以海水制鹽,食鹽這種違禁品也在各村莊和城鎮公開銷售。這場斗爭( )
A.實現了印度的自治和獨立 B.直接引發了阿姆利則慘案
C.運用了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D.拉開了亞洲獨立運動序幕
7.一戰期間,印度國大黨的民族主義者瑙羅吉表示“我們印度的位置是什么?我們是大英帝國的英國公民……盡我們每個人的最大努力,用我們的生命和財產來支持英國的戰斗”;到20世紀20—30年代,印度轉向支持全球范圍的反帝斗爭,爭取完全的民族獨立。這一轉變( )
A.旨在謀求實現印度民族自治 B.主要源于英國實力大為削弱
C.推動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D.基于印度民族意識逐漸覺醒
8.有學者統計在1923—1966年的40多年中,拉丁美洲地區出現過350次以上的“非憲法奪權行動”。到70年代中葉不計古巴,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建立了清一色的軍人政府,無一例外。這一現象反映出拉丁美洲( )
A.軍人是維護秩序的主要力量 B.擺脫殖民統治的道路漫長
C.政治民主化的進程艱難曲折 D.民眾對政治變革缺乏熱情
9.1920年2月,英國印度事務大臣在致電印度殖民政府的電報中說:倫敦當局把“防止印度遭受布爾什維克的影響視為當務之急”。在其授意下,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還對俄國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主義”進行歪曲報道。英國此舉旨在( )
A.轉嫁印度國內階級矛盾 B.維護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C.確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阻止印度效法十月革命
10.1928年,土耳其凱末爾政府成立了語言委員會,推出以拉丁字母為藍本的"新土耳其字母",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字母教育運動。隨后,凱末爾政府禁止公眾使用阿拉伯字母。凱末爾政府旨在( )
A.創造民族振興的有利條件 B.推行教育改革提升國民素養
C.傳承奧斯曼帝國文化遺產 D.配合亞洲開展民族解放運動
11.甘地主義的內容主要包括:傳統泛愛論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相結合的“非暴力”;爭取印度獨立,進而建立以村社為基礎的分治聯合體;建立以經濟平等為支柱的農村經濟;反對歧視“不可接觸者”。據此可知,甘地主義( )
A.廢除了印度的傳統落后制度 B.實現了印度的獨立和統一
C.回應了西方的文化殖民侵略 D.促進了印度的經濟現代化
12.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喚醒了遠離我們的土地上人民的獨立意識……過去幾年里,一切都變了,不論是人還是思想,就連亞洲本身都變了?!迸c法國總督觀點相符的史實有 ( )
A.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十月革命后成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C.亞洲開始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
D.甘地在印度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3.十月革命后,中國爆發了國民革命,印度尼西亞發生了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印度多次掀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表明十月革命( )
A.使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了現實 B.推動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C.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理論指導 D.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格局
1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的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C.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D.卡德納斯推行土地改革,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
15.20世紀初,印度教思想家奧羅賓多·高斯認為民族運動是由“不可戰勝的、全能全智的、不朽的、不可抗拒的”神指導的,因而終將獲得勝利;提拉克也認為宗教是民族歷史的依托,“是使人民互相接近和同情的重要手段”。上述思想( )
A.促進民族國家聯合 B.宣傳印度本土宗教
C.推翻印度封建統治 D.契合印度時代特征
16.1925年,古巴共產黨領袖胡里奧撰寫《古巴:一個從未自由的民族》,強調“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經濟獨立,他就是一個仆人、一個奴隸,只能依靠他人養活自己。”基于此,胡里奧呼吁古巴( )
A.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 B.將美國視為忠實盟友
C.謀求真正的獨立主權 D.盡快向社會主義過渡
二、材料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強為了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加緊了對亞洲、非洲等地的殖民侵略。
材料二 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亞洲各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抗,如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印度的民族大起義、伊朗的巴布教徒起義等。
材料三 20世紀初,亞洲各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民族解放運動進入新的階段。
——據《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一》等整理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中葉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并分析其歷史意義。
(2)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初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出現新特點的原因,并舉例說明。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戰后,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自治、獨立運動……甘地倡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規模較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在1919年4月,為抗議英殖民當局頒布的《羅拉特法》。這一時期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了明確的政治綱領。在斯瓦拉吉決議中,甘地明確提出:“印度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爭取實現自治”。1930年5月到1931年3月和1932年1月到1934年4月的“文明不服從運動”,它的政治斗爭目標已不再是“自治”,而是“完全獨立”(獨立日誓詞)。1940年10月至1941年12月的“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雖然規模只限制在國大黨員個人范圍內,但斗爭的目標仍然是英國必須允許印度完全獨立。1942年8月到1944年5月又發動了“退出印度運動”(要求英國退出印度)。在發動非暴力抵抗的同時,甘地還堅持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團結反帝的原則,壯大了反殖民統治的力量,沉重打擊了英殖民統治者的“分而治之”政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內容還包括了爭取解放“賤民”的哈里真運動,抵制英貨、禁酒、推行手紡土布、拒絕納稅等,其給殖民統治者不少的打擊。
——摘編自吳善群《印度自治、獨立運動評析》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印度自治、獨立運動興起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甘地領導的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
19.材料一 “資本主義兼具開放性和擴張性,它以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向外擴張、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各地的廉價原料。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它不但要求進一步擴大商品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也要求對海外進行資本輸出,從而推動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材料二 “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除了日本,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都成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陸領土基本上被瓜分完畢,贏得政治獨立的拉丁美洲,在經濟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強。歐美列強利用堅船利炮,把全球卷進了世界市場。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了。”
材料三 亞洲的覺醒和歐洲先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斗爭的開始,標志著20世紀初所開創的全世界歷史的一個新階段。
——[蘇]列寧《亞洲的覺醒》,《列寧選集》第二卷
(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一,分析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二,分析世界殖民體系帶來的影響。
(3)材料三表明20世紀初亞洲的民族民主意識加強掀起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新高潮請舉兩例。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甘地始終相信,“以牙還牙”的報復原則,只能導致人類喪失理智,暴力只能孕育暴力,應當以仁慈來改造人類。用非暴力方式化解沖突,各敵對方通過溝通與交流可以達成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实睾推街髁x鼓勵我們用寬容的心去看待世界,進而化解沖突。
——摘編自孫藝《甘地和平主義研究》
材料二 甘地主要活動年表(部分)
1906年8月,甘地在南非組織了一場抗議“黑法令"的運動,反對南非政府針對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實踐了真理與非暴力學說。不過,甘地對英帝國仍充滿幻想。
1921年1—8月,甘地領導下,全國各城市紛紛焚毀英國布匹,手紡手織,穿土布衣服,抵制威爾士親王訪印。
1922年2月,發生農民放火焚毀警察局和燒殺警察事件,甘地要求立即停止不合作運動,挫傷了士氣,引起國大黨內的思想混亂。
1930年3月,甘地率領78位志愿隊員開始“食鹽進軍”,拒購“官賣食鹽”,全印各地開展破壞鹽法、抵制洋布的斗爭,掀起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939年9月3日,英國代表印度宣戰后,甘地的極端非暴力立場與國大黨領導機構的有條件支持戰爭的主張發生尖銳沖突,以致他兩次被免職。
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對甘地政治家的形象加以評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論有據、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A C D C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C D C
1.A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亞非拉。根據材料“采取了較高水準的斗爭形式”“成果豐碩”“前門驅虎,后門入狼”“大起大落”及所學可知,拉丁美洲人民經過艱苦斗爭,終于擺脫西、葡殖民統治,但國家獨立以后,英美等國在“援助”的幌子下,又加緊對拉丁美洲進行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A項正確;拉美獨立后,各國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不是造成材料中現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近代的瓜分狂潮主要是在亞非,排除C項;運動主要由舊勢力領導與材料中采取了較高水準的斗爭形式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2.A
【詳解】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9年的印度。根據材料可知,甘地主張以道德完善和非暴力手段感化英國統治者,強調精神追求高于直接政治斗爭,這反映出印度資產階級在反殖民斗爭中的妥協性,由于印度資產階級在殖民經濟中具有一定依附性,且擔心群眾革命威脅自身利益,因此主張溫和改良而非徹底革命,體現了其階級局限性,A項正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后來發展為大規模群眾運動,如1920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得到廣泛支持,排除B項;甘地并未放棄斗爭,而是以道德感化作為斗爭策略,1919年后仍領導多次反英運動,排除C項;甘地強調精神完善的目標是爭取民族獨立,而非單純改造國民素質,其核心仍是政治訴求,排除D項。故選A項。
3.A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美國家。根據材料可知,馬里亞特吉主張社會主義不能機械復制或教條應用馬克思主義,必須結合拉美現實進行創新,反映了拉美馬克思主義者根據本土實際情況調整理論的自覺性。20世紀初的拉美社會存在獨特的經濟結構、文化傳統和殖民地遺留問題,如大莊園制、印第安人問題等,直接照搬歐洲模式難以解決,馬里亞特吉強調“英雄的創造”正是要求馬克思主義與拉美具體實踐結合,A項正確;材料重點在理論本土化,民族獨立任務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無產階級革命,而是強調社會主義理論的適應性,排除C項;材料中“英雄的創造”指理論創新而非個人英雄主義,排除D項。故選A項。
4.D
【詳解】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近代(墨西哥)。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墨西哥政府頒布了土地改革法令沒收大莊園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使墨西哥的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的利益得到維護因此廣大農村地區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積極參與進來使革命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基礎,C項正確;雖然資產階級倡導西方民主制度和自由理念,但這對于長期處于社會底層、面臨土地問題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來說,缺乏直接的吸引力和驅動力。他們更關注自身的生存和經濟利益,單純的資產階級號召無法從根本上觸動他們參與革命的積極性,排除A項;國際環境的變化對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有一定影響,但通常是間接的,難以直接促使廣大農村地區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積極投身革命,排除B項;文化教育普及更多地是為人們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但要轉化為實際的革命行動,還需要更直接的利益驅動,排除C項,故選D項。
5.A
【詳解】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40年代的非洲。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40年代黃金海岸民眾借支持本土飲酒文化、主張土釀合法化及用方言音樂抨擊殖民統治,這些行為能增強民族認同感與凝聚力,反映民族意識覺醒和民族主義成長,A項正確;反對禁酒政策主要針對殖民統治,不是全非洲飲食習慣的根本性轉變,排除B項;材料中主要強調的是民眾對殖民當局禁酒政策的反對以及對本土飲酒文化的維護,通過文化層面的抗爭來表達對殖民統治的不滿,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方言版音樂是表達政治訴求的工具,其形式變化服務于反殖民主題,并非以豐富傳統音樂為目的,排除D項。故選A項。
6.C
【詳解】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印度。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30年甘地領導的食鹽進軍運動,其特征是非暴力抵抗、平民參與、經濟與政治訴求的結合等,這次運動雖然使英國暫時讓步,但并未放棄殖民統治,運動后重啟高壓政策,甘地也被迫暫??範?,C項正確;印度的自治和獨立是在二戰后,排除A項;阿姆利則慘案是在1919年,時間不符,排除B項;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未拉開亞洲獨立運動序幕,排除D項。故選C項。
7.D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為原因。根據題目具體時空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為近代印度。根據題目并結合所學可知,一戰期間,印度民族主義者(如瑙羅吉)對英國的支持,源于希望通過合作換取戰后自治權。然而,戰后英國不僅未兌現承諾,反而加強殖民統治(如1919年《羅拉特法案》和“阿姆利則慘案”),導致印度民眾強烈不滿。20世紀20—30年代,在甘地領導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興起,印度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斗爭目標從“自治”轉向“完全獨立”,這一轉變的根本動力是印度內部民族意識的增強,D項正確;印度爭取民族自治權是在一戰期間,而材料內印度的態度轉變是為了實現完全的民族獨立,“旨在謀求實現印度民族自治”只反映了態度轉變之前的目的,排除A項;印度轉而支持反帝運動,是因為一戰后英國不僅未兌現承諾,反而加強殖民統治,導致印度民眾強烈不滿,英國實力的削弱只是外部客觀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項;結合史實可知,世界殖民體系崩潰是在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之間,這一轉變推動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但夸大了印度對殖民體系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
8.C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的拉丁美洲。結合所學可知,盡管拉美國家在19世紀初已獨立,但長期受考迪羅主義影響,軍人干政傳統根深蒂固。1923—1966年間頻繁的“非憲法奪權行動”和70年代軍人政府的普遍化,表明這些國家在建立穩定民主制度上遭遇嚴重挫折,C項正確;軍人政府往往以鎮壓手段維持統治,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其“維護秩序”實為專制手段,而非積極推動社會進步,排除A項;拉美獨立運動已于19世紀完成,題目現象與殖民統治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民眾缺乏政治熱情這一表述與史實不符,拉美民眾曾多次參與民主運動,但軍人政權壓制了民眾訴求,排除D項。故選C項。
9.B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0年的英國、印度。根據材料可知,英國擔心俄國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主義”影響印度,會引發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緒,威脅到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所以將防止印度受布爾什維克影響視為當務之急,并進行歪曲報道,目的是維護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B項正確;英國的行為主要是針對俄國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主義”對印度的影響,而非轉嫁印度國內階級矛盾,且當時印度國內突出的是民族矛盾,排除A項;18世紀中期英國打敗法國,由此確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排除C項;阻止印度效法十月革命也是出于維護在印度殖民統治的需要,排除D項。故選B項。
10.A
【詳解】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8年(土耳其)。凱末爾政府推行以拉丁字母為藍本的“新土耳其字母”,開展字母教育運動并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目的是通過語言文字改革,增強民族認同感,提升民眾文化水平,為民族振興創造有利條件,A項正確;推行教育改革提升國民素養只是表面現象,其根本目的是服務于民族振興等更宏觀的目標,排除B項;奧斯曼帝國使用阿拉伯字母,而凱末爾政府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不是傳承奧斯曼帝國文化遺產,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與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配合,凱末爾政府此舉主要基于國內民族發展需求,排除D項。故選A項。
11.C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印度。印度自古以來民族眾多、語言眾多、宗教繁雜,在近代深受英國的殖民侵略和歐洲文化的影響。因此甘地主義針對印度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國情,提出“非暴力”的斗爭方式,爭取印度獨立,回應了對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對印度的殖民侵略和文化滲透,C項正確;甘地主義反對歧視“不可接觸者”的主張,但并不代表廢除了印度所有的傳統落后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后,雖然在法律上正式被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種姓觀念仍然存在,排除A項;甘地所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推動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但獨立后的印度因各種原因走向了分裂,排除B項;甘地主義主張發展農村經濟,恢復手工紡織,排斥現代工業文明,不利于經濟現代化,排除D項。故選C項。
12.D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喚醒了……人民的獨立意識”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殖民地民族意識高漲,可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直接體現,D項正確;辛亥革命發生于一戰前,且屬于中國內部變革,與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無直接關聯,排除A項;十月革命雖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但材料強調“亞洲變化”而非社會主義革命,排除B項;亞洲反帝反封建運動在19世紀末已開始,如印度國大黨成立,并非一戰后的“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
13.B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上半葉世界。據材料,十月革命后,亞洲發生了一系列被殖民國家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結合所學,十月革命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推動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B項正確;材料反映十月革命對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的影響,而非對社會主義運動的意義,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亞洲,而非所有第三世界國家,排除C項;材料反映十月革命對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的影響,而非對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
14.C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的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材料“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客觀的評判了華夫脫運動在埃及民族民主運動中的作用,是對“華夫脫運動”的歷史解釋,C項正確;材料“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記述的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時間、地點及領導者,是歷史事實,排除A項;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記述的是埃及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時間,是歷史事實的陳述,排除B項;材料“卡德納斯推行土地改革,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記述的卡德納斯的政策措施,但沒有包含對這些措施的評判或解釋,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故選C項。
15.D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伴隨著英國對印度侵略的加劇,印度的民族危機逐漸加深,激起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奧羅賓多·高斯和提拉克等一批革命家力圖借助宗教進行民族運動,發動印度人民參加民族解放斗爭,契合了印度的時代特征,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民族國家的聯合,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民主運動,而不是宣傳印度本土宗教,B項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最迫切的使命是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而非封建統治,排除C項。故選D項。
16.C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的古巴。根據材料“《古巴:一個從未自由的民族》”“個民族如果沒有經濟獨立,他就是一個仆人、一個奴隸,只能依靠他人養活自己”和所學可知,20世紀20年代的古巴在名義上已經獨立,但實際上仍受到美國的控制和影響,因此古巴共產黨領袖胡里奧呼吁古巴謀求真正的獨立主權,C項正確; 古巴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時間是1898年 ,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胡里奧反對美國對古巴的控制,非將美國視為忠實盟友,排除B項;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材料未涉及,排除D項。故選C項。
17.(1)特點:以農民起義為主,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斗爭目標主要是反對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
歷史意義: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促進了亞洲各國人民的覺醒,為后來的民族解放運動奠定了基礎。
(2)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放松了對亞洲的殖民控制。
舉例說明: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印度: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土耳其:凱末爾領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詳解】(1)本題是特點、影響題。時空為19世紀中葉(亞洲)。特點:根據所學可知,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包括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印度的民族大起義、伊朗的巴布教徒起義等,都是由農民階級領導的,主要是以農民起義為主,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結合所學太平天國運動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口號,反映了農民階級反對封建剝削和壓迫的愿望;印度的民族大起義則直接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因此這些起義的斗爭目標主要是反對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
歷史意義:結合所學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印度的民族大起義則迫使英國殖民當局調整了對印度的統治政策,因此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結合所學太平天國運動傳播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印度的民族大起義則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為后來的印度獨立運動奠定了基礎,因此促進了亞洲各國人民的覺醒,為后來的民族解放運動奠定了基礎。
(2)本題是原因、特點題。時空為20世紀初(亞洲)。原因: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初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印度的民族資本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有所增強,因此20世紀初,亞洲各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根據所學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將主要精力放在歐洲戰場,放松了對印度的殖民控制;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放松了對印度支那的殖民控制,因此西方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放松了對亞洲的殖民控制。
舉例:結合20世紀初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相關史實可知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印度: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抗英國殖民統治,這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土耳其:凱末爾領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這是土耳其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
18.(1)原因:帝國主義的侵略加深了印度的民族危機;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增強;十月革命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國大黨的號召與領導。
(2)特點:空前的群眾性;長期性和連續性;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帶有一定的妥協性;采用非暴力方式斗爭。
【詳解】(1)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20世紀上半葉印度。原因:根據材料“第一次規模較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在1919年4月,為抗議英殖民當局頒布的《羅拉特法》”并結合所學可知,帝國主義的侵略加深了印度的民族危機;根據材料“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自治、獨立運動”“它的政治斗爭目標已不再是‘自治’,而是‘完全獨立’”并結合所學可知,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增強;根據材料“抵制英貨、禁酒、推行手紡土布、拒絕納稅等”并結合所學可知,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根據材料“印度國大黨的目標是……爭取實現自治”并結合所學可知,國大黨的號召與領導;結合所學知識還可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印度也不例外。
(2)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20世紀上半葉印度。特點:根據材料“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自治、獨立運動”可知,空前的群眾性;根據材料“第一次規模較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在1919年4月”、“1942年8月到1944年5月又發動了‘退出印度運動’(要求英國退出印度)”可知,長期性和連續性;根據材料“這一時期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了明確的政治綱領”、“它的政治斗爭目標已不再是‘自治’,而是‘完全獨立’(獨立日誓詞)”并結合所學可知,具有一定的策略性;根據材料“1940年10月至1941年12月的‘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雖然規模只限制在國大黨員個人范圍內”并結合所學可知,帶有一定的妥協性;根據材料“在發動非暴力抵抗的同時”、“抵制英貨、禁酒、推行手紡土布、拒絕納稅等”可知,采用非暴力方式斗爭。
19.(1)資本主義各國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列強爭先恐后擴大自己的殖民帝國,更大規模地瓜分世界。
(2)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密切地連為一體;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沉重災難;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不斷高漲;加劇列強之間的擴張與爭奪(答1點)。
(3)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伊朗立憲革命;中國辛亥革命(答兩點即可)。
【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據材料“資本主義兼具開放性和擴張性,它以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向外擴張、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各地的廉價原料”可得出資本主義各國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據材料“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它不但要求進一步擴大商品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也要求對海外進行資本輸出,從而推動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可得出列強爭先恐后擴大自己的殖民帝國,更大規模地瓜分世界。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影響:據材料“歐美列強利用堅船利炮,把全球卷進了世界市場”可得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密切地連為一體;結合殖民侵略的影響可得出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結合亞洲覺醒可得出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不斷高漲;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加劇列強之間的擴張與爭奪(答1點)。
(3)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舉例:結合所學亞洲覺醒的事件可得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伊朗立憲革命;中國辛亥革命(答兩點即可)。
20.甘地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先驅、民族之父和杰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作為政治家其形象具有兩面性。一戰后英國對印度的殖民壓迫加重,制造“阿姆利則慘案”,激化了民族矛盾,甘地創立了非暴力理論。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和經濟侵略,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喚醒了印度人民的抗爭意識,為實現印度民族獨立和社會平等做出巨大貢獻。另一方面,他主張抵制西方物質文明,崇尚傳統文明,拋棄先進技術,是歷史的倒退;他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以非暴力限制人民革命運動,挫傷了民眾反英斗爭的積極性.反映了其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和時代局限性。
【詳解】根據材料一“用非暴力方式化解沖突,各敵對方通過溝通與交流可以達成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和材料二“全印各地開展破壞鹽法、抵制洋布的斗爭,掀起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辨證分析甘地的形象,可知甘地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先驅、民族之父和杰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作為政治家其形象具有兩面性。一戰后英國對印度的殖民壓迫加重,制造“阿姆利則慘案”,激化了民族矛盾,甘地創立了非暴力理論。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和經濟侵略,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喚醒了印度人民的抗爭意識,為實現印度民族獨立和社會平等做出巨大貢獻。另一方面,他主張抵制西方物質文明,崇尚傳統文明,拋棄先進技術,是歷史的倒退;他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以非暴力限制人民革命運動,挫傷了民眾反英斗爭的積極性.反映了其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和時代局限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卢湾区| 肥城市| 得荣县| 枣强县| 郓城县| 文昌市| 天柱县| 阳山县| 莒南县| 和田市| 永城市| 当阳市| 浑源县| 麻城市| 延庆县| 美姑县| 瓦房店市| 通河县| 贡觉县| 华容县| 新竹县| 姜堰市| 霍城县| 洪泽县| 天全县| 临夏市| 泗阳县| 南溪县| 雅江县| 金川县| 保靖县| 潍坊市| 鹤山市| 东乡县| 法库县| 乐业县| 南宫市| 泰安市| 客服|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