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部分達標學校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高一生物學質量監測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1第6章,必修2第1~2章。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其中,1~10小題,每題2分;11~15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肝臟是少數具有自我修復和組織再生能力的器官。肝臟受損后,新生的肝細胞可替代受損、壞死的肝細胞發揮作用。新生肝細胞來源包括:成熟肝細胞、非肝源性多能干細胞如骨髓干細胞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成熟肝細胞的分裂間期的時長大于分裂期的B.通常細胞發生細胞自噬的過程屬于細胞調亡C,肝臟細胞的衰老可能與其染色體兩端的端粒縮短有關D.骨髓干細胞分化成新的肝細胞過程中,基因進行了選擇性表達2.細胞自噬是一種真核細胞降解受損細胞器、錯誤折疊蛋白質和病原體的正常代謝機制。細胞自噬的簡要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溶酶體○自落溶酶體殘余體自噬體細胞核細胞膜A.圖中過程表明溶酶體的直接來源是內質網B.自噬溶酶體內的多種水解酶有利于降解受損細胞器和錯誤折疊蛋白質C.被自噬溶酶體降解后的物質會被排出細胞或留在細胞內再度利用D.自噬體和溶酶體結合形成自噬溶酶體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高一生物學第1頁(共6頁)】·25-459A·3.藥物A是一種抗癌藥物,可誘導細胞調亡,但容易出現癌細胞對藥物A產生抗性的現象,降低藥物療效。研究人員發現藥物A與大黃酸合用可顯著提高肺癌細胞凋亡率,經檢測,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肺癌細胞的Bcl-2含量減少,Bax含量上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設計一組加人藥物A、不加大黃酸的對照組B.根據實驗結果可知,Bc-2有促進細胞調亡的作用C.研發抑制Bax產生的藥物,可能有利于癌癥治療D.該實驗證明藥物A與大黃酸均可特異性誘導癌細胞調亡4,孟德爾設計測交實驗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進行了驗證,下列屬于測交實驗中演繹推理的內容的是AF,體細胞中的成對遺傳因子不相融合B.F,產生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兩種配子C.F,的兩種配子參與受精的機會相等D.F,測交后代中高莖植株與矮莖植株數量應該相等5.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中,所有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律B.非等位基因都會隨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而組合C.任意兩對等位基因在遺傳時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6.荷蘭豆屬于自花傳粉的植物。荷蘭豆的白花和紫紅花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用純種白花荷蘭豆與純種紫紅花荷蘭豆進行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F2中紫紅花:白花=3:1P紫紅花×白花B.進行人工異花傳粉時,母本需去雄蕊、父本需去雕蕊F紫紅花C.若F2紫紅花植株自交,則F白花植株占1/618F2紫紅花白花D.若F2植株自交,則F3中紫紅花:白花=5:37.在一對相對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兩個小桶內小球的總數量須相等B.選擇透明的小桶以便于觀察桶內小球C.每個小桶內兩種顏色的小球數量相等D.已經抓取的小球不能放回小桶8.兔的毛色具有黑色、棕色和白色等性狀。將不同性狀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再讓所得F,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到F,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組別親本FF2一黑色X白色黑色黑色:白色=3:1二棕色×白色棕色棕色·白色=3:1三黑色X棕色黑色黑色:棕色=3:1A黑色對棕色為顯性B.F2棕色或白色個體均為純合子C.控制毛色的基因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D.雜合子表型為黑色或棕色【高一生物學第2頁(共6頁)】·25-459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