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素能提升二長句表述訓練(二)(課件+練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素能提升二長句表述訓練(二)(課件+練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共80張PPT)
長句表述訓練(二)
專題二 遺傳
題號
1
3
5
2
4
6
7
1.事實概述類
(1)mRNA與其作為傳遞遺傳信息的信使的分子特點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由核糖核苷酸連接而成,含有四種堿基可以攜帶遺傳信息;②一般為單鏈,而且比DNA短,能夠通過核孔從細胞核轉移到細胞質
(2)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的現象稱為密碼子的簡并,密碼子的簡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稱為密碼子的統一性,密碼子的統一性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方面可增強容錯性,減少蛋白質或性狀的差錯;幾種不同的密碼子都編碼同一種氨基酸可以保證翻譯的速度 當今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者說生命本質上是統一的
題號
1
3
5
2
4
6
7
(3)用體外實驗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鏈,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若要在體外合成同位素標記的多肽鏈,所需的材料除了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同位素標記的苯丙氨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
題號
1
3
5
2
4
6
7
(4)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在不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情況下,產生基因重新組合的途徑有兩條,分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
題號
1
3
5
2
4
6
7
2.原因分析類
(1)原核生物的擬核基因表達速率往往比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表達的速率要快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原核生物基因表達時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步進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時先完成轉錄,再完成翻譯
題號
1
3
5
2
4
6
7
(2)有氧呼吸是在無氧呼吸的基礎上進化產生的,與無氧呼吸相比其在進化地位上更為高等,從能量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有氧呼吸能更充分地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使用
題號
1
3
5
2
4
6
7
(3)捕食是常見的生物現象,捕食者的存在能夠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者的存在也增加群落的穩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量多的物種,避免出現一種和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占優勢的局面,為其他生物的生存騰出了空間 群落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使它們的數量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
題號
1
3
5
2
4
6
7
3.原因分析類
(1)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選擇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胞嘧啶的過程。研究發現,雌蜂幼蟲用不同的食物喂養,基因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圖1)。科學家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得到Dnmt3(DNA甲基轉移酶的一種)基因被敲除的雌蜂幼蟲,在同樣喂食花粉和花蜜的條件下,該雌蜂幼蟲發育成蜂王(圖2)。據此研究解釋蜜蜂幼蟲因食物不同而發育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7
提示:蜜蜂的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造成與性別分化有關的基因被甲基化而不能表達,發育成了工蜂;蜜蜂的幼蟲以蜂王漿為食,使Dnmt3基因不表達,與性別分化有關的基因正常表達而發育成蜂王
題號
1
3
5
2
4
6
7
(2)鳳仙花的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重瓣鳳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單瓣鳳仙花自交,子代單瓣和重瓣的比例為1∶1,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鳳仙花花瓣的單瓣對重瓣為顯性,單瓣鳳仙花產生的含顯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細胞死亡
題號
1
3
5
2
4
6
7
(3)科學家將耐鹽植物的耐鹽基因成功導入了小麥體內,結果發現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3∶1,另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15∶1。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3∶1的植物其親本只在一條染色體上導入了耐鹽基因。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15∶1的植物其親本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導入了耐鹽基因
題號
1
3
5
2
4
6
7
(4)基因型為AaDdTt的植株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tD∶aTD∶ATD∶atD∶Atd∶aTd∶ATd∶atd=9∶9∶1∶1∶9∶9∶1∶1,請解釋其產生的原因是(不考慮突變和致死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A、t基因在一條染色體上,a、T基因在對應的同源染色體上,D、d基因在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②在減數分裂過程中,Aa和Tt所在的染色體發生了部分互換
題號
1
3
5
2
4
6
7
(5)讓灰色長翅雌雄果蠅雜交,子代雌雄果蠅均出現灰色長翅∶灰色殘翅∶白色長翅∶白色殘翅=6∶2∶3∶1。出現該分離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控制灰色、白色和長翅、殘翅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或“控制灰色、白色和長翅、殘翅的兩對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②灰色(顯性)純合果蠅致死(或“含有灰色基因雌雄配子不能結合”)
題號
1
3
5
2
4
6
7
(6)在自然人群中,男性的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紅綠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只要X染色體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現為色盲;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兩條X染色體上同時具有色盲基因時,才會患色盲
題號
1
3
5
2
4
6
7
(7)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而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卻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某種維生素后,該鏈孢霉又能生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X射線照射誘發鏈孢霉產生了基因突變,造成催化合成該種維生素的酶不能合成,細胞中缺乏該種維生素不能生長。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該種維生素后,鏈孢霉就能生長了
題號
1
3
5
2
4
6
7
(8)已知某植物的寬葉對窄葉是顯性,純種寬葉植株與窄葉植株雜交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株窄葉個體,你如何解釋這一現象?______。
提示:可能是純種寬葉個體在產生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也可能是純種寬葉個體產生的配子中含寬葉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
題號
1
3
5
2
4
6
7
4.判斷依據類
果蠅眼睛的顏色野生型均為紅眼,經基因突變產生的隱性性狀中有白眼和朱紅眼,控制白眼、朱紅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讓白眼雌果蠅與朱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雌果蠅全為野生型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據該實驗結果判斷,白眼基因與朱紅眼基因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
提示:不是 若互為等位基因,雜交后代雌果蠅為朱紅眼或白眼,不可能出現野生型紅眼
題號
1
3
5
2
4
6
7
5.分析評價類
為了研究線粒體內RNA聚合酶的合成,科學家采用溴化乙啶(能專一性抑制線粒體DNA的轉錄)完成了下表實驗。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實驗組 用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
題號
1
3
5
2
4
6
7
(1)從實驗結果來看鏈孢霉線粒體內的RNA聚合酶由________(填“細胞核DNA”或“線粒體DNA”)控制合成,理由是_________。
(2)線粒體基因表達的產物對細胞核基因的表達__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對照組 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題號
1
3
5
2
4
6
7
提示:(1)細胞核DNA 線粒體DNA的轉錄被抑制后,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
(2)有 線粒體DNA的轉錄被抑制后,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而線粒體DNA轉錄不被抑制時,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恢復正常
題號
1
3
5
2
4
6
7
6.實驗思路類
(1)研究者在兩個純種的小鼠品系均發現了眼睛變小的隱性突變個體,欲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定這兩個隱性突變基因是否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請設計雜交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
提示:讓兩個純種品系的小鼠雜交,觀察子代的性狀。若子代都是眼睛變小,則突變的兩個基因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若子代眼睛正常,則突變的兩個基因不是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
題號
1
3
5
2
4
6
7
(2)果蠅翅膀的形狀有卷翅和正常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表明卷翅基因具有如下遺傳特性:卷翅基因為顯性,并且有純合致死效應。現有卷翅雄果蠅、正常翅雌果蠅和正常翅雄果蠅,請設計實驗證明卷翅基因的遺傳特性。(要求:寫出雜交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讓卷翅雄果蠅與正常翅雌果蠅雜交得到F1,再讓F1中卷翅雌、雄果蠅相互交配(或F1中卷翅雌果蠅與親代卷翅雄果蠅雜交),F2果蠅出現卷翅∶正常翅=2∶1,則證明卷翅基因為顯性,并且有純合致死效應
題號
1
3
5
2
4
6
7
(3)實驗室里有3瓶不同基因型的紅眼果蠅,分別裝有紅眼雄蠅和兩種不同基因型的紅眼雌蠅,請設計實驗方案,鑒別上述3瓶果蠅的基因型(顯性基因用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先根據第二性征鑒別確定三瓶果蠅的性別,若為雄性紅眼果蠅,則該瓶果蠅基因型為XBY,再用該紅眼雄性果蠅分別與另兩瓶中的紅眼雌性果蠅交配,觀察統計子代雄果蠅的眼色。若子代雄果蠅都為紅眼,則該瓶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若子代雄果蠅中紅眼和白眼的比例為1∶1,則該瓶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
題號
1
3
5
2
4
6
7
7.開放思維類
(1)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對灰身殘翅與黑身長翅的果蠅雜交,子代出現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比例為1∶1∶1∶1。
①該實驗結果能不能證明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利用上述雜交實驗的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要求這兩個實驗都能獨立證明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寫出兩個實驗的雜交組合及子代表型的比例。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7
提示:①不能,因為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和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都會出現這一結果 ②實驗1:灰身長翅×灰身長翅,子代表型的比例為9∶3∶3∶1;實驗2:灰身長翅×黑身殘翅,子代表型的比例為1∶1∶1∶1
題號
1
3
5
2
4
6
7
(2)已知某種昆蟲的有眼(A)與無眼(a)、正常剛毛(B)與小剛毛(b)、正常翅(E)與斑翅(e)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三個純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發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交換,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a、B/b、E/e這三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7
②假設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7
提示:①選擇①×②、②×③、①×③三個雜交組合,分別得到F1和F2,若各雜交組合的F2中均出現四種表型,且比例為9∶3∶3∶1,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若出現其他結果,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不是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 ②選擇①×②雜交組合進行正反交,觀察F1雄性個體的表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個體與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個體有眼/無眼、正常剛毛/小剛毛這兩對相對性狀的表現均不同,則證明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
題號
1
3
5
2
4
6
7
(3)已知果蠅的性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D、d,分別控制著紅眼和白眼的遺傳。現有純種雌雄紅眼、純種雌雄白眼及各種類型的雜合體果蠅,請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D、d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即分布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7
提示:方法一:實驗思路:選擇純合白眼雌性果蠅與純合紅眼雄性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分析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全表現為紅眼,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子代雌性表現為紅眼,雄性表現為白眼,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方法二:實驗思路:選擇雜合紅眼雌性果蠅與純合紅眼雄性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分析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全表現為紅眼,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子代(雌性表現為紅眼,)雄性表現為紅眼∶白眼=1∶1,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題號
1
3
5
2
4
6
7
(4)有人選取豌豆的高莖與矮莖雜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為高莖。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但分離比并不是預期的3∶1,而是出現了高莖∶矮莖=35∶1。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該解釋的實驗設計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染色體加倍形成了四倍體DDdd,DDdd減數分裂產生三種配子DD∶Dd∶dd=1∶4∶1 讓子一代與矮莖豌豆測交,若后代出現高莖∶矮莖=5∶1,則說明子一代是四倍體DDdd
題號
1
3
5
2
4
6
7
專題限時集訓(二) 遺傳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24·重慶巴蜀中學期中)關于DNA合成原料的來源,科學家曾提出三種假說:①細胞內自主合成②從培養基中攝取③二者都有。為驗證三種假說,設計如下實驗:將大腸桿菌在含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基中培養一代,然后對提取的DNA進行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圖甲、乙、丙表示DNA在離心管中的可能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的擬核DNA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離心后離心管不同位置的DNA放射性強度不同
C.若支持觀點①,則實驗結果應為圖丙所示結果
D.若支持觀點②,則實驗結果應為圖乙所示結果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大腸桿菌的擬核DNA為環狀DNA,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A錯誤;15N沒有放射性,B錯誤;將大腸桿菌在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基中培養一代的時間,然后利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提取DNA,若合成DNA的原料是細胞內自主合成,則合成的DNA沒有15N標記,離心后DNA均為14N,位于頂部,對應圖丙;若合成DNA的原料是從培養基中攝取,則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一條鏈是15N,一條鏈是14N,離心后位于中部,對應圖甲,C正確,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4·江蘇南通調研)科研人員測定某噬菌體單鏈DNA的序列,得到其編碼蛋白質的一些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該噬菌體的基因在DNA上均以一定的順序依次排列
B.D基因表達時首先以該單鏈DNA上的D基因為模板轉錄出mRNA
C.甘氨酸(Gly)可能具有GGU、GGA等多種密碼子
D.該單鏈DNA上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替換均會引起基因突變

B [該噬菌體的基因在DNA上并非以一定的順序依次排列,可能含有重疊基因,A錯誤;D基因表達時首先以該單鏈DNA上的D基因為模板轉錄出mRNA,B正確;密碼子是mRNA編碼一個氨基酸的三個堿基,此圖是噬菌體單鏈DNA的序列,所以甘氨酸(Gly)可能具有CCA、CCU等多種密碼子,C錯誤;該單鏈DNA上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替換不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作基因突變,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4·全國新課標卷)某種二倍體植物的P1和P2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對個體的DNA進行PCR檢測,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⑧為部分F2個體,上部2條帶是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下部2條帶是另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個體均為雜合體,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
B.還有一種F2個體的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
C.③和⑦雜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
D.①自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2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D [由題可知,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假設A/a為上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B/b為下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由電泳圖可知P1的基因型為AAbb,P2的基因型為aaBB,F1的基因型為AaBb,F2中①AaBB和②Aabb都為雜合子,③AABb占F2的比例為1/8,⑤AABB占F2的比例為1/16,A正確;電泳圖中的F2的基因型依次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未出現的基因型為aaBb,其個體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B正確;③AABb和⑦aabb雜交后代為Aabb、 AaBb,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C正確;①AaBB自交子代為AABB(1/4)、AaBB(1/2)、aaBB(1/4),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aaBB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4,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4·湖北武漢模擬)已知南瓜瓜形由基因A/a與B/b控制。甲、乙兩種南瓜雜交,結果如圖所示。用A、a、B、b四種基因的特異性引物對甲、乙南瓜果肉細胞的DNA進行PCR擴增,并用A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丙、用B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丁的DNA進行PCR擴增作為標準參照,PCR產物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
B.F1的瓜與乙南瓜雜交,子代不出現長圓形南瓜
C.F2中圓形南瓜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D.F2扁盤形南瓜中自交能產生圓形的占4/9
D [分析實驗數據:雜交實驗F2中扁盤形瓜∶圓形瓜∶長圓形瓜約為9∶6∶1,為9∶3∶3∶1的變式,說明A/a與B/b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中扁盤形瓜的基因型為AaBb,含有A和B表現為扁盤形,只含有A或B表現為圓形瓜,用A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丙、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用 B 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丁的DNA進行PCR擴增作為標準參照,結合PCR產物電泳結果可知,甲含有A,乙含有B,故甲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乙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A正確;結合A選項的分析,F1的瓜(AaBb)與乙南瓜(aaBB)雜交,子代不出現長圓形南瓜(aabb),B正確;F2中圓形南瓜(AAbb、Aabb、aaBB、aaBb)中的Aabb和aaBb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C正確;F2扁盤形南瓜中(1AABB、4AaBb、2AaBB、2AABb)自交能產生圓形的(4AaBb、2AaBB、2AABb)占8/9,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4·湖北荊州模擬)果蠅Al、A2、A3為3種不同突變體品系(突變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均導致眼色隱性。為了研究突變基因相對位置關系,進行兩兩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
P A1×A2
F1野生型 P A2×A3
F1突變型 P A1×A3
F1野生型
據此可分析A1、A2、A3和突變型F1四種突變體的基因型(A1、A2、A3隱性突變基因分別用a1、a2、a3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2與A3是同一位點基因向不同方向突變的結果
B.F1突變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C.F1野生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有三種,比例為1∶2∶1
D.該實驗表明存在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情況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由題干信息可知,果蠅A1、A2、A3為3種不同眼色隱性突變體品系且突變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則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2和A3雜交,后代都是突變型,說明a2和a3兩個基因位于Ⅱ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所以A2與A3是同一位點基因向不同方向突變的結果,且突變型F1的基因型為a2a3,其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都為突變型,不會發生性狀分離,A、B正確;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1和A2雜交,后代都是野生型,說明a1和a2兩個基因位于Ⅱ染色體的不同位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置,a1與野生型基因以及a2與野生型基因都在一條染色體上,但位置不同,所以讓F1野生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有兩種,野生型∶突變型=2∶2=1∶1,C錯誤;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突變型的基因型為a2a3,表明存在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情況,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4·重慶巴蜀中學期中)限性遺傳是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一種性別中表達,而在另一種性別中完全不表達的現象。雞的羽形由一對等位基因H、h控制,雌雞都是母羽,雄雞既有雄羽又有母羽。雞的羽色蘆花和非蘆花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雜交,F1為母羽非蘆花雌雞、母羽蘆花雄雞,F1隨機交配,F2為母羽蘆花雌雞∶母羽非蘆花雌雞∶母羽蘆花雄雞∶母羽非蘆花雄雞∶雄羽蘆花雄雞∶雄羽非蘆花雄雞=4∶4∶3∶3∶1∶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控制雞羽形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B.控制雞羽色的基因存在限性遺傳現象
C.親本雌雞的基因型為HHZBW
D.F2雌雞共有2種基因型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F1雌性全為非蘆花雞,雄性全為蘆花雞,F2中雌雞全為母羽,雄雞出現性狀分離,且性狀分離比為母羽∶雄羽=3∶1,因此羽形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限性遺傳,羽色屬于伴性遺傳,A、B錯誤;根據題意可推知親本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的基因型分別為hhZbZb、HHZBW,C正確;親本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的基因型分別為hhZbZb、HHZBW,子一代的基因型為HhZbW、HhZBZb,則子二代雌性的基因型共3×2=6種,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4·重慶巴蜀中學檢測) “單親二體”(UPD)是指人的受精卵中,23對染色體的某一對同源染色體都來自父方或母方。如圖為UPD的某種發生機制,其中三體合子的三條染色體在發育中會隨機丟失1條,稱為“三體自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單親二體”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該變異在聯會時可以觀察到
B.若三體合子為XXY,則將來發育成女孩的概率為1/3,且一定與圖中二體卵子基因型相同
C.一對表型正常的父母不可能生出UPD紅綠色盲男孩
D.若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UPD紅綠色盲女孩,則可能是母方減數分裂Ⅰ異常所致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據題意可知,單親二體發生機制是:三體合子的三條染色體在發育過程中隨機丟失1條,其染色體數目未發生改變,A錯誤;若三體合子為XXY,可記為X1X2Y,由于其隨機丟失一條染色體,則子代可能為X1X2、X1Y、X2Y,即有1/3的概率發育為女孩,但其基因型不一定與圖中二體卵子基因型相同,B錯誤;已知紅綠色盲基因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一對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患紅綠色盲的男孩,其染色體為雙親整倍體,不可能為UPD,C正確;若某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色盲女孩,設相關基因是B/b,則雙親基因型是XBXb、XBY,則該女孩基因型是XbXb,由于父親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UPD女孩(一對X染色體均來自母方)可能是母方減數分裂Ⅱ異常,兩條Xb染色體不分離所致,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4·湖北武漢模擬)X地三色堇主要依靠Y地昆蟲傳粉,在20年中,X地的三色堇花朵小了10%,花蜜產量減少20%,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了25%,傳粉昆蟲造訪減少,同時期Y地的昆蟲也在大量減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三色堇和傳粉昆蟲間可能存在協同進化
B.X地三色堇發生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三色堇中與自花受粉有關基因的頻率升高
D.自花受粉有利于增加三色堇的遺傳多樣性

D [三色堇花朵變小,花蜜產量隨之減少,自花受粉比例上升,傳粉昆蟲造訪減少,相應的昆蟲數量減少,說明三色堇和傳粉昆蟲間可能存在協同進化,二者之間相互影響,A正確;自然選擇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 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X地三色堇在20年間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了25%,傳粉昆蟲造訪減少,其發生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結合題干,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即經過自然選擇,三色堇中與自花受粉有關基因的頻率升高,C正確;自花受粉(相同基因型之間的雜交,不利于不同個體間的基因交流)不利于增加三色堇的遺傳多樣性,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9.(不定項)(2024·湖南長沙聯考)硒代半胱氨酸(Sec,分子式為C3H7NO2Se)參與硒蛋白合成,硒蛋白mRNA中存在一個呈折疊環狀的硒代半胱氨酸引導插入序列(S序列),該序列對Sec參與多肽鏈合成的過程至關重要。下圖表示真核細胞Sec的翻譯機制,下表為部分密碼子表。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半胱氨酸氨基中的氫原子被硒取代即成為Sec
B.在核糖體中Sec可與其他氨基酸發生縮合反應
C.硒蛋白mRNA中可能含有兩個UGA序列且功能不同
D.圖中mRNA與tRNA分子內部都存在氫鍵
密碼子 氨基酸
AUG 甲硫氨酸(起始)
UAA 終止
UAG 終止
UGA 終止、硒代半胱氨酸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CD [由圖可知,UGA為終止密碼子,但也可以決定硒代半胱氨酸。當UGA攜帶硒代半胱氨酸時,由于S序列的調控,肽鏈可以繼續延伸。生物體的各種氨基酸基本結構類似,結構差異體現在R基,半胱氨酸與硒代半胱氨酸的不同是R基的硫原子被硒取代,A錯誤;在核糖體中氨基酸之間發生脫水縮合反應,B正確;UGA為終止密碼子,但也可以決定硒代半胱氨酸,所以硒蛋白mRNA中可能含有兩個UGA序列且功能不同,C正確;圖中mRNA與tRNA分子內部可以折疊,形成氫鍵,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不定項)(2024·湖南長沙一中模擬)某植物無性染色體,性別由兩對等位基因決定,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自然種群中該植物只有雄株和雌株(各占一半),已知該植物沒有染色體互換和遺傳致死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該群體中雄株基因型為MmFf,雌株基因型為mmff
C.m基因和f基因在群體中的基因頻率均為3/4
D.通過單倍體育種可獲得雌雄同體的該植株


BC [分析題意,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該植物自然繁殖群體中只有雄株和雌株,且比例相等,M基因和F基因連鎖,m基因和f基因連鎖,故其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由題意知,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因此雌株的基因型是mmff,由于雌株不產生含有MF的雌配子,因此雄株的基因型是MmFf,B正確;正常情況下,該群體中雄株基因型是MmFf,雌株基因型是mmff,m的基因頻率=3/4,f的基因頻率也是3/4,C正確;由于該植物沒有染色體互換,不能產生Mf的花粉,也不能產生MMff的雌雄同體植株,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不定項)(2024·山東菏澤期中)人類的非禿頂和禿頂基因(E、e)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綠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兩種性狀的遺傳都與性別有關。女性中只有ee表現為禿頂,男性中只有EE表現為非禿頂。如圖為某家族兩種性狀的遺傳系譜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紅綠色盲和禿頂的遺傳符合自
由組合定律
B.紅綠色盲和禿頂在人群中的表現都是男多于女
C.Ⅱ-7個體中非禿頂基因不可能來自Ⅰ3
D.Ⅱ-5和Ⅱ-6生育一個色覺正常非禿頂的女孩概率為5/8


AB [非禿頂和禿頂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女性中只有ee表現為禿頂,男性中Ee和ee都表現為禿頂,禿頂在人群中的表現也是男多于女,B正確;Ⅰ-4男性表現為非禿頂,基因型為EE,子代Ⅱ-6為禿頂男性,基因型為Ee,可確定Ⅰ-3為Ee,Ⅱ-7表現為女性非禿頂,基因型為EE或Ee,Ⅱ-7個體中非禿頂基因E可能來自Ⅰ-3或Ⅰ-4,C錯誤;Ⅰ-1禿頂基因型為ee,故Ⅱ-5非禿頂基因型為Ee,Ⅰ-2男性色盲基因型為XbY,Ⅱ-5色覺正常,基因型為XBXb,故Ⅱ-5基因型為EeXBXb,因為Ⅰ-4基因型為EE,Ⅰ-3基因型為Ee,故Ⅱ-6禿頂色覺正常男,基因型為EeXBY,Ⅱ-5和Ⅱ-6生育一個色覺正常非禿頂的女孩概率為3/4×1/2=3/8,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不定項)(2024·河北保定期末)野生型果蠅為正常眼,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片段重復一次導致出現棒眼,重復兩次出現“超棒眼”。科學家為探究“超棒眼”出現的機制,在某兩條X染色體均發生重復突變的棒眼個體中的一條X染色體上插入了一個叉毛基因f,該個體細胞分裂過程中會發生不等交換,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棒眼突變是由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
B.“超棒眼”是由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引起的,屬于基因重組
C.如果發生了不等交換,則會出現正常眼叉毛雄性子代
D.僅考慮X染色體,該轉基因個體可產生等比例的4種配子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C [棒眼突變是由染色體片段重復導致的,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超棒眼”是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片段重復兩次導致,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錯誤;圖中個體細胞減數分裂過程發生不等交換產生一個X染色體某片段不重復且含有f的雌配子,如果和正常的雄配子Y結合則會出現正常眼叉毛雄性子代,C正確;對于大部分細胞來說進行分裂時,該轉基因個體發生不等交換的概率很低,則產生的圖中的這4種配子的比例肯定不等,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選擇題
13.(2024·重慶模擬)某科研人員利用誘變得到的突變系甲和突變系乙小鼠(雌雄均有),開展了相關實驗研究。
(1)將突變系甲與野生型進行雜交,其結果如下:
親本雜交類型 突變系甲(♀)×
野生型(♂) 突變系甲(♂)×
野生型(♀)
F2表型 野生型 28 29
突變型 9 10
據實驗結果可知,突變系甲相關基因發生了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突變,其遺傳遵循_________定律。某同學分析認為該突變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隱性
基因分離
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
上,則突變系甲(♀)×野生型(♂)雜交產生的F2中,野生型∶突變型=1∶1,與實驗結果不符合
(2)經基因定位檢測發現,突變系甲的突變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突變系乙是隱性突變,且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科研人員為探究兩種突變體的基因關系,讓兩種突變體雜交,分析F2表型及比例(不考慮其他變異)。
①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說明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同一基因。
②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兩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后代均為突變型
野生型∶突變型≈9∶7
③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
(3)檢測突變系甲的突變基因表達產物發現,與正常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相比,該突變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第185位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并且由原來的316個氨基酸變為232個氨基酸。從基因結構及表達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野生型∶突變型≈1∶1
突變基因內部的堿基對可能發生
了缺失或增添,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合成的肽鏈縮短
[解析] (1)F2表型及比例為3∶1,說明突變系為隱性性狀。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突變系甲(♀)×野生型(♂)雜交產生的F2中,野生型∶突變型=1∶1,與實驗結果不符合。(2)如果兩突變基因是3號染色體上的同一基因,突變系甲和突變系乙均為隱性純種,雜交后代均為突變型;如果兩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2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9∶7;如果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F2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1∶1。(3)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減少,且185位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說明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而突變基因內部的堿基對發生缺失或增添,都可以使轉錄出的mRNA中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4·湖南長沙聯考)某興趣小組將倆純合親本白眼長翅與紅眼殘翅果蠅進行雜交,結果如下圖。F2中每種表型都有雌、雄個體。請根據雜交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的翅型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遺傳。
(2)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則F2中紅眼長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若F2中的紅眼長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3出現白眼殘翅的概率是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長翅
伴X染色體隱性

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果蠅
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AAXBXb或AaXBXb
1/36
(4)興趣小組在重復題干實驗時,發現大部分交配結果均與題干相符,但某次交配的F2表型比值為白眼長翅∶白眼殘翅∶紅眼長翅∶紅眼殘翅=2∶1∶2∶1,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F2中翅型顯性純合
致死
[解析] (1)親本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雜交,F1都為長翅,說明長翅是顯性性狀;親本雌果蠅都是白眼,雄果蠅都是紅眼,F1中雌果蠅都是紅眼,雄果蠅都是白眼,說明紅眼是顯性性狀,且雌雄表型不同,說明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即親本的基因型可設為XbXb和XBY,白眼果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F1全為長翅,F2中雌雄長翅與殘翅的數量比都是3∶1,說明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親本的基因型可設為AA和aa,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說明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Xb,雄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Y,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則F2中紅眼長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若F2中的紅眼長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即1/3AAXBXb或2/3AaXBXb的雌果蠅,和1/3AAXBY或2/3AaXBY的雄果蠅雜交,兩對基因分開來看,出現殘翅(aa)的概率為2/3×2/3×1/4=1/9,出現白眼殘翅(XbY)的概率是1/4,故F3出現白眼殘翅的概率是1/36。
(4)白眼∶紅眼=1∶1,長翅∶殘翅=2∶1,說明Aa自交的后代出現了2∶1的比例,可能是翅型顯性純合致死。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4·廣東廣州模擬) 玉米 (2n=20) 是常見的食物, 也是變異最為豐富的作物之一。它起源于墨西哥的一種野生黍類——大芻草, 兩者形態差異較大,但可以雜交產生子代。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 玉米已經從籽粒顏色、形狀、營養成分等方面進化出很多類型的變種。
(1)通過對玉米和野生黍類——大芻草的遺傳學分析,推測農民開始種植大芻草的時間大約在9 000年前,種植過程中,大芻草的種群中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出現了多種多樣的___
_________,再通過農民的選擇性種植,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增加,最終進化成現代玉米。
(2)將玉米和大芻草進行雜交,F1果穗的表型形態介于兩者之間(如上圖所示),將F1自交,F2果穗的形態表現出連續的變異。若有1/64像玉米,1/64像大芻草,在不考慮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和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時,估計與果穗的表型相關的基因有_____對。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突變和基因重組(可遺傳變異)

型(性狀)
有利變異相應的基因
頻率
3
(3)普通玉米的蛋白含量約為10%,而野生黍類大芻草在沒有施用氮肥的條件下,其種子蛋白含量都高達30% ,是現代普通栽培玉米的3倍。2022年11月,中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宣布發現了大芻草有效控制高蛋白含量的關鍵基因THP9,并進行了成功定位和克隆。已知THP9基因為顯性基因,研究人員利用相關技術,對此基因進行染色體定位。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①單體(2n-1) 可用于對基因的染色體定位。以野生型大芻草植株(籽粒高蛋白)為材料, 人工構建大芻草的單體系(高蛋白含量)中應有____種單體 。將普通玉米(籽粒低蛋白)與該單體系中的全部單體分別雜交,收獲種子統計數量并檢測蛋白含量,當子代出現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將THP9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
籽粒高蛋白∶籽粒低蛋白=1∶1
該單體所缺少的染色體上
②三體(2n+1)也可以用于基因定位。請設計實驗,利用純合的野生型三體系大芻草植株對TPH9基因進行定位。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結果分析: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進行染色體定位。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將普通玉米與三體系中的全部三體植株分別雜交,留種
并單獨隔離種植F1,F1自交,收集種子F2 ,檢測F2 的籽粒蛋白含量
及數量比例(或將普通玉米與三體系中的全部三體植株分別雜交,留
種并種植F1,使其隨機受粉,收集種子F2,檢測F2 的籽粒蛋白含量
及數量比例)
種子F2出現籽粒高蛋白∶籽粒低蛋白約為31∶5(或F2
出現籽粒高蛋白含量∶籽粒低蛋白含量約為8∶1)1.事實概述類
(1)mRNA與其作為傳遞遺傳信息的信使的分子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的現象稱為密碼子的簡并,密碼子的簡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稱為密碼子的統一性,密碼子的統一性說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體外實驗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鏈,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若要在體外合成同位素標記的多肽鏈,所需的材料除了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在不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情況下,產生基因重新組合的途徑有兩條,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分析類
(1)原核生物的擬核基因表達速率往往比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表達的速率要快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是在無氧呼吸的基礎上進化產生的,與無氧呼吸相比其在進化地位上更為高等,從能量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食是常見的生物現象,捕食者的存在能夠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者的存在也增加群落的穩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因分析類
(1)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選擇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胞嘧啶的過程。研究發現,雌蜂幼蟲用不同的食物喂養,基因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圖1)。科學家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得到Dnmt3(DNA甲基轉移酶的一種)基因被敲除的雌蜂幼蟲,在同樣喂食花粉和花蜜的條件下,該雌蜂幼蟲發育成蜂王(圖2)。據此研究解釋蜜蜂幼蟲因食物不同而發育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鳳仙花的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重瓣鳳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單瓣鳳仙花自交,子代單瓣和重瓣的比例為1∶1,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家將耐鹽植物的耐鹽基因成功導入了小麥體內,結果發現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3∶1,另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15∶1。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型為AaDdTt的植株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tD∶aTD∶ATD∶atD∶Atd∶aTd∶ATd∶atd=9∶9∶1∶1∶9∶9∶1∶1,請解釋其產生的原因是(不考慮突變和致死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讓灰色長翅雌雄果蠅雜交,子代雌雄果蠅均出現灰色長翅∶灰色殘翅∶白色長翅∶白色殘翅=6∶2∶3∶1。出現該分離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自然人群中,男性的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而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卻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某種維生素后,該鏈孢霉又能生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某植物的寬葉對窄葉是顯性,純種寬葉植株與窄葉植株雜交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株窄葉個體,你如何解釋這一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斷依據類
果蠅眼睛的顏色野生型均為紅眼,經基因突變產生的隱性性狀中有白眼和朱紅眼,控制白眼、朱紅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讓白眼雌果蠅與朱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雌果蠅全為野生型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據該實驗結果判斷,白眼基因與朱紅眼基因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評價類
為了研究線粒體內RNA聚合酶的合成,科學家采用溴化乙啶(能專一性抑制線粒體DNA的轉錄)完成了下表實驗。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實驗組 用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
對照組 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1)從實驗結果來看鏈孢霉線粒體內的RNA聚合酶由________(填“細胞核DNA”或“線粒體DNA”)控制合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線粒體基因表達的產物對細胞核基因的表達__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思路類
(1)研究者在兩個純種的小鼠品系均發現了眼睛變小的隱性突變個體,欲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定這兩個隱性突變基因是否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請設計雜交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蠅翅膀的形狀有卷翅和正常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表明卷翅基因具有如下遺傳特性:卷翅基因為顯性,并且有純合致死效應。現有卷翅雄果蠅、正常翅雌果蠅和正常翅雄果蠅,請設計實驗證明卷翅基因的遺傳特性。(要求:寫出雜交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里有3瓶不同基因型的紅眼果蠅,分別裝有紅眼雄蠅和兩種不同基因型的紅眼雌蠅,請設計實驗方案,鑒別上述3瓶果蠅的基因型(顯性基因用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開放思維類
(1)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對灰身殘翅與黑身長翅的果蠅雜交,子代出現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比例為1∶1∶1∶1。
①該實驗結果能不能證明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利用上述雜交實驗的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要求這兩個實驗都能獨立證明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寫出兩個實驗的雜交組合及子代表型的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種昆蟲的有眼(A)與無眼(a)、正常剛毛(B)與小剛毛(b)、正常翅(E)與斑翅(e)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三個純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發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交換,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a、B/b、E/e這三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設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蠅的性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D、d,分別控制著紅眼和白眼的遺傳。現有純種雌雄紅眼、純種雌雄白眼及各種類型的雜合體果蠅,請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D、d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即分布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選取豌豆的高莖與矮莖雜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為高莖。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但分離比并不是預期的3∶1,而是出現了高莖∶矮莖=35∶1。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該解釋的實驗設計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1.事實概述類
(1)mRNA與其作為傳遞遺傳信息的信使的分子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由核糖核苷酸連接而成,含有四種堿基可以攜帶遺傳信息;②一般為單鏈,而且比DNA短,能夠通過核孔從細胞核轉移到細胞質
(2)一種氨基酸可能有幾個密碼子的現象稱為密碼子的簡并,密碼子的簡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稱為密碼子的統一性,密碼子的統一性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方面可增強容錯性,減少蛋白質或性狀的差錯;幾種不同的密碼子都編碼同一種氨基酸可以保證翻譯的速度 當今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者說生命本質上是統一的
(3)用體外實驗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鏈,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若要在體外合成同位素標記的多肽鏈,所需的材料除了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同位素標記的苯丙氨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細胞提取液
(4)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在不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情況下,產生基因重新組合的途徑有兩條,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
2.原因分析類
(1)原核生物的擬核基因表達速率往往比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表達的速率要快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原核生物基因表達時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步進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時先完成轉錄,再完成翻譯
(2)有氧呼吸是在無氧呼吸的基礎上進化產生的,與無氧呼吸相比其在進化地位上更為高等,從能量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有氧呼吸能更充分地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使用
(3)捕食是常見的生物現象,捕食者的存在能夠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者的存在也增加群落的穩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量多的物種,避免出現一種和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占優勢的局面,為其他生物的生存騰出了空間 群落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使它們的數量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
3.原因分析類
(1)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選擇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胞嘧啶的過程。研究發現,雌蜂幼蟲用不同的食物喂養,基因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圖1)。科學家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得到Dnmt3(DNA甲基轉移酶的一種)基因被敲除的雌蜂幼蟲,在同樣喂食花粉和花蜜的條件下,該雌蜂幼蟲發育成蜂王(圖2)。據此研究解釋蜜蜂幼蟲因食物不同而發育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蜜蜂的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造成與性別分化有關的基因被甲基化而不能表達,發育成了工蜂;蜜蜂的幼蟲以蜂王漿為食,使Dnmt3基因不表達,與性別分化有關的基因正常表達而發育成蜂王
(2)鳳仙花的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重瓣鳳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單瓣鳳仙花自交,子代單瓣和重瓣的比例為1∶1,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鳳仙花花瓣的單瓣對重瓣為顯性,單瓣鳳仙花產生的含顯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細胞死亡
(3)科學家將耐鹽植物的耐鹽基因成功導入了小麥體內,結果發現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3∶1,另一批植物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15∶1。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3∶1的植物其親本只在一條染色體上導入了耐鹽基因。自交后代耐鹽∶不耐鹽=15∶1的植物其親本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導入了耐鹽基因
(4)基因型為AaDdTt的植株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tD∶aTD∶ATD∶atD∶Atd∶aTd∶ATd∶atd=9∶9∶1∶1∶9∶9∶1∶1,請解釋其產生的原因是(不考慮突變和致死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A、t基因在一條染色體上,a、T基因在對應的同源染色體上,D、d基因在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②在減數分裂過程中,Aa和Tt所在的染色體發生了部分互換
(5)讓灰色長翅雌雄果蠅雜交,子代雌雄果蠅均出現灰色長翅∶灰色殘翅∶白色長翅∶白色殘翅=6∶2∶3∶1。出現該分離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控制灰色、白色和長翅、殘翅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或“控制灰色、白色和長翅、殘翅的兩對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②灰色(顯性)純合果蠅致死(或“含有灰色基因雌雄配子不能結合”)
(6)在自然人群中,男性的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紅綠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只要X染色體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現為色盲;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兩條X染色體上同時具有色盲基因時,才會患色盲
(7)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而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卻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某種維生素后,該鏈孢霉又能生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X射線照射誘發鏈孢霉產生了基因突變,造成催化合成該種維生素的酶不能合成,細胞中缺乏該種維生素不能生長。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該種維生素后,鏈孢霉就能生長了
(8)已知某植物的寬葉對窄葉是顯性,純種寬葉植株與窄葉植株雜交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株窄葉個體,你如何解釋這一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能是純種寬葉個體在產生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也可能是純種寬葉個體產生的配子中含寬葉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
4.判斷依據類
果蠅眼睛的顏色野生型均為紅眼,經基因突變產生的隱性性狀中有白眼和朱紅眼,控制白眼、朱紅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讓白眼雌果蠅與朱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雌果蠅全為野生型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據該實驗結果判斷,白眼基因與朱紅眼基因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是 若互為等位基因,雜交后代雌果蠅為朱紅眼或白眼,不可能出現野生型紅眼
5.分析評價類
為了研究線粒體內RNA聚合酶的合成,科學家采用溴化乙啶(能專一性抑制線粒體DNA的轉錄)完成了下表實驗。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實驗組 用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
對照組 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養基培養鏈孢霉 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1)從實驗結果來看鏈孢霉線粒體內的RNA聚合酶由________(填“細胞核DNA”或“線粒體DNA”)控制合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線粒體基因表達的產物對細胞核基因的表達__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細胞核DNA 線粒體DNA的轉錄被抑制后,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
(2)有 線粒體DNA的轉錄被抑制后,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很高,而線粒體DNA轉錄不被抑制時,鏈孢霉線粒體RNA聚合酶含量恢復正常
6.實驗思路類
(1)研究者在兩個純種的小鼠品系均發現了眼睛變小的隱性突變個體,欲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定這兩個隱性突變基因是否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請設計雜交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讓兩個純種品系的小鼠雜交,觀察子代的性狀。若子代都是眼睛變小,則突變的兩個基因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若子代眼睛正常,則突變的兩個基因不是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
(2)果蠅翅膀的形狀有卷翅和正常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表明卷翅基因具有如下遺傳特性:卷翅基因為顯性,并且有純合致死效應。現有卷翅雄果蠅、正常翅雌果蠅和正常翅雄果蠅,請設計實驗證明卷翅基因的遺傳特性。(要求:寫出雜交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讓卷翅雄果蠅與正常翅雌果蠅雜交得到F1,再讓F1中卷翅雌、雄果蠅相互交配(或F1中卷翅雌果蠅與親代卷翅雄果蠅雜交),F2果蠅出現卷翅∶正常翅=2∶1,則證明卷翅基因為顯性,并且有純合致死效應
(3)實驗室里有3瓶不同基因型的紅眼果蠅,分別裝有紅眼雄蠅和兩種不同基因型的紅眼雌蠅,請設計實驗方案,鑒別上述3瓶果蠅的基因型(顯性基因用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先根據第二性征鑒別確定三瓶果蠅的性別,若為雄性紅眼果蠅,則該瓶果蠅基因型為XBY,再用該紅眼雄性果蠅分別與另兩瓶中的紅眼雌性果蠅交配,觀察統計子代雄果蠅的眼色。若子代雄果蠅都為紅眼,則該瓶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若子代雄果蠅中紅眼和白眼的比例為1∶1,則該瓶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
7.開放思維類
(1)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對灰身殘翅與黑身長翅的果蠅雜交,子代出現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比例為1∶1∶1∶1。
①該實驗結果能不能證明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利用上述雜交實驗的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要求這兩個實驗都能獨立證明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寫出兩個實驗的雜交組合及子代表型的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不能,因為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和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都會出現這一結果 ②實驗1:灰身長翅×灰身長翅,子代表型的比例為9∶3∶3∶1;實驗2:灰身長翅×黑身殘翅,子代表型的比例為1∶1∶1∶1
(2)已知某種昆蟲的有眼(A)與無眼(a)、正常剛毛(B)與小剛毛(b)、正常翅(E)與斑翅(e)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三個純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發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交換,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a、B/b、E/e這三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設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選擇①×②、②×③、①×③三個雜交組合,分別得到F1和F2,若各雜交組合的F2中均出現四種表型,且比例為9∶3∶3∶1,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若出現其他結果,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不是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 ②選擇①×②雜交組合進行正反交,觀察F1雄性個體的表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個體與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個體有眼/無眼、正常剛毛/小剛毛這兩對相對性狀的表現均不同,則證明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
(3)已知果蠅的性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D、d,分別控制著紅眼和白眼的遺傳。現有純種雌雄紅眼、純種雌雄白眼及各種類型的雜合體果蠅,請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D、d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即分布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方法一:實驗思路:選擇純合白眼雌性果蠅與純合紅眼雄性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分析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全表現為紅眼,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子代雌性表現為紅眼,雄性表現為白眼,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方法二:實驗思路:選擇雜合紅眼雌性果蠅與純合紅眼雄性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分析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全表現為紅眼,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子代(雌性表現為紅眼,)雄性表現為紅眼∶白眼=1∶1,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4)有人選取豌豆的高莖與矮莖雜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為高莖。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但分離比并不是預期的3∶1,而是出現了高莖∶矮莖=35∶1。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該解釋的實驗設計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染色體加倍形成了四倍體DDdd,DDdd減數分裂產生三種配子DD∶Dd∶dd=1∶4∶1 讓子一代與矮莖豌豆測交,若后代出現高莖∶矮莖=5∶1,則說明子一代是四倍體DDdd
專題限時集訓(二) 遺傳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24·重慶巴蜀中學期中)關于DNA合成原料的來源,科學家曾提出三種假說:①細胞內自主合成②從培養基中攝取③二者都有。為驗證三種假說,設計如下實驗:將大腸桿菌在含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基中培養一代,然后對提取的DNA進行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圖甲、乙、丙表示DNA在離心管中的可能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的擬核DNA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離心后離心管不同位置的DNA放射性強度不同
C.若支持觀點①,則實驗結果應為圖丙所示結果
D.若支持觀點②,則實驗結果應為圖乙所示結果
C [大腸桿菌的擬核DNA為環狀DNA,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A錯誤;15N沒有放射性,B錯誤;將大腸桿菌在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培養基中培養一代的時間,然后利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提取DNA,若合成DNA的原料是細胞內自主合成,則合成的DNA沒有15N標記,離心后DNA均為14N,位于頂部,對應圖丙;若合成DNA的原料是從培養基中攝取,則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一條鏈是15N,一條鏈是14N,離心后位于中部,對應圖甲,C正確,D錯誤。]
2.(2024·江蘇南通調研)科研人員測定某噬菌體單鏈DNA的序列,得到其編碼蛋白質的一些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噬菌體的基因在DNA上均以一定的順序依次排列
B.D基因表達時首先以該單鏈DNA上的D基因為模板轉錄出mRNA
C.甘氨酸(Gly)可能具有GGU、GGA等多種密碼子
D.該單鏈DNA上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替換均會引起基因突變
B [該噬菌體的基因在DNA上并非以一定的順序依次排列,可能含有重疊基因,A錯誤;D基因表達時首先以該單鏈DNA上的D基因為模板轉錄出mRNA,B正確;密碼子是mRNA編碼一個氨基酸的三個堿基,此圖是噬菌體單鏈DNA的序列,所以甘氨酸(Gly)可能具有CCA、CCU等多種密碼子,C錯誤;該單鏈DNA上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替換不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作基因突變,D錯誤。]
3.(2024·全國新課標卷)某種二倍體植物的P1和P2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對個體的DNA進行PCR檢測,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⑧為部分F2個體,上部2條帶是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下部2條帶是另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個體均為雜合體,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
B.還有一種F2個體的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
C.③和⑦雜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
D.①自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2
D [由題可知,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假設A/a為上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B/b為下部兩條帶的等位基因,由電泳圖可知P1的基因型為AAbb,P2的基因型為aaBB,F1的基因型為AaBb,F2中①AaBB和②Aabb都為雜合子,③AABb占F2的比例為1/8,⑤AABB占F2的比例為1/16,A正確;電泳圖中的F2的基因型依次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未出現的基因型為aaBb,其個體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B正確;③AABb和⑦aabb雜交后代為Aabb、 AaBb,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C正確;①AaBB自交子代為AABB(1/4)、AaBB(1/2)、aaBB(1/4),其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aaBB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4,D錯誤。]
4.(2024·湖北武漢模擬)已知南瓜瓜形由基因A/a與B/b控制。甲、乙兩種南瓜雜交,結果如圖所示。用A、a、B、b四種基因的特異性引物對甲、乙南瓜果肉細胞的DNA進行PCR擴增,并用A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丙、用B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丁的DNA進行PCR擴增作為標準參照,PCR產物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
B.F1的瓜與乙南瓜雜交,子代不出現長圓形南瓜
C.F2中圓形南瓜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D.F2扁盤形南瓜中自交能產生圓形的占4/9
D [分析實驗數據:雜交實驗F2中扁盤形瓜∶圓形瓜∶長圓形瓜約為9∶6∶1,為9∶3∶3∶1的變式,說明A/a與B/b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中扁盤形瓜的基因型為AaBb,含有A和B表現為扁盤形,只含有A或B表現為圓形瓜,用A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丙、用 B 基因特異性引物對圓形南瓜丁的DNA進行PCR擴增作為標準參照,結合PCR產物電泳結果可知,甲含有A,乙含有B,故甲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乙南瓜的基因型為aaBB,A正確;結合A選項的分析,F1的瓜(AaBb)與乙南瓜(aaBB)雜交,子代不出現長圓形南瓜(aabb),B正確;F2中圓形南瓜(AAbb、Aabb、aaBB、aaBb)中的Aabb和aaBb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C正確;F2扁盤形南瓜中(1AABB、4AaBb、2AaBB、2AABb)自交能產生圓形的(4AaBb、2AaBB、2AABb)占8/9,D錯誤。]
5.(2024·湖北荊州模擬)果蠅Al、A2、A3為3種不同突變體品系(突變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均導致眼色隱性。為了研究突變基因相對位置關系,進行兩兩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
P A1×A2 F1野生型 P A2×A3 F1突變型 P A1×A3 F1野生型
據此可分析A1、A2、A3和突變型F1四種突變體的基因型(A1、A2、A3隱性突變基因分別用a1、a2、a3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2與A3是同一位點基因向不同方向突變的結果
B.F1突變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C.F1野生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有三種,比例為1∶2∶1
D.該實驗表明存在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情況
C [由題干信息可知,果蠅A1、A2、A3為3種不同眼色隱性突變體品系且突變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則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2和A3雜交,后代都是突變型,說明a2和a3兩個基因位于Ⅱ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所以A2與A3是同一位點基因向不同方向突變的結果,且突變型F1的基因型為a2a3,其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都為突變型,不會發生性狀分離,A、B正確;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1和A2雜交,后代都是野生型,說明a1和a2兩個基因位于Ⅱ染色體的不同位置,a1與野生型基因以及a2與野生型基因都在一條染色體上,但位置不同,所以讓F1野生型相互交配后代眼色表型有兩種,野生型∶突變型=2∶2=1∶1,C錯誤;A1的基因型為a1a1、A2的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突變型的基因型為a2a3,表明存在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情況,D正確。]
6.(2024·重慶巴蜀中學期中)限性遺傳是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一種性別中表達,而在另一種性別中完全不表達的現象。雞的羽形由一對等位基因H、h控制,雌雞都是母羽,雄雞既有雄羽又有母羽。雞的羽色蘆花和非蘆花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雜交,F1為母羽非蘆花雌雞、母羽蘆花雄雞,F1隨機交配,F2為母羽蘆花雌雞∶母羽非蘆花雌雞∶母羽蘆花雄雞∶母羽非蘆花雄雞∶雄羽蘆花雄雞∶雄羽非蘆花雄雞=4∶4∶3∶3∶1∶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控制雞羽形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B.控制雞羽色的基因存在限性遺傳現象
C.親本雌雞的基因型為HHZBW
D.F2雌雞共有2種基因型
C [F1雌性全為非蘆花雞,雄性全為蘆花雞,F2中雌雞全為母羽,雄雞出現性狀分離,且性狀分離比為母羽∶雄羽=3∶1,因此羽形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限性遺傳,羽色屬于伴性遺傳,A、B錯誤;根據題意可推知親本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的基因型分別為hhZbZb、HHZBW,C正確;親本雄羽非蘆花雄雞和母羽蘆花雌雞的基因型分別為hhZbZb、HHZBW,子一代的基因型為HhZbW、HhZBZb,則子二代雌性的基因型共3×2=6種,D錯誤。]
7.(2024·重慶巴蜀中學檢測) “單親二體”(UPD)是指人的受精卵中,23對染色體的某一對同源染色體都來自父方或母方。如圖為UPD的某種發生機制,其中三體合子的三條染色體在發育中會隨機丟失1條,稱為“三體自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單親二體”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該變異在聯會時可以觀察到
B.若三體合子為XXY,則將來發育成女孩的概率為1/3,且一定與圖中二體卵子基因型相同
C.一對表型正常的父母不可能生出UPD紅綠色盲男孩
D.若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UPD紅綠色盲女孩,則可能是母方減數分裂Ⅰ異常所致
C [據題意可知,單親二體發生機制是:三體合子的三條染色體在發育過程中隨機丟失1條,其染色體數目未發生改變,A錯誤;若三體合子為XXY,可記為X1X2Y,由于其隨機丟失一條染色體,則子代可能為X1X2、X1Y、X2Y,即有1/3的概率發育為女孩,但其基因型不一定與圖中二體卵子基因型相同,B錯誤;已知紅綠色盲基因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一對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患紅綠色盲的男孩,其染色體為雙親整倍體,不可能為UPD,C正確;若某表現正常的父母生出色盲女孩,設相關基因是B/b,則雙親基因型是XBXb、XBY,則該女孩基因型是XbXb,由于父親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UPD女孩(一對X染色體均來自母方)可能是母方減數分裂Ⅱ異常,兩條Xb染色體不分離所致,D錯誤。]
8.(2024·湖北武漢模擬)X地三色堇主要依靠Y地昆蟲傳粉,在20年中,X地的三色堇花朵小了10%,花蜜產量減少20%,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了25%,傳粉昆蟲造訪減少,同時期Y地的昆蟲也在大量減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三色堇和傳粉昆蟲間可能存在協同進化
B.X地三色堇發生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三色堇中與自花受粉有關基因的頻率升高
D.自花受粉有利于增加三色堇的遺傳多樣性
D [三色堇花朵變小,花蜜產量隨之減少,自花受粉比例上升,傳粉昆蟲造訪減少,相應的昆蟲數量減少,說明三色堇和傳粉昆蟲間可能存在協同進化,二者之間相互影響,A正確;自然選擇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 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X地三色堇在20年間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了25%,傳粉昆蟲造訪減少,其發生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結合題干,自花受粉的比例增加,即經過自然選擇,三色堇中與自花受粉有關基因的頻率升高,C正確;自花受粉(相同基因型之間的雜交,不利于不同個體間的基因交流)不利于增加三色堇的遺傳多樣性,D錯誤。]
9.(不定項)(2024·湖南長沙聯考)硒代半胱氨酸(Sec,分子式為C3H7NO2Se)參與硒蛋白合成,硒蛋白mRNA中存在一個呈折疊環狀的硒代半胱氨酸引導插入序列(S序列),該序列對Sec參與多肽鏈合成的過程至關重要。下圖表示真核細胞Sec的翻譯機制,下表為部分密碼子表。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密碼子 氨基酸
AUG 甲硫氨酸(起始)
UAA 終止
UAG 終止
UGA 終止、硒代半胱氨酸
A.半胱氨酸氨基中的氫原子被硒取代即成為Sec
B.在核糖體中Sec可與其他氨基酸發生縮合反應
C.硒蛋白mRNA中可能含有兩個UGA序列且功能不同
D.圖中mRNA與tRNA分子內部都存在氫鍵
BCD [由圖可知,UGA為終止密碼子,但也可以決定硒代半胱氨酸。當UGA攜帶硒代半胱氨酸時,由于S序列的調控,肽鏈可以繼續延伸。生物體的各種氨基酸基本結構類似,結構差異體現在R基,半胱氨酸與硒代半胱氨酸的不同是R基的硫原子被硒取代,A錯誤;在核糖體中氨基酸之間發生脫水縮合反應,B正確;UGA為終止密碼子,但也可以決定硒代半胱氨酸,所以硒蛋白mRNA中可能含有兩個UGA序列且功能不同,C正確;圖中mRNA與tRNA分子內部可以折疊,形成氫鍵,D正確。]
10.(不定項)(2024·湖南長沙一中模擬)某植物無性染色體,性別由兩對等位基因決定,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自然種群中該植物只有雄株和雌株(各占一半),已知該植物沒有染色體互換和遺傳致死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該群體中雄株基因型為MmFf,雌株基因型為mmff
C.m基因和f基因在群體中的基因頻率均為3/4
D.通過單倍體育種可獲得雌雄同體的該植株
BC [分析題意,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該植物自然繁殖群體中只有雄株和雌株,且比例相等,M基因和F基因連鎖,m基因和f基因連鎖,故其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由題意知,M基因決定雄性可育,m基因決定雄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不育,f基因決定雌性可育,因此雌株的基因型是mmff,由于雌株不產生含有MF的雌配子,因此雄株的基因型是MmFf,B正確;正常情況下,該群體中雄株基因型是MmFf,雌株基因型是mmff,m的基因頻率=3/4,f的基因頻率也是3/4,C正確;由于該植物沒有染色體互換,不能產生Mf的花粉,也不能產生MMff的雌雄同體植株,D錯誤。]
11.(不定項)(2024·山東菏澤期中)人類的非禿頂和禿頂基因(E、e)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綠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兩種性狀的遺傳都與性別有關。女性中只有ee表現為禿頂,男性中只有EE表現為非禿頂。如圖為某家族兩種性狀的遺傳系譜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紅綠色盲和禿頂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B.紅綠色盲和禿頂在人群中的表現都是男多于女
C.Ⅱ-7個體中非禿頂基因不可能來自Ⅰ3
D.Ⅱ-5和Ⅱ-6生育一個色覺正常非禿頂的女孩概率為5/8
AB [非禿頂和禿頂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女性中只有ee表現為禿頂,男性中Ee和ee都表現為禿頂,禿頂在人群中的表現也是男多于女,B正確;Ⅰ-4男性表現為非禿頂,基因型為EE,子代Ⅱ-6為禿頂男性,基因型為Ee,可確定Ⅰ-3為Ee,Ⅱ-7表現為女性非禿頂,基因型為EE或Ee,Ⅱ-7個體中非禿頂基因E可能來自Ⅰ-3或Ⅰ-4,C錯誤;Ⅰ-1禿頂基因型為ee,故Ⅱ-5非禿頂基因型為Ee,Ⅰ-2男性色盲基因型為XbY,Ⅱ-5色覺正常,基因型為XBXb,故Ⅱ-5基因型為EeXBXb,因為Ⅰ-4基因型為EE,Ⅰ-3基因型為Ee,故Ⅱ-6禿頂色覺正常男,基因型為EeXBY,Ⅱ-5和Ⅱ-6生育一個色覺正常非禿頂的女孩概率為3/4×1/2=3/8,D錯誤。]
12.(不定項)(2024·河北保定期末)野生型果蠅為正常眼,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片段重復一次導致出現棒眼,重復兩次出現“超棒眼”。科學家為探究“超棒眼”出現的機制,在某兩條X染色體均發生重復突變的棒眼個體中的一條X染色體上插入了一個叉毛基因f,該個體細胞分裂過程中會發生不等交換,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棒眼突變是由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
B.“超棒眼”是由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引起的,屬于基因重組
C.如果發生了不等交換,則會出現正常眼叉毛雄性子代
D.僅考慮X染色體,該轉基因個體可產生等比例的4種配子
AC [棒眼突變是由染色體片段重復導致的,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超棒眼”是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片段重復兩次導致,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錯誤;圖中個體細胞減數分裂過程發生不等交換產生一個X染色體某片段不重復且含有f的雌配子,如果和正常的雄配子Y結合則會出現正常眼叉毛雄性子代,C正確;對于大部分細胞來說進行分裂時,該轉基因個體發生不等交換的概率很低,則產生的圖中的這4種配子的比例肯定不等,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2024·重慶模擬)某科研人員利用誘變得到的突變系甲和突變系乙小鼠(雌雄均有),開展了相關實驗研究。
(1)將突變系甲與野生型進行雜交,其結果如下:
親本雜交類型 突變系甲(♀)× 野生型(♂) 突變系甲(♂)× 野生型(♀)
F2表型 野生型 28 29
突變型 9 10
據實驗結果可知,突變系甲相關基因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顯性”或“隱性”)突變,其遺傳遵循________定律。某同學分析認為該突變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基因定位檢測發現,突變系甲的突變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突變系乙是隱性突變,且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科研人員為探究兩種突變體的基因關系,讓兩種突變體雜交,分析F2表型及比例(不考慮其他變異)。
①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同一基因。
②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兩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
(3)檢測突變系甲的突變基因表達產物發現,與正常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相比,該突變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第185位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并且由原來的316個氨基酸變為232個氨基酸。從基因結構及表達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F2表型及比例為3∶1,說明突變系為隱性性狀。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突變系甲(♀)×野生型(♂)雜交產生的F2中,野生型∶突變型=1∶1,與實驗結果不符合。(2)如果兩突變基因是3號染色體上的同一基因,突變系甲和突變系乙均為隱性純種,雜交后代均為突變型;如果兩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2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9∶7;如果兩突變基因為3號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F2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1∶1。(3)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減少,且185位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說明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而突變基因內部的堿基對發生缺失或增添,都可以使轉錄出的mRNA中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
[答案] (1)隱性 基因分離 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突變系甲(♀)×野生型(♂)雜交產生的F2中,野生型∶突變型=1∶1,與實驗結果不符合
(2)①后代均為突變型 ②野生型∶突變型≈9∶7 ③野生型∶突變型≈1∶1 (3)突變基因內部的堿基對可能發生了缺失或增添,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合成的肽鏈縮短
14.(2024·湖南長沙聯考)某興趣小組將倆純合親本白眼長翅與紅眼殘翅果蠅進行雜交,結果如下圖。F2中每種表型都有雌、雄個體。請根據雜交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的翅型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
(2)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則F2中紅眼長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若F2中的紅眼長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3出現白眼殘翅的概率是________。
(4)興趣小組在重復題干實驗時,發現大部分交配結果均與題干相符,但某次交配的F2表型比值為白眼長翅∶白眼殘翅∶紅眼長翅∶紅眼殘翅=2∶1∶2∶1,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親本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雜交,F1都為長翅,說明長翅是顯性性狀;親本雌果蠅都是白眼,雄果蠅都是紅眼,F1中雌果蠅都是紅眼,雄果蠅都是白眼,說明紅眼是顯性性狀,且雌雄表型不同,說明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即親本的基因型可設為XbXb和XBY,白眼果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2)F1全為長翅,F2中雌雄長翅與殘翅的數量比都是3∶1,說明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親本的基因型可設為AA和aa,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說明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3)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Xb,雄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Y,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則F2中紅眼長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若F2中的紅眼長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即1/3AAXBXb或2/3AaXBXb的雌果蠅,和1/3AAXBY或2/3AaXBY的雄果蠅雜交,兩對基因分開來看,出現殘翅(aa)的概率為2/3×2/3×1/4=1/9,出現白眼殘翅(XbY)的概率是1/4,故F3出現白眼殘翅的概率是1/36。(4)白眼∶紅眼=1∶1,長翅∶殘翅=2∶1,說明Aa自交的后代出現了2∶1的比例,可能是翅型顯性純合致死。
[答案] (1)長翅 伴X染色體隱性 (2)是 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果蠅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AAXBXb或AaXBXb 1/36 (4)F2中翅型顯性純合致死
15.(2024·廣東廣州模擬) 玉米 (2n=20) 是常見的食物, 也是變異最為豐富的作物之一。它起源于墨西哥的一種野生黍類——大芻草, 兩者形態差異較大,但可以雜交產生子代。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 玉米已經從籽粒顏色、形狀、營養成分等方面進化出很多類型的變種。
(1)通過對玉米和野生黍類——大芻草的遺傳學分析,推測農民開始種植大芻草的時間大約在9 000年前,種植過程中,大芻草的種群中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出現了多種多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通過農民的選擇性種植,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最終進化成現代玉米。
(2)將玉米和大芻草進行雜交,F1果穗的表型形態介于兩者之間(如上圖所示),將F1自交,F2果穗的形態表現出連續的變異。若有1/64像玉米,1/64像大芻草,在不考慮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和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時,估計與果穗的表型相關的基因有________對。
(3)普通玉米的蛋白含量約為10%,而野生黍類大芻草在沒有施用氮肥的條件下,其種子蛋白含量都高達30% ,是現代普通栽培玉米的3倍。2022年11月,中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宣布發現了大芻草有效控制高蛋白含量的關鍵基因THP9,并進行了成功定位和克隆。已知THP9基因為顯性基因,研究人員利用相關技術,對此基因進行染色體定位。
①單體(2n-1) 可用于對基因的染色體定位。以野生型大芻草植株( 籽粒高蛋白)為材料, 人工構建大芻草的單體系(高蛋白含量)中應有________種單體 。將普通玉米(籽粒低蛋白)與該單體系中的全部單體分別雜交,收獲種子統計數量并檢測蛋白含量,當子代出現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將THP9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體(2n+1)也可以用于基因定位。請設計實驗,利用純合的野生型三體系大芻草植株對TPH9基因進行定位。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分析: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進行染色體定位。
[答案] (1)突變和基因重組(可遺傳變異) 表型(性狀) 有利變異相應的基因頻率 (2)3
(3)①10 籽粒高蛋白∶籽粒低蛋白=1∶1 該單體所缺少的染色體上 ②將普通玉米與三體系中的全部三體植株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隔離種植F1,F1自交,收集種子F2 ,檢測F2 的籽粒蛋白含量及數量比例(或將普通玉米與三體系中的全部三體植株分別雜交,留種并種植F1,使其隨機受粉,收集種子F2,檢測F2 的籽粒蛋白含量及數量比例) 種子F2出現籽粒高蛋白∶籽粒低蛋白約為31∶5(或F2出現籽粒高蛋白含量∶籽粒低蛋白含量約為8∶1)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康定县| 藁城市| 肇州县| 商河县| 大化| 准格尔旗| 襄城县| 于田县| 连江县| 广宁县| 社旗县| 渑池县| 五寨县| 洛川县| 桂林市| 灵川县| 隆尧县| 呼玛县| 子洲县| 招远市| 彰化市| 达拉特旗| 德州市| 行唐县| 四子王旗| 如皋市| 秭归县| 漳浦县| 清水河县| 商水县| 晋城| 阿拉善右旗| 高台县| 馆陶县| 伊宁县| 荣昌县| 福州市| 福泉市| 瑞金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