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命題點專訓(十一)遺傳變異和進化(非選擇題)(課件+練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命題點專訓(十一)遺傳變異和進化(非選擇題)(課件+練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命題點專訓(十一) 遺傳、變異和進化(非選擇題)
1.(2024·山東濰坊期中)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改變是影響惡性腫瘤增殖的關鍵步驟。在哺乳動物中,NAT10是唯一已知的RNA乙酰轉移酶,影響mRNA的翻譯效率和穩定性,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多種生物學功能。
(1)人和動物細胞中的DNA上本來就存在與癌變相關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若原癌基因發生________________,就可能引起細胞癌變。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表觀遺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揎棇儆诒碛^遺傳,下圖表示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揎梾⑴c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科研人員從NAT10蛋白作用的角度設計了一種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藥物,推測該藥物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湖南長郡中學月考)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約占食用油產量的60%。我國育種學家發現某大豆葉柄突變體,可以增加植株下層葉片的光能吸收比例進而提高產量。同時嘗試從大豆黃化葉突變體來分析控制大豆葉綠體合成基因的作用機理?;卮鹣铝袉栴}:
(1)科研人員用某純合黃化葉突變體與正常葉植株雜交,F1均為正常綠葉植株,自交后F2中綠葉、黃化葉植株分別為271株、89株?,F將F2中的綠葉植株自交,并收獲種子種植,其后代出現黃化葉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員將偶然發現的葉柄超短突變體經過多代自交純化,得到兩種純合突變體d1和d2。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為探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現將二者雜交后代F1自交,統計F2性狀分離比。
①預期一: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7∶9,則d1和d2葉柄超短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填“分離”或“自由組合”)定律,且葉柄超短均為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突變。
②預期二: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1∶1,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則控制d1和d2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中存在一些簡單重復序列標記(簡稱SSR標記),不同來源的DNA中的SSR特異性強、穩定性高,常用于DNA分子標記??蒲腥藛T擴增出以下實驗若干個體中的SSR序列,用于確定控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電泳結果如圖所示:
請根據電泳圖中結果推測(2)中的預期______(填“一”或“二”)正確,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山東金科大聯考)小鼠毛色的黃色(A)與黑色(a)是一對相對性狀,長尾與短尾是另一對相對性狀,受基因B/b控制,現讓純種黃色短尾雌鼠與純種黑色長尾雄鼠雜交,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且雌雄個體中均出現黃色、斑點及黑色等多種毛色,對F1中A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進行檢測,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F1小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據圖分析,F1個體中出現多種毛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1斑點色小鼠測交,子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斑點個體,則該現象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鼠的長尾和短尾中,________為顯性性狀。若讓雜合個體測交,僅依據此測交實驗結果,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斷B/b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讓F1中的長尾和短尾個體雜交得到F2,選取F2中長尾個體相互雜交,子代偶然出現一只短尾雌鼠,從雌雄配子產生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點)。
4.(2024·重慶質檢)已知某種鳥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羽毛顏色有黃色和灰色,腹部斑點有黑色和白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獨立遺傳。為了探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科學家選取多對灰羽白斑雌鳥與黃羽黑斑雄鳥作為親本(雌雄都各只有一種基因型)進行雜交實驗,F1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黑斑雄鳥=1∶1∶1∶1,讓F1中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白斑雌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白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雄鳥=2∶2∶3∶3∶4∶6。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鳥腹部斑點________為顯性性狀,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
(2)推測隨著該種群的繁衍,A基因的頻率會________(填“逐漸升高”或“逐漸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鳥種群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白羽的雄鳥,進一步研究發現其體內另外一對基因EE突變為ee,而缺少E基因相關色素不能合成,導致羽色表現為白色,為了探究E、e基因與A、a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互換),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完成相關步驟:
①讓該白羽鳥與親本中多只灰羽雌鳥進行雜交,F1中灰羽∶黃羽=2∶1。
②取F1中1只灰羽雄鳥與多只黃羽雌鳥進行雜交,統計后代表型及比例。
③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不在一對染色體上;
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
5.(2024·廣東四校聯考)在栽培某種農作物(2n=42)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單體植株(2n-1)。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正常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離。
(2)單體植株在減數分裂Ⅰ時能形成________個(填數字)四分體。如果該植株能夠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則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類型及比例為(體細胞中一對同源染色體同時缺失的植株稱為缺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有兩種類型的(2n+1)該作物,即6號或10號三體。三體植株減數分裂時產生的染色體數異常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已知該作物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但不知該對等位基因到底是位于6號還是10號染色體上。現以純合抗病普通植株(BB)為父本,與三體感病植株(母本)雜交,從F1中選出三體植株作為父本,分別與感病普通植株(bb)進行雜交,其過程及結果如下:
三體感病母體 6號 10號
F2 抗病 325 402
感病 317 793
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乙產生的花粉種類及比例為B∶b∶Bb∶bb=____________;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綜上分析,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等位基因(B/b)應位于________號染色體上。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命題點專訓(十一) 遺傳、變異和進化(非選擇題)
1.(2024·山東濰坊期中)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改變是影響惡性腫瘤增殖的關鍵步驟。在哺乳動物中,NAT10是唯一已知的RNA乙酰轉移酶,影響mRNA的翻譯效率和穩定性,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多種生物學功能。
(1)人和動物細胞中的DNA上本來就存在與癌變相關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若原癌基因發生________________,就可能引起細胞癌變。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表觀遺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揎棇儆诒碛^遺傳,下圖表示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酰化修飾參與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科研人員從NAT10蛋白作用的角度設計了一種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藥物,推測該藥物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原癌基因發生突變或過量表達,就有可能引起細胞發生癌變。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特征是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2)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稱為表觀遺傳。據圖分析,COL5A1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在NAT10蛋白介導下進行了乙?;揎?,乙酰化修飾后的mRNA指導了COL5A1蛋白的合成,該蛋白合成后分泌出細胞,促進了胃癌細胞的轉移,所以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藥物的作用機理可能為藥物能夠特異性結合NAT10使其不能發揮作用或藥物能靶向干預NAT10蛋白對COL5A1蛋白的mRNA修飾。
[答案] (1)突變或過量表達 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2)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靶向干預NAT10蛋白對COL5A1蛋白的mRNA修飾(或能夠特異性結合NAT10使其不能發揮作用)
2.(2024·湖南長郡中學月考)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約占食用油產量的60%。我國育種學家發現某大豆葉柄突變體,可以增加植株下層葉片的光能吸收比例進而提高產量。同時嘗試從大豆黃化葉突變體來分析控制大豆葉綠體合成基因的作用機理。回答下列問題:
(1)科研人員用某純合黃化葉突變體與正常葉植株雜交,F1均為正常綠葉植株,自交后F2中綠葉、黃化葉植株分別為271株、89株?,F將F2中的綠葉植株自交,并收獲種子種植,其后代出現黃化葉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員將偶然發現的葉柄超短突變體經過多代自交純化,得到兩種純合突變體d1和d2。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為探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現將二者雜交后代F1自交,統計F2性狀分離比。
①預期一: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7∶9,則d1和d2葉柄超短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填“分離”或“自由組合”)定律,且葉柄超短均為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突變。
②預期二: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1∶1,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則控制d1和d2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中存在一些簡單重復序列標記(簡稱SSR標記),不同來源的DNA中的SSR特異性強、穩定性高,常用于DNA分子標記??蒲腥藛T擴增出以下實驗若干個體中的SSR序列,用于確定控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電泳結果如圖所示:
請根據電泳圖中結果推測(2)中的預期________(填“一”或“二”)正確,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題意可知,黃化葉突變體相對于正常綠葉植株為隱性突變體,且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故F3中出現黃化葉植株的比例為1/6。(2)①d1和d2雜交,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7∶9(1∶3∶3∶9的變式),說明控制d1和d2葉柄超短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為隱性突變。②若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1∶1,說明F1的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d1和d2葉柄超短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1和d2雜交,F1為雜合性狀正常,F1自交產生的子代基因型中,無論是d1基因純合還是d2基因純合,都體現葉柄超短性狀,則F2表現1∶1的性狀分離比。(3)分析電泳圖可知,F2葉柄超短個體的SSR與親本d1的7號染色體相同,與11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說明d1的葉柄超短基因在7號染色體上。又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二者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故預期一正確。
[答案] (1)1/6 (2)①自由組合 隱性 ②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兩條染色體上(或同一對染色體上的兩個突變基因) (3)一 F2葉柄超短個體的SSR與親本d1的7號染色體相同,與11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說明d1葉柄超短基因在7號染色體上,又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故二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2024·山東金科大聯考)小鼠毛色的黃色(A)與黑色(a)是一對相對性狀,長尾與短尾是另一對相對性狀,受基因B/b控制,現讓純種黃色短尾雌鼠與純種黑色長尾雄鼠雜交,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且雌雄個體中均出現黃色、斑點及黑色等多種毛色,對F1中A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進行檢測,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F1小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據圖分析,F1個體中出現多種毛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1斑點色小鼠測交,子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斑點個體,則該現象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鼠的長尾和短尾中,________為顯性性狀。若讓雜合個體測交,僅依據此測交實驗結果,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斷B/b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讓F1中的長尾和短尾個體雜交得到F2,選取F2中長尾個體相互雜交,子代偶然出現一只短尾雌鼠,從雌雄配子產生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點)。
[解析] (1)純種黃色短尾雌鼠與純種黑色長尾雄鼠雜交,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且雌雄個體中均出現黃色、斑點及黑色等多種毛色,所以控制長尾和短尾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親本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毛色的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因此F1個體中出現多種毛色的原因是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程度不同。(2)若F1斑點色小鼠測交,子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斑點個體,說明甲基化引起的性狀改變是可以遺傳的。(3)由于親本是短尾雌鼠和長尾雄鼠,而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說明長尾為顯性性狀,如果長尾、短尾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基因型是Bb,如果B/b基因在X染色體上,則是XBXb,當其和隱性個體bb或XbY交配,子代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長尾和短尾的比例都是1∶1,故不能判斷B/b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4)F1長尾基因型是XBY、短尾基因型是XBXb,F2中長尾個體基因型是XBY、XBXB、XBXb,出現了短尾雌性,可能的原因是當XBY和XBXb交配時,來自雄性的XB配子發生了染色體缺失,產生了不含B基因的X染色體,因此形成了XbX的雌性短尾。
[答案] (1) AaXBXb和AaXbY 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程度不同 (2)甲基化引起的性狀改變是可以遺傳的 (3)長尾 不能 B/b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兩種情況測交后代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長尾和短尾的比例都是1∶1 (4)來自雄性的XB配子發生了染色體缺失,產生了不含B基因的X染色體
4.(2024·重慶質檢)已知某種鳥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羽毛顏色有黃色和灰色,腹部斑點有黑色和白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獨立遺傳。為了探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科學家選取多對灰羽白斑雌鳥與黃羽黑斑雄鳥作為親本(雌雄都各只有一種基因型)進行雜交實驗,F1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黑斑雄鳥=1∶1∶1∶1,讓F1中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白斑雌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白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雄鳥=2∶2∶3∶3∶4∶6。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鳥腹部斑點________為顯性性狀,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
(2)推測隨著該種群的繁衍,A基因的頻率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逐漸升高”或“逐漸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鳥種群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白羽的雄鳥,進一步研究發現其體內另外一對基因EE突變為ee,而缺少E基因相關色素不能合成,導致羽色表現為白色,為了探究E、e基因與A、a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互換),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完成相關步驟:
①讓該白羽鳥與親本中多只灰羽雌鳥進行雜交,F1中灰羽∶黃羽=2∶1。
②取F1中1只灰羽雄鳥與多只黃羽雌鳥進行雜交,統計后代表型及比例。
③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不在一對染色體上;
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
[解析] (1)親本是白斑雌鳥和黑斑雄鳥,F1中全為黑斑,說明黑斑相對白斑是顯性,F2中雌鳥白斑∶黑斑=1∶1,雄鳥全為黑斑,說明這對性狀與性別相關聯,所以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2)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灰羽∶黃羽=2∶3,則推斷灰羽為顯性性狀,AA基因型致死,所以隨著該鳥種群的繁衍,A基因的頻率會逐漸降低。(3)根據該白羽鳥與親本多只灰羽鳥雜交結果,分析白羽鳥基因型為Aaee,親本灰羽鳥基因型為AaEE,得到的F1中灰羽鳥基因型為AaEe,黃羽鳥基因型為aaEe,如果這兩對基因不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1中灰羽雄鳥與多只黃羽雌鳥雜交,后代為灰羽∶黃羽∶白羽=3∶3∶2;若這兩對基因在一對染色體上,則F1灰羽鳥基因有兩種不同連鎖情況,若A和E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雜交后代比例為灰羽∶黃羽∶白羽=2∶1∶1;若A和e在同條染色體上,則灰羽∶黃羽∶白羽=1∶2∶1。
[答案] (1)黑斑 性染色體 (2)逐漸降低 AA純合致死 (3)③3∶3∶2 1∶2∶1或2∶1∶1
5.(2024·廣東四校聯考)在栽培某種農作物(2n=42)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單體植株(2n-1)。請回答以下問題: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正常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離。
(2)單體植株在減數分裂Ⅰ時能形成________個(填數字)四分體。如果該植株能夠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則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類型及比例為(體細胞中一對同源染色體同時缺失的植株稱為缺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有兩種類型的(2n+1)該作物,即6號或10號三體。三體植株減數分裂時產生的染色體數異常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已知該作物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但不知該對等位基因到底是位于6號還是10號染色體上。現以純合抗病普通植株(BB)為父本,與三體感病植株(母本)雜交,從F1中選出三體植株作為父本,分別與感病普通植株(bb)進行雜交,其過程及結果如下:
三體感病母體 6號 10號
F2 抗病 325 402
感病 317 793
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乙產生的花粉種類及比例為B∶b∶Bb∶bb=________________;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綜上分析,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等位基因(B/b)應位于________號染色體上。
[解析]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導致子細胞中少一條染色體。(2)單體植株共有20對同源染色體+1條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時能形成20個四分體。單體植株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子代正常二倍體(2n)∶單體(2n-1)∶缺體(2n-2)=1∶2∶1。(3)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的基因型為Bbb,其可產生B∶b∶Bb∶bb=1∶2∶2∶1,bb產生b配子,由于n+1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所以再讓乙與bb雜交產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Bb∶bb=1∶2,即表型及比例為抗病∶感?。?∶2。②由①分析,并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6號染色體后代抗病∶感病≈1∶1,10號染色體后代抗病∶感病≈1∶2,所以等位基因應位于10號染色體上。
[答案] (1)一對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
(2)20 正常二倍體(2n)∶單體(2n-1)∶缺體(2n-2)=1∶2∶1 (3)①1∶2∶2∶1 抗病∶感?。?∶2?、?0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命題點專訓(十一)
1.(1)突變或過量表達 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2)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靶向干預NAT10蛋白對COL5A1蛋白的mRNA修飾(或能夠特異性結合NAT10使其不能發揮作用)
2.(1)1/6 (2)①自由組合 隱性?、谖挥谝粚ν慈旧w兩條染色體上(或同一對染色體上的兩個突變基因) (3)一 F2葉柄超短個體的SSR與親本d1的7號染色體相同,與11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說明d1葉柄超短基因在7號染色體上,又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故二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1) AaXBXb和AaXbY 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程度不同
(2)甲基化引起的性狀改變是可以遺傳的 (3)長尾 不能 B/b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兩種情況測交后代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長尾和短尾的比例都是1∶1
(4)來自雄性的XB配子發生了染色體缺失,產生了不含B基因的X染色體
4.(1)黑斑 性染色體 (2)逐漸降低 AA純合致死
(3)③3∶3∶2 1∶2∶1或2∶1∶1
5.(1)一對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 (2)20 正常二倍體(2n)∶單體(2n-1)∶缺體(2n-2)=1∶2∶1 (3)①1∶2∶2∶1 抗病∶感?。?∶2?、?0(共25張PPT)
命題點專訓(十一) 
遺傳、變異和進化(非選擇題)
1.(2024·山東濰坊期中)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改變是影響惡性腫瘤增殖的關鍵步驟。在哺乳動物中,NAT10是唯一已知的RNA乙酰轉移酶,影響mRNA的翻譯效率和穩定性,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多種生物學功能。
(1)人和動物細胞中的DNA上本來就存在與癌變相關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若原癌基因發生________________,就可能引起細胞癌變。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
4
1
3
題號
5
突變或過量表達
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
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
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2)表觀遺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揎棇儆诒碛^遺傳,下圖表示NAT10蛋白介導的mRNA乙?;揎梾⑴c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科研人員從NAT10蛋白作用的角度設計了一種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藥物,推測該藥物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
4
1
3
題號
5
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
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靶向干預NAT10蛋白對
COL5A1蛋白的mRNA修飾(或能夠
特異性結合NAT10使其不能發揮作
用)
[解析] (1)若原癌基因發生突變或過量表達,就有可能引起細胞發生癌變。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特征是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2)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稱為表觀遺傳。據圖分析,COL5A1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在NAT10蛋白介導下進行了乙?;揎?,乙?;揎椇蟮膍RNA指導了COL5A1蛋白的合成,該蛋白合成后分泌出細胞,促進了胃癌細胞的轉移,所以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的藥物的作用機理可能為藥物能夠特異性結合NAT10使其不能發揮作用或藥物能靶向干預NAT10蛋白對COL5A1蛋白的mRNA修飾。
2
4
1
3
題號
5
2.(2024·湖南長郡中學月考)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約占食用油產量的60%。我國育種學家發現某大豆葉柄突變體,可以增加植株下層葉片的光能吸收比例進而提高產量。同時嘗試從大豆黃化葉突變體來分析控制大豆葉綠體合成基因的作用機理?;卮鹣铝袉栴}:
(1)科研人員用某純合黃化葉突變體與正常葉植株雜交,F1均為正常綠葉植株,自交后F2中綠葉、黃化葉植株分別為271株、89株。現將F2中的綠葉植株自交,并收獲種子種植,其后代出現黃化葉的比例為______。
2
4
1
3
題號
5
1/6
(2)科研人員將偶然發現的葉柄超短突變體經過多代自交純化,得到兩種純合突變體d1和d2。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為探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現將二者雜交后代F1自交,統計F2性狀分離比。
①預期一: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7∶9,則d1和d2葉柄超短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填“分離”或“自由組合”)定律,且葉柄超短均為_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突變。
2
4
1
3
題號
5
自由組合
隱性
②預期二:若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1∶1,不考慮染色體互換,則控制d1和d2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DNA中存在一些簡單重復序列標記(簡稱SSR標記),不同來源的DNA中的SSR特異性強、穩定性高,常用于DNA分子標記??蒲腥藛T擴增出以下實驗若干個體中的SSR序列,用于確定控制d1葉柄超短基因的位置,電泳結果如圖所示:
2
4
1
3
題號
5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兩條染色體上(或同一對染色體上的兩個突
變基因)
請根據電泳圖中結果推測(2)中的預期________(填“一”或“二”)正確,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題號
5

F2葉柄超短個體的SSR與親本d1的7號染
色體相同,與11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說明d1葉柄超短基因
在7號染色體上,又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
上,故二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解析] (1)由題意可知,黃化葉突變體相對于正常綠葉植株為隱性突變體,且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故F3中出現黃化葉植株的比例為1/6。
(2)①d1和d2雜交,F1均為葉柄正常,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7∶9(1∶3∶3∶9的變式),說明控制d1和d2葉柄超短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為隱性突變。②若F2葉柄超短∶葉柄正常為1∶1,說明F1的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d1和d2葉柄超短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1和d2雜交,F1為雜合性狀正常,F1自交產生的子代基因型中,無論是d1基因純合還是d2基因純合,都體現葉柄超短性狀,則F2表現1∶1的性狀分離比。
2
4
1
3
題號
5
(3)分析電泳圖可知,F2葉柄超短個體的SSR與親本d1的7號染色體相同,與11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說明d1的葉柄超短基因在7號染色體上。又已知控制d2的葉柄超短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二者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故預期一正確。
2
4
1
3
題號
5
3.(2024·山東金科大聯考)小鼠毛色的黃色(A)與黑色(a)是一對相對性狀,長尾與短尾是另一對相對性狀,受基因B/b控制,現讓純種黃色短尾雌鼠與純種黑色長尾雄鼠雜交,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且雌雄個體中均出現黃色、斑點及黑色等多種毛色,對F1中A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程度進行檢測,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2
4
1
3
題號
5
(1)F1小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據圖分析,F1個體中出現多種毛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1斑點色小鼠測交,子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斑點個體,則該現象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題號
5
AaXBXb和AaXbY
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程度不同
甲基化引起的性狀改變是可以遺傳的
(3)小鼠的長尾和短尾中,________為顯性性狀。若讓雜合個體測交,僅依據此測交實驗結果,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斷B/b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讓F1中的長尾和短尾個體雜交得到F2,選取F2中長尾個體相互雜交,子代偶然出現一只短尾雌鼠,從雌雄配子產生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1點)。
2
4
1
3
題號
5
長尾
不能
B/b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體上
還是X染色體上,兩種情況測交后代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長尾
和短尾的比例都是1∶1
來自雄性的XB配子發生了染色體缺失,產生了不含
B基因的X染色體
[解析] (1)純種黃色短尾雌鼠與純種黑色長尾雄鼠雜交,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且雌雄個體中均出現黃色、斑點及黑色等多種毛色,所以控制長尾和短尾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親本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毛色的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程度不同,因此F1個體中出現多種毛色的原因是啟動子區域甲基化程度不同。(2)若F1斑點色小鼠測交,子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斑點個體,說明甲基化引起的性狀改變是可以遺傳的。
2
4
1
3
題號
5
(3)由于親本是短尾雌鼠和長尾雄鼠,而F1個體中長尾全為雌性,短尾全為雄性,說明長尾為顯性性狀,如果長尾、短尾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基因型是Bb,如果B/b基因在X染色體上,則是XBXb,當其和隱性個體bb或XbY交配,子代不管是雌性還是雄性,長尾和短尾的比例都是1∶1,故不能判斷B/b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
(4)F1長尾基因型是XBY、短尾基因型是XBXb,F2中長尾個體基因型是XBY、XBXB、XBXb,出現了短尾雌性,可能的原因是當XBY和XBXb交配時,來自雄性的XB配子發生了染色體缺失,產生了不含B基因的X染色體,因此形成了XbX的雌性短尾。
2
4
1
3
題號
5
4.(2024·重慶質檢)已知某種鳥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羽毛顏色有黃色和灰色,腹部斑點有黑色和白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獨立遺傳。為了探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科學家選取多對灰羽白斑雌鳥與黃羽黑斑雄鳥作為親本(雌雄都各只有一種基因型)進行雜交實驗,F1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黑斑雄鳥=1∶1∶1∶1,讓F1中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灰羽黑斑雌鳥∶灰羽白斑雌鳥∶黃羽黑斑雌鳥∶黃羽白斑雌鳥∶灰羽黑斑雄鳥∶黃羽黑斑雄鳥=2∶2∶3∶3∶4∶6。請回答下列問題:
2
4
1
3
題號
5
(1)這種鳥腹部斑點________為顯性性狀,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
(2)推測隨著該種群的繁衍,A基因的頻率會___________(填“逐漸升高”或“逐漸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題號
5
黑斑
性染色體
逐漸降低
AA純合致死
(3)在該鳥種群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白羽的雄鳥,進一步研究發現其體內另外一對基因EE突變為ee,而缺少E基因相關色素不能合成,導致羽色表現為白色,為了探究E、e基因與A、a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互換),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完成相關步驟:
①讓該白羽鳥與親本中多只灰羽雌鳥進行雜交,F1中灰羽∶黃羽=2∶1。
②取F1中1只灰羽雄鳥與多只黃羽雌鳥進行雜交,統計后代表型及比例。
2
4
1
3
題號
5
③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不在一對染色體上;
若后代中灰羽∶黃羽∶白羽=___________________,則這兩對基因在同一對染色體上。
2
4
1
3
題號
5
3∶3∶2
1∶2∶1或2∶1∶1
[解析] (1)親本是白斑雌鳥和黑斑雄鳥,F1中全為黑斑,說明黑斑相對白斑是顯性,F2中雌鳥白斑∶黑斑=1∶1,雄鳥全為黑斑,說明這對性狀與性別相關聯,所以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2)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灰羽∶黃羽=2∶3,則推斷灰羽為顯性性狀,AA基因型致死,所以隨著該鳥種群的繁衍,A基因的頻率會逐漸降低。
2
4
1
3
題號
5
(3)根據該白羽鳥與親本多只灰羽鳥雜交結果,分析白羽鳥基因型為Aaee,親本灰羽鳥基因型為AaEE,得到的F1中灰羽鳥基因型為AaEe,黃羽鳥基因型為aaEe,如果這兩對基因不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1中灰羽雄鳥與多只黃羽雌鳥雜交,后代為灰羽∶黃羽∶白羽=3∶3∶2;若這兩對基因在一對染色體上,則F1灰羽鳥基因有兩種不同連鎖情況,若A和E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雜交后代比例為灰羽∶黃羽∶白羽=2∶1∶1;若A和e在同條染色體上,則灰羽∶黃羽∶白羽=1∶2∶1。
2
4
1
3
題號
5
5.(2024·廣東四校聯考)在栽培某種農作物(2n=42)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單體植株(2n-1)。請回答以下問題: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正常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離。
(2)單體植株在減數分裂Ⅰ時能形成________個(填數字)四分體。如果該植株能夠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則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體組成類型及比例為(體細胞中一對同源染色體同時缺失的植株稱為缺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題號
5
一對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
20
正常二倍體(2n)∶單體(2n-1)∶缺體(2n
-2)=1∶2∶1
(3)現有兩種類型的(2n+1)該作物,即6號或10號三體。三體植株減數分裂時產生的染色體數異常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已知該作物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但不知該對等位基因到底是位于6號還是10號染色體上。現以純合抗病普通植株(BB)為父本,與三體感病植株(母本)雜交,從F1中選出三體植株作為父本,分別與感病普通植株(bb)進行雜交,
其過程及結果如下:
2
4
1
3
題號
5
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乙產生的花粉種類及比例為B∶b∶Bb∶bb=_______________;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綜上分析,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等位基因(B/b)應位于________號染色體上。
三體感病母體 6號 10號
F2 抗病 325 402
感病 317 793
2
4
1
3
題號
5
1∶2∶2∶1
抗病∶感病=1∶2
10
[解析] (1)單體植株的形成是因為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導致子細胞中少一條染色體。(2)單體植株共有20對同源染色體+1條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時能形成20個四分體。單體植株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子代正常二倍體(2n)∶單體(2n-1)∶缺體(2n-2)=1∶2∶1。(3)①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體染色體上,則親本甲的基因型是bbb,F1三體的基因型為Bbb,其可產生B∶b∶Bb∶bb=1∶2∶2∶1,bb產生b配子,由于n+1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所以再讓乙與bb雜交產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Bb∶bb=1∶2,即表型及比例為抗病∶感?。?∶2。②由①分析,并依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6號染色體后代抗病∶感病≈1∶1,10號染色體后代抗病∶感病≈1∶2,所以等位基因應位于10號染色體上。
2
4
1
3
題號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许昌市| 来宾市| 简阳市| 温州市| 镇安县| 绥阳县| 高安市| 农安县| 张北县| 广元市| 诏安县| 柳江县| 栾城县| 壶关县| 洪泽县| 翁源县| 额尔古纳市| 台南县| 廉江市| 千阳县| 临安市| 韶山市| 旺苍县| 萝北县| 乐安县| 扬州市| 沙湾县| 洛宁县| 澜沧| 桑日县| 肇东市| 育儿| 宜丰县| 宝兴县| 荣昌县| 晋江市| 鄂温| 比如县| 凤庆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