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命題點專訓(一)1.B [m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支持該假說,A不符合題意;mRNA、tRNA和rRNA都以DNA為模板轉錄而來,說明先有DNA,再有RNA,不支持該假說,B符合題意;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說明蛋白質的合成直接和RNA有關,支持該假說,C不符合題意;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即先合成RNA,再合成DNA,支持該假說,D不符合題意。]2.B [據圖可知,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要消耗ATP,因此,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確;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過程特異性主要體現在對不同異常蛋白的作用,而對異常蛋白起作用的是E3,因此,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3有關,B錯誤;依題意,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是真核細胞中一種異常蛋白降解途徑,在真核細胞中,溶酶體也可以降解蛋白質,因此,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C正確;據圖可知,異常蛋白經泛素化修飾后轉移至蛋白酶體后被降解成多肽,由此可知,在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D正確。]3.D [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A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而在內環境中,B正確;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該蛋白是血漿蛋白,在細胞間通過血液運輸,C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不具有催化功能,D錯誤。]4.B [H+進入液泡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B錯誤;轉運檸檬酸進出液泡的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濃度梯度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屬于協助擴散,C正確;液泡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D正確。]5.ABD [由題意可知,液泡中的H+濃度高于細胞質基質的,則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A正確;途徑Ⅱ的運輸需要經過膜的融合,因此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需要消耗ATP,B正確;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過程為逆濃度梯度的運輸,因此屬于主動運輸,C錯誤;載體蛋白C活性減弱,會降低膜內外的H+濃度差,從而影響途徑Ⅲ的進行,D正確。]6.CD [糖酵解為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可以產生ATP,ATP水解產生ADP的同時會產生磷酸,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A正確;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說明圖中酶1的溶液是蛋白質溶液,該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B正確;肌肉細胞不能將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不可能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C錯誤;磷酸化會改變酶1的空間結構并激活其活性,D錯誤。](共36張PPT)命題點專訓(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1.(2024·湖北重點中學聯考)科學界有“RNA世界”的假說,認為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先有且只有RNA,蛋白質和DNA的世界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下科學事實中不能支持該假說的是( )A.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以DNA為模板可轉錄產生mRNA、tRNA和rRNAC.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D.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2413題號56√B [m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支持該假說,A不符合題意;mRNA、tRNA和rRNA都以DNA為模板轉錄而來,說明先有DNA,再有RNA,不支持該假說,B符合題意;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說明蛋白質的合成直接和RNA有關,支持該假說,C不符合題意;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即先合成RNA,再合成DNA,支持該假說,D不符合題意。]2413題號562.(2024·山東淄博二模)泛素(Ub)是含有76個氨基酸殘基的小分子蛋白質。研究發現,在真核細胞中存在一種由Ub介導的異常蛋白降解途徑——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Ub依次經E1、E2和E3轉交給異常蛋白,完成對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最終由蛋白酶體降解(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B.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2有關C.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D.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2413題號56√B [據圖可知,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要消耗ATP,因此,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確;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過程特異性主要體現在對不同異常蛋白的作用,而對異常蛋白起作用的是E3,因此,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3有關,B錯誤;依題意,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是真核細胞中一種異常蛋白降解途徑,在真核細胞中,溶酶體也可以降解蛋白質,因此,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C正確;據圖可知,異常蛋白經泛素化修飾后轉移至蛋白酶體后被降解成多肽,由此可知,在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D正確。]2413題號563.(2024·湖南長沙聯考)載脂蛋白apoA是一種主要在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其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含量下降會導致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膽固醇與磷脂屬于脂類化合物,都參與動物細胞膜的構成B.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C.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但不能通過囊泡在細胞間運輸D.apoA與膽固醇結合后,催化其水解,避免在血管中堆積2413題號56√D [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A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而在內環境中,B正確;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該蛋白是血漿蛋白,在細胞間通過血液運輸,C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不具有催化功能,D錯誤。]2413題號564.(2024·湖南雅禮中學檢測)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而后進入細胞質基質,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到液泡;當液泡中有機酸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被運出液泡進入降解途徑(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有機酸的產生部位是線粒體內膜C.檸檬酸進出液泡的運輸方式不同D.液泡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2413題號56√B [H+進入液泡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B錯誤;轉運檸檬酸進出液泡的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濃度梯度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屬于協助擴散,C正確;液泡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D正確。]2413題號565.(不定項)(2024·河北邢臺一中月考)大豆細胞的液泡的pH低于細胞質基質的,鹽脅迫環境條件下,大豆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細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細胞通過下圖所示的Ⅰ、Ⅱ、Ⅲ途徑降低細胞質的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影響,具體的生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A.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B.途徑Ⅱ的運輸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消耗ATPC.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方式屬于協助擴散D.載體蛋白C的活性減弱會減慢細胞質中Na+的外排過程2413題號56√√√ABD [由題意可知,液泡中的H+濃度高于細胞質基質的,則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A正確;途徑Ⅱ的運輸需要經過膜的融合,因此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需要消耗ATP,B正確;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過程為逆濃度梯度的運輸,因此屬于主動運輸,C錯誤;載體蛋白C活性減弱,會降低膜內外的H+濃度差,從而影響途徑Ⅲ的進行,D正確。]2413題號566.(不定項)(2024·湖南雅禮中學月考)如圖表示動物體內有關糖類物質的部分代謝過程,糖酵解指由葡萄糖-6-磷酸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即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酶的磷酸化指將磷酸基團加在酶分子上的過程,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從而改變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2413題號56A.糖酵解可以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B.酶1的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C.動物體肌肉細胞中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D.酶1的磷酸化會改變其空間結構從而抑制其活性2413題號56√√CD [糖酵解為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可以產生ATP,ATP水解產生ADP的同時會產生磷酸,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A正確;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說明圖中酶1的溶液是蛋白質溶液,該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B正確;肌肉細胞不能將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不可能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C錯誤;磷酸化會改變酶1的空間結構并激活其活性,D錯誤。]2413題號56(教師用書獨具)(2024·山東煙臺一模)科學家從菠菜中分離出類囊體,將其與多種輔因子和多樣化的還原酶一起包裹在油包水滴中,構建出如圖所示能實現CO2的連續轉化且可編輯的人工光合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工光合細胞膜應該由單層磷脂分子組成B.需持續加入多種輔因子為CO2轉化提供能量和還原劑C.通過改變還原酶的種類能實現可定制的CO2轉化D.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人工光合細胞更有利于有機物積累√B [人工光合細胞膜外面是油里面是水,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人工光合細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呈單層排列,且表現為頭部朝里,尾部朝外,A正確;ATP和NADPH能為CO2轉化提供能量和還原劑,由光反應提供,而多種輔因子參與CO2的固定,且C3還原能產生ADP和NADP+,故不需持續加入多種輔因子,B錯誤;通過改變還原酶的種類能實現可定制的CO2轉化,從而得到不同的有機物,C正確;葉肉細胞需要進行消耗有機物的細胞呼吸,而人工光合系統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能夠更有效地積累有機物,D正確。]1.(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S基因編碼的GLUT4蛋白是細胞膜上葡萄糖的主要轉運體,下表是對兩種鳥類的GLUT4蛋白的相關分析數據,其中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轉運。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發生在高爾基體,N-糖基化則是在內質網內完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2413題號567教師用書獨具命題點專訓(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A.糖基化的蛋白質合成均與游離的核糖體有關B.GLUT4蛋白發生N-糖基化后可繼續運輸給高爾基體加工C.B種鳥的S基因可能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D.據表中數據推測A種鳥可能更擅長飛行,比B種鳥生存能力更強鳥類物種 GLUT4長度(氨基酸數) N-糖基化位點數 O-糖基化位點數A 519 2 39B 365 2 502413題號567√D [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糖基化的蛋白質合成均與游離的核糖體有關,A正確;據題意可知,N-糖基化是在內質網內完成,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發生在高爾基體,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推測GLUT4蛋白發生N-糖基化后可繼續運輸給高爾基體加工,B正確;據表格數據可知:B的GLUT4長度(氨基酸數)小于A的長度,故B種鳥的S基因可能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導致mRNA上終止密碼提前出現,C正確;據信息“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轉運”,以及表格數據B物種糖基化數量較多,故其轉運葡萄糖的效率更高,能產生更多的能量,故B種鳥可能更擅長飛行,比A種鳥生存能力更強,D錯誤。]2413題號5672.(2024·廣東廣州聯考)自噬作用是細胞成分降解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生物個體的發育、疾病和營養缺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還是酵母菌都擁有相同的自噬過程,并且其調控機制高度保守。巨自噬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2413題號567A.圖中的自噬泡是一種囊泡,不屬于細胞器B.內質網腔內錯誤折疊的蛋白質一般不會運輸到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的修飾加工C.通過巨自噬,細胞可以實現對降解產物的重新利用D.損傷的線粒體進入溶酶體后會被降解,原因在于溶酶體合成并儲存有多種水解酶2413題號567√D [自噬泡是一種囊泡,囊泡屬于生物膜系統,但不屬于細胞器,A正確;據圖可知,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被泛素標記形成自噬體,最終被溶酶體降解,所以不會被運輸到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的修飾加工,B正確;通過圖示巨自噬作用過程對細胞內部結構和成分進行調控,其意義在于實現了降解產物可被細胞重新利用,C正確;溶酶體能儲存水解酶但不能合成,D錯誤。]2413題號5673.(2024·廣東廣州聯考)如圖所示,在小腸腔面,細胞膜上的蛋白S有兩個結合位點:一個與Na+結合,另一個與葡萄糖分子結合。當蛋白S將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時,葡萄糖分子也隨之進入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葡萄糖在蛋白S的協助下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B.小腸上皮細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運輸Na+、K+C.蛋白S作為載體,既能運輸葡萄糖,又能運輸Na+,說明載體運輸不具有專一性D.Na+-K+泵使膜內外Na+濃度趨于一致,以維持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2413題號567√B [蛋白S將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時,葡萄糖也隨之進入細胞,葡萄糖進入細胞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Na+濃度差產生的電化學梯度勢能,屬于主動運輸方式,A錯誤;據圖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運輸,另一方面能催化ATP水解,B正確;據圖分析,小腸細胞膜上的蛋白S作為載體雖然既能順濃度梯度將Na+轉運進入細胞中,也能逆濃度梯度將葡萄糖轉運進入細胞內,但不能轉運其他物質,因此依然能說明載體運輸具有專一性,C錯誤;Na+-K+泵將細胞內相對濃度較低的Na+運出細胞,使細胞內外Na+濃度差進一步增大,D錯誤。]2413題號5674.(2024·東北三校聯考)天津工業生物所歷經10年耕耘,首次實現了不依賴光合作用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圖為人工淀粉合成途徑簡圖,圖中ZnO-ZnO2為無機催化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多種酶在低溫下保存會導致空間結構被破壞,活性降低B.與ZnO-ZnO2相比,圖中的多種酶為反應提供活化能的能力更顯著C.C1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脫水縮合形成肽鍵構成C3中間體D.圖中不同的反應過程由不同酶來催化,體現了酶的專一性2413題號567√D [酶在低溫條件下保存不會導致空間結構受到破壞,當溫度適宜時,酶活性會上升,低溫條件下酶活性降低,A錯誤;與ZnO-ZnO2相比,圖中的多種酶能更大幅度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不能為反應提供活化能,B錯誤;C1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構成C3中間體,該過程不是經過脫水縮合反應實現的,也不能形成肽鍵,C錯誤;不同反應所用酶不同,體現出酶具有專一性,D正確。]2413題號5675.(2024·河北邢臺一中月考)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研究其光合特性有利于促進高產。玉米的維管束內層細胞是維管束鞘細胞,外層細胞是葉肉細胞,這兩種細胞有不同的葉綠體。玉米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并將其固定儲存在蘋果酸中,玉米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相關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玉米葉肉細胞進行細胞呼吸在線粒體中產生的丙酮酸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消耗B.玉米葉肉細胞的葉綠體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可能是PEP羧化酶的活性較高C.維管束鞘細胞能合成淀粉等光合產物,抑制蘋果酸的生成會導致光合產物減少D.在適宜條件下,較低濃度的CO2就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達到平衡2413題號567√A [玉米葉肉細胞進行細胞呼吸產生丙酮酸的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錯誤;玉米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之所以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是因為PEP羧化酶的活性較高,固定CO2能力更強,因而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B正確;結合圖示可知,玉米的維管束鞘細胞中能合成淀粉等光合產物,若抑制蘋果酸的生成,則會導致進入維管束鞘細胞中參與卡爾文循環過程的CO2減少,進而會導致光合產物減少,C正確;在適宜條件下,由于玉米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因而在該條件下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達到平衡,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正確。]2413題號5676.(不定項)(2024·東北三校聯考)NAD+作為線粒體呼吸鏈上代謝過程的重要底物,其過度消耗將會影響到線粒體氧化呼吸和ATP合成等細胞生物學功能。已知NAD+的合成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通過線粒體膜需要借助特殊的轉運蛋白TF-H。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催化O2與NAD+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B.TF-H缺失的細胞表現出耗氧量下降及ATP生成量減少C.NAD+的水平下降,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速率均受影響D.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植物無氧呼吸過程中會有NADH的積累2413題號567√√BC [催化O2與NADH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而不是NAD+,A錯誤;TF-H缺失使得NAD+無法進入線粒體,導致線粒體中產生的NADH不足,最終使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受阻,表現出耗氧量下降及ATP生成量減少,B正確;NAD+生成NADH發生在無氧呼吸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故NAD+水平下降會同時影響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C正確;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植物無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的NADH,會在第二階段被消耗掉,而不會積累,D錯誤。]2413題號5677.(不定項)(2024·河北保定期末)下圖甲表示某作物種子萌發為幼苗的過程中CO2釋放、O2吸收相對速率的變化,圖乙表示只以葡萄糖為底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時氣體量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圖甲中第Ⅱ階段種子細胞內既進行無氧呼吸也進行有氧呼吸B.圖甲中第Ⅲ、Ⅳ階段,種子中的脂肪參與了細胞呼吸C.圖乙中A代表O2,B代表CO2D.圖乙中萌發時間為10~25 h,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約為1∶62413題號567√√√ABD [根據甲圖可知,在種子萌發的第Ⅱ階段有O2吸收,在種子細胞中既進行無氧呼吸也進行有氧呼吸,A正確;根據圖甲可知,在種子萌發的第Ⅲ、Ⅳ階段存在O2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釋放量的情況,說明種子在分解糖類的同時,還會分解脂肪,耗氧量更大,B正確;圖乙表示只以葡萄糖為底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時氣體量的變化趨勢,氧氣為0時只進行無氧呼吸產生CO2,因此A表示CO2的釋放量,B表示O2吸收量,C錯誤;圖乙中,在10~25 h時種子O2吸收量是20,CO2釋放量是60,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氧氣之比是1∶6,因此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0/3,無氧呼吸產生的CO2是40,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CO2之比是1∶2,因此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20,所以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值為接近1∶6,D正確。]2413題號567命題點專訓(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1.(2024·湖北重點中學聯考)科學界有“RNA世界”的假說,認為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先有且只有RNA,蛋白質和DNA的世界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下科學事實中不能支持該假說的是( )A.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以DNA為模板可轉錄產生mRNA、tRNA和rRNAC.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D.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B [m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支持該假說,A不符合題意;mRNA、tRNA和rRNA都以DNA為模板轉錄而來,說明先有DNA,再有RNA,不支持該假說,B符合題意;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說明蛋白質的合成直接和RNA有關,支持該假說,C不符合題意;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即先合成RNA,再合成DNA,支持該假說,D不符合題意。]2.(2024·山東淄博二模)泛素(Ub)是含有76個氨基酸殘基的小分子蛋白質。研究發現,在真核細胞中存在一種由Ub介導的異常蛋白降解途徑——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Ub依次經E1、E2和E3轉交給異常蛋白,完成對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最終由蛋白酶體降解(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B.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2有關C.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D.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B [據圖可知,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要消耗ATP,因此,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確;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過程特異性主要體現在對不同異常蛋白的作用,而對異常蛋白起作用的是E3,因此,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3有關,B錯誤;依題意,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是真核細胞中一種異常蛋白降解途徑,在真核細胞中,溶酶體也可以降解蛋白質,因此,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C正確;據圖可知,異常蛋白經泛素化修飾后轉移至蛋白酶體后被降解成多肽,由此可知,在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D正確。]3.(2024·湖南長沙聯考)載脂蛋白apoA是一種主要在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其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含量下降會導致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膽固醇與磷脂屬于脂類化合物,都參與動物細胞膜的構成B.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C.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但不能通過囊泡在細胞間運輸D.apoA與膽固醇結合后,催化其水解,避免在血管中堆積D [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A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而在內環境中,B正確;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該蛋白是血漿蛋白,在細胞間通過血液運輸,C正確;apoA的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不具有催化功能,D錯誤。]4.(2024·湖南雅禮中學檢測)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而后進入細胞質基質,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到液泡;當液泡中有機酸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被運出液泡進入降解途徑(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有機酸的產生部位是線粒體內膜C.檸檬酸進出液泡的運輸方式不同D.液泡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B [H+進入液泡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B錯誤;轉運檸檬酸進出液泡的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濃度梯度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屬于協助擴散,C正確;液泡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D正確。]5.(不定項)(2024·河北邢臺一中月考)大豆細胞的液泡的pH低于細胞質基質的,鹽脅迫環境條件下,大豆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細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細胞通過下圖所示的Ⅰ、Ⅱ、Ⅲ途徑降低細胞質的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影響,具體的生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B.途徑Ⅱ的運輸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消耗ATPC.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方式屬于協助擴散D.載體蛋白C的活性減弱會減慢細胞質中Na+的外排過程ABD [由題意可知,液泡中的H+濃度高于細胞質基質的,則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A正確;途徑Ⅱ的運輸需要經過膜的融合,因此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需要消耗ATP,B正確;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過程為逆濃度梯度的運輸,因此屬于主動運輸,C錯誤;載體蛋白C活性減弱,會降低膜內外的H+濃度差,從而影響途徑Ⅲ的進行,D正確。]6.(不定項)(2024·湖南雅禮中學月考)如圖表示動物體內有關糖類物質的部分代謝過程,糖酵解指由葡萄糖-6-磷酸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即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酶的磷酸化指將磷酸基團加在酶分子上的過程,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從而改變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糖酵解可以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B.酶1的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C.動物體肌肉細胞中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D.酶1的磷酸化會改變其空間結構從而抑制其活性CD [糖酵解為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可以產生ATP,ATP水解產生ADP的同時會產生磷酸,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A正確;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說明圖中酶1的溶液是蛋白質溶液,該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B正確;肌肉細胞不能將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不可能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C錯誤;磷酸化會改變酶1的空間結構并激活其活性,D錯誤。](教師用書獨具)(2024·山東煙臺一模)科學家從菠菜中分離出類囊體,將其與多種輔因子和多樣化的還原酶一起包裹在油包水滴中,構建出如圖所示能實現CO2的連續轉化且可編輯的人工光合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工光合細胞膜應該由單層磷脂分子組成B.需持續加入多種輔因子為CO2轉化提供能量和還原劑C.通過改變還原酶的種類能實現可定制的CO2轉化D.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人工光合細胞更有利于有機物積累B [人工光合細胞膜外面是油里面是水,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人工光合細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呈單層排列,且表現為頭部朝里,尾部朝外,A正確;ATP和NADPH能為CO2轉化提供能量和還原劑,由光反應提供,而多種輔因子參與CO2的固定,且C3還原能產生ADP和NADP+,故不需持續加入多種輔因子,B錯誤;通過改變還原酶的種類能實現可定制的CO2轉化,從而得到不同的有機物,C正確;葉肉細胞需要進行消耗有機物的細胞呼吸,而人工光合系統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能夠更有效地積累有機物,D正確。]命題點專訓(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教師用書獨具)1.(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S基因編碼的GLUT4蛋白是細胞膜上葡萄糖的主要轉運體,下表是對兩種鳥類的GLUT4蛋白的相關分析數據,其中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轉運。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發生在高爾基體,N-糖基化則是在內質網內完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鳥類物種 GLUT4長度(氨基酸數) N-糖基化位點數 O-糖基化位點數A 519 2 39B 365 2 50A.糖基化的蛋白質合成均與游離的核糖體有關B.GLUT4蛋白發生N-糖基化后可繼續運輸給高爾基體加工C.B種鳥的S基因可能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D.據表中數據推測A種鳥可能更擅長飛行,比B種鳥生存能力更強D [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糖基化的蛋白質合成均與游離的核糖體有關,A正確;據題意可知,N-糖基化是在內質網內完成,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發生在高爾基體,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推測GLUT4蛋白發生N-糖基化后可繼續運輸給高爾基體加工,B正確;據表格數據可知:B的GLUT4長度(氨基酸數)小于A的長度,故B種鳥的S基因可能發生了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導致mRNA上終止密碼提前出現,C正確;據信息“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轉運”,以及表格數據B物種糖基化數量較多,故其轉運葡萄糖的效率更高,能產生更多的能量,故B種鳥可能更擅長飛行,比A種鳥生存能力更強,D錯誤。]2.(2024·廣東廣州聯考)自噬作用是細胞成分降解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生物個體的發育、疾病和營養缺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還是酵母菌都擁有相同的自噬過程,并且其調控機制高度保守。巨自噬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自噬泡是一種囊泡,不屬于細胞器B.內質網腔內錯誤折疊的蛋白質一般不會運輸到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的修飾加工C.通過巨自噬,細胞可以實現對降解產物的重新利用D.損傷的線粒體進入溶酶體后會被降解,原因在于溶酶體合成并儲存有多種水解酶D [自噬泡是一種囊泡,囊泡屬于生物膜系統,但不屬于細胞器,A正確;據圖可知,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被泛素標記形成自噬體,最終被溶酶體降解,所以不會被運輸到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的修飾加工,B正確;通過圖示巨自噬作用過程對細胞內部結構和成分進行調控,其意義在于實現了降解產物可被細胞重新利用,C正確;溶酶體能儲存水解酶但不能合成,D錯誤。]3.(2024·廣東廣州聯考)如圖所示,在小腸腔面,細胞膜上的蛋白S有兩個結合位點:一個與Na+結合,另一個與葡萄糖分子結合。當蛋白S將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時,葡萄糖分子也隨之進入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在蛋白S的協助下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B.小腸上皮細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運輸Na+、K+C.蛋白S作為載體,既能運輸葡萄糖,又能運輸Na+,說明載體運輸不具有專一性D.Na+-K+泵使膜內外Na+濃度趨于一致,以維持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B [蛋白S將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時,葡萄糖也隨之進入細胞,葡萄糖進入細胞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Na+濃度差產生的電化學梯度勢能,屬于主動運輸方式,A錯誤;據圖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運輸,另一方面能催化ATP水解,B正確;據圖分析,小腸細胞膜上的蛋白S作為載體雖然既能順濃度梯度將Na+轉運進入細胞中,也能逆濃度梯度將葡萄糖轉運進入細胞內,但不能轉運其他物質,因此依然能說明載體運輸具有專一性,C錯誤;Na+-K+泵將細胞內相對濃度較低的Na+運出細胞,使細胞內外Na+濃度差進一步增大,D錯誤。]4.(2024·東北三校聯考)天津工業生物所歷經10年耕耘,首次實現了不依賴光合作用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圖為人工淀粉合成途徑簡圖,圖中ZnO-ZnO2為無機催化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多種酶在低溫下保存會導致空間結構被破壞,活性降低B.與ZnO-ZnO2相比,圖中的多種酶為反應提供活化能的能力更顯著C.C1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脫水縮合形成肽鍵構成C3中間體D.圖中不同的反應過程由不同酶來催化,體現了酶的專一性D [酶在低溫條件下保存不會導致空間結構受到破壞,當溫度適宜時,酶活性會上升,低溫條件下酶活性降低,A錯誤;與ZnO-ZnO2相比,圖中的多種酶能更大幅度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不能為反應提供活化能,B錯誤;C1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構成C3中間體,該過程不是經過脫水縮合反應實現的,也不能形成肽鍵,C錯誤;不同反應所用酶不同,體現出酶具有專一性,D正確。]5.(2024·河北邢臺一中月考)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研究其光合特性有利于促進高產。玉米的維管束內層細胞是維管束鞘細胞,外層細胞是葉肉細胞,這兩種細胞有不同的葉綠體。玉米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并將其固定儲存在蘋果酸中,玉米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相關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玉米葉肉細胞進行細胞呼吸在線粒體中產生的丙酮酸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消耗B.玉米葉肉細胞的葉綠體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可能是PEP羧化酶的活性較高C.維管束鞘細胞能合成淀粉等光合產物,抑制蘋果酸的生成會導致光合產物減少D.在適宜條件下,較低濃度的CO2就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達到平衡A [玉米葉肉細胞進行細胞呼吸產生丙酮酸的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錯誤;玉米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之所以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是因為PEP羧化酶的活性較高,固定CO2能力更強,因而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B正確;結合圖示可知,玉米的維管束鞘細胞中能合成淀粉等光合產物,若抑制蘋果酸的生成,則會導致進入維管束鞘細胞中參與卡爾文循環過程的CO2減少,進而會導致光合產物減少,C正確;在適宜條件下,由于玉米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因而在該條件下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達到平衡,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正確。]6.(不定項)(2024·東北三校聯考)NAD+作為線粒體呼吸鏈上代謝過程的重要底物,其過度消耗將會影響到線粒體氧化呼吸和ATP合成等細胞生物學功能。已知NAD+的合成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通過線粒體膜需要借助特殊的轉運蛋白TF-H。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催化O2與NAD+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B.TF-H缺失的細胞表現出耗氧量下降及ATP生成量減少C.NAD+的水平下降,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速率均受影響D.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植物無氧呼吸過程中會有NADH的積累BC [催化O2與NADH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而不是NAD+,A錯誤;TF-H缺失使得NAD+無法進入線粒體,導致線粒體中產生的NADH不足,最終使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受阻,表現出耗氧量下降及ATP生成量減少,B正確;NAD+生成NADH發生在無氧呼吸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故NAD+水平下降會同時影響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C正確;通常情況下,動物和植物無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的NADH,會在第二階段被消耗掉,而不會積累,D錯誤。]7.(不定項)(2024·河北保定期末)下圖甲表示某作物種子萌發為幼苗的過程中CO2釋放、O2吸收相對速率的變化,圖乙表示只以葡萄糖為底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時氣體量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第Ⅱ階段種子細胞內既進行無氧呼吸也進行有氧呼吸B.圖甲中第Ⅲ、Ⅳ階段,種子中的脂肪參與了細胞呼吸C.圖乙中A代表O2,B代表CO2D.圖乙中萌發時間為10~25 h,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約為1∶6ABD [根據甲圖可知,在種子萌發的第Ⅱ階段有O2吸收,在種子細胞中既進行無氧呼吸也進行有氧呼吸,A正確;根據圖甲可知,在種子萌發的第Ⅲ、Ⅳ階段存在O2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釋放量的情況,說明種子在分解糖類的同時,還會分解脂肪,耗氧量更大,B正確;圖乙表示只以葡萄糖為底物的種子進行細胞呼吸時氣體量的變化趨勢,氧氣為0時只進行無氧呼吸產生CO2,因此A表示CO2的釋放量,B表示O2吸收量,C錯誤;圖乙中,在10~25 h時種子O2吸收量是20,CO2釋放量是60,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氧氣之比是1∶6,因此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0/3,無氧呼吸產生的CO2是40,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CO2之比是1∶2,因此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20,所以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值為接近1∶6,D正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命題點專訓(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1.(2024·湖北重點中學聯考)科學界有“RNA世界”的假說,認為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先有且只有RNA,蛋白質和DNA的世界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下科學事實中不能支持該假說的是( )A.RNA能指導合成蛋白質,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以DNA為模板可轉錄產生mRNA、tRNA和rRNAC.研究發現一種只有兩個RNA分子構成的二聚體可以催化肽鍵的形成D.細胞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將核糖核苷酸轉變成脫氧核苷酸2.(2024·山東淄博二模)泛素(Ub)是含有76個氨基酸殘基的小分子蛋白質。研究發現,在真核細胞中存在一種由Ub介導的異常蛋白降解途徑——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Ub依次經E1、E2和E3轉交給異常蛋白,完成對異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最終由蛋白酶體降解(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蛋白質的泛素化過程需要消耗能量B.蛋白質泛素化的特異性主要與E2有關C.真核細胞中蛋白質的水解發生在UPS和溶酶體中D.UPS中,蛋白酶體具有催化功能3.(2024·湖南長沙聯考)載脂蛋白apoA是一種主要在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其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物質。apoA含量下降會導致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膽固醇與磷脂屬于脂類化合物,都參與動物細胞膜的構成B.apoA與膽固醇的結合,不發生在細胞膜上C.apoA可通過囊泡形式在肝細胞內運輸,但不能通過囊泡在細胞間運輸D.apoA與膽固醇結合后,催化其水解,避免在血管中堆積4.(2024·湖南雅禮中學檢測)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而后進入細胞質基質,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到液泡;當液泡中有機酸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被運出液泡進入降解途徑(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有機酸的產生部位是線粒體內膜C.檸檬酸進出液泡的運輸方式不同D.液泡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5.(不定項)(2024·河北邢臺一中月考)大豆細胞的液泡的pH低于細胞質基質的,鹽脅迫環境條件下,大豆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細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細胞通過下圖所示的Ⅰ、Ⅱ、Ⅲ途徑降低細胞質的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影響,具體的生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途徑Ⅰ中運輸Na+的動力直接來自膜兩側H+濃度差形成的化學勢能B.途徑Ⅱ的運輸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該過程消耗ATPC.途徑Ⅲ中載體蛋白A運輸Na+的方式屬于協助擴散D.載體蛋白C的活性減弱會減慢細胞質中Na+的外排過程6.(不定項)(2024·湖南雅禮中學月考)如圖表示動物體內有關糖類物質的部分代謝過程,糖酵解指由葡萄糖-6-磷酸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即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酶的磷酸化指將磷酸基團加在酶分子上的過程,磷酸化激酶是一種酶,它能夠將磷酸基團轉移給特定的蛋白質,從而改變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糖酵解可以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團B.酶1的溶液能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C.動物體肌肉細胞中同時分布有酶1、酶2和酶3D.酶1的磷酸化會改變其空間結構從而抑制其活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命題點專訓(一)答案.docx 命題點專訓(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命題點專訓(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練習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命題點專訓(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與代謝(選擇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