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后限時集訓(十)1.A [由標記重捕法計算公式可知N∶38=45∶9,N=190只,若被捕捉過的東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則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減小,求得的N值偏大,則調查區內東方田鼠個體總數小于190只,A正確;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這些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B錯誤;物種豐富度屬于群落研究的范疇,C錯誤;該調查方法不適用于生性隱秘而膽小的瀕危鳥類的種群密度的調查,因為標記重捕法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D錯誤。]2.D [據題圖可知,不同月份蚜蟲數量不同,一般7月、8月及9月蚜蟲總數均高于5月和6月,可見大豆田間蚜蟲數量變化有明顯的季節性,持續高溫有利于蚜蟲爆發,A正確;7月中下旬有翅蚜蟲數量明顯激增,其增殖類型近似于“J”形增長,B正確;種群的數量變化受到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據題圖可知,8月田間蚜蟲數量減少,可能與有翅蚜蟲遷飛有關,也可能與雨水增多有關,C正確;有翅蚜蟲的出現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但不會降低無翅蚜蟲的環境容納量,D錯誤。]3.C [調查小麂種群密度,應選擇相同寬度的樣帶,設置的樣帶寬度不應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A錯誤;由柱形圖可知,小麂主要棲息在海拔600~800 m的區域,夏季有向高海拔遷徙的趨勢,B錯誤;微衛星DNA分子標記具有高度特異性,只有雄性個體有Y染色體,因此根據SSR和Y染色體DNA的分析,可以調查種群數量和性別比例,C正確; 小麂婚配制為一雄多雌,保持雌雄性別比例為1∶1左右,不利于提高小麂種群的出生率,D錯誤。]4.C [統計棉田不同害蟲物種的相對數量時可用目測估計法或記名計算法,A正確;棉蚜天敵屬于密度制約因素,因此棉蚜天敵對棉蚜種群的作用強度與棉蚜種群的密度有關,B正確;提高棉花體內該次生代謝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屬于生物防治,C錯誤;該次生代謝物對棉蚜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也可能對棉蚜天敵有影響,說明若用該次生代謝物防治棉蚜,需評估其對棉蚜天敵的影響,D正確。]5.B [靜置培養時,增大熒光假單胞菌的接種數量不會增大SM的K值,但會使達到K值的時間提前,A錯誤;靜置培養后期,因細胞密度過大、營養物質消耗、代謝產物積累等因素導致SM種群數量下降,B正確;WS第4天后在競爭中占有優勢,但第7天后種群數量下降,并不會保持“S”形增長,C錯誤;SM在振蕩培養時的突變和適應有利于物種生存,D錯誤。]6.B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楠木幼苗距離母株越遠,其密度越大,說明幼苗距離母株越遠,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弱,A不符合題意;鳥巢蘭種子遠離母株萌發時,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說明距離母株越遠,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強,B符合題意;中藥材三七連續原地栽種,會爆發病蟲害導致產量降低,說明距離越近,抑制作用越顯著,C不符合題意;我國農業實踐中采用的水旱輪作,可減少農藥的使用量,說明水旱輪作可以抑制病蟲害,D不符合題意。]7.C [小勾兒茶屬于珍稀物種,數量較少,調查小勾兒茶的種群密度時,樣方面積可適當加大,A正確;小勾兒茶是喜濕的植物,氣候變濕潤后有利于小勾兒茶種群數量的增加,B正確;氣溫、干旱等氣候因素影響程度與種群密度無關,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C錯誤;選擇性采伐與小勾兒茶生態位重疊度高的部分植物,可以減少競爭,有利于小勾兒茶種群的增長,D正確。]8.D [在退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的植被雖然已不存在,但是原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演替速度快、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A正確;甲可能是草本,丙可能是喬木,調查喬木種群密度的樣方面積一般大于調查草本種群密度的樣方面積,B、C正確;圖1中縱坐標為相對多度,是該種植物個體數所占百分比,而不是具體的數目,其變化無法直接反映種群密度的變化,30~50年,雖然物種乙占比(相對多度)在減小,但無法確定其具體的增長速率在減小,D錯誤。]9.ABD [利用目測估計法只能確定某種纖毛蟲的相對數量,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退耕還林期間纖毛蟲的多樣性增加,但某些目的種類數可能會減少,B錯誤;土壤纖毛蟲豐富度增大,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的改善又會進一步增大纖毛蟲的豐富度,這是一種正反饋調節,C正確;僅根據題干信息,無法得知退耕還林對纖毛蟲種群密度的影響,D錯誤。]10.ABC [a越小,表明大豆個體間對該養分的競爭越激烈,A錯誤;b越小,說明生態位重疊越大,表明大豆與雜草R對該養分的競爭越大,B錯誤;環境發生改變,大豆、雜草R生態位會發生改變,從而使得a、b、d都發生改變,C錯誤;當c為0時,表明大豆和雜草R對該養分沒有競爭,表明生態位發生了分化,D正確。]11.(1)植物在該地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2)增長 衰退 (3)美麗星桿藻 硅酸鹽濃度 (4)梅尼小環藻 隨著資源的消耗,硅酸鹽濃度更早到達甚至低于(更早低于或更接近)美麗星桿藻的零增長線,使其無法生存和繁殖,在種間競爭中被淘汰 ⑤⑥12.(1)協同進化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2)種間競爭 (3)化學 (4)生物防治 甘薯產生的化感作用抑制三葉鬼針草的入侵;甘薯在與三葉鬼針草的競爭中占優勢課后限時集訓(十) 種群和群落(建議用時:30分鐘)一、選擇題1.(2024·江蘇南通調研)某學校同學對如皋長江邊某區城內東方田鼠展開調查,調查范圍2平方公里,第一次捕獲并標記38只,將捕獲的東方田鼠標記后原地釋放。數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共捕獲45只,其中標記過的個體數為9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被捕捉過的東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則調查區內東方田鼠個體總數小于190只B.該地原住民外遷,耕地荒廢導致食物短缺種群密度降低,該因素為非密度制約因素C.調查東方田鼠種群密度時,還獲得了年齡結構、性別比例、物種豐富度等種群特征D.該調查方法同樣適用于某生性隱秘而膽小的瀕危鳥類的種群密度的調查2.(2024·山東淄博二模)蚜蟲常聚集于植物的嫩葉、嫩莖及植株頂芽等部位,造成植株葉片皺縮、卷曲,甚至導致植株枯死。蚜蟲有無翅和有翅(能遷飛)兩種類型,該分化與種群密度、溫度、濕度有關。當種群密度過高時,若蚜蟲通過觸覺感受到擁擠,部分個體會發育為有翅蚜蟲。科研人員對某地大豆田間蚜蟲總數和有翅蚜蟲數進行了調查。一段時間內的種群數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豆田間蚜蟲數量變化有明顯的季節性,持續高溫有利于蚜蟲爆發B.7月中下旬有翅蚜蟲進入爆發期,其增長類型近似于“J”形增長C.8月田間蚜蟲數量減少除了與有翅蚜蟲遷飛有關外,還可能與雨水增多有關D.有翅蚜蟲的出現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有利于降低無翅蚜蟲的環境容納量3.(2024·福建福州三模)小麂常棲息在林中,野外很難直接觀察,婚配制為一雄多雌。為了解某自然保護區小麂種群資源的現狀,科研人員沿著一定線路觀察記錄兩側足跡和糞便形態確定種群密度,通過采集糞便、分析SSR分子標記(微衛星DNA分子標記)進行個體識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設置的樣帶寬度(觀察兩側的距離)應增加B.小麂主要棲息在海拔600~800 m的區域,夏季有向低海拔遷徙的趨勢C.結合SSR和Y染色體DNA的分析,可以調查種群數量和性別比例D.保持雌雄性別比例為1∶1左右,有利于提高小麂種群的出生率4.(2024·山東卷)棉蚜是個體微小、肉眼可見的害蟲。與不抗棉蚜棉花品種相比,抗棉蚜棉花品種體內某種次生代謝物的含量高,該次生代謝物對棉蚜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統計棉田不同害蟲物種的相對數量時可用目測估計法B.棉蚜天敵對棉蚜種群的作用強度與棉蚜種群的密度有關C.提高棉花體內該次生代謝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屬于化學防治D.若用該次生代謝物防治棉蚜,需評估其對棉蚜天敵的影響5.(2024·廣東深圳三模)熒光假單胞菌野生型菌落為平滑型(SM),突變后可產生皺縮型(WS)和模糊型(FS)菌落。科研人員在液體培養基中靜置培養野生型,其種群增長曲線如圖1所示;在液體培養基中振蕩培養野生型,其種群增長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靜置培養時,增大熒光假單胞菌的接種數量會增大SM的K值B.靜置培養后期,SM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與細胞密度過大有關C.振蕩培養時,WS第4天后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并會保持“S”形增長D.SM在振蕩培養時的突變和適應不利于物種生存6.(2024·廣東卷)Janzen-Connel假說(詹曾-康奈爾假說)認為,某些植物母株周圍會積累對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蟲等,從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下列現象中,不能用該假說合理解釋的是(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楠木幼苗距離母株越遠,其密度越大B.鳥巢蘭種子遠離母株萌發時,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C.中藥材三七連續原地栽種,會爆發病蟲害導致產量降低D.我國農業實踐中采用的水旱輪作,可減少農藥的使用量7.(2024·湖南雅禮中學高三模擬)小勾兒茶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自從1907年在湖北興山被發現后,消失了近百年,直到21世紀初才又被陸續發現,因而被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小勾兒茶為落葉灌木,高3~6米,喜溫暖、濕潤的生境。下列有關小勾兒茶的說法,錯誤的是( )A.調查小勾兒茶的種群密度時,樣方面積可適當加大B.氣候變濕潤后有利于小勾兒茶種群數量的增加C.氣溫、干旱、火災等是影響小勾兒茶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D.選擇性采伐與小勾兒茶生態位重疊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小勾兒茶種群的增長8.(2024·山東泰安一模)相對多度是群落野外調查的一種估測指標,是指群落中某一種植物的個體數占該群落所有植物個體數的百分比。在某退耕農田自然演替過程中,植物物種甲、乙和丙分別在不同階段占據優勢,它們的相對多度與演替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植物乙的種群增長速率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群落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特點是演替速度快、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B.調查甲、丙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都是樣方法,但樣方面積可能不同C.植物物種甲、乙和丙中最可能為喬木的是丙D.圖2中的cd段對應圖1第30年至第50年,因為乙增長速率在下降9.(不定項) (2024·湖南卷)土壤中纖毛蟲的動態變化可反映生態環境的變化。某地實施退耕還林后,10年內不同恢復階段土壤中纖毛蟲物種數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統計土壤中某種纖毛蟲的具體數目可采用目測估計法B.退耕還林期間纖毛蟲多樣性及各目的種類數不斷增加C.調查期間土壤纖毛蟲豐富度的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D.退耕還林提高了纖毛蟲的種群密度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0.(不定項)(2024·江西卷)“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繪了詩人的田耕生活。下圖是大豆和雜草R在某種養分生態位維度上的分布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越大,表明大豆個體間對該養分的競爭越激烈B.b越小,表明大豆與雜草R對該養分的競爭越小C.b的大小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a和d不會D.當c為0時,表明大豆和雜草R的該養分生態位發生了分化二、非選擇題11.(2024·山東濟南一模)零增長線又稱生態位邊界,是一種生物在利用某些必需資源時能生存和繁殖的邊界線。線上每一個點所對應的資源組合僅允許種群維持自身大小不變,若資源組合低于這個范圍,則一段時間后,種群無法生存和繁殖。為探究同一地區梅尼小環藻和美麗星桿藻兩個物種在不同的資源組合情況下能否共存,科學家分別研究了兩個物種對兩種必需資源的零增長線,如下圖實線所示。已知其余條件均充足且適宜,請回答以下問題:(1)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研究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2)若初始環境資源處于 A 點且沒有資源補充,在兩種群共存的情況下,初始一段時間內,美麗星桿藻種群年齡結構處于________型,梅尼小環藻種群年齡結構處于________型。(3)環境資源處于區域②時,____________在種間競爭中處于劣勢,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4)若兩種群只在區域④實現了共存,環境資源處于B點時,種間競爭中________將獲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斷,兩物種同時出現在該地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環境資源處于區域________(填序號)時,該地梅尼小環藻將被淘汰。12.(2024·湖北八市聯考)三葉鬼針草是農田常見的外來惡性雜草,其入侵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為探究三葉鬼針草快速入侵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研究者進行了相關研究。(1)農田生物群落的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間________的結果是使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三葉鬼針草入侵后種群數量迅速增加,與農田作物爭奪水分、陽光、空間等而產生的________加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3)三葉鬼針草能分泌某種物質影響鄰近植物的生長,這可能是三葉鬼針草能快速入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研究者在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中發現了大量的揮發性萜類等化感物質,植物利用化感物質對鄰近作物傳遞的信息屬于________信息。(4)農業生產中發現農田種植甘薯可顯著抑制三葉鬼針草的入侵,這種防控手段屬于____________。結合以上內容推測種植甘薯可抑制三葉鬼針草入侵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可能的原因)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課后限時練習(十)種群和群落.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課后限時練習(十)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