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沖刺2025:中考歷史壓軸重難題專訓(二)一、選擇題1.(2025·涼州模擬)15世紀,歐洲學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比前千年所寫自傳的總和還要多。這一歷史現象反映出當時的歷史現象( )A.西歐莊園的興起 B.近代科學的奠基C.古代文明的交流 D.人文主義的盛行【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5世紀,歐洲學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作品的數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寫自傳的總和還要多”和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歐洲開展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倡導尊重人的價值和作用,促進了材料寫自傳現象的興起,D項正確;莊園經濟在這一階段已經開始瓦解,且其與材料現象無關,排除A項;近代科學實在16、17世紀興起的,與材料現象無關,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歐洲人流行寫自傳,不涉及其他文明,與文明交流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文藝復興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2.(2025·涼州模擬)阿拉伯人珍愛典籍,他們翻譯了大量的希臘典籍。這些典籍流傳回歐洲后,在歐洲理性的土壤上開出了絢爛的花朵。該材料說明( )A.阿拉伯人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B.阿拉伯帝國時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C.阿拉伯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泉D.阿拉伯為近代思想產生提供了條件【答案】D【知識點】阿拉伯帝國3.(四川省瀘縣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假如你是歷史情景劇《安史之亂》的導演,劇中你不會安排的歷史場景是( )A.安史叛軍攻洛陽 B.太子李亨靈武稱帝C.北方少數民族協助平叛 D.黃巢起義【答案】D【知識點】安史之亂4.(2025九下·惠陽月考)公元前91年,司馬遷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歷史典籍《史記》。今天我們通過閱讀《史記》可了解的史實有( )①秦始皇統一文字 ②漢武帝反擊匈奴 ③黃巾大起義 ④陳勝吳廣起義 ⑤張仲景寫出《傷寒雜病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B【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5.(2025九下·漣源月考)電影《亂世佳人》以19世紀中期的美國南方種植園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及其家人、朋友在戰爭中的生活變故。這時美國出現的“亂世”是指( )A.獨立戰爭 B.南北戰爭 C.工業革命 D.三角貿易【答案】B【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6.(2025九下·岳陽月考)下面是兩幅不同時期的非洲地圖。這一變化可以用來說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非洲地圖 1990年的非洲地圖A.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 B.發展中國家的崛起C.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D.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A【知識點】非洲獨立運動與“非洲年”7.(2025九下·岳陽月考)下面為某同學搜集的一組學習資料。其探究主題是( )A.自強求富 B.實業救國 C.民主與科學 D.救亡圖存【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8.(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全冊素養提升卷歷史試題)當大西洋彼岸的丘吉爾得知此事件后,高興得老淚往下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戰爭要勝利了!”材料中的“此事件”指( )A.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 B.日本偷襲珍珠港C.《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D.第二戰場的開辟【答案】B【知識點】二戰的爆發與主要戰場9.(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考古學家在野外考古中出土“耒耜、破碎陶器、碳化稻谷、動物頭骨”等。由此可以推測,這遺址屬于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答案】D【知識點】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10.(2025七下·武威開學考)三國兩晉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發展的階段,其產地主要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常見器物有碗、盤、盆、壺、燈、香爐等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A.農業技術產生進步 B.國家實力不斷提高C.江南地區得到開發 D.自然條件很優越【答案】C【知識點】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由材料“三國兩晉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發展的階段,產地主要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常見器物有碗、盤、盆、壺、燈、香爐等日用品”可知,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蘇、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區的青瓷制造迅速發展。南方青瓷制造迅速發展是當時南方經濟發展迅速的一個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長期戰亂,北民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使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起來,故選項C符合題意;A. 農業技術產生進步 ,材料反映的是手工業方面青瓷制造業的進步,與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無關,不符合題意;B. 國家實力不斷提高 ,國家實力不斷提高并不能直接推動青瓷制造業迅速發展,不符合題意;D. 自然條件很優越 ,自然條件很優越不是青瓷制造業的進步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看出出現的現象,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回答,這就是要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11.(2025八下·青秀開學考)閱讀關于京師大學堂的介紹,分析京師大學堂的設立( )戊戌變法失敗后,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并附設有中小學,學生總數200余人。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期間停辦。 1902年復校,設預備科及速成科等。 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醫學實業館。 1905年又設政法、文學、格致、工科四科。 到1910年已設有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畢業生分別授予貢生、舉人、進士等頭銜。A.有助于新式教育的發展 B.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C.促進我國義務教育普及 D.完全擺脫封建思想束縛【答案】A【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02年復校,設預備科及速成科等。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醫學實業館。1905年又設政法、文學、格致、工科四科。到1910年已設有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師大學堂從1898年設立后不斷發展,增設多種學科和館所,有了較為系統的教育體系,培養了眾多人才,這對新式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A項正確;京師大學堂的設立屬于文化教育領域,無法抵制列強的經濟侵略,排除B項;京師大學堂的設立是近代新式教育的起步,未體現對我國義務教育普及的促進,排除C項;到1910年,京師大學堂畢業生仍授予貢生、舉人、進士等頭銜,說明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擺脫封建思想束縛,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教育,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12.(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黃石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下面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中外歷史事件,可以佐證新航路的開辟( )16-18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公元16世紀—18世紀中葉 葡萄牙人獲得了在澳門的租借居住權,荷蘭占據臺灣; 玉米、甘薯傳入中國; 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遠銷墨西哥; 美洲等地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沿襲“海禁”,乾隆中期只留廣州一口通商。 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意大利人利瑪竇前往中國,借助傳播科學知識傳教; 伏爾泰根據中國歷史故事,編寫了劇本《中國孤兒》;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成為最大殖民國家。A.改變了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B.促進了中國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C.推進了中國社會的快速轉型D.推動了中國明清社會的巨大變化【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13.(2025·封開模擬)九年級(1)班同學以“歷史上水陸交通的發展”為主題,制作了相關知識圖譜。綜合下表中的信息,對歷史上水陸交通發展帶來的共同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項目 發展演變路線范圍 陸、海絲綢之路→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 歐、亞、非三大洲→歐、亞、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 動力:自然力→機械力 工具:駱駝、帆船→蒸汽輪船、火車重要人物 中國:張騫、鄭和等 世界:哥倫布、麥哲倫等貿易往來A.密切了各地經濟文化聯系 B.促進了人口向非洲的遷移C.實現了全球經濟共同繁榮 D.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落后【答案】A【知識點】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英國的殖民擴張與“三角貿易”;第一次工業革命14.(2025七下·珠海期中)題表可用來說明唐朝的興盛得益于( )時期 政治措施唐太宗時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武則天時期 創立殿試制度唐玄宗時期 改革稅制和兵制A.皇權的平穩更替 B.選官方式的調整C.制度的創新發展 D.開放的社會風氣【答案】C【知識點】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隋朝創立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唐玄宗改革稅制和兵制,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強了軍事力量。故表格可用來說明唐朝的興盛得益于制度的創新發展,選項C正確;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5.(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雙減”學情調查歷史試題)農村改革以前,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以下對其原因分析中,你認為不準確的一項是( )A.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鍋飯 B.村民缺少生產自主權C.村民勞動一年,收入卻不多 D.村民文化思想素質較低【答案】D【知識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前進16.(2025九下·涼州開學考)“帝國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國的內湖,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商旅往來,絡繹不絕。”材料中的“帝國”( )A.橫跨三洲 交通便利 B.東方大國 經濟發達C.文化昌盛 封閉自守 D.民主共和 法律完備【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的興亡【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帝國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國的內湖”可以得出這指的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版圖橫跨三洲;而“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商旅往來,絡繹不絕”體現出羅馬帝國交通便利,綜上材料中的“帝國”橫跨三洲 交通便利,故選項A符合題意;B. 東方大國 經濟發達 ,羅馬帝國位于亞歐非三州交界,并不屬于東方大國,不符合題意;C. 文化昌盛 封閉自守 ,羅馬帝國文化并沒有封閉自守,不符合史實;D. 民主共和 法律完備 ,羅馬帝國沒有實行民主共和制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把它和所學知識結合判斷出這是羅馬帝國,再結合對羅馬帝國相關知識的理解識記回答。17.(2025九下·南寧開學考)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下圖所示是美國某一階段的發展示意圖,F1是它發展的動力,F2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動力F1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B.圖中阻力F2是英國的封建統治C.圖中b處標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D.圖中c處標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答案】C【知識點】《獨立宣言》【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b處是1776年,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故選項C符合題意;A. 圖中動力F1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受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因果關系錯誤,不符合史實;B. 圖中阻力F2是英國的封建統治 ,美國獨立戰爭前,資本主義出現發展,但遇到了圖中的阻力F2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而不是英國的封建統治,不符合題意;D. 圖中c處標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美國獨立戰爭中1777年的薩拉托加大捷是戰爭的轉折點,不是結束,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即示意圖,特別是其中的時間,把它和課本基礎知識結合進行分析識記回答,這就是要分析識記課本基礎知識。18.(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李立三的俄籍夫人李莎在回憶20世紀20年代蘇俄的生活時說到:我平時上學走的那條街上來也有些商鋪,都是臟了吧唧的,櫥窗上都是灰,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不知怎么,不知不覺,玻璃又擦的比較干凈,櫥窗里又出現了比較豐富的商品。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蘇聯模式的形成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赫魯曉夫的改革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答案】B【知識點】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19.(四川省達州市經開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認為,雖然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載體是法、英兩國,但是我們應把這兩場革命看成是一座覆蓋了更廣泛地區的火山的孿生噴發口。他強調的是( )A.法國政治革命影響了英國工業革命B.這兩場革命體現了當時世界的發展趨勢C.英法革命的目的都是推翻封建統治D.暴力革命改造社會,也帶來流血和動蕩【答案】B【知識點】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20.(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張之洞為使漢陽鐵廠放在湖廣總督府鼻子底下,廠址選在地勢低洼,離煤鐵資源很遠的地方,僅墊高鋪平就花三十多萬兩銀子,資金遠超計劃,只好一再追加。這反映出洋務派A.軍事企業產品面向市場 B.企業資金嚴重匱乏C.企業深受外國勢力操控 D.企業管理封建落后【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21.(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彼得拉克(1304~1374年)的《歌集》有大量熱愛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間的幸福,追求愛情和榮譽的詩篇,也有不能徹底和宗教傳統及禁欲主義思想決裂的苦悶。這反映了彼得拉克( )A.重視標新立異 B.追求人性解放C.反對君主專制 D.拋棄宗教信仰【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22.(2024七下·惠來月考)歷史學習中,比較法的運用有助于我們分析歷史現象的異同、探討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比較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封建社會的治世局面出現原因時,發現其共同點有(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治世出現的前提 ②統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舉選才③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注意減輕百姓負擔 ④統治者推行墾荒政策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答案】D【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23.(2024七下·大連月考)“貞觀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歲以下男子服兵役。中書省擬定敕文,文件到門下省,魏征堅持認為不可,沒有簽署,前后來回多達四次,太宗發怒,當面責備魏征……魏征以征稅失信為例,勸說太宗減少稅賦和兵役……太宗說,我的過錯很大。于是收回成命。”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獨斷專行 B.改革稅制 C.虛心納諫 D.裁減冗員【答案】C【知識點】“貞觀之治”24.(2024·湖北模擬)《貞觀政要》載,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以下措施最符合這一治國理念的是( )①輕徭薄賦,鼓勵農業生產 ②虛心納諫,積極整頓吏治③減省刑罰,減輕農民負擔 ④知人善任,完善進士科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貞觀之治”25.(2024七下·市北區期末)有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隋唐時期統治者解決這兩大問題分別是通過( )A.八股取士和文字獄 B.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C.八股取士和通判制度 D.科舉制和行省制【答案】B【知識點】“貞觀之治”;科舉制的創立與完善26.(2024八下·連平期末)下表所列歷史事件,集中反映了我國( )時間 事件1970年 我國獨立研制并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1973年 袁隆平培育秈型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初 屠呦呦團隊發現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2022年 中國形成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建設體系A.交通領先世界 B.國防實力增強C.堅持自主創新 D.重視醫療發展【答案】C【知識點】“兩彈一星”;袁隆平及雜交水稻;衣食住行的變遷;屠呦呦及青蒿素27.(2024九下·茂名期末)陳毅曾對主持“兩彈一星”工作的聶榮臻說:“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現在還不太硬,你們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我的腰桿就硬了。”此話反映出( )A.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自主而為 B.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C.外交發展取決于核武器研制 D.中國研究核武是公開的大事【答案】B【知識點】“兩彈一星”【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現在還不太硬,你們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我的腰桿就硬了”可知,研制導彈、原子彈有利于提升國防實力,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即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故選項B符合題意;A. 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自主而為 ,中國發展核武器主要依靠本國力量,自主而為,但材料內容沒有強調中國發展核武器的依靠力量,而是強調了研制核武器成功的影響,不符合題意;C. 外交發展取決于核武器研制 ,核武器的研制對外交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表述為“取決于”,不符合題意;D. 中國研究核武是公開的大事 ,材料內容主要強調研制核武器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即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沒有強調中國研究核武器是否公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28.(2024七下·江南期末)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繁榮和詩歌創作高峰的時期之一,下列詩句反映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是( )A.“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C.“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D.“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答案】A【知識點】安史之亂【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其中“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反映的就是安史之亂帶來的,故選項A符合題意;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局面,不符合題意;C.“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反映的是民族交融的景象,不符合題意;D.“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反映的是堅貞的愛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抓住題干中的關鍵句子“ 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 ”,拿它來分析備選項,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29.(2023九下·沙洋月考)“它以農戶或小組為承包單位,擴大了農民的自主權,發揮了小規模經營的長處,克服了管理過分集中、平均主義的弊端,又繼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積極成果,堅持了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段話描述的經濟體制改革措施是A.完成三大改造 B.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增強企業活力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D【知識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0.(2023七上·龍湖期中)下圖是小哲同學用于大單元學習的時空定位,它最適合用于研究( )A.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B.中國古代社會轉型C.秦統一六國的過程 D.春秋戰國社會動蕩【答案】B【知識點】秦滅六國;春秋爭霸;百家思想與“百家爭鳴”31.(2024九上·荔灣期中)制作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維導圖中的空白處應填寫( )A.《資本論》的問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國際歌》的創作 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答案】B【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從空想到科學”可以判斷應該填科學理論的誕生或者誕生標志。所學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因此,空白處應填寫: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選項B符合題意;A.《資本論》的問世,1849年,馬克思移居倫敦。定居倫敦后,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就成了馬克思幾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在這里查閱資料,撰寫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其中,《資本論》是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不符合題意;C.《國際歌》的創作,《國際歌》的創作,是巴黎公社失敗后創作的,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展現了無產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不符合題意;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著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是馬克思主義從理想到現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即示意圖,看懂示意圖的含義,再結合對所學知識的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32.(2024九上·重慶市月考)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在自身重力不變的情況下,重力小于浮力時,就會上浮。反之則會下沉。對圖1到圖2的變化原因解讀正確的是( )A.基督教的不斷興起 B.伊斯蘭教的傳播C.查理曼帝國的建立 D.人文主義的盛行【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33.(2024九下·南川期中)物理科代表巧用電路圖表示17世紀后期某國家最高權力的轉移(如圖:打開S1,閉合S、S2,L燈亮)。其意指(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日本【答案】B【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34.(2024·增城模擬)鴉片戰爭后,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是列強侵華的重要內容。到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時,仍有此項內容,而列強與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中,卻沒有此項內容了。這反映出( )A.清朝統治根基的動搖 B.列強在華矛盾的加劇C.中國徹底淪為殖民地 D.列強侵華方式的變化【答案】D【知識點】《辛丑條約》及其危害35.(2024九下·烏魯木齊模擬)比較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其歷史作用的相同之處是( )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B.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D.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答案】B【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36.(2024·廣東模擬)有學者認為,三次科技革命推動著大國崛起,第一次是英國鶴立雞群,第二次是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第三次是美蘇兩極爭霸和美歐中日俄一超多強。由此可見,科技革命( )A.推動了技術的進步 B.導致世界動蕩不安C.決定國際格局演變 D.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37.(2024九下·長春模擬)有同學為參加專題論壇活動,搜集了1689年《權利法案》、1787年美國憲法、1789年《人權宣言》、1804年《拿破侖法典》等歷史文獻。該論壇的主題應該是(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大眾教育的新發展C.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D.歐洲的一體化進程【答案】A【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38.(2024九下·禹州模擬)在三大戰役中,毛澤東同志主張先打錦州,因為從戰場的全局來看,錦州地處東北和華北之交的走廊地帶,是華北與東北交通聯絡的咽喉要地,攻克錦州即可切斷東北國民黨軍的后路。戰役的部署充分說明( )A.決定戰爭勝敗的是新式武器 B.國民黨軍隊作戰不夠勇敢C.國民黨缺乏堅實的交通保障 D.正確的戰略策略的重要性【答案】D【知識點】三大戰役39.(2024九下·禹州模擬)據估計,截至南朝初年,南渡人口達到90多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為江南農業的迅速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該材料主要說明江南地區的開發得益于( )A.環境與氣候條件優越 B.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 D.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答案】C【知識點】江南地區的開發40.(2024·汕尾模擬)“同(治)光(緒)之際……時大亂(指太平天國起義)初平。……李鴻章、翁同穌,亦聯袂而起。時封疆大吏漢人居半,即樞要之地,實力亦漸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國運動( )A.導致清政府政治權力結構變化 B.為洋務運動的興起奠定了基礎C.加劇中央與地方勢力集團矛盾 D.推動了清王朝統治集團的分裂【答案】A【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1 / 1沖刺2025:中考歷史壓軸重難題專訓(二)一、選擇題1.(2025·涼州模擬)15世紀,歐洲學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比前千年所寫自傳的總和還要多。這一歷史現象反映出當時的歷史現象( )A.西歐莊園的興起 B.近代科學的奠基C.古代文明的交流 D.人文主義的盛行2.(2025·涼州模擬)阿拉伯人珍愛典籍,他們翻譯了大量的希臘典籍。這些典籍流傳回歐洲后,在歐洲理性的土壤上開出了絢爛的花朵。該材料說明( )A.阿拉伯人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B.阿拉伯帝國時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C.阿拉伯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泉D.阿拉伯為近代思想產生提供了條件3.(四川省瀘縣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假如你是歷史情景劇《安史之亂》的導演,劇中你不會安排的歷史場景是( )A.安史叛軍攻洛陽 B.太子李亨靈武稱帝C.北方少數民族協助平叛 D.黃巢起義4.(2025九下·惠陽月考)公元前91年,司馬遷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歷史典籍《史記》。今天我們通過閱讀《史記》可了解的史實有( )①秦始皇統一文字 ②漢武帝反擊匈奴 ③黃巾大起義 ④陳勝吳廣起義 ⑤張仲景寫出《傷寒雜病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5.(2025九下·漣源月考)電影《亂世佳人》以19世紀中期的美國南方種植園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及其家人、朋友在戰爭中的生活變故。這時美國出現的“亂世”是指( )A.獨立戰爭 B.南北戰爭 C.工業革命 D.三角貿易6.(2025九下·岳陽月考)下面是兩幅不同時期的非洲地圖。這一變化可以用來說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非洲地圖 1990年的非洲地圖A.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 B.發展中國家的崛起C.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D.多極化趨勢的發展7.(2025九下·岳陽月考)下面為某同學搜集的一組學習資料。其探究主題是( )A.自強求富 B.實業救國 C.民主與科學 D.救亡圖存8.(廣東省肇慶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全冊素養提升卷歷史試題)當大西洋彼岸的丘吉爾得知此事件后,高興得老淚往下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戰爭要勝利了!”材料中的“此事件”指( )A.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 B.日本偷襲珍珠港C.《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D.第二戰場的開辟9.(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考古學家在野外考古中出土“耒耜、破碎陶器、碳化稻谷、動物頭骨”等。由此可以推測,這遺址屬于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10.(2025七下·武威開學考)三國兩晉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發展的階段,其產地主要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常見器物有碗、盤、盆、壺、燈、香爐等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A.農業技術產生進步 B.國家實力不斷提高C.江南地區得到開發 D.自然條件很優越11.(2025八下·青秀開學考)閱讀關于京師大學堂的介紹,分析京師大學堂的設立( )戊戌變法失敗后,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并附設有中小學,學生總數200余人。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期間停辦。 1902年復校,設預備科及速成科等。 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醫學實業館。 1905年又設政法、文學、格致、工科四科。 到1910年已設有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畢業生分別授予貢生、舉人、進士等頭銜。A.有助于新式教育的發展 B.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C.促進我國義務教育普及 D.完全擺脫封建思想束縛12.(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黃石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下面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中外歷史事件,可以佐證新航路的開辟( )16-18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公元16世紀—18世紀中葉 葡萄牙人獲得了在澳門的租借居住權,荷蘭占據臺灣; 玉米、甘薯傳入中國; 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遠銷墨西哥; 美洲等地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沿襲“海禁”,乾隆中期只留廣州一口通商。 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意大利人利瑪竇前往中國,借助傳播科學知識傳教; 伏爾泰根據中國歷史故事,編寫了劇本《中國孤兒》;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成為最大殖民國家。A.改變了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B.促進了中國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C.推進了中國社會的快速轉型D.推動了中國明清社會的巨大變化13.(2025·封開模擬)九年級(1)班同學以“歷史上水陸交通的發展”為主題,制作了相關知識圖譜。綜合下表中的信息,對歷史上水陸交通發展帶來的共同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項目 發展演變路線范圍 陸、海絲綢之路→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 歐、亞、非三大洲→歐、亞、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 動力:自然力→機械力 工具:駱駝、帆船→蒸汽輪船、火車重要人物 中國:張騫、鄭和等 世界:哥倫布、麥哲倫等貿易往來A.密切了各地經濟文化聯系 B.促進了人口向非洲的遷移C.實現了全球經濟共同繁榮 D.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落后14.(2025七下·珠海期中)題表可用來說明唐朝的興盛得益于( )時期 政治措施唐太宗時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武則天時期 創立殿試制度唐玄宗時期 改革稅制和兵制A.皇權的平穩更替 B.選官方式的調整C.制度的創新發展 D.開放的社會風氣15.(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雙減”學情調查歷史試題)農村改革以前,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以下對其原因分析中,你認為不準確的一項是( )A.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鍋飯 B.村民缺少生產自主權C.村民勞動一年,收入卻不多 D.村民文化思想素質較低16.(2025九下·涼州開學考)“帝國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國的內湖,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商旅往來,絡繹不絕。”材料中的“帝國”( )A.橫跨三洲 交通便利 B.東方大國 經濟發達C.文化昌盛 封閉自守 D.民主共和 法律完備17.(2025九下·南寧開學考)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下圖所示是美國某一階段的發展示意圖,F1是它發展的動力,F2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動力F1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B.圖中阻力F2是英國的封建統治C.圖中b處標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D.圖中c處標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18.(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李立三的俄籍夫人李莎在回憶20世紀20年代蘇俄的生活時說到:我平時上學走的那條街上來也有些商鋪,都是臟了吧唧的,櫥窗上都是灰,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不知怎么,不知不覺,玻璃又擦的比較干凈,櫥窗里又出現了比較豐富的商品。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蘇聯模式的形成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赫魯曉夫的改革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19.(四川省達州市經開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認為,雖然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載體是法、英兩國,但是我們應把這兩場革命看成是一座覆蓋了更廣泛地區的火山的孿生噴發口。他強調的是( )A.法國政治革命影響了英國工業革命B.這兩場革命體現了當時世界的發展趨勢C.英法革命的目的都是推翻封建統治D.暴力革命改造社會,也帶來流血和動蕩20.(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張之洞為使漢陽鐵廠放在湖廣總督府鼻子底下,廠址選在地勢低洼,離煤鐵資源很遠的地方,僅墊高鋪平就花三十多萬兩銀子,資金遠超計劃,只好一再追加。這反映出洋務派A.軍事企業產品面向市場 B.企業資金嚴重匱乏C.企業深受外國勢力操控 D.企業管理封建落后21.(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彼得拉克(1304~1374年)的《歌集》有大量熱愛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間的幸福,追求愛情和榮譽的詩篇,也有不能徹底和宗教傳統及禁欲主義思想決裂的苦悶。這反映了彼得拉克( )A.重視標新立異 B.追求人性解放C.反對君主專制 D.拋棄宗教信仰22.(2024七下·惠來月考)歷史學習中,比較法的運用有助于我們分析歷史現象的異同、探討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比較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封建社會的治世局面出現原因時,發現其共同點有(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治世出現的前提 ②統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舉選才③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注意減輕百姓負擔 ④統治者推行墾荒政策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23.(2024七下·大連月考)“貞觀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歲以下男子服兵役。中書省擬定敕文,文件到門下省,魏征堅持認為不可,沒有簽署,前后來回多達四次,太宗發怒,當面責備魏征……魏征以征稅失信為例,勸說太宗減少稅賦和兵役……太宗說,我的過錯很大。于是收回成命。”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獨斷專行 B.改革稅制 C.虛心納諫 D.裁減冗員24.(2024·湖北模擬)《貞觀政要》載,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以下措施最符合這一治國理念的是( )①輕徭薄賦,鼓勵農業生產 ②虛心納諫,積極整頓吏治③減省刑罰,減輕農民負擔 ④知人善任,完善進士科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2024七下·市北區期末)有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隋唐時期統治者解決這兩大問題分別是通過( )A.八股取士和文字獄 B.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C.八股取士和通判制度 D.科舉制和行省制26.(2024八下·連平期末)下表所列歷史事件,集中反映了我國( )時間 事件1970年 我國獨立研制并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1973年 袁隆平培育秈型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初 屠呦呦團隊發現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2022年 中國形成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建設體系A.交通領先世界 B.國防實力增強C.堅持自主創新 D.重視醫療發展27.(2024九下·茂名期末)陳毅曾對主持“兩彈一星”工作的聶榮臻說:“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現在還不太硬,你們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我的腰桿就硬了。”此話反映出( )A.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自主而為 B.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C.外交發展取決于核武器研制 D.中國研究核武是公開的大事28.(2024七下·江南期末)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繁榮和詩歌創作高峰的時期之一,下列詩句反映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是( )A.“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C.“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D.“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29.(2023九下·沙洋月考)“它以農戶或小組為承包單位,擴大了農民的自主權,發揮了小規模經營的長處,克服了管理過分集中、平均主義的弊端,又繼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積極成果,堅持了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段話描述的經濟體制改革措施是A.完成三大改造 B.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增強企業活力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0.(2023七上·龍湖期中)下圖是小哲同學用于大單元學習的時空定位,它最適合用于研究( )A.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B.中國古代社會轉型C.秦統一六國的過程 D.春秋戰國社會動蕩31.(2024九上·荔灣期中)制作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維導圖中的空白處應填寫( )A.《資本論》的問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國際歌》的創作 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32.(2024九上·重慶市月考)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在自身重力不變的情況下,重力小于浮力時,就會上浮。反之則會下沉。對圖1到圖2的變化原因解讀正確的是( )A.基督教的不斷興起 B.伊斯蘭教的傳播C.查理曼帝國的建立 D.人文主義的盛行33.(2024九下·南川期中)物理科代表巧用電路圖表示17世紀后期某國家最高權力的轉移(如圖:打開S1,閉合S、S2,L燈亮)。其意指(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日本34.(2024·增城模擬)鴉片戰爭后,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是列強侵華的重要內容。到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時,仍有此項內容,而列強與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中,卻沒有此項內容了。這反映出( )A.清朝統治根基的動搖 B.列強在華矛盾的加劇C.中國徹底淪為殖民地 D.列強侵華方式的變化35.(2024九下·烏魯木齊模擬)比較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其歷史作用的相同之處是( )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B.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D.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36.(2024·廣東模擬)有學者認為,三次科技革命推動著大國崛起,第一次是英國鶴立雞群,第二次是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第三次是美蘇兩極爭霸和美歐中日俄一超多強。由此可見,科技革命( )A.推動了技術的進步 B.導致世界動蕩不安C.決定國際格局演變 D.影響世界歷史進程37.(2024九下·長春模擬)有同學為參加專題論壇活動,搜集了1689年《權利法案》、1787年美國憲法、1789年《人權宣言》、1804年《拿破侖法典》等歷史文獻。該論壇的主題應該是(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大眾教育的新發展C.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D.歐洲的一體化進程38.(2024九下·禹州模擬)在三大戰役中,毛澤東同志主張先打錦州,因為從戰場的全局來看,錦州地處東北和華北之交的走廊地帶,是華北與東北交通聯絡的咽喉要地,攻克錦州即可切斷東北國民黨軍的后路。戰役的部署充分說明( )A.決定戰爭勝敗的是新式武器 B.國民黨軍隊作戰不夠勇敢C.國民黨缺乏堅實的交通保障 D.正確的戰略策略的重要性39.(2024九下·禹州模擬)據估計,截至南朝初年,南渡人口達到90多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的六分之一,為江南農業的迅速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該材料主要說明江南地區的開發得益于( )A.環境與氣候條件優越 B.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 D.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40.(2024·汕尾模擬)“同(治)光(緒)之際……時大亂(指太平天國起義)初平。……李鴻章、翁同穌,亦聯袂而起。時封疆大吏漢人居半,即樞要之地,實力亦漸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國運動( )A.導致清政府政治權力結構變化 B.為洋務運動的興起奠定了基礎C.加劇中央與地方勢力集團矛盾 D.推動了清王朝統治集團的分裂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5世紀,歐洲學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作品的數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寫自傳的總和還要多”和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歐洲開展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倡導尊重人的價值和作用,促進了材料寫自傳現象的興起,D項正確;莊園經濟在這一階段已經開始瓦解,且其與材料現象無關,排除A項;近代科學實在16、17世紀興起的,與材料現象無關,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歐洲人流行寫自傳,不涉及其他文明,與文明交流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文藝復興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2.【答案】D【知識點】阿拉伯帝國3.【答案】D【知識點】安史之亂4.【答案】B【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5.【答案】B【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6.【答案】A【知識點】非洲獨立運動與“非洲年”7.【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8.【答案】B【知識點】二戰的爆發與主要戰場9.【答案】D【知識點】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10.【答案】C【知識點】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由材料“三國兩晉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發展的階段,產地主要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常見器物有碗、盤、盆、壺、燈、香爐等日用品”可知,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蘇、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區的青瓷制造迅速發展。南方青瓷制造迅速發展是當時南方經濟發展迅速的一個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長期戰亂,北民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使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起來,故選項C符合題意;A. 農業技術產生進步 ,材料反映的是手工業方面青瓷制造業的進步,與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無關,不符合題意;B. 國家實力不斷提高 ,國家實力不斷提高并不能直接推動青瓷制造業迅速發展,不符合題意;D. 自然條件很優越 ,自然條件很優越不是青瓷制造業的進步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看出出現的現象,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回答,這就是要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11.【答案】A【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02年復校,設預備科及速成科等。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醫學實業館。1905年又設政法、文學、格致、工科四科。到1910年已設有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師大學堂從1898年設立后不斷發展,增設多種學科和館所,有了較為系統的教育體系,培養了眾多人才,這對新式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A項正確;京師大學堂的設立屬于文化教育領域,無法抵制列強的經濟侵略,排除B項;京師大學堂的設立是近代新式教育的起步,未體現對我國義務教育普及的促進,排除C項;到1910年,京師大學堂畢業生仍授予貢生、舉人、進士等頭銜,說明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擺脫封建思想束縛,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教育,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12.【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13.【答案】A【知識點】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英國的殖民擴張與“三角貿易”;第一次工業革命14.【答案】C【知識點】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隋朝創立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唐玄宗改革稅制和兵制,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強了軍事力量。故表格可用來說明唐朝的興盛得益于制度的創新發展,選項C正確;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5.【答案】D【知識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前進16.【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的興亡【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帝國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國的內湖”可以得出這指的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版圖橫跨三洲;而“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商旅往來,絡繹不絕”體現出羅馬帝國交通便利,綜上材料中的“帝國”橫跨三洲 交通便利,故選項A符合題意;B. 東方大國 經濟發達 ,羅馬帝國位于亞歐非三州交界,并不屬于東方大國,不符合題意;C. 文化昌盛 封閉自守 ,羅馬帝國文化并沒有封閉自守,不符合史實;D. 民主共和 法律完備 ,羅馬帝國沒有實行民主共和制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把它和所學知識結合判斷出這是羅馬帝國,再結合對羅馬帝國相關知識的理解識記回答。17.【答案】C【知識點】《獨立宣言》【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b處是1776年,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故選項C符合題意;A. 圖中動力F1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受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因果關系錯誤,不符合史實;B. 圖中阻力F2是英國的封建統治 ,美國獨立戰爭前,資本主義出現發展,但遇到了圖中的阻力F2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而不是英國的封建統治,不符合題意;D. 圖中c處標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美國獨立戰爭中1777年的薩拉托加大捷是戰爭的轉折點,不是結束,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即示意圖,特別是其中的時間,把它和課本基礎知識結合進行分析識記回答,這就是要分析識記課本基礎知識。18.【答案】B【知識點】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19.【答案】B【知識點】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20.【答案】D【知識點】洋務運動21.【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22.【答案】D【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23.【答案】C【知識點】“貞觀之治”24.【答案】B【知識點】“貞觀之治”25.【答案】B【知識點】“貞觀之治”;科舉制的創立與完善26.【答案】C【知識點】“兩彈一星”;袁隆平及雜交水稻;衣食住行的變遷;屠呦呦及青蒿素27.【答案】B【知識點】“兩彈一星”【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現在還不太硬,你們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我的腰桿就硬了”可知,研制導彈、原子彈有利于提升國防實力,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即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故選項B符合題意;A. 中國發展核武器是自主而為 ,中國發展核武器主要依靠本國力量,自主而為,但材料內容沒有強調中國發展核武器的依靠力量,而是強調了研制核武器成功的影響,不符合題意;C. 外交發展取決于核武器研制 ,核武器的研制對外交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表述為“取決于”,不符合題意;D. 中國研究核武是公開的大事 ,材料內容主要強調研制核武器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即國防建設是外交的堅強后盾,沒有強調中國研究核武器是否公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28.【答案】A【知識點】安史之亂【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其中“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反映的就是安史之亂帶來的,故選項A符合題意;B.“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局面,不符合題意;C.“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反映的是民族交融的景象,不符合題意;D.“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反映的是堅貞的愛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抓住題干中的關鍵句子“ 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 ”,拿它來分析備選項,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29.【答案】D【知識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0.【答案】B【知識點】秦滅六國;春秋爭霸;百家思想與“百家爭鳴”31.【答案】B【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從空想到科學”可以判斷應該填科學理論的誕生或者誕生標志。所學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因此,空白處應填寫: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選項B符合題意;A.《資本論》的問世,1849年,馬克思移居倫敦。定居倫敦后,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就成了馬克思幾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在這里查閱資料,撰寫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其中,《資本論》是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不符合題意;C.《國際歌》的創作,《國際歌》的創作,是巴黎公社失敗后創作的,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展現了無產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不符合題意;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著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是馬克思主義從理想到現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即示意圖,看懂示意圖的含義,再結合對所學知識的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32.【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33.【答案】B【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34.【答案】D【知識點】《辛丑條約》及其危害35.【答案】B【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36.【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37.【答案】A【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38.【答案】D【知識點】三大戰役39.【答案】C【知識點】江南地區的開發40.【答案】A【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沖刺2025:中考歷史壓軸重難題專訓(二)(學生版).docx 沖刺2025:中考歷史壓軸重難題專訓(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