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宣城市皖東南初中四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我們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在這些營養(yǎng)物質中,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 )A.糖類、脂肪、蛋白質B.水、無機鹽、蛋白質C.水、無機鹽、維生素D.維生素、糖類、脂肪2.軟棗獼猴桃口感酸甜,風味獨特,而且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被譽為“維C之王”。人體缺乏維生素C時,會患( )A.夜盲癥 B.壞血病 C.佝僂病 D.神經炎3.下列食物各100克,為人體提供的能量比其它食物多的是( )A.瘦肉 B.綿白糖 C.肥膘肉 D.牛奶4.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合理營養(yǎng)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下列飲食習慣及解釋你不認同的是( )A.多吃綠色食品可減少污染物的攝入B.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食品可促進身體快速發(fā)育C.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補充維生素D.每天喝一杯牛奶可獲取蛋白質和鈣5.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圓滿成功。下圖中的曲線表示淀粉、蛋白質、脂肪在航天員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曲線x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B.曲線y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最終被分解為氨基酸C.器官③中含有胃液、腸液、胰液D.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部位④6.與小腸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相適應的結構有( )①小腸長約5~6米②小腸內有多種的消化液③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皺襞,皺襞上有大量的小腸絨毛④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如圖表示甲、乙、丙、丁四種健康食品(各100g)中部分營養(yǎng)成分的比較,可能最適合貧血癥患者食用的食物是( )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有關心率和脈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的正常心率,平均每分鐘約75次B.正常人每分鐘脈搏的次數(shù)與心跳的次數(shù)一致C.心率隨著人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以及運動狀態(tài)不同而不同D.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fā)達,安靜狀態(tài)下的心率比一般人快9.心臟能為人體內的血液在全身血管內循環(huán)流動提供動力。如圖為心臟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心臟的四個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B.若扎緊⑤,從①向心臟灌水,則水從②流出C.B、C內流靜脈血,A、D內流動脈血D.體循環(huán)的途徑是“B→③→④→D”10.A型血的玲玲不幸遭遇車禍需要緊急大量輸血,從血庫中提取血液的血應為A.A型血 B.B型血 C.AB型 D.O型血11.下面是某人的血液常規(guī)化驗單,根據(jù)化驗結果此人可能患有醫(yī)院檢驗科報告單No.0023677 姓名:李軍 性別:男 年齡:15化驗項目 測定結果 正常參考值紅細胞計數(shù)(RBC) 3.5×1012個/升 男:(4.0—5.5)×1012個/升白細胞計數(shù)(WBC) 18×109個/升 (4.0—10)×109個/升血紅蛋白(Hb) 142克/升 男:120—160克/升血小板計數(shù)(PLT) 210×109個/升 男:(100—300)×109個/升A.貧血 B.急性炎癥C.貧血和急性炎癥 D.血栓12.“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可用來治療該病的危重病患者,當康復者的血漿經處理輸入患者上肢的靜脈中后,這種含大量抗體的血漿隨患者血液經過他肺部時的途徑依次是( )①上腔靜脈 ②下腔靜脈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 ⑥肺動脈 ⑦肺靜脈 ⑧肺部毛細血管A.①→③→④→⑥→⑧ B.②→⑧→⑤→⑦→⑧C.①→②→⑧→⑤→⑧ D.⑤→③→④→⑥→⑦13.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是數(shù)量最多的血細胞B.②是最大的血細胞C.③是最小且不規(guī)則的血細胞D.①和②的細胞中都有細胞核14.小林騎車出行不小心摔倒受傷,血液呈暗紅色,緩慢而連續(xù)不斷地從傷口流出,下列急救措施中合理的是A.不做處理,任其自行止血 B.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止血帶止血C.在傷口處貼上創(chuàng)可貼 D.在傷口的遠心端用止血帶止血15.春季是流感高發(fā)的季節(jié),輸液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輸液時,針刺入的血管是(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任何一種血管16.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時會導致肺泡的彈性回縮減弱,此情況將直接影響( )A.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B.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C.胸廓的擴張與回縮 D.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17.下列關于血液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液有防御、保護作用B.血液能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廢物C.血液中的血小板能止血和凝血D.血液中的紅細胞只能運輸氧氣18.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吸煙能誘發(fā)多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人體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有共同的通道,該結構是( )A.咽 B.口 C.喉 D.鼻19.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地方是( )A.肺泡 B.組織細胞 C.肺泡周圍毛細血管 D.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20.如圖是“驗證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變化”的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夾緊①處,在呼吸處呼氣,乙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夾緊②處,在呼吸處吸氣,甲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二氧化碳從肺泡呼出體外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D.實驗中,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來自人體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21.進行肺部X光檢查時,醫(yī)生通常要求受檢人深吸一口氣,這樣胸片上病灶呈現(xiàn)得更清晰。下列有關深吸氣時人體相應變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深吸氣過程中,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B.深吸氣過程中,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C.深吸氣過程中,肋間肌舒張、膈肌收縮D.深吸氣過程中,膈頂下降,胸廓容積增大22.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如果邊吃飯邊說笑,容易導致( )A.會厭軟骨蓋喉口 B.空氣進入食道 C.食物進入氣管 D.食物堵塞咽部23.五月的青島處處花開艷麗,街角便可遇到團簇而生的花海,但花粉有時會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的敘述錯誤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B.呼吸道對氣體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C.鼻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濕潤空氣D.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氣體順暢通過24.下圖表示人體呼吸的全過程,其中通過擴散作用實現(xiàn)氣體交換的過程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5.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用于治療呼吸道異物阻塞造成的窒息(如圖),其原理是:通過壓迫上腹部產生的沖擊力使( )頂部迅速上升,增大胸腔的壓力,進而排出異物 A.胸肌 B.腹肌 C.膈肌 D.肋間肌二、判斷題26.痰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27.檢測蛋白質時,向盛有蛋清稀釋液的試管中滴加雙縮脲試劑會出現(xiàn)紫色反應。( )28.動脈里流的一定是動脈血,靜脈里流的一定是靜脈血。29.人體手背上青筋是靜脈,中醫(yī)上切的“脈”是腕部的橈動脈。( )30.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需經過2層細胞。( )31.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進入消化道。( )32.人體運輸氧氣的載體是血紅蛋白。( )33.血液在人體全身的循環(huán)途徑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人體先進行體循環(huán),再進行肺循環(huán)。( )34.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間肌組成,底部由膈封閉。( )35.對于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最好輸入全血進行治療,以利于病人的血液循環(huán)。( )三、綜合題36.“民以食為天”,人們攝取的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必須先分解為小分子的有機物,才能被人體細胞利用。圖甲表示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各部分結構;圖乙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內逐步分解的示意圖。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數(shù)字,“________”上填文字)(1)圖甲中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能分泌不含消化酶的 ,并貯存在膽囊里。(2)圖乙中的①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圖甲中的標號[ ],表示的物質是 ,可最終被分解為可吸收的 。(3)據(jù)圖甲寫出來人體消化的食物所經過的通道: (用數(shù)字與箭頭表示)。(4)蛋白質的起始消化器官是[ ],它除了有消化功能,還能吸收 。37.如圖所示,圖1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①是右心房;圖2是血液流經某器官時一種物質含量變化的曲線圖,圖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連續(xù)的三種血管;圖3中,A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請據(jù)圖回答問題(在橫線上填圖中序號):(1)在圖1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的血管有 。(漏填不給分)(2)如果圖2的曲線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則乙血管對應圖1中 血管,丙血管對應圖1中 血管。(3)如果圖2的曲線表示氧氣含量的變化,則乙血管對應圖1中 血管,丙血管對應圖1中 血管。(4)圖3中的A血管對應圖1中的 (漏填不給分)血管。(5)腦細胞的代謝廢物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會最先到達圖1中心臟的 腔室。四、實驗探究題38.饅頭是民間傳統(tǒng)的面點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淀粉,質地黏軟,口味香甜。為了探究“口腔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某校生物社團的同學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分析回答:組別 1 2 3 4饅頭碎屑/塊 適量饅頭碎屑 適量饅頭碎屑 適量饅頭塊 適量饅頭碎屑唾液/清水 2ml唾液 A 2mL唾液 B攪拌程度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充分攪拌溫度(10分鐘) 37℃ 100℃加入碘液 5滴(1)為探究唾液對饅頭是否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根據(jù)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原理推測,1號和2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現(xiàn)藍色的是 號試管,證明 。(2)探究溫度對口腔(唾液淀粉酶)消化饅頭(淀粉)的影響作用,需要把4號試管的B條件設置為 。(3)37℃水浴10分鐘后,小剛將3號裝置的饅頭塊切開并滴加碘液,觀察到饅頭塊內部的顏色 。《安徽省宣城市皖東南初中四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參考答案1.A2.B3.C4.B5.C6.B7.C8.D9.C10.A11.C12.A13.D14.D15.B16.D17.D18.A19.B20.B21.C22.C23.C24.D25.C26.錯誤27.正確28.錯誤29.正確30.正確31.錯誤32.正確33.錯誤34.正確35.錯誤36.(1) 肝臟 膽汁(2) 2 麥芽糖 葡萄糖(3)2→1→3→4→7→6→8(4) 4 部分水和酒精37. ⑥⑨(漏填不給分) ⑥ ⑦ ⑨ ⑧ ⑤⑩(漏填不給分) ①38.(1) 2ml清水 2 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2)2ml唾液(3)變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