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第一節 城鄉空間結構(第二課時)第 二 章 城 鎮 和 鄉 村NASA-全球燈光地圖長江三角洲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美加五大湖城市群美國東部城市群英國南部城市群歐洲西部城市群觀察世界六大城市群的分布,總結分布特點?北半球中緯度低平沿海地區新中國為什么定都北京?目錄自然地理因素社會經濟因素三、城鄉區位分析這兩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的。【城鄉區位分析】1、區位概念: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該地理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2、城鎮區位選擇:指城鎮與外部自然、社會、經濟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3、影響城鎮形成和發展的區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P331111111111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河流氣候礦產資源影響城鎮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河流氣候礦產資源影響城鎮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中國三級階梯和百萬人口城市分布圖1.在中國哪一級階梯百萬人口大城市最多?為什么?在第三級階梯百萬人口大城市分布最多。因為第三級階梯以平原丘陵為主。2.巴西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平原還是巴西高原?為什么?城市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熱帶地區,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海拔高,氣候溫和。3.讀青藏高原主要城市分布圖,說出城市分布特點,并解釋原因?高寒地區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區,水源充足,熱量充足。(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形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外聯系方便,利于城市的興起和發展。山區、高寒地區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熱帶地區,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地形河流氣候礦產資源影響城鎮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為什么世界六大城市群都分布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中緯度地區溫度適宜、降水適中中低緯度地區溫度適宜、降水適中,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人口密度大,城市多。氣候條件惡劣的荒漠干旱地區,高緯度寒冷地區,濕熱的熱帶雨林地區,城市較少。氣候地形河流氣候礦產資源影響城鎮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①河流水運的起點或終點: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運障礙的地方,貨物在此轉運。如江西省贛州市。②兩條河流的交匯處:支流與干流匯合的地方是城市選址的良好區位,因為具有三個方向上的水運優勢,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這里集聚、中轉。如宜賓、重慶、武漢。③河流入海處:上可與河流相通,下可以轉向海外,河海聯運便利,腹地寬廣。如上海、廣州,杭州。④陸上交通的過河點位置:河流兩側,交通便利。如蘭州、南京長江大橋。具有供水、運輸軍事防御功能河流為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條件河流地形河流氣候礦產資源影響城鎮區位的自然地理因素礦產資源工業革命后,資源豐富地區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工礦城市因煤炭興起的城市:大同(山西)因石油興起的城市:玉門(甘肅)、克拉瑪依、大慶因鐵礦興起的城市:攀枝花(四川)、馬鞍山(安徽)2222222222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城鎮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旅 游 業文化因素交通條件政治因素旅 游 業文化因素交通條件影響城鎮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湖南株洲九省通衢-武漢交通條件交通建設可促使某些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揚州、株洲、鄭州、格爾木政治因素旅 游 業文化因素交通條件影響城鎮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巴西利亞華盛頓一些政治事件對某些城市形成、發展影響極大華盛頓、巴西利亞、堪培拉……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旅 游 業文化因素交通條件影響城鎮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麗江大 理西雙版納旅游業的發展對某些城市形成、發展影響極大旅 游 業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桂林……政治因素旅 游 業文化因素交通條件影響城鎮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發展對某些城市形成、發展影響極大宗教活動:耶路撒冷、麥加、拉薩教育科技:硅谷、班加羅爾、筑波、新竹文化因素【區位因素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城鎮區位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斷變化。有些因素如軍事、宗教等對現代城鎮區位的影響已經很脆弱,而自然資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對城鎮區位有巨大影響。【鄉村聚落分布特點】從地勢地貌看,平原盆地鄉村聚落多、規模大,山地高原鄉村聚落少、規模小。從氣候條件而論,濕潤溫暖的地方鄉村聚落多、規模大,酷寒酷熱或干旱缺水的地方鄉村聚落少、規模小。鄉村聚落具有明顯的親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豐富、水運方便的地方,這樣有利于居民生活。鄉村聚落趨向于交通運輸便利的地方。總體上看,自然條件好的地方鄉村聚落多,差的地方鄉村聚落少。鄉村聚落的空間結構第一,鄉村土地利用方式較為簡單。第二,聚落空間形態與城市明顯不同。第三,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務功能相對突出。鄉村空間結構# 聚落空間形態與城市明顯不同從鄉村聚落的空間形態來看,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到當地地理環境的深刻影響密集型鄉村聚落人口稠密的旱作農業地區。規模較大、房屋高度密集分散型鄉村聚落地形復雜或特殊的生產類型地區,如水稻生產地區。呈點狀松散布局半聚集型鄉村聚落規模不大、住房排列松散。最典型的是山區小村。一個村只有十幾戶村落格局大而緊湊,但村民住房排列雜亂無章,村中道路較為彎曲,這類村落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密集型鄉村聚落可分為街道式、團塊式和棋盤格式等村落# 密集型鄉村聚落1. 世界上的大城市,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在濱海平原、濱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為什么城市相對密集?2. 紐約位于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讀圖 2-13,從地理區位的角度,分析紐約成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1. 世界上的大城市,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在濱海平原、濱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為什么城市相對密集?①中低緯度地區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②濱海平原、濱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利于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筑投資,所以城市相對密集。2. 紐約位于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讀圖 2-13,從地理區位的角度,分析紐約成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地處溫帶,氣候宜人;地形平坦;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3. 深圳位于廣東省南部,原為一個小漁村。1980年8月設置經濟特區,迅速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大都市。讀圖2-14、圖2-15,想一想,深圳的崛起與地理區位有哪些關系?深圳與香港兩個城市應當怎樣互相促進和協調發展?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優越;改革開放政策支持。香港和深圳應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同時,利用港珠澳大橋實現更為便利的交流和溝通。【課堂小節(第二課時)】(共34張PPT)第一節城鄉空間結構(第一課時)第二章城鎮和鄉村結合實例,解釋城鎮和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說明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課程標準1.能說出城鄉土地利用方式。2.能說出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的基本特點及在城市中的分布。3.會從自然要素、社會經濟要素分析影響城市布局的區位。4.理解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學習目標思考:城鎮和鄉村的景觀各有什么特點。人口規模大,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人口稠密。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發達。城鎮鄉村人口規模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分布較為分散,田園景觀。城市:房屋高大;道路寬敞而平整;燈光亮度高;公共設施數量和類型多。鄉村:房屋低矮,道路狹窄而不平;燈光亮度小;公共設施數量與類型少。鎮:介于二者之間。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01-城鎮與鄉村的概念城鎮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鄉村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人口分布較為分散的地方一、城鄉土地利用農業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1、土地分類農業生產耕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農田水利建筑物構筑物住宅、工礦、交通、旅游、軍事前兩者之外的城鎮以建設用地為主,鄉村以農用地為主。2、城鄉土地利用差異城鎮土地利用是指城鎮中工業、交通、商業、文教、衛生、居住、綠化等建設用地的狀況,對比:小、中、大城市土地利用狀況1、城市由小到大,土地利用構成更加復雜了,土地利用類型以居住和工業用地為主,交通線路越來越密集、商業用地增多。2、商業用地主要布局在城市的幾何中心、交通線路沿線,交叉口地帶。對比:鄉村和鎮土地利用的差異2、居住用地、園地面積增加,耕地、林地比重減小。鄉村主要以耕地、林地為主。1、由鄉到鎮,地域面積擴大了。土地利用構成復雜了,土地利用類型多樣了,增加了商業、交通、工業、綠化和市政用地。項目 土地利用類型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 作用 景觀圖城鎮鄉村2019中圖版城鄉土地利用自主探究指城鎮中工業、交通、商業、文教、衛生、居住、綠化等建設用地的狀況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較大比重,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相對分散以農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為主反映農業生產布局、農村居民點以及相關設施的分布狀況反映城鎮布局形態和空間功能差異以建設用地為主;居住用地是其最基本的職能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城鄉空間結構02在城市土地開發利用過程中,人口和產業在空間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質的功能區,這些功能區的布局與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主要有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交通與倉儲區、生態功能區以及其他功能區等這些功能區的布局與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01-空間集聚與城市空間結構位置:(高)郊區、靠山地區、與風景區相連;(低)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相連居住區11.城鎮內部功能區特點:①占地面積大;②分化為高級低級住宅區濱江宜居區中高級住宅區多分布在城市外圍,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低級住宅區多分布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環境相對較差。住宅區形態:點狀、條狀分布特點:①占地面積較小;②人流量大;③地價高;④土地利用集約、是城市核心。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商業區2.城鎮內部功能區2中心商務區( CBD)人員的數量晝夜差別很大。中心商務區建筑物高大稠密,內部在空間上明顯有分區。高度集中了一個城市的經濟、科技、文化、金融、貿易、服務、咨詢等多種功能,經濟活動最活躍。特點:①工業集聚區;②地價低;位置:分布在城市外圍;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盛行風的下風向或河流的下游工業區2.城鎮內部功能區3六景工業園南寧 六景工業園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紐約曼哈頓美國紐約曼哈頓區云集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銀行、大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摩天大樓聳立,因此紐約有“站著的城鎮”之稱。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東京銀座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上海陸家嘴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中心商務區(CBD)——城市核心區域特征:①高樓大廈林立,公司總部云集;②作為城市經濟樞紐和觀光購物區域;③商貿服務業發達;④土地利用集約,地價房租甚高;⑤人流匯集,交通繁忙。與其他功能區的關系在中心商務區周邊,分布有市政區、住宅區、生態功能區等,再往外則分布有交通樞紐和工業區。中心商務區內部垂直分區示意圖環境因素文化因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城鎮功能分區的成因2.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因素影響城市的空間結構的因素城市的空間結構受制于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狀況、政策等因素,它隨著城市的發展而變化歷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設計可以維持久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對日后的功能分區有著深遠的影響。文化因素: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區域內,如果某個種族或宗教團體占優勢,就有可能形成種族聚居區在制定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生態人居建設、交通路網布局、重點項目建設和園林綠化配置;協調好工業區、居住區、商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等城市功能區的發展關系經濟因素——地租水平商業住宅工業0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離AB商業區住宅區C工業區商業區:由于付租能力強,布局在城市的幾何中心。方便接近最多的消費人群。住宅區:付租能力居于商業、工業之間,所以住宅區布局在兩者之間,既方便人們工作又便于購物。工業區:付租能力最弱,由于占地面積廣,地租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距市中心的距離對工業生產影響較小,布局在郊區對城市環境影響較小。經濟因素——交通通達度思考:交通干線兩側房地產價格為什么較高?交通通達度高,地租高。因此商業區會沿主干道,道路的交叉口處,道路的拐角處布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圖2.8 北京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關系示意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北京市適時調整空間結構,將市一級政府部門搬遷至近郊通州,并帶動中心城區相關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將通州建設為北京市的副中心政策因素第頁城市空間結構影響城市內部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地租水平交通通達度城市功能分區成因歷史因素社會因素收入知名度種族、宗族行政因素引導或者劃定不同的功能區干預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歷史背景影響城市功能分區基礎形成功能區分化主要原因影響住宅區分化成都城市功能區圍繞市中心呈同心圓狀分布,市中心是商業、行政和居住混合區;居住區、文化區主要分布在二環路以內;工業區較為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環路以外。沈陽工業區分布在交通線路兩廂,主要位于市區東西兩側;居住區相對集中,位于市中心區及其外緣。北京作為明清時期的都城,其中心是故宮而不是中心商務區,商業中心表現為多核狀布局。活動(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成都市團塊狀的空間結構形成的原因。成都城市空間結構呈團塊狀,與當地的地形有關。成都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功能區的分布不受地形的阻隔,可成片分布。活動(2)結合交通運輸干線的引導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陽市的空間結構特點。沈陽城市空間結構呈組團式的松散布局,沿交通干線放射方向發展。(3)大都市中心區地租水平較高,為集約利用土地,通常高樓大廈林立,而北京市故宮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受歷史、文化因素影響,北京為了保護故宮的歷史文化價值,周圍不允許建高層建筑。城市空間結構從城市空間結構來看,較小的城市多表現為同心圓狀、扇狀和條帶狀,較大的城市多表現為多核心狀、棋盤格狀等各個城市的空間結構不一樣,但是卻有類似的深層規律中心商務區中產階層住宅帶過渡帶通勤帶工人住宅帶a中心商務區中低級住宅區批發、輕工業區高級住宅區低級住宅區bc批發、輕工業區中心商務區低級住宅區高級住宅區中級住宅區重工業區次級商務區郊外住宅區郊外工業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同心圓模式:(成都、芝加哥)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的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拓展,同心圓模式由5個同心圓組成。多核心模式:(上海)隨著城市的不斷向外拓展,原有市中心由于地價高、交通、居住擁堵等原因,使得郊區開始出現新的核心。扇形模式:(沈陽)在小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影響下,城市各功能區出現沿著交通線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拓展的趨勢。改善環境狀況,建設宜居的生活空間:發展衛星城、合理規劃工業區、保留一定規模的綠地。1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合理安排居住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2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1、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 )A.工業區 B.商業區C.住宅區 D.開發區2、主要呈點狀或條狀分布于城市街道兩側的城市功能區是( )A. 商業區 B. 住宅區C. 行政區 D. 工業區CA練習3.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的變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務區地價高于工業區B.中心商務區工業用地減少C.住宅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D.工業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下圖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圖”。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間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3~4題。4.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的必備條件是( )A.城市服務等級提高 B.城市交通條件改善C.城市流動人口增加 D.城市生態環境優化CB練習讀某城市工業、商業、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示意圖,回答5~6題。5.圖中橫坐標上數字所在的“距離段”,表示商業區可能性最大的是(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④6.從地租水平來看,圖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A.市中心 B.街道兩側 C.主干道交會處 D.城市綠地AC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城鄉空間結構第一課時-湘教版(2019)必修二 2024-2025學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pptx 2.1城鄉空間結構第二課時-湘教版(2019)必修二 2024-2025學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