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4月末)初二階段性質量監測 歷史一、選擇題(共 1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 合題目要求)1 .有學者認為,只有爭取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才能改變近代中國所面臨的惡性循 環的命運。根據該觀點,中國改變 “ 惡性循環的命運 ” 的標志是A. 抗日戰爭的勝利 B.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C. 新中國的成立 D.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2 .劉少奇在某次政協會議上指出: “ 這是目前時期全國人民的大憲章。 ” “ 它是如此的堅定明確,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應該做而且必須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而且不允許做 的。 ” 被劉少奇稱為 “ 大憲章 ” 的是A. 《共同綱領》 B.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土地改革法》3 .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 ,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的標志性事件是A.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C. 三大改造的勝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4. 1950年, “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的 “ 最可愛的人 ” 是A. 中國工農紅軍 B.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C.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D. 中國人民志愿軍5 .“ 魂飛萬里,盼歸來, 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 · · · · · ·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 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的 歷史人物是A. 雷鋒 B. 焦裕祿 C. 王進喜 D. 鄧稼先6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7. 1987年,鄧小平會見南斯拉夫客人時說: “ 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 的資源 · · · · · · 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 ” 次年,中央在海南A. 成立軍政委員會 B. 創辦經濟特區C. 建設國際旅游島 D. 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8. 1984年 11月,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改革開放后上海第一家試行股份 制經營的股份有限公司。這反映了A. 中美關系正常化 B.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C. 浦東新區的建立 D.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9 .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A. 黨先進指導思想的確立、繼承和發展 B. 外交事業的不斷發展及取得的成就C.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斷奮斗 D. 改革開放后人們日常生活的大變化10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里的 “ 中國道路” 是指A. 和平發展道路 B.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 共產主義道路二、非選擇題(共 3小題,共 30分)1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爛攤子,生產萎縮,物價飛漲,民生困苦。 中國人民有沒有能力把生產恢復起來,這是一個嚴峻考驗。新中國雖然得到蘇聯和東歐等 國的承認和支持,但美國拒絕承認。中國人民能否沖破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 孤立和經濟封鎖,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以建設國家,這是又一個嚴峻考驗。-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材料二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 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來總理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國慶節招待會上的講話材料三工作隊深入發動群眾,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起來 · · · · · · 廣大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 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 · · · · · · 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牛、農具等,分給 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據材料一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所面臨的國內外嚴峻形勢。(2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一歷史事件對我國的影響。(4分)(3)材料三中農民群眾 “ 行動起來” 的歷史事件是什么?結合所學概括中國人民的斗爭在當時所起的作用。(4分)1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奮斗與成功】材料一建國初期,面對我國落后的工業,毛澤東感慨地說: “ 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 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 一輛汽車、 一架 飛機、 一輛坦克、 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中國歷史 【挫折與失誤】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 路線的基本精神. . . . . . 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 ”摘自 1958年 6月 21 日《人民日報》社論【改革與富強】 材料三鳳陽縣農業生產三年三大步(下表)1980年產糧 5.02億千克1981年產糧 6.70億千克1982年產糧 7.15億千克( 1)根據材料 一 ,概括新中國建國初期工業水平的狀況。為此我們采取了哪一重大 舉措(2分)( 2)材料二中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導致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發生了哪兩 個嚴重失誤?我們從中得到了怎樣的經驗教訓?(4分)( 3)根據材料三,回答鳳陽縣農業生產呈現什么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出現這種 趨勢的原因。(4分)1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大事件表時間 事件1980年 中央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4個經濟特區1984年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鋪開1990年 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1993年 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勾畫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基本框架1994年 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199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01年 中國正式加入 WTO201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13年 中國提出 “ 一帶一路” 倡議201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19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2022年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請你從大事年表中任選兩個相互關聯的史實,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并結合所選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025年(4月末)初二階段性質量監測 歷史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 1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D B C B D A 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小題,共 30分。)11 .(1)國內:經濟瀕于崩潰;國際:帝國主義國家的孤立和封鎖。(2分)(2)抗美援朝戰爭。(2分)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捍衛 了新中國的安全;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國 的國際地位;是新中國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里程碑。(答出 2點給 2分)(3)土地改革。(2分)農民翻了身、獲得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得到了農民的擁 護,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準備了條件。(答出 2點給 2 分)12 .(1)狀況:工業水平十分落后。(1分)舉措:第一個五年計劃。(1分)(2)失誤: “ 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經驗教訓:改革要符合國情,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等。(2分,其它答案言之 有理也可酌情給分)(3)趨勢:糧食產量逐年上升(或者增長)的趨勢。(2分)原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包干到戶盈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帶動了農 村生產力的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提高。(2分)13 .【評分說明】(10分)等級 觀點 材料運用與說明等級一(8-10分) 觀點清晰、獨到 能夠正確選擇相關聯的 2個史事,并能夠運用 所選的史事加以說明,史論結合,符合邏 輯,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表述充分、 準確、完整。等級二(5-7分) 觀點較清晰 能夠正確選擇相關聯的 2個史事,能察覺到史 事間的聯系,并運用史事加以說明,史論結 合,表述基本符合邏輯,能夠圍繞觀點加以 論述,表述基本準確,條理基本清楚。等級三(2-4分) 觀點模糊 能夠選擇 1個或者 2個史事,沒有抓住史事之 間的關鍵聯系。史論結合不夠恰當,邏輯表 述不夠清晰。等級四(0-1分) 沒有觀點 所選史事論述關聯不緊密(1分)且史事論述毫無關系(0分)八年級 · 歷史(參考答案) 第 1頁共 2頁【作答示例】 【示例】觀點:對外開放能夠推動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史事: 1980年中央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4個經濟特區;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 WTO論述: 1980年,中央確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深圳從一個貧窮落后 的邊陲小鎮建設成為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 “ 窗口 ” , 經濟特區的建立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于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國 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和進步。 2001年為了走出去融入世界經濟,中國加入 WTO,為我國參 與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綜上所述,對外開放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推動了國家和社會的進步,我們應該始終不渝地堅 持對外開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