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榕江縣樂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4月質量監測七年級生物學試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藻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藻類有莖和葉的分化B.體內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C.全部生活在水中D.藻類只有食用價值2.涼拌海帶絲是大眾喜歡的一道小菜,下列食物包含的生物與海帶屬于同一類群的是( )A.菠菜湯 B.清炒竹筍C.紫菜湯 D.糖炒板栗3.如圖是由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栽種在山石上形成的小盆景。下列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盆景最適宜擺放在潮濕的環境中B.這兩類植物都有根、莖、葉的分化C.這兩類植物都依靠種子繁殖D.這兩類植物的植株都矮小且莖內無輸導組織4.“葉”既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的植物是( )A.葫蘆蘚 B.海帶 C.卷柏 D.花生5.種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級最高的類群,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種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個類群B.種子植物都能通過種子繁殖后代C.種子植物的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D.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發達的輸導組織6.小秦在比較腎蕨、櫻桃和銀杏的共同特征后,繪制了如圖所示概念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1表示有根、莖、葉的分化B.2表示種子外有果皮包被C.3表示適于生活在干旱環境D.4表示能結果并產生種子7.自然界中的植物與人類的生活關系十分密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地錢可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B.側柏只能用來觀賞,沒有其他作用C.滿江紅是一種優良的綠肥D.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種子可食用8.墨脫報春是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的植物新物種。它在5月至6月開花,在7月結出果實,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據此推斷,墨脫報春屬于( )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9.下列在水中生活的動物中,全部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一組是( )A.渦蟲、魷魚 B.海蜇、青蛙C.沙蠶、帶魚 D.鯉魚、河蚌10.下列關于動物類群身體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扁形動物背腹扁平,身體呈兩側對稱B.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貝殼C.環節動物具有脊柱,呈圓筒形D.節肢動物身體分節,有外骨骼11.小龍蝦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食材。下列關于小龍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B.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C.為人類提供了動物蛋白D.身體和附肢都分節12.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蚯蚓、家鴿、青蛙三種動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分別是( )A.體表、肺和氣囊、肺B.體表、肺和氣囊、肺和皮膚C.體表、肺、肺和皮膚D.皮膚、肺、肺和皮膚13.下列屬于將蟾蜍、大鯢、蠑螈與青蛙都歸為兩棲動物的原因是( )①幼體用鰓呼吸 ②都能跳躍 ③都有尾 ④成體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⑤具有鱗片A.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14.恒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列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A.鯧魚 B.青蛙 C.壁虎 D.大熊貓15.下列各項中,鳥類所特有的特征是( )①體表覆羽②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③體溫恒定④心臟分四個腔⑤神經系統發達⑥前肢變成翼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④⑤16.下列脊椎動物:①鯽魚、②青蛙、③蜥蜴、④啄木鳥和⑤狗,與環境相適應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①和②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B.③的生殖和發育擺脫了水的束縛C.④體溫恒定,利用皮膚輔助呼吸D.⑤胎生、哺乳,但后代成活率不高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2分,共10分)17.藻類體內只有葉綠素一種色素,所以呈綠色。( )18.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所以其生活不需要陽光。( )19.環節動物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動物。( )20.有人喜歡吃生魚片,直接食用是不安全的。( )21.鳥類和哺乳類體溫恒定,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簡答題(每空2分,共32分)22.(10分)如圖所示為幾種常見的植物,請據圖回答問題。A.玉米 B.葫蘆蘚 C.腎蕨D.向日葵 E.油松(1)如圖所示,分布最廣、種類最多、最高等的是 (填字母)代表的植物類群。 (2)植物進化過程中,最初出現根、莖、葉并具有輸導組織的植物是圖中的 (填名稱)。 (3)油松的種子外沒有果皮包被,它屬于 植物。 (4)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非常敏感,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填名稱)。 (5)圖中的葫蘆蘚、腎蕨不能產生種子,它們用 繁殖后代。 23.(10分)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超過一定值時,葫蘆蘚就不能生存。某燃煤發電廠的煙囪中有二氧化硫排放,為研究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在離煙囪每隔一定距離的地方放置種有250株葫蘆蘚的相同花盆,由近至遠分別編號為1組、2組、3組、4組、5組,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葫蘆蘚植株死亡數統計如下表(單位:株)。請據此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天數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1組 72 145 208 250 —2組 57 128 187 193 2503組 49 113 164 172 2504組 41 93 149 196 2245組 34 79 107 154 182(1)該研究小組想探究的問題是 (2)二氧化硫使葫蘆蘚的葉迅速枯黃,是因為許多苔蘚植物的葉 ,易被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侵入,影響其生存。因此,可以用苔蘚植物的生長情況監測 的程度。 (3)通過對本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推理可知,苔蘚植物受害程度不僅與距離污染源的遠近有關,還與被污染 有關。表中數據說明離污染源越 ,苔蘚植物的受害程度越大。 24.(12分)河南博物院中珍藏著大量的青銅器文物,許多青銅器上都裝飾著動物紋飾,如蟬、蟾蜍、魚、鳥、鹿和蛇等。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動物,蟬和其余幾種動物均不屬于同一類,是因為蟬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 ;根據體溫是否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 屬于恒溫動物。 (2)蟾蜍屬于兩棲動物,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用 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3)蟬和蛇均有蛻皮現象,不同的是,蟬蛻去的是 ,蛇蛻去的是體表的鱗片。 (4)魚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 ,能夠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測定方位。 (5)鹿的生殖發育方式是 ,與其他動物均不同,這種生殖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四、實驗與探究(每空2分,共10分)25.(10分)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在水族箱內成群游動時,猶如奔馳于非洲草原上的斑馬群,故得斑馬魚之美稱。由于易飼養、繁殖周期短、產卵量大、胚胎透明,斑馬魚已成為生命科學實驗和研究的“新寵”。(1)斑馬魚是怎樣呼吸的呢 生物小組的同學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魚口前方,觀察到綠色的菠菜汁從魚的 處流入,從魚的 后緣處流出。 (2)用放大鏡觀察魚鰓,發現魚鰓是鮮紅色的,這是因為鰓絲中密布 。 (3)小貝為了說明魚鰓脫離水和在水中的不同狀態,做了相關分析。圖 模擬的是魚在水中魚鰓的狀態,手指模擬了魚鰓中 (填圖丙序號)所示結構。 答案: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B)2.(C)3.(A)4.(A)5.(C)6.(A)7.(B)8.(D)9.(A)10.(C)11.(A)12.(C)13.(A)14.(D)15.(C)16.(B)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2分,共10分)17.(×)18.(×)19.(×)20.(√)21.(√)22.(10分)(1) A、D。 (2) 腎蕨 。 (3) 裸子 。 (4)葫蘆蘚 。 (5) 孢子 。 23.(10分)(1) 二氧化硫濃度對葫蘆蘚的生活有影響嗎 (2) 只由一層細胞構成 , 空氣污染 。 (3) 時間 有關。 近 。 24.(12分)(1) 脊柱 ; 鳥、鹿 。 (2) 肺 。 (3) 外骨骼 。 (4) 側線 。 (5) 胎生、哺乳 25.(10分)(1) 口 , 鰓蓋 。 (2) 毛細血管 。 (3)圖 乙 , ③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樂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4月質量監測生物學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