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咸陽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qū)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總計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他是時間605年607年618年事件開鑿大運河創(chuàng)立進士科江都兵變,被殺身亡A.晉武帝B.晉惠帝C.隋文帝D.隋煬帝2.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表明他A.認識到體恤百姓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B.認為治理國家必須加強對百姓的剝削C.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以擴大官吏選拔的范圍D.為擴大其統(tǒng)治基礎而創(chuàng)立了殿試制度3.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tài)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隋煬帝創(chuàng)立了進士科B.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C.武則天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D.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4.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下圖時間軸中②對應的階段特征是①②③(4220年581年618年907年960年979年1271年1368年1644年1840年A.國家的產生與發(fā)展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5.“五代十國的皇帝大都出身武將,靠兵變改朝換代。建立政權后,往往君臣猜忌。皇帝非常害怕武將、權臣奪權。為了避禍,一些權臣故意放縱享樂,以示沒有野心。此局部畫面(下圖)描繪了南唐高官韓熙載開宴行樂、眾人聆聽琵琶彈奏的情形。”從材料中得知A.五代十國的皇帝都是武將出身B.五代十國時期君臣關系非常緊張C.南唐高官韓熙載崇尚開宴行樂D.南唐時期的權臣大都沒有野心6.在西南地區(qū)的南詔遺址內出土了建筑材料方形花磚和蓮花紋瓦當,其紋樣與唐長安城大明宮出土的磚瓦幾乎一樣。這材料體現了A.城市商業(yè)的繁榮B.民族之間的交融C.社會風氣的開放D.中外交流的頻繁咸陽市實驗中學七年級歷史第二次質量檢測試題A-1-(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