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友好學校第79屆期中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一、單選題1.珊瑚礁區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生態系統,珊瑚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蟲消化腔中的蟲黃藻,珊瑚蟲為蟲黃藻提供無機物,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大部分能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珊瑚蟲和蟲黃藻之間是互利共生關系B.蟲黃藻屬于生產者,生產者一定是自養生物C.珊瑚礁區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均較高D.珊瑚礁區的菜屬于生產者,生物群落能適應其所處的非生物環境2.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需要做預實驗B.在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需用酒精對根尖進行解離C.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需要用到差速離心法D.豌豆是閉花授粉植物,豌豆雜交實驗去雄后不需要套袋3.生物的進化歷程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適應,下列生命現象中描述有誤的一項是( )A.細胞外液類似海水,本質上是一種鹽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B.人鼠基因組序列大概有80%是相同的,說明人和鼠有共同的祖先C.反饋調節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中,體現了生命活動的統一性D.自然演替不同于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其總是朝著豐富度變大與營養結構復雜的方向發展4.在自然界中,孔雀魚雄魚的魚身具有艷麗的斑點,斑點數量多的雄魚有更多的機會繁殖后代,但也更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關于種群中雄魚的平均斑點數量,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若環境中缺少天敵,控制斑點數量多的基因頻率可能增加B.統計種群中雄魚平均斑點數,先用樣方法估算雄魚種群密度C.環境中天敵存在與否決定著斑點數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D.種群中斑點數量多的雄魚產生的后代在生存斗爭中占優勢5.抗癌藥物連接到專門識別某種腫瘤細胞的單克隆抗體上,單克隆抗體能攜帶抗癌藥物準確地聚集到腫瘤細胞附近,專一性地殺死腫瘤細胞。下列關于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克隆抗體制備運用了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培養技術B.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C.滅活病毒可使細胞相互凝聚并讓細胞膜上的分子重新排布D.經小鼠腹腔內培養后,可從小鼠血液中分離得到大量單克隆抗體6.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促使其產生α-淀粉酶,簡化工藝,降低成本B.各種植物激素在幼嫩組織中均能進行極性運輸C.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從根本上說是多種激素共同調節的結果D.乙烯廣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種組織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發育7.細胞呼吸時,氧接受電子傳遞鏈傳遞的電子并與H 結合生成水。在此過程中,電子傳遞鏈的中間復合物會直接將電子傳給氧形成自由基(ROS)。正常情況下,ROS可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上述的電子傳遞鏈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線粒體內膜上B.ROS攻擊線粒體膜上的磷脂分子后會抑制自由基的產生C.一般情況下,線粒體DNA發生突變的概率高于細胞核DNAD.功能受損的線粒體可能會啟動自噬程序,避免在細胞內堆積8.洪泛區是指江河兩岸、湖周、海濱易受洪水淹沒的區域,這些地區土地肥沃、生物種類豐富,合理利用這些地區發展生產、縮小洪災是十分必要的。下圖為某河流生態護坡的模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季節性洪泛區能明顯體現出群落的季節性變化B.偶然洪泛區到淹沒區生物種類不同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C.該區域的所有生物通過復雜的食物關系實現了物質循環D.洪泛區中植食性魚類的能量不能100%流向肉食性魚類9.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可由神經—肌肉接點處入侵神經元,過程如圖所示。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發病最有效的措施。狂犬疫苗是將狂犬病病毒接種在地鼠腎細胞培養后,收獲病毒液,經滅活純化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往往會引起細胞壞死B.人被咬傷后可注射狂犬疫苗,以刺激漿細胞產生抗體直接消滅病毒C.吞噬細胞吞噬消化侵入人體的部分病毒,此過程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D.狂犬病病毒被胞吞進入突觸小體并沿著軸突逆行,與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相反10.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細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抑制有氧呼吸,蔗糖仍然可以被轉運進入細胞B.植物組培過程中蔗糖可作為碳源并有助于維持滲透壓C.轉運蔗糖-H 的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D.培養基的pH 值高于細胞內,不利于蔗糖的吸收11.某科學研究發現,為了將細胞內的廢物清除,細胞膜塑形蛋白會促進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將來自細胞區室表面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在那里將廢物降解,使“組件”獲得重新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分子垃圾袋”僅由磷脂分子構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運輸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其可能來自高爾基體C.“回收利用工廠”是溶酶體,“組件”是蛋白質D.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與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呈負相關12.角膜緣干細胞通過增殖分化產生角膜上皮細胞來實現角膜更新,屬于成體干細胞。離體培養的角膜緣干細胞增殖能力強,可用于治療角膜緣功能衰竭癥。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角膜緣干細胞能自我更新,有較強的分裂、分化能力B.角膜緣干細胞具有分化潛能,體現了該細胞的全能性C.角膜緣干細胞分化產生角膜上皮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D.角膜上皮細胞衰老時細胞核體積增大,多種酶活性降低13.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生物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不攜帶相關致病基因的個體也可能患有遺傳病B.雜交育種能將兩個不同物種的優良性狀集中并產生可穩定遺傳的后代C.用γ射線照射乳酸菌可能會引發基因突變D.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樣化的基因組合的子代14.水稻根部一般沒有根瘤菌,在種植時常需要施加氮肥。科學家想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相關基因導入水稻細胞中,建立水稻“小型化肥廠”,讓水稻直接固氮,減少使用氮肥的生產成本以及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PCR技術可用于固氮基因的獲取和檢測B.為了提高PCR擴增固氮基因的特異性,可適當增加引物長度并降低復性溫度C.PCR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和蒸餾水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D.實驗中需將轉基因水稻種植在缺氮培養液中進行篩選15.枯草桿菌野生型與某一突變型的差異見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枯草桿菌 核糖體S12蛋白55~58 位氨基酸序列 鏈霉素與核糖體 的結合 在含鏈霉素培養基 中的存活率(%)野生型 …—P—K—K—P—… 能 0突變型 …—P—R—K—P—… 不能 100注:P一脯氨酸;K一賴氨酸;R一精氨酸A.突變型的產生是枯草桿菌的基因發生堿基對缺失或增添的結果B.鏈霉素通過與核糖體的結合,抑制了枯草桿菌細胞的轉錄功能C.突變型的產生表明枯草桿菌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D.突變型枯草桿菌與野生型枯草桿菌不屬于同一個物種二、多選題16.如圖表示利用治療性克隆和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培養技術獲得組織器官,并應用于人類疾病治療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卵母細胞常用顯微操作去核,胚胎干細胞分離通常需要用胰蛋白酶處理B.重組細胞的發育需要電刺激等方法激活,還需要5%的維持培養液的pHC.iPS細胞和胚胎干細胞都有組織特異性D.兩種技術均能解決供體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現的排異反應17.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主要表現為肝細胞內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磷脂等重量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長期嗜酒、過量攝入油炸類食物等都易引發脂肪肝。在醫生指導下,平衡膳食、合理運動,輔以保肝抗炎或改善代謝紊亂藥物等也有望恢復正常,因此我們要健康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磷脂是肝細胞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在大豆的種子中,含量也很豐富B.甘油三酯、磷脂和膽固醇均屬于脂肪C.適量的膽固醇有利于身體健康D.脂肪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可在糖類代謝的同時,大量分解供能18.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黃瓜的苦味物質——葫蘆素主要由兩個“主控開關”控制合成,遺傳機制如圖所示,葉苦與葉非苦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與果非苦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將葉苦和果苦、葉非苦和果非苦的兩純合品系進行雜交,得到的F1全為葉非苦和果非苦。進一步研究發現葉片中的葫蘆素能有效抵御害蟲侵害,減少農藥的使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親代到F1的過程中發生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B.葫蘆素的形成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C.F1自交后代中,表型為葉苦果苦的個體的性狀可以穩定遺傳D.F1自交后代符合育種要求的基因型中純合子占1/319.過敏性鼻炎容易引起鼻塞、流涕、打噴嚏以及鼻甲腫脹等癥狀。如圖為過敏性鼻炎發病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敏性鼻炎患者接觸過敏原后,就會促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從而引發過敏性鼻炎癥狀B.過敏原刺激機體時,漿細胞所分泌產生的抗體主要在血漿中起作用C.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可快速減輕過敏癥狀,推測該藥物對免疫反應起抑制作用D.過敏反應是由機體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存在免疫缺陷而導致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20.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 CO2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我國科研人員采取了“碳減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種措施。圖為某生態系統碳元素流動模型,圖中數字表示生理過程或化學反應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生態系統的基石是A,B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B.若圖中⑧=①+②+③+④,則達成“碳中和”C.圖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形式流動的過程有⑤⑥⑦⑨D.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等都是達成碳減排的重要措施三、解答題(新)21.在池塘和湖泊中,存在著種類多樣的沉水植物。與陸生植物不同,沉水植物對CO2的利用效率具有局限性,這是因為CO2在水體中的擴散速率僅僅是空氣中的萬分之一。為了適應水體的無機碳環境,沉水植物在結構和代謝機制上與陸生植物有很大差異。(1)沉水植物的葉片常會進化成非常薄的絲狀。從獲取CO2的角度,試分析其原因是 。(2)底泥中富含大量CO2。有些沉水植物根系發達,且在根部和葉片有大量連續的空洞。從獲取CO2的角度分析,其意義是: 。(3)為進一步提高CO2的利用效率,許多沉水植物進化出了特殊的光合代謝機制。下圖為某種沉水植物的光合代謝模型。①據圖可知,該沉水植物表皮細胞可吸收HCO3-,并在 的作用下將其首先固定為 。②產生的蘋果酸可進入葉肉細胞直接被利用,也可在夜間存儲在液泡中,白天分解。結合光合作用過程分析,夜間不能利用蘋果酸合成有機物的原因是 。夜間存儲蘋果酸對于沉水植物的意義是 。③據圖推測,白天液泡內細胞液的pH較夜間相比, (填“偏大”“基本相同”或“偏小”)。22.土壤動物群落組成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響。高原鼢鼠是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中營地下生活的植食性嚙齒動物,其采食、挖洞和推土造丘等行為造成草地生境破碎化,是影響土壤動物群落組成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人員調查了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中高原鼢鼠不同干擾強度區大型土壤動物的類群組成,結果如下表:功能群 物種數/個LD MD HD ED植食性 13 14 12 19捕食性 4 3 5 7輔食性 2 2 1 2雜食性 1 0 1 0注:LD:輕度干擾;MD:中度干擾;HD:重度干擾;ED:極重度干擾。請回答下列問題:(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高原鼢鼠屬于 。(2)從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上分析,上述研究結果 (填“能”或“不能")得出高原鼢鼠干擾能增加大型土壤動物的類群豐富度的結論?原因是 。(3)該生態系統的某雜食性動物丙同時取食某禾本科植物甲和植食性動物乙、某段時間內調查能量流經乙的過程,如下圖。①寫出圖中字母A、C表示的含義:A ,C ,乙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方式有 。②春季,丙從甲、乙處獲得的能量比值為2:1,秋季該比值變成1:2,按照10%的能量傳遞效率,若讓丙獲取的能量增加1kJ,則秋季消耗的甲的能量是春季消耗的甲的 倍。2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正常人的血壓升高時,會刺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血管外膜下的壓力感受器,使竇神經、迷走神經活動加強,進而使心率減慢、血管舒張。從而降低血壓。血管內皮細胞(EC)位于血漿與血管組織之間,具有維持血管張力、調節血壓等作用?;卮鹣铝袉栴}: (1)人體調節心血管活動的中樞位于 。失重環境下機體可通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調節血壓,該過程中的效應器為 。(2)如圖所示,乙酰膽堿(ACh)與EC細胞膜上的 結合后,一方面使 ,另一方面通過合成IP (三磷酸肌酸)促進 (填細胞器)中的Ca2+進入EC的細胞質基質中,引起胞內Ca2+濃度升高,進而激活NO合酶。NO合酶催化生成的NO可作為一種 ,最終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血壓 (填“上升”或“下降”)。(3)由 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被稱為血管升壓素,其能通過促進 ,使血容量增加,有利于升高血壓。(4)研究發現,雌激素能促進EC釋放NO。更年期是婦女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根據上述信息推測,更年期后,婦女患高血壓的概率會 (填“增大”或“減小”)。24.某昆蟲性別決定為 XY 型。一對等位基因 A/a控制此昆蟲產生眼色色素,不產生色素的個體眼色為白色,另一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 B/b 決定昆蟲眼色的紫色和紅色。讓純種紅眼雌性與純種白眼雄性雜交,F1中紫眼雌性:紅眼雄性=1:1;F1雌雄個體交配得F2,F2中紫眼:紅眼:白眼=3:3:2?;卮鹣铝袉栴}:(1)分析可知,等位基因A/a中 能讓昆蟲產生眼色色素;等位基因B/b位于 (填“常染色體”、“X染色體”或“X和Y染色體同源區段”)。(2)實驗中親本的基因型是 ;F2中純合紅眼雌性個體所占比例為 。(3)為鑒定F2中一只白眼雌性個體基因型,若從實驗的親本及F1中選擇實驗材料,則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為 。四、非選擇題25.蟲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PSSOD)具有抗衰老作用。研究人員培育了能合成PSSOD的轉基因酵母菌。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核心步驟是 。將圖中的重組DNA分子用HindⅢ和ApaLI完全酶切后,可得到 種DNA片段。圖示的表達載體存在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導入用于食品生產的酵母菌中,據圖分析,可用 切除該抗性基因的部分片段使其失效,再用DNA連接酶使表達載體重新連接起來。(2)作為受體細胞的酵母菌缺失URA3基因,必須在含有尿嘧啶的培養基中才能存活,因此,圖示表達載體上的URA3基因可作為 ,供鑒定和選擇;為了篩選出成功導入表達載體的酵母菌,所以使用的培養基 (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尿嘧啶;(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 ;為了確定受體細胞中PSSOD基因是否可轉錄,可用標記的 作為探針進行分子雜交試驗,分子雜交的原理是 ;(4)利用蛋白質工程獲得活性更高的PSSOD時,需根據所涉及的蛋白質的結構推測其 序列,最終確定相應的脫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并經 獲得所需的基因。參考答案1.C2.A3.D4.A5.D6.A7.B8.C9.D10.C11.B12.B13.B14.B15.C16.ABD17.BD18.BCD19.ABD20.ABC21.(1)相對表面積更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2)有利于從水中吸收更多的HCO3-以及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 PEP羧化酶 草酰乙酸 沒有光照,不能通過光反應提供ATP和NADPH 增強其固定CO2的能力 偏大22.(1)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消費者(2) 不能 沒有空白對照(無干擾的對照組)(3) 攝入量 乙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乙的遺體殘骸和丙的糞便 1.7523.(1) 腦干 非條件 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臟和血管(2) (乙酰膽堿)受體(或特異性受體) Ca2+從血管腔進入EC的細胞質基質中 內質網 信號分子(或信息分子) 下降(3) 下丘腦 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4)增大24.(1) A X染色體(2) AAXbXb和aaXBY 1/16(3)讓待測白眼雌性個體與F1紅眼雄性個體雜交,觀察子代個體眼色情況。若子代中出現紫眼個體(或子代中紫眼:紅眼:白眼=1:1:2),則待測白眼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XBXb;若子代中不出現紫眼個體(或子代中紅眼:白眼=1:1),則待測白眼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XbXb25. 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3 ApaL I 標記基因 不需要 轉化 PSSOD基因 堿基互補配對 氨基酸 基因修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