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六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2024·成都)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長的帶葉枝條,將其置于適宜光照條件下,如圖所示。24小時后,觀察到整個裝置重量明顯減少。該裝置重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釋放氧氣B.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C.蒸騰作用散失水分D.運輸作用運走有機物2.(2024·連云港)移栽植物時,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并剪去大量枝葉,這樣做是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3.(2024·蘇州)為探究植物蒸騰速率,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中裝置的氣泡會向左移動B.右側裝置的油層可減少水分的蒸發C.實驗中水分的出口是葉片上的氣孔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4.(2023·成都)某植株在前后兩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如圖所示。據圖分析,與第一天相比,該植物第二天 ( )A.水分吸收少,無機鹽運輸慢B.水分吸收少,無機鹽運輸快C.水分吸收多,無機鹽運輸慢D.水分吸收多,無機鹽運輸快5.(2023·資陽)在城市綠化中,移栽的樹苗被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樣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 )A.降低了葉片的光合作用B.降低了葉片的蒸騰作用C.促進了植物的呼吸作用D.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吸收6.(2023·陜西)下列關于蒸騰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水循環 B.散失無機鹽C.在人體中進行 D.維持碳氧平衡7.(2024·樂山)某同學嘗試探究不同因素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選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葉片數量相同的三根枝條,分別標記為 A、B、C。枝條 A、B保留全部葉片,枝條C摘除全部葉片,分別插入三個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將這三個裝置同時放在下圖所示環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量筒液面的變化。請根據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1)A枝條可以和 枝條形成對照實驗,探究 對蒸騰作用的影響。(2)為了確保量筒中水分的減少是被植物吸收的,該實驗方案如何改進 ,理由是(3)一段時間后,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條的量筒,則實驗結論是:蒸騰作用主要通過植物的 進行;溫度升高,蒸騰作用 。(4)根據上述實驗結論,請你提出一條有利于樹木移栽的措施: 。1. C 2. C 3. D 4. D 5. B 6. A7.(1)B 溫度 (2)在每個量筒中滴加油滴,讓油滴鋪滿水面 油滴能防止量筒內水分的蒸發(3)葉片(或葉) 增強(或增加)(4)移栽時去掉部分枝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