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10章第3節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課件(45頁PPT)+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10章第3節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課件(45頁PPT)+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第十章 第3節
課后知能作業
基礎鞏固練
1.如圖所示,在某電場中畫了三條電場線,a、b、c是同一條電場線上的三個點,b點是ac的中點,其電場強度大小分別為Ea、Eb、Ec,電勢分別為φa、φb、φc,已知a點的電勢為φa=20 V,c點的電勢為φc=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Ea>Eb>Ec B.Ea=Eb=Ec
C.φb>10 V D.φb<10 V
答案:C
解析:電場線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電場線越密電場強度越大,則Ea10 V,故C正確,D錯誤。
2.一電場等勢面的分布情況如圖所示,A、B、C和D分別為不同等勢面上的點,則(  )
A.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小
B.C點的電勢比D點的高
C.將電子從D點移動到A點,電場力做功為15 eV
D.將電子從B點移動到C點,電勢能減小5 eV
答案:D
解析: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等勢面密,電場線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小,等勢面疏;故A點場強大,A錯誤;由圖可知,C點電勢為10 V,D點電勢為15 V,C點的電勢比D點的低,B錯誤;將電子從D點移動到A點,UDA=φD-φA=15 V,電場力做功WDA=qUDA=-15 eV,C錯誤;將電子從B點移動到C點,UBC=φB-φC=-5 V,WBC=qUBC=5 eV,WBC=EpB-EpC,故電勢能減小5 eV,D正確。故選D。
3.如圖所示,A,B,C,D為勻強電場中相鄰的四個等勢面,一個電子垂直經過等勢面D時,動能為20 eV,飛經等勢面C時,電勢能為-10 eV,飛至等勢面B時速度恰好為零,已知相鄰等勢面間的距離均為5 cm,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等勢面A的電勢為-10 V
B.等勢面B的電勢為零
C.電子再次飛經等勢面D時,動能為10 eV
D.電子在等勢面D時的電勢能為-20 eV
答案:C
解析:電子從D到B的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得:-eUDB=0-EkD,解得:UDB===20 V,即D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電場方向豎直向上,則電場強度為:E== V/m=200 V/m,電子經過等勢面C時的電勢能為-10 eV,則C點的電勢為φC===10 V,所以C點與B點的電勢差為UCB=φC-φB=EdCB,代入數據可得B點電勢為0,因為CA間的電勢差等于DB間的電勢差,可知A點電勢為-10 V,故A、B正確;整個過程中,只有電場力對電子做功,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得,電子再次經過D等勢面時,動能不變,仍然為20 eV,故C錯誤;由前面的分析,可得D點的電勢為20 V,所以電子在D點時具有電勢能為EpD=-e×20 V=-20 eV,故D正確。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C。
4.如圖所示,實線為電場線,虛線為等勢面,φa=50 V,φc=20 V,則a、c連線中點b的電勢φb為(  )
A.等于35 V B.大于35 V
C.小于35 V D.等于15 V
答案:C
解析:由圖看出,ab段電場線比bc段電場線密,故ab段場強較大,根據公式U=Ed可知,a、b間電勢差Uab大于b、c間電勢差Ubc,即:φa-φb>φb-φc,得到:φb<= V=35 V。故選C。
5.如圖所示,邊長為1 m的正方體ABCD-EFGH所處空間中存在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已知A、B、F三點的電勢分別為20 V、10 V、0,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場方向從F指向A
B.A、E兩點電勢差和H、D兩點電勢差相等
C.場強大小為10 V/m時,BCHE平面為等勢面
D.場強大小可能為20 V/m
答案:C
解析:已知A、B、F三點的電勢分別為20 V、10 V、0,根據勻強電場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可知φA-φE=φB-φF,代入數據解得:φE=10 V,則BE連線為等勢線,電場線垂直等勢線指向電勢較低的方向,所以電場方向從A指向F,故A錯誤;根據勻強電場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可知A、E兩點電勢差和D、H兩點電勢差相等,故B錯誤;根據A項可知電場強度如圖,則電場強度E== V/m=10 V/m,此時BCHE平面為等勢面,故C正確,D錯誤。
6.靜電透鏡是電子透鏡的一種,它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器件(如陰極射線示波管)中。如圖所示,虛線是某電子透鏡中電場的等差等勢線,一電子在該電場中的運動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A、B、C分別是軌跡與等勢線的交點。已知A點的電勢為零,電子在A點的動能為32 eV,在B點的電勢能為-15 eV,不計電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一定是從A點運動到C點
B.電子在經過C點時的動能為62 eV
C.B點的電勢低于A點電勢
D.電子在關于等勢線d對稱的兩點所受電場力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粒子可能是從A點運動到C點,也可能是從C點運動到A點,故A錯誤;電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則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不變,為32 eV,又由于圖中為等差等勢線,電子在B點的電勢能為-15 eV,B點的電勢為15 V,A點的電勢為零,則等勢線g的電勢為30 V,則電子在C點的電勢能為-30 eV,因此動能為62 eV,故B正確;B點的電勢為15 V,高于A點電勢,故C錯誤;電子在關于等勢線d對稱的兩點所受電場力大小一定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
能力提升練
7.如圖,在勻強電場中,場強方向與△abc所在平面平行,ac⊥bc,∠abc=60°,=0.2 m,一個電荷量q=1×10-5 C的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功為零;同樣的電荷從a移到c,電場力做功為1×10-3 J,則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
A.500 V/m,沿ab由a指向b
B.500 V/m,垂直ab向上
C.1 000 V/m,沿ac由a指向c
D.1 000 V/m,垂直ab向上
答案:D
解析: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功為零,ab兩點電勢相等,故ab應為等勢線;因電場線與等勢面相互垂直,故過c做ab的垂線,一定是電場線;正電荷從a到c過程,ac兩點間的電勢差Uac== V=100 V,即a點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故電場線垂直于ab向上;ac間沿電場線的距離d=·cos 60°=0.2×0.5 m=0.1 m;由E=可知:電場強度E= V/m=1 000 V/m。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
8.如圖所示,梯形abcd位于某勻強電場所在平面內,兩底角分別為60°、30°,cd=2ab=4 cm,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4 V、0,將電荷量q=1.6×10-3 C的正電荷由a點移動到d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6.4×10-3 J,則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
A.垂直ab向上,大小為400 V/m
B.垂直bc斜向上,大小為400 V/m
C.平行ad斜向上,大小為200 V/m
D.平行bc斜向上,大小為200 V/m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勻強電場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根據電場力做功確定兩點間電勢差,結合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關系,確定等勢點、等勢面,從而確定電場方向,再計算電場強度的大小。Uad==- V=-4 V,因為φa=4 V,所以φd=8 V,如下圖所示,過b點作be∥ad交cd于e,有Uab=Ude,解得φe=4 V,又因為cd=2ab,即e點是dc的中點,所以φe==4 V,解得φc=0,所以bc在同一等勢面上,由幾何關系知,eb⊥bc,由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知,電場強度方向垂直bc斜向上,大小為E== V/m=400 V/m,B正確,A、C、D錯誤。
9.平時我們所處的地球表面,實際上存在場強大小為100 V/m的電場,可將其視為勻強電場,在地面立一金屬桿后空間中的等勢面如圖所示,空間中存在a、b、c三點,其中a點位于金屬桿正上方,b、c等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c兩點的電勢差Ubc=0
B.a點場強大小大于100 V/m
C.a點場強方向水平向右
D.a點的電勢低于c點
答案:B
解析:b、c兩點的電勢差Ubc=200 V-300 V=-100 V,故A錯誤;等差等勢面密集的地方,場強越大,所以a點場強大小大于100 V/m,故B正確;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并且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所以a點場強方向豎直向下,故C錯誤;ac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相等,故D錯誤。故選B。
10.如圖所示,以O點為圓心,以R=0.20 m為半徑的圓與坐標軸交點分別為a、b、c、d,該圓所在平面內有一勻強電場,場強方向與x軸正方向成θ=60°角,已知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4 V、4 V、-4 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勻強電場的場強E=40 V/m
B.該勻強電場的場強E=80 V/m
C.d點的電勢為-2 V
D.d點的電勢為-4 V
答案:D
解析:a、c兩點之間的電勢差U=4 V-(-4 V)=8 V,a、c兩點之間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d=2Rsin 60°=R,該勻強電場的場強E==40 V/m,A、B錯誤;b、d之間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d′=2Rcos 60°=R,b、d之間電勢差U′=Ed′=8 V,由φb-φd=8 V,可得d點的電勢為φd=-4 V,C錯誤,D正確。故選D。
11.如圖,同一平面內的a、b、c、d四點處于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與此平面平行,M為a、c連線的中點,N為b、d連線的中點。一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從a點移動到b點,其電勢能減小W1;若該粒子從c點移動到d點,其電勢能減小W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一定與a、b兩點連線平行
B.若該粒子從M點移動到N點,則電場力做功一定為W1+W2
C.若c、d之間的距離為L,則該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一定為
D.若W1=W2,則a、M兩點之間的電勢差一定等于b、N兩點之間的電勢差
答案:D
解析:題中條件不全,依照題意,無法確定電場方向,故A錯誤;粒子從a點移動到b點,其電勢能減小W1,根據功能關系則φaq-φbq=W1,該粒子從c點移動到d點,其電勢能減小W2,根據功能關系則φcq-φdq=W2,則該粒子從M點移動到N點φMq-φNq=q-q=,則電場力做正功W=,故B錯誤;無法判斷電場方向,無法確定電場強度大小,故C錯誤;若W1=W2,則φa-φb=φc-φd,UaM=Uac=Ubd=UbN,故D正確。
12.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一正方形的四個頂點,邊長為2 cm,已知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φA=15 V,φB=3 V,φC=-3 V,電場方向與正方形所在平面平行,由此可知
(1)求D點電勢;
(2)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
(3)在圖中畫出勻強電場的電場線。
答案:(1)9 V (2)300 V/m (3)見解析圖
解析:(1)勻強電場中,沿著任意方向每前進相同的距離,電勢變化都相等,故連接AC,將AC三等分,標上三等分點E、F,則根據勻強電場中沿電場線方向相等距離,電勢差相等可知,E點的電勢為3 V,F點的電勢為9 V,連接BE,則BE為一條等勢線,根據幾何知識可知,DF∥BE,則DF也是一條等勢線,所以D點電勢φD=9 V。
(2)如圖作出一條過A點的電場線,根據幾何知識得:AE=a,
在△AEB中,由正弦定理得:
=,
而UAB=E·ABsin α,
AB=a=2 cm,
聯立解得:E=300 V/m。
(3)結合(1)可得電場線如圖所示。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5張PPT)
第十章 靜電場中的能量
第3節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
探究點 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
電場強度的關系
●新知導學
探究:(1)如圖1,若沿場強方向移動電荷,從力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靜電力做功為多少?對比兩個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
(2)如圖2,若不沿場強方向移動電荷,有和上一步同樣的結果嗎?
圖1
圖2
?[提示]
[提示]
(1)力的角度:W=Fd=qEd
能量的角度:W=qUAB
兩式可得,UAB=Ed,即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場強和這兩點間距離的乘積。
(2)力的角度:
W=EqLcos θ=qEd
能量的角度:
W=qUAB
由兩式可得,UAB=Ed
●基礎梳理
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
1.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________與這兩點___________的距離的乘積。
2.公式:UAB=________。
(1)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________;
(2)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________。
電場強度
沿電場方向
Ed
減少
增加
伏每米
[判斷正誤]
(1)公式UAB=Ed適用于計算任何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  )
(2)由UAB=Ed知,A點和B點間距離越大,則這兩點的電勢差越大。(  )
(4)公式中的d是勻強電場中A、B所在的兩等勢面之間的距離。(  )
(5)在勻強電場中,任意兩點間電勢差等于場強和這兩點沿電場方向的距離的乘積。(  )
答案:(1)× (2)× (3)× (4)√ (5)√ (6)√
●重難解讀
對公式U=Ed的理解
2.公式中的d可理解為勻強電場中兩點所在等勢面之間的距離,在勻強電場中,沿任意方向上以及與之平行的方向上、相等的長度上,電勢降落相等。例如在圖中MN方向上,相等長度電勢降落相等。
類型一 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
典題1:如圖,A、B、C三點在勻強電場中,AC⊥BC,∠CAB=37°,BC=10 cm,把一個電荷量q=1×10-5 C的正電荷從A移到B,靜電力不做功;從B移到C,靜電力做功為-8×10-3 J,則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是(cos 37°=0.8)(  )
A.800 V/m,垂直AC向下
B.800 V/m,垂直AC向上
C.10 000 V/m,垂直AB斜向下
D.10 000 V/m,垂直BC斜向上
?[思維點撥]
[思維點撥]
對題目關鍵詞的理解“勻強電場”“靜電力不做功”。
答案:C
?[規律方法]
跟蹤訓練1:如圖,A、B、C三點在勻強電場中,AC垂直于BC,∠ABC=60°,BC=20 cm,把一個電荷量q=1×10-5 C的正電荷從A移到B,電場力做功為-8×10-5 J;從B移到C,電勢能減少2× 10-5 J。若A點的電勢為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B間的電勢差為-6 V
B.C點的電勢為8 V
C.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20 V/m
D.該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從B指向C
答案:C
典題2:在圓錐體空間的頂點O固定一正點電荷,
底面圓周上有三點a、b、c,O′是底面圓心,OO′
與底面垂直,d點為Oc的中點。在該點電荷所產生的
電場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b、c三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B.O點與d點的電勢差和d點與c點電勢差的關系為UOd=Udc
C.帶正電的試探電荷沿直線從a移動至O′過程中受到的電場力逐漸增大,電勢能也逐漸增大
D.帶負電的試探電荷沿直線從a移動至b過程中電勢能不變
?[思維點撥]
[思維點撥]
看點電荷離源電荷的距離變化去判定做功情況,再去判定電勢情況。
答案:C
斥力作用,電荷克服電場力做功,其電勢能增大,故C正確;帶負電的試探電荷沿直線從a移動至b過程中,其到O點的距離先減小后增大,根據庫侖定律可知,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負電荷受到引力作用,電場力對負電荷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則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錯誤。故選C。
?[規律方法]
[規律方法]
U=Ed只適用于勻強電場的定量計算,在非勻強電場中,不能進行定量計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關問題。
(1)在非勻強電場中,U=Ed中的E可理解為距離為d的
兩點間電場強度的平均值。
(2)當電勢差U一定時,電場強度E越大,則沿電場強
度方向的距離d越小,即電場強度越大,等差等勢面越密。
跟蹤訓練2:如圖是靜電除塵原理圖,M、N是直流高壓電源的兩極,設法使電場中的塵埃帶上負電,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集塵極遷移并沉積,以達到除塵目的。圖示位置的a、b、c三點在同一直線上,且ab=b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是直流高壓電源的正極
B.a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
C.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c點的電場強度
D.c、b間的電勢差Ucb等于b、a間的電勢差Uba
答案:C
解析:因到達集塵極的塵埃帶負電荷,那么電場強度的方向向左,因此電場線方向向左,則知M是直流高壓電源的負極,故A錯誤;由于電場強度的方向向左,根據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是降低的,因此電場中a點的電勢低于c點的電勢,故B錯誤;電場方向由集塵極指向放電極,電場線的分布由集塵極會聚于放電極,結合電場線的疏密來體現電場的強弱,那么電場中c點的場強小于a點的場強,故C正確;假設電場是勻強電場,由于|ab|=|bc|,那么b、a間的電勢差Uba等于c、b間的電勢差Ucb,但由于電場是非勻強電場,且有Ea>Eb>Ec,即沿著ca方向,電場強度越來越大,由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式有Uba=E|ab|>Ucb=E|bc|,可知電場中c、b間的電勢差Ucb小于b、a間的電勢差Uba,故D錯誤。故選C。
類型三 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計算
典題3: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的上方空間存在一個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有一帶電小球(可視為質點)從距地面高為h=1 m的O點由靜止釋放,沿與水平地面成45°角的方向做直線運動,最終落在地面上的A點。已知小球質量為m=0.5 kg,帶電荷量為q=5×10-2 C,g= 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多少;
(2)OA之間的電勢差為多少;
(3)帶電小球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多少。
?[思維點撥]
[思維點撥]
(1)帶電小球沿直線運動,其所受的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沿直線方向,作出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再求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
(2)根據公式U=Ed求解OA之間的電勢差。
(3)根據動能定理求帶電小球到達地面時的速度。
?[規律方法]
[規律方法]
解答本題的關鍵要掌握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通過分析小球的受力來求解電場力大小。
跟蹤訓練3:如圖所示,A、B、C為一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某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于該三角形平面,現將電荷量為1×10-8 C的正點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3×10-6 J,將另一電荷量為1× 10-8 C的負點電荷從A點移到C點,克服電場力做功為3×10-6 J。
答案:(1)電場線方向為由A指向BC連線的中點 300 V 300 V 0 (2)1×104 V/m
素養能力提升
拓展整合 啟智培優
電場強度三種求解方法的比較
課堂效果反饋
內化知識 對點驗收
1.下列關于靜電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沒有場強相同的兩點,但有電勢相同的兩點
B.正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時,一定從高電勢向低電勢運動
C.場強為零處,電勢不一定為零;電勢為零處,場強一定為零
D.初速度為零的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一定沿電場線運動
答案:A
解析:在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沒有場強相同的兩點,有的方向不同,有的大小不同,但有電勢相同的兩點,在以點電荷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各點電勢均相同,故A正確。正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時,若正電荷有初速度,則正電荷有可能從低電勢向高電勢運動,故B錯誤。場強為零處,電勢不一定為零,例如,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點處;電勢為零處,場強不一定為零,例如,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各點,故C錯誤。如果電場線為直線,初速度為零的正電荷才在電場力作用下沿電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A。
2.如圖所示,A、B、C三點都在勻強電場中,已知AC⊥BC,∠ABC=53°,BC=20 cm。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0、0、160 V,則該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是(  )
A.800 V/m,垂直AC向左
B.800 V/m,垂直AC向右
C.1 000 V/m,垂直AB斜向上
D.1 000 V/m,垂直AB斜向下
答案:D
3.如圖,△abc中bc=4 cm,∠acb=30°。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于△abc所在平面,且a、b、c點的電勢分別為6 V、-3 V、6 V。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的方向沿ac方向
B.電場強度的大小為450 V/m
C.電子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18 eV
D.電子從c點移動到b點,電勢能增加了18 eV
答案:B
4.如圖所示,平行直線AA′、BB′、CC′、DD′、EE′,分別表示電勢-4 V、-2 V、0、2 V、4 V的等勢面,若AB=BC=CD=DE=2 cm,且與直線MN成30°角,則(  )
A.該電場是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E=2 V/m
B.該電場是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垂直于AA′,
且指向右下
C.該電場是勻強電場,距C點距離為2 cm的所有
點中,最高電勢為2 V,最低電勢為-2 V
D.該電場是勻強電場,距C點距離為2 cm的所有
點中,最高電勢為4 V,最低電勢為-4 V
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扎囊县| 印江| 灌阳县| 临洮县| 民县| 和平区| 南昌市| 北海市| 甘肃省| 绥德县| 湘西| 洛隆县| 禹州市| 泰顺县| 班玛县| 集安市| 旬阳县| 梁平县| 司法| 新密市| 赤水市| 静乐县| 乌海市| 平南县| 兴城市| 滨海县| 抚远县| 伊春市| 朝阳县| 巴彦县| 衡水市| 中西区| 南充市| 新干县| 高雄市| 威海市| 巩留县| 建昌县| 平湖市|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