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年級二模模擬考試
生物試題 2025.04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碳元素在細胞鮮重中含量最高,氧元素在細胞干重中含量最高
B.膽固醇屬于脂質,是構成動植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C.淀粉、纖維素、幾丁質的徹底水解產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D.N是組成氨基酸、ATP、NADPH等多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
2.細菌細胞膜內褶而成的囊狀結構稱為中體,如圖所示。與細胞膜相比,中體膜上蛋白質含量較少,而脂質含量相當。中體膜上附著細菌的呼吸酶系,中體內分布有質粒和核糖體。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中體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B.中體內的質粒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細胞膜的功能比中體膜的功能更復雜
D.推測中體形成可能與線粒體的起源有關
3.某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為0.2g/mL,蔗糖通過其細胞膜的過程如圖所示,甲代表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小分子物質和生物大分子都不容易通過甲
B.ATP末端磷酸基團通過使質子泵磷酸化改變其空間結構
C.該植物細胞在質量濃度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
D.質子泵、H+-蔗糖載體等轉運蛋白決定了各種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4.肝臟是生物實驗中的常見材料,相關操作處理與目的不相符的是
A.在離心后肝臟研磨液的上清液中加入等量冷卻的酒精溶液——粗提取DNA
B.向2mL過氧化氫溶液中滴入2滴肝臟研磨液——檢測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
C.在2mL鮮肝提取液中先后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和B液4滴——檢測蛋白質
D.在25mL肝勻漿中滴入5滴HCl溶液后測pH——比較不同pH下酶活性的變化
5.稻米的香味是由8號染色體上的Badh2基因突變導致甜菜堿脫氫酶活性喪失,從而使2-AP大量積累所致。Badh2基因中至少存在17個變異位點。甜菜堿脫氫酶分布在水稻根部以外的各種器官中。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Badh2基因中至少存在17個變異位點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B.Badh2基因通過控制甜菜堿脫氫酶的分子結構從而直接控制稻米香味
C.除了水稻根部細胞外,其它各種組織器官的細胞中均存在Badh2基因
D.選取香味稻和正常野生稻雜交,可能無法判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
6.飼喂高脂食物的線蟲表現(xiàn)出脂肪積累表型,其子代即使飼喂正常食物也表現(xiàn)為脂肪積累。染色體組蛋白H3K4位點甲基化可激活daf-16等脂代謝相關基因表達。檢測各組線蟲組蛋白H3K4位點甲基化情況,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高脂飲食可以提高組蛋白HK,位點甲基化程度
B.造成F①和F②表型不同的原因在于親代的飲食情況
C.daf-16等相關基因表達增加可以抑制脂肪的積累
D.組蛋白甲基化導致子代表型變化屬于表觀遺傳現(xiàn)象
7.胃泌素釋放肽(GRP)是一種神經遞質,將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會有抓癢行為。若破壞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釋放肽受體(GRPR),不論向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種濃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注射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癢行為,說明癢覺感受器在脊髓
B.GRP與GRPR結合后,突觸后膜上的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
C.GRP在突觸間隙中完成信息傳遞后,可能會被酶解或被回收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達,可以緩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癢癥狀
8.鳳丹白是江南牡丹最常見的品種,對其核型分析可為研究牡丹品種的演化、分類和育性提供參考。鳳丹白的核型分析結果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核型分析通常要依據(jù)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以及著絲粒位置等
B.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3與4、3與5可能會相互交換片段
C.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染色體1、3、6、7、10不會同時移向同一極
D.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細胞內染色體組數(shù)目與圖中染色體組數(shù)目相同
9.春秋姜黃是集觀賞和食用等價值為一體的新型花卉,傳統(tǒng)的根莖繁殖方式存在著速度慢、易染病等問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為其提供了高效的繁殖途徑。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接種前對外植體進行滅菌處理,并在火焰旁進行接種可減少污染
B.從接種外植體到形成試管苗的過程中,需將其轉接到不同的培養(yǎng)基
C.將愈傷組織接種到含生長素濃度較高的培養(yǎng)基中,更利于誘導其生根
D.移栽幼苗前通常先將其移植到消過毒的蛭石中,待其長壯后再移栽入土
10.《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shù)十日,醋成”。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此釀醋方法依據(jù)的原理是特定的微生物可將酒精轉化為醋酸
B.加水稀釋的目的是避免酒精濃度過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C.“衣(指菌膜)生”是由酵母菌在發(fā)酵液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撓攪”有利于酒精與微生物的充分接觸,且可增加溶解氧
11.癌細胞即使在氧氣供應充足的條件下也主要依賴無氧呼吸產生ATP,這種現(xiàn)象稱為“瓦堡效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瓦堡效應”導致癌細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會生成少量ATP
C.癌細胞呼吸作用過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NADH比正常細胞少
12.某人類遺傳病由體內缺乏物質C引起,物質C合成途徑如圖1所示;某家系關于該遺傳病的系譜圖如圖2所示,其中A、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系譜圖中正常男女的同一條X染色體上均含A、B基因
B.Ⅱ2與Ⅰ2的基因型不同,Ⅳ1的致病基因可能來自于Ⅰ1
C.Ⅱ3的基因型是XAbXaB,與Ⅲ 的基因型相同
D.Ⅲ2與Ⅲ3再生一個男孩,是患者的概率為1/4
13.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受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脫落酸受體表達量下降的小麥種子休眠時間延長
B.赤霉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大麥種子萌發(fā)速度加快
C.細胞分裂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葡萄植株生長速度減慢
D.生長素受體活性減弱的迎春花插條更容易生根
14.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獨立進行固氮的細菌。科研人員進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和固氮能力測定的研究,部分實驗流程如圖。已知步驟④獲得的三個平板的菌落數(shù)分別為90、95、100,對照組平板為0。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步驟②振蕩20min的目的是擴大菌種數(shù)量,屬于選擇培養(yǎng)
B.步驟④使用接種環(huán)劃線接種,使用前需要灼燒滅菌
C.1g 土壤中平均自生固氮菌數(shù)約為9.5×104個
D.④所用培養(yǎng)基應加入碳源、無機鹽、水和瓊脂
15.關于“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CR體系中G-C堿基對含量將影響使DNA解鏈的所需溫度
B.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和蒸餾水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高壓滅菌處理
C.擴增得到的PCR產物與凝膠載樣緩沖液混勻后需緩慢注入加樣孔以防樣品飄散
D.待指示劑前沿遷移到達凝膠加樣孔邊緣時需停止電泳以防DNA跑出凝膠
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4題,每題3分,共計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者不答的得0分。
16.農業(yè)諺語是勞動人民口口相傳的生產實踐經驗,其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學原理,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層糞”—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細胞吸收無機鹽
B.“春天糞堆密,秋后糧鋪地”—糞肥中的有機物可直接被植物吸收,促進糧食增產
C.“人黃有病,苗黃缺肥”—氮,鎂是構成葉綠素的成分,缺肥導致葉片變黃
D.“有收無收,主要看水”是因為水可參與細胞內的生化反應和參與組成細胞結構等
17.研究人員對從食蟹猴中提取的卵子進行了受精,并使其在培養(yǎng)液中生長。受精六天后,研究小組向多個胚胎注入了人類的多能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可以在胚胎內外生長成多種類型的細胞。研究人員希望,一些人類細胞與動物細胞的雜交體即“嵌合體”,可以提供更好的藥物測試模型,并被用于種植人體器官。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這項研究成果為通過“嵌合體”來實現(xiàn)器官再生提供了理論證據(jù)
B.受精過程所用到的培養(yǎng)液和受精卵培養(yǎng)所用到的培養(yǎng)液成分相同
C.給食蟹猴注射性腺激素進行超數(shù)排卵可方便研究人員獲取更多的卵子
D.“嵌合體”的出現(xiàn)說明一個物種的干細胞能在另一個物種的胚胎中成長
18.造血干細胞的功能受細胞周期調控,細胞周期中三種蛋白質(P16、CDK、Cyclin)調控方式如圖1。科研人員探究黃芪多糖對衰老小鼠造血干細胞(HSC)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影響,將生理狀況相似的60只小鼠隨機分成三組:模型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干預組在造模的基礎上給予黃芪多糖灌胃;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劑量生理鹽水灌胃。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表達情況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D-半乳糖可能通過增強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達,導致細胞停滯于G1期
B.黃芪多糖可能通過降低P16的表達來增加CDK的形成,促進HSC完成分裂對抗衰老
C.經黃芪多糖干預后衰老小鼠HSC中CDK和Cyclin的表達均增強,進入S期細胞比例增加
D.黃芪多糖可通過增強三種蛋白的表達延緩HSC衰老,可用于開發(fā)防治老年性疾病的藥物
19.下表是對短花針茅草原綿羊放牧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部分研究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平均載蓄量 生長季草原植物光能利用率 草原植物供給能 (×104) 攝入能 (×104) 糞便中的能量 (×104) 呼吸代謝能 (×104)
1.3 0.27% 8.86 3.22 0.95 1.86
2.0 0.25% 5.28 2.62 0.92 1.39
3.0 0.17% 3.32 1.86 0.94 0.76
注:平均載畜量單位為只羊·公頃-1·半年-1;能量單位為千焦·只羊-1·天-1
A.呼吸代謝能是未被綿羊利用的能量
B.綿羊糞便中的能量是綿羊流向草原的能量
C.載畜量為1.3時,綿羊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約為2.27×104
D.載畜量為2.0時,短花針茅草原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58分。
20.(12分)當光照強度大于光飽和點時,常引起光抑制或光損傷。光抑制主要發(fā)生在光系統(tǒng)PSII上,電子積累過多時產生的活性氧 ROS(自由基)會破壞PSII,使光合速率下降。鐵氰化鉀可有效解除植物的光抑制現(xiàn)象。菠菜植株光反應過程中的光合電子傳遞鏈主要由光系統(tǒng)等光合復合體組成,如圖1所示。高溫脅迫也會導致ROS積累,引起光抑制現(xiàn)象,如圖2所示。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 qqyyeyt :fId: qqyyeyt 1)分析圖1,適宜環(huán)境下,光反應H2O裂解釋放的電子(e-)經過一系列傳遞,最終被 ▲ 接受,該過程產生的ATP和NADPH 用于卡爾文循環(huán)中的 ▲ 。
(2)強光會造成葉綠體內電子積累過多,若NADP+不足,電子會傳遞給O2生成ROS。若某物質X會阻斷 NADP+和電子的結合,則物質X處理植物后光抑制可能會 ▲ (填“增強”或“減弱”)。強光條件下,圖示中e-的轉移途徑為e-→NADP+→ ▲ (氧化劑),從而緩解光抑制。從細胞外收集亞鐵氰化鉀,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開發(fā)提供了思路,從能量轉換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分)。
(3)ROS 破壞光系統(tǒng),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機制可能是 ▲ 。(2分)
(4)高溫脅迫也會引發(fā)ROS積累。分析圖2,ROS過量合成后引起光抑制的機制是 ▲ (答出2點.2分)。
(5)當植物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會通過代謝調節(jié)過程,使葉綠素含量降低,引起葉片衰老。該過程的積極意義是 ▲ (2分)。
21(12分)人體受到低血糖和危險等刺激時,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作出相應反應,以維持人體自身穩(wěn)態(tài)和適應環(huán)境。其中腎上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調節(jié)機制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遭遇危險時,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類激素。請寫出該過程中兒茶酚胺類激素分泌的反射弧(低血糖和危險等刺激)→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 ▲ (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
(2)危險引起的神經沖動還能傳到 ▲ ,該部位的某些神經細胞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該激素作用于腺垂體,最終促進糖皮質激素水平上升,該過程體現(xiàn)了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具有 ▲ 的特點。
(3)糖皮質激素受體存在于細胞質基質和細胞核內,糖皮質激素的作用機制如圖所示。
①糖皮質激素進入靶細胞的方式具有 ▲ 特點(答兩點)(2分)。
②圖中 qqyuetq :fId: qqyuetq GR與GC結合后才能進入細胞核的可能原因是 ▲ 。
(4)人體遇到疼痛、緊張刺激時會通過下丘腦,引起GC分泌,而GC分泌增多,又會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分泌活動,由上述過程可知下丘腦具有 ▲ (填信息分子)(2分)受體。
(5)糖皮質激素(GC)在臨床上常被用作免疫抑制劑,但長時間使用會導致體內糖皮質激素受體(GR)基因表達水平降低,人參皂苷能夠緩解“GC抵抗現(xiàn)象”。
a為驗證人參皂苷能夠緩解“GC抵抗現(xiàn)象”,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研究:將體外培養(yǎng)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人體細胞平均隨機分成三組,分別加入適量且等量的生理鹽水、糖皮質激素、 ▲ ,在相同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相同的時間,檢測 ▲ 。
b研究人員從人參皂苷中分離出了Rb1、Rg1、Rh1三種物質。為研究這三種物質緩解GC抵抗現(xiàn)象的效果,研究人員利用體外培養(yǎng)的人體細胞進行相關實驗,結果見下表:
處理方式 空白對照 GC GC+Rb1 GC+Rg1 GC+Rh1
GR含量 +++++ ++ +++ + ++++
GRmRNA相對值 1.05 0.39 0.75 0.39 0.95
實驗結果說明能夠緩解GC抵抗現(xiàn)象的人參細胞提取物是 ▲ 。推測Rg1使GC抵抗現(xiàn)象加重的機制是 ▲ 。
22(11分)六朝古都南京,山水城林資源豐富“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已成為秦淮區(qū)大小河湖的現(xiàn)實寫照。部分河域曾經受到污染,后經過治理,得以控制,物種多樣性有了明顯的增加,水質明顯提升。
(1)科研人員在尋找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過程中,通過采集水樣,分別放入不同生物,檢測水體中的多項指標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 毒素含量ug/L 銨鹽吸收率 有機物去除率
硅藻 0.11 51% 0
藍細菌 0.56 79% 0
紅假單胞光合菌 0 85% 93%
(注:紅假單胞光合菌體內含多種光合色素,在無光條件下可分解水體中的有機物。)
①紅假單胞光合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中屬于 ▲ 。治理該水體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 ▲ ,理由是 ▲ (2分)。
②秦淮河流域水利治理過程中,挖掘涵養(yǎng)和蓄滯水源潛力,提高流域雨洪資源調蓄能力,通過提供美學享受和健身空間來緩解人類壓力,提高人類身心健康水平,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 ▲ 價值。
(2)近年來,通過構建圖1所示的“沉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漸恢復。
據(jù)圖1及相關信息推測,中心湖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被破壞的進程依次是 ▲ 。(編號排序)
①中心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食物網被嚴重破壞
②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藍藻爆發(fā),消耗水體溶解氧
③殘餌、垃圾、落葉等沉積水底,釋放氮、磷營養(yǎng)物質
(3)以前中心湖水污染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隨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還能維持一定的功能,這反映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 ▲ 能力。
(4)據(jù)圖1及已學知識推測,建構“沉水生態(tài)系統(tǒng)”能有效改善中心湖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的原因包括 ▲ 。
A.攔污簾攔截水生動物的尸體避免污染物排放
B.水生植物吸收水體中的N、P等營養(yǎng)物質用于生長
C.吸附在生物柵欄上的固氮菌吸收并固定水體中的N
D.水生動物通過食物網降低水體中的N、P等營養(yǎng)物質
(5)圖1中的挺水植物鳳眼蓮能開鮮艷的花,吸引昆蟲,根部的分泌物能抑制藻類的生長,這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能 ▲ 。(2分)
(6)若利用機械除藻、太陽能補充溶解氧,是利用生態(tài)工程 ▲ 原理治理水污染。
23.(12分)基因 SLC 能控制合成5-羥色胺轉運體(5-HTT 蛋白)。機體缺氧可以誘導神經細胞PC12凋亡和5-HTT 蛋白表達量升高。為探究5-HTT 蛋白表達的變化對缺氧神經細胞的影響,科研人員 構建了帶有基因shSLC(其結構如圖1所示)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 GFP 的重組質粒(如圖2所示)并進行了相關檢測,shSLC 通過轉錄得到的 shRNA(如圖3所示)可用于干擾基因 SLC翻譯過程,而使其沉默。
(1)將圖1中人工合成的大量A鏈和B鏈與緩沖液共同放入PCR儀中,經 ▲ 和 ▲ 過程可得到shSLC。
(2)shSLC 可以和經 Age I和 EcoRI雙酶切的載體相連的原因是 ▲ 。
對構建成功的載體鑒定時,最好使用 ▲ (填“Age I”或“EcoR I”或“Kpn I”)(2分)完成酶切,然后通過凝膠電泳將酶 切后產生的不同長度DNA片段分離出來,從而完成鑒定過程。若用A鏈做引物F1,B鏈做引物R1,其位置如圖所示。另有引物F2和引物R2,鑒定構建成功的載體,一般利用 ▲ (填“F1和R2”或“F2和R2”)進行PCR并對擴增目的
產物進行測序驗證,使用所選引物的原因是 ▲ (2分)。
(3)表達載體轉染PC12細胞后,可通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 ▲ 的表達進行鑒定:據(jù)圖4分析轉染shSLC組中5-HTT蛋白表達量 ▲ 。
(4)檢測發(fā)現(xiàn)對照組正常情況下細胞凋亡率6.30%,缺氧24h后細胞凋亡率 14.24%;轉染shSLC 組正常情況下細胞凋亡率6.38%,缺氧24h細胞凋亡率9.10%。據(jù)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2分)。
24.(11分)海南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適宜開展作物育種。為研究抗稻瘟病水稻的遺傳規(guī)律,某團隊用純合抗稻瘟病水稻品種甲、乙、丙分別與易感稻瘟病品種丁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到F2,結果見表。不考慮染色體互換、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等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 雜交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① 甲×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3:1
② 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15:1
③ 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63:1
(1)水稻是兩性花植物,人工授粉時需對親本中的 ▲ 進行去雄處理。
(2)水稻的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是一對相對性狀。實驗①中,抗稻瘟病對易感稻瘟病為 ▲ 性。實驗②中,這一對相對性狀至少受 ▲ 對等位基因控制。
(3)實驗③中,F(xiàn)2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 ▲ 種,F(xiàn)2抗稻瘟病植株中的雜合子所占比例為 ▲ (2分)。
(4)培育耐鹽堿的抗稻瘟病水稻對于沿海灘涂及內陸鹽堿地的利用具有重要價值。該團隊將耐鹽堿基因隨機插入品種甲基因組中,篩選獲得1號、2號、3號植株,耐鹽堿基因插入位點如圖(注:植株只要含有1個耐鹽堿基因即可表現(xiàn)出耐鹽堿性狀,不含則表現(xiàn)出鹽堿敏感性狀)。
①據(jù)圖分析,2號植株產生的雄配子類型有 ▲ 種,1個雄配子攜帶的耐鹽堿基因最多有 ▲ 個
②該團隊將2025-04-22T08:53:21.661 QQYYEYT :fId: QQYYEYT 1號、2號、3號植株分別自交,理論上所得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是 ▲ 。(3分)
高三年級二模模擬考試
生物試題 2025.04
參考答案
1-5DBBDD 6-10CACAC 11-15BBBDD
ACD 17.BC 18.ABC 19.ABC
21.(12分)(1)交感神經
下丘腦 分級調節(jié)
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不需要轉運蛋白、不消耗能量(2分)
GR與GC結合以后可能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或HSP脫離)
神經遞質、糖皮質激素(順序了顛倒)(2分)
糖皮質激素和人參皂苷 GR的含量 Rb1和Rh1
通過抑制GR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使GR含量減少
22.(11分)
(1)生產者和分解者 紅假單胞光合菌 不產生毒素且對銨鹽和有機物的去除率高(2分) 間接、直接
(2)③②①
(3)自我調節(jié)
(4)ABD
(5)有利于種群繁衍,調節(jié)生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2分)
(6)自生
23.(12分)
(1)變性 復性(退火)
(2)shSLC含有 Age I和 EcoRI識別位點的黏性末端 Kpn I(2分) F2和R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