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余姚泗門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余姚泗門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泗門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考科學試題
1.(2024八下·余姚期中)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干凈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牙刷發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超聲波的響度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答案】D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是傳聲介質之一,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所有的生意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解答】AB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可傳遞能量,超聲波能在空氣中傳播,故AB錯誤,D正確;
C、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頻率太高,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之內,所以聽不到超聲波,故C錯誤。
故答案為:D。
2.(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夠分別吹出“do(1)”“re(2)”“mi(3)”“fa(4)”四個音階則是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答案】A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物體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解答】當用嘴向瓶內吹氣時,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隨著瓶內水位的升高,瓶內的空氣柱越來越短,振動的頻率越來越高,因此音調也會越來越高,由圖知:四個瓶子的水位,從低到高分別是:丙、乙、甲、丁,因此對應的四個音階是“()”“()”“()”“()”四個音階,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2024八下·余姚期中)人們把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下列事實中,應用了次聲波的有(  )
A.用聲吶測海底的深度 B.用儀器聽海嘯
C.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確定目標的方向和距離
【答案】B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超聲波指的是振動頻率在20000赫茲以上聲音,次聲波指的是振動頻率在20赫茲以下聲音,超聲波和次聲波我們人類都聽不到。【解答】聲吶、海豚、蝙蝠都是利用超聲波的,海嘯能產生超聲波,用儀器聽海嘯屬于次聲波的應用,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2024八下·余姚期中)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如果沒有這層大氣,會出現(  )
A.日出會提前,日落會延遲 B.日出和日落都會提前
C.日出會延遲,日落會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會延遲
【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解答】由于大氣層的折射,日出的時候太陽還在地平面以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日出現象;而傍晚的時候太陽落到地平面以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太陽;如果沒有了大氣,則不會折射,看到日出,只有太陽升到地平面以上才可以,導致日出會延遲;而日落則會提前;
故答案為:C。
5.(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一新鞋在豎直的“試鞋鏡”前試穿,如圖所示,但在鏡中他看不到自己穿著的新鞋的像,為了看到新鞋的像,則他應該(  )
A.彎腰或下蹲 B.使身體離鏡子遠一些
C.使身體離鏡子近一些 D.把穿著新鞋的腳抬高一些
【答案】A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進行分析判斷,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解答】A、要想看到鏡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根據圖甲可知,
鞋子反射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低于人眼,需要降低人眼位置,故彎腰(圖乙)或下蹲(圖丙),可以看到鏡中的鞋,
故A符合題意;
BCD、使身體離鏡子近一些(圖戊),原來看不到,靠近后依然無法看到.若人離鏡子遠一些(圖丁),像也會離鏡子遠一些,同時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小(反射光線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抬高穿著新鞋的腳,如果原來看不到,則抬高穿著新鞋的腳后依然無法看到。
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2024八下·余姚期中)早春二月,我們會常吃大蒜以預防流感。一個正常人吃大蒜時,旁人會聞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卻聞不到,這是因為(  )
A.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B.嗅覺細胞接受的信息無法傳到大腦
C.嗅覺細胞暫時失去感覺功能
D.不同的人嗅覺靈敏程度差異很大
【答案】A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如果感受器長時間持續接受某種刺激,其產生沖動的能力就會減弱,這就是感受器的適應性。
【解答】一個正常人吃大蒜時,旁人會聞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卻聞不到,這是因為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故選A。
7.(2024八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
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
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
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
【答案】A
【知識點】人的感覺;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體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接收到的刺激通過神經傳輸,最后在大腦處形成各種感覺。
【解答】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改變焦距獲得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并同時產生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從而形成視覺。故A錯誤。
B、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感受細胞為嗅細胞,氣味物質作用于嗅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嗅覺。故B正確。
C、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等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故C正確。
D、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 :A。
8.(2024八下·余姚期中)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車生產大國行列。觀察發現,小汽車前面擋風玻璃并不是豎直安裝的,其主要原因是(  )
A.為了美觀
B.使車內物體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車的正前方
C.擴大視野
D.可以有效減小外界噪聲干擾
【答案】B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小汽車前面的風擋玻璃是傾斜安裝的,根據“成像的對稱性”可知,車內人的像成在視野的前上方,可以與車外水平方向上的物體分開,以免發生誤判,造成交通事故,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9.(2024八下·余姚期中)圖中所示為平面鏡所成的鐘的像,若鐘所指的時間為4時45分,在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左右顛倒。【解答】由于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即為7點15 分,故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0.(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
A.這是遠視眼的結構示意圖,應佩戴凸透鏡加以矯正
B.手影游戲是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雨后彩虹是一種色散現象,空氣中的水蒸氣相當于色散實驗中的三棱鏡
D.水中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是因為光在水面上發生反射的同時發生了折射
【答案】C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解析】【分析】光斜射入不同的介質時,將發生折射。【解答】A、圖中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后方,所以是遠視眼的結構示意圖,應佩戴凸透鏡加以矯正,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手影游戲就是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雨后彩虹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空氣中的小水珠發生折射產生的現象,是光的色散現象,空氣中的小水珠相當于色散實驗中的三棱鏡,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光在水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水中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是因為光在水面上發生反射的同時發生了折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兩塊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磚A 和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內,斜邊平行且相距一定距離。一條光線從空氣中垂直于玻璃磚 A 的直角邊射入,從玻璃磚 B 的直角邊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  )
A.光線 a B.光線 b C.光線 c D.光線 d
【答案】B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垂直入射時,不發生偏折,斜射入不同的介質時,將發生折射,AB完全相同且斜邊平行,光經過折射后傳播方向與原來相平行。【解答】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線經A折射后進入完全相同的B,經B折射后的光線一定與原光線平行,又因AB之間有一段空氣,故最后的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不再同一直線上,故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b。
故答案為:B。
12.(2024八下·余姚期中)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鏡,如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學生在教室內排練舞蹈,當老師從外面進入到圖示位置時,他能從平面鏡中觀察到的學生是(  )
A.甲 B.甲、乙 C.乙、丙 D.丁
【答案】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平面鏡所稱的額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據此找到4位同學在平面鏡所成的像的位置,將像點與老師相連,連線沒有被屏風擋住的同學即為能被老師觀察到的同學。【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別作出四個同學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像和老師的連線沒有被屏風擋住的只有丁,所以老師只能看見丁同學,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科用焦距15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②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遠離透鏡
③當物體距透鏡10cm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④當物體距透鏡25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②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
【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是: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成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縮小的像。【解答】由題知,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那么2f=30cm。
①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此時物距始終大于二倍焦距且物距逐漸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所成的像是縮小的實像,且逐漸變小,①錯誤;
②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即從等于二倍焦距處靠近凸透鏡,在大于一倍焦距之前,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物近像遠可知,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遠離透鏡,②正確;
③當物體距透鏡10cm時,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③錯誤;
④當物體距透鏡25cm時,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④正確。綜上可知,②④正確,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1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各電路圖中,閉合開關后,電壓表能測燈L1兩端電壓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電壓表并聯在哪個元件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元件兩端的電壓。【解答】A、由電路圖可知,燈L1與L2串聯,電壓表雖在最上面,但是與L1并聯,測的是L1兩端的電壓,故A符合題意;
B、由電路圖可知,燈L1與L2串聯,電壓表與L2并聯,測的是L2兩端的電壓,故B不符合題意;
C、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與開關并聯,閉合開關,電壓表被短路,電壓表無示數,故C不符合題意;
D、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與電源并聯,測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時(  )
A.燈變亮,燈變暗 B.燈變亮,燈不變
C.燈變亮,燈變暗 D.燈、都變亮
【答案】B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電路存在兩個回路,屬于并聯電路,并聯電路各支路互不影響,所以該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不會影響的亮度。【解答】由圖可知燈與滑動變阻器串聯再與并聯,當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時接入電路阻值變小,所在支路電流變大,燈變亮;由于與燈并聯,則不影響的亮度,的亮度不變,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6.(2024八下·余姚期中)將如圖乙所示的旋鈕式變阻器接入到如圖甲所示電路的MN之間,能起到調節燈泡亮度的作用。若要使燈泡逐漸變亮,下列連接及操作方式可行的是(  )
A.M、N分別連接X、Y,順時針滑動觸片
B.M、N分別連接X、Y,逆時針滑動觸片
C.M、N分別連接X、Z,順時針滑動觸片
D.M、N分別連接Y、Z,逆時針滑動觸片
【答案】B
【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和接線方法,判斷旋動按鈕時接入長度的變化,進而確定阻值的變化即可。
【解答】燈泡變亮,說明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而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減小。AB.M、N分別連接X、Y,順時針滑動觸片,使其接入電路的電阻增大;逆時針滑動觸片,使其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故A錯誤,B正確;
CD.M、N分別連接X、Z,變阻器整個電阻接入電路中,順時針或逆時針滑動觸片,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不變,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7.(2024八下·余姚期中)為了測出未知電阻的阻值,某同學利用阻值已知的電阻和電流表或電壓表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電路,其中可行的是(電源電壓未知且不變)(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電壓表在測量電壓時,并聯在測量對象兩端,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解答】A、圖中兩電阻是串聯的,通過它們的電流是相等的,當開關S接1時,電壓表測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可求出電路中的電流;當開關S接2時,電壓表正負接線柱反接,造成電壓表不能正常工作,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兩個電阻是并聯的,電流表在干路上,測通過兩個電阻的總電流,無法求出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兩個電阻是串聯的,通過電流表可以知道通過未知電阻的電流,但無法求出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故C不符合題意;
D、圖中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定值電阻被短路,電壓表測的是電源電壓,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兩個電阻是串聯的,電壓表測的是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可求出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定律可求出此時通過R0的電流也就是通未知電阻的電流,所以未知電阻可以測出,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8.(2024八下·余姚期中)利用某壓敏電阻R及相關電路元件設計身高體重測量儀電路,壓敏電阻的阻值隨壓力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現要求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顯示身高和體重的大小,且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電路設計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越大,電流表示數越小。【解答】由題意可知,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由圖乙可知,人的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
A、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壓敏電阻并聯,電壓表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R支路的電流,由電源的電壓不變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由電路圖可知,壓敏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人的體重增大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人的身高增大時(滑片上移),變阻器的阻值變小,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的關系可知,電壓表的示數變化無法確定,故B不符合題意;
C、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壓敏電阻并聯,電流表測R支路的電流,電壓表測滑片下方電阻兩端的電壓,當人的體重增大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由 可知,通過R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因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變,當人的身高增大時(滑片上移),電壓表并聯部分電阻的阻值變大,由 U=IR可知,電壓表的示數變大,故C符合題意;
D、由電路圖可知,壓敏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人身高同時增大時,滑片向上移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大,但同時人的體重增加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總電阻無法判斷,所以無法判斷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2024八下·余姚期中)2023年實驗考試“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關系”,某同學按如圖a所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后,用電壓表分別測量、、三處電壓,關于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操作、讀數正確,三次測量結果可能會出現
B.測出間電壓后,保持b不動,將a改接到c,可以測出
C.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如圖b所示的情況,必須將電壓表校零
D.實驗時電壓表示數,且示數不為0,一定是a、b之間發生了斷路
【答案】A
【知識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
【解析】【分析】電壓表電流應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若電流方向相反,會導致指針反偏,導致電壓表的損壞。【解答】A、若出現Uac≠Uab+Ubc,即Uab+Ubc與Uac間電壓不相等,但在測量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得出: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故A正確;
B、用電壓表測出Uab間電壓后,保持b不動,將a改接到c,雖然電壓表此時與L2并聯,但電流從電壓表負接線柱流入,閉合開關后,電壓表指針會反偏,所以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故B錯誤;
C、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若電壓表的指針指在了0刻度線的左邊時,即指針反向偏轉,說明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需要將電壓表的正負極接線柱互換,故C錯誤;
D、實驗時電壓表示數Uab=Uac,且示數不為0,可能是a、b之間發生了斷路或b、c間發生了短路,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0.(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為定值電阻,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一端向另一端滑動過程中,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動,電壓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比值變大
B.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變大
C.不管滑片P怎么移動,電壓的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D.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電壓的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的比值變大
【答案】D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電路串并聯時,為了簡化電路,可以先將電壓表及其引線去除,去除后可知,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并聯在哪個用電器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分析清楚電路后,結合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電壓、電流特點進行分析計算。【解答】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A、滑片P自b向a移動,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由U=IR可知,R1兩端的電壓變大,電壓表的V1示數變大,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2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則電壓表V1的示數與電壓表V2的示數比值變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由可知電壓表V2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等于R2的阻值,因R2的阻值變大,則它們的比值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設滑片移動前后電路中的電流為I1、I2,電壓表V1示數的變化量
ΔU1=I1R1-I2R1=(I1-I2)R1=ΔIR1
則電壓表V1的示數變化量ΔU1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ΔI的比值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電壓表V2示數的變化量
ΔU2=U2-U2'=(U-I1R1)-(U-I2R1)=(I2-I1)R1=ΔIR1
則電壓表V2的示數變化量ΔU2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ΔI的比值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1.(2024八下·余姚期中)現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據,這個數據的單位是   ;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圖中最有可能是此時(即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的聲音波形圖   (選填“甲”或“乙”)。
【答案】分貝;減小;乙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解析】【分析】噪聲監測設備監測的是聲音的響度,單位是分貝。聲音的響度越大,波形圖中波峰和波谷間的距離越大。【解答】因為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所以噪聲監測設備上的數據的單位是分貝;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噪聲減小,所顯示屏上的數據將減小。
由甲圖可以看出,其波形圖呈周期性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是樂音的波形;乙圖中的波形圖雜亂無章,是無規則的,是噪聲的波形且振幅小,有可能是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
22.(2024八下·余姚期中)《最強大腦》節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戰者,他把嘴靠近紅酒杯發聲,就能將紅酒杯震碎,震驚了所有人。這個表演說明聲音能夠傳遞   ,其中魔術師發出的聲音是通過   傳到紅酒杯的。該表演的奧秘在于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使其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從而達到共振震碎紅酒杯,表演中魔術師調節的是聲音的   ,并使紅酒杯的   達到最大而碎裂。
【答案】能量;空氣;音調;振幅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解答】《最強大腦》節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戰者,他把嘴靠近紅酒杯發聲,就能將紅酒杯震碎,震驚了所有人,這個表演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其中魔術師發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紅酒杯的。
該表演的奧秘在于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使其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從而達到共振震碎紅酒杯,表演中魔術師調節的是聲音的音調,并使紅酒杯的振幅達到最大而碎裂。
23.(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紅的爺爺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條魚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魚是   所成的像(選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看到的白云是   (填虛像或實像)。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在魚的視覺中,人的像比人實際身高   (填高或矮)。
【答案】光的折射;虛像;高
【知識點】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在水和空氣間傳播時,空氣中的角更大,不論作為入射角還是作為折射角。【解答】水中的“魚”是魚反射的光線從水中進入空氣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水中的白云是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是虛像。
在魚的視覺中,人反射的光線有空氣進入水中時發射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靠近法線,魚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到的人比實際身高要高。
2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處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O為入射點   是折射光線,反射角為    度,界面的    (選填“上”、“下”、“左”或“右”)邊是玻璃。
【答案】OC;60;右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線,從而確定界面,然后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系確定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折射角的度數。
【解答】由圖可知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反射角;為界面;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則OC一定為折射光線,OA為反射光線;折射角為
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右邊是玻璃。
25.(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一個明月如皓的夜晚,小明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懸的月亮讓小明在前方留下長長的身影。剛下過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個個積水坑,小明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   (填“亮”或“暗”)的地方,此時水面會發生   反射。
【答案】亮;鏡面
【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解析】【分析】發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從各個方向射出,所以從各個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解答】由題意可知,“高懸的月亮讓小明在前方留下長長的身影”,說明月亮在人的后方,由于平靜的水面,能發生鏡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發生漫反射;故此時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亮的地方。
26.(2024八下·余姚期中)長度相同的鎳鉻合金絲A比鎳鉻合金絲B粗得多,它們以某種方式連入同一個電路,如圖所示。如果鎳鉻合金絲A和B的電阻分別為RA和RB,此時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有RA   RB,IA   IB。(選填“>”、“=”或“<”)
【答案】<;=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以及長度有關,材料一定時,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電阻大小與電流及電壓無關。【解答】由圖知,A、B串聯,根據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知,IA=IB。由題意知,A、B材料和長度相同,A的橫截面積大,電阻更小。則RA27.(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透鏡成像的一種情況,其中AB是物體,MN是AB的像,請通過作圖確定凸透鏡的位置以及凸透鏡焦點的位置。
【答案】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可知此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畫圖。【解答】利用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連接M點和A點并延長,與主光軸相交處即為凸透鏡的光心,據此確定出凸透鏡的位置; 再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可確定兩側焦點的位置,如下圖:
28.(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作出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答案】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圖。【解答】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 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29.(2024八下·余姚期中)根據如圖所示的實物圖,在框中畫出電路圖。
【答案】
【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解析】【分析】電路有兩個回路,可知為并聯電路,開關接在干路上,控制整個電路,據此作圖。【解答】由實物圖知,兩燈并聯,一個開關在干路上,控制整個電路的通與斷;另一開關在上面燈泡的支路上,控制該燈泡的通與斷,電路圖如圖所示:
30.(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調節凸透鏡、蠟燭、光屏的中心,使它們在   上,使得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從蠟燭到凸透鏡距離大于2倍焦距處開始,向焦點移動蠟燭,在這過程中,像到透鏡的距離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某同學發現,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厘米,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25厘米 B.15厘米 C.8厘米 D.4厘米
(4)另一位同學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個可能原因即可)
【答案】同一高度;增大;變大;D;物體放在焦點或焦點以內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1)由光的直線傳播和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折可知,調整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物體的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心。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進行判斷。
(3)由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分析,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
(4)當物距小于等于一倍焦距時,不能成實像,所以光屏上找不到像。【解答】(1)當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實像時,成的像要用光屏來承接,所以要調整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物體的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心。
(2)物距大于1倍焦距時成實像,且“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由大于2倍焦距處開始,向焦點移動蠟燭,物距變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3)當像距為10cm時,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則10cm>2f,則f<5cm,則焦距可能為4cm。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原因:①三心不在同一直線,②物體放在焦點或焦點以內。
31.(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明在實驗室做“測量定值電阻Rx的阻值”實驗,所使用的電源電壓恒為3V,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待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10Ω;
(1)如圖所示是小明連接的實驗電路。該電路中存在一處導線連接錯誤,請在接錯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電路連接圖;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值為   V;為了使測量值便接近真實值,應進行多次測量并計算電阻阻值的平均值,以減小實驗誤差;
(3)在實驗過程中,電流表突然損壞而無法正常使用,小明用一根導線替代電流表;
①調節滑片P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1;
②調節滑片P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2;
③待測電阻Rx=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答案】;2.6;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
【解析】【詳解】(1)電路應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電流串聯在電路中,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2)分析電壓表所選量程及分度值,再進行讀數。
(3)利用歐姆定律及串聯電路的電壓、電流特點進行計算。【解答】(1)該實驗中,電壓表應與Rx并聯,故連接與滑動變阻器之間的導線接錯,正確的電路連接,如下圖所示:
(2)如圖甲所示,電壓表選用的是0~3V量程,分度值為0.1V,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2.6V。
(3)用一根導線替代電流表,Rx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Rx兩端的電壓,實驗時,閉合開關,Rx兩端電壓為U1,再調節滑片,當滑片位于最小阻值處時,Rx兩端電壓為U2,為電源電壓;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處時,Rx的電流
則待測電阻
32.(2024八下·余姚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回聲估測兩峭壁A、B之間的距離,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者在距A峭壁100m的P點大喊一聲,聽到第一次回聲后再過了1s又聽到第二次回聲,已知此環境條件下聲速為,PA小于PB。求峭壁A、B間距離。
【答案】根據題意可知,從聽到回聲的時間來列式為
代入數據為
解得,則峭壁A、B間距離為
答:峭壁A、B間距離為370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由題中信息可知,兩側聲音相差1s,分別利用速度公式表示出聲音傳播的時間,聯立兩式即可求得PA和PB的距離,相加即可求得AB間的距離。【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從聽到回聲的時間來列式為
代入數據為
解得,則峭壁A、B間距離為
答:峭壁A、B間距離為370m。
33.(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4V,三個電阻的阻值分別為、和,求:
(1)當、均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
(2)當、均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
(3)當斷開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答案】(1)當S1、S2均斷開時,R2、R3串聯,電壓表測R2 的電壓,根據電阻的串聯規律,電路的總電阻
根據歐姆定律,電路中的電流為
R2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
(2)當S1、S2均閉合時,R3短路,R1、R2并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示數為4V,電流表測干路電路,通過R1的電流為
通過R2的電流為
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電路的總電流即電流表示數為
(3)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路為R1、R2并聯,再與R3串聯,則R1、R2并聯的總電阻為
整個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
答:(1))當S1、S2均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3V;
(2)當S1、S2均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2A;
(3)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A,2V。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斷開開關,去掉電壓表及其引線,先判斷電路串并聯,再將電壓表接回電路,判斷測量對象,結合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2)同樣先分析電路,判斷電表測量對象,當支路上沒有用電器時,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短路,結合歐姆定律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進行計算。
(3)先畫出等效電路圖,再判斷電表測量對象,結合電流、電壓的關系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3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電壓表使用0~3V的量程,定值電阻,燈泡電阻,滑動變阻器的最銘牌標有字樣“15Ω,0.3A”。
(1)開關斷開,閉合,電流表示數為0.25A,電壓表示數為2.5V,求電源的電壓和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
(2)將開關閉合,斷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為了保證電流表和電壓表不超過其量程,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在什么范圍內變化?
【答案】(1)開關S1斷開,S2閉合時,該電路為R2和R3的串聯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R3兩端的電壓;已知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5A,即電路的電流為I=0.25A,R3兩端的電壓為U3=2.5V,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
已知燈泡的電阻為R2=5Ω,則R2兩端的電壓為
U2=IR2=0.25A×5Ω=1.25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電源電壓為
U=U2+U3=1.25V+2.5V=3.75V
(2)將開關閉合,斷開時,該電路為R1和R3的串聯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電流,電壓表測R3兩端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最小時,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由題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而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3A,為保護電路,則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I大=0.3A,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小為
由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
R3小=R總小-R1=12.5Ω-8Ω=4.5Ω
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由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此時R3兩端的電壓最大,即電壓表示數最大,已知電壓表的量程為0~3V,即R3兩端的電壓最大為
U3大=3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此時R1兩端的電壓為
U1=U-U3大=3.75V-3V=0.75V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
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為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5Ω,由上述分析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4.5Ω~15Ω范圍內變化。
答:(1)電源的電壓為3.75V;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為10Ω;
(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4.5Ω~15Ω范圍內變化。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開關斷開和閉合情況,去掉電壓表,畫出等效電路圖,分析電路串并聯,補上電壓表,結合串聯電路電壓、電流特點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2)計算時要考慮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電流表及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
1 / 1浙江省寧波市余姚泗門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考科學試題
1.(2024八下·余姚期中)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干凈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牙刷發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超聲波的響度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2.(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夠分別吹出“do(1)”“re(2)”“mi(3)”“fa(4)”四個音階則是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3.(2024八下·余姚期中)人們把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下列事實中,應用了次聲波的有(  )
A.用聲吶測海底的深度 B.用儀器聽海嘯
C.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確定目標的方向和距離
4.(2024八下·余姚期中)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如果沒有這層大氣,會出現(  )
A.日出會提前,日落會延遲 B.日出和日落都會提前
C.日出會延遲,日落會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會延遲
5.(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一新鞋在豎直的“試鞋鏡”前試穿,如圖所示,但在鏡中他看不到自己穿著的新鞋的像,為了看到新鞋的像,則他應該(  )
A.彎腰或下蹲 B.使身體離鏡子遠一些
C.使身體離鏡子近一些 D.把穿著新鞋的腳抬高一些
6.(2024八下·余姚期中)早春二月,我們會常吃大蒜以預防流感。一個正常人吃大蒜時,旁人會聞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卻聞不到,這是因為(  )
A.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B.嗅覺細胞接受的信息無法傳到大腦
C.嗅覺細胞暫時失去感覺功能
D.不同的人嗅覺靈敏程度差異很大
7.(2024八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
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
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
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
8.(2024八下·余姚期中)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車生產大國行列。觀察發現,小汽車前面擋風玻璃并不是豎直安裝的,其主要原因是(  )
A.為了美觀
B.使車內物體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車的正前方
C.擴大視野
D.可以有效減小外界噪聲干擾
9.(2024八下·余姚期中)圖中所示為平面鏡所成的鐘的像,若鐘所指的時間為4時45分,在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10.(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
A.這是遠視眼的結構示意圖,應佩戴凸透鏡加以矯正
B.手影游戲是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雨后彩虹是一種色散現象,空氣中的水蒸氣相當于色散實驗中的三棱鏡
D.水中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是因為光在水面上發生反射的同時發生了折射
11.(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兩塊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磚A 和B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內,斜邊平行且相距一定距離。一條光線從空氣中垂直于玻璃磚 A 的直角邊射入,從玻璃磚 B 的直角邊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  )
A.光線 a B.光線 b C.光線 c D.光線 d
12.(2024八下·余姚期中)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鏡,如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學生在教室內排練舞蹈,當老師從外面進入到圖示位置時,他能從平面鏡中觀察到的學生是(  )
A.甲 B.甲、乙 C.乙、丙 D.丁
13.(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科用焦距15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②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遠離透鏡
③當物體距透鏡10cm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④當物體距透鏡25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②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
1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各電路圖中,閉合開關后,電壓表能測燈L1兩端電壓的是(  )
A. B.
C. D.
15.(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時(  )
A.燈變亮,燈變暗 B.燈變亮,燈不變
C.燈變亮,燈變暗 D.燈、都變亮
16.(2024八下·余姚期中)將如圖乙所示的旋鈕式變阻器接入到如圖甲所示電路的MN之間,能起到調節燈泡亮度的作用。若要使燈泡逐漸變亮,下列連接及操作方式可行的是(  )
A.M、N分別連接X、Y,順時針滑動觸片
B.M、N分別連接X、Y,逆時針滑動觸片
C.M、N分別連接X、Z,順時針滑動觸片
D.M、N分別連接Y、Z,逆時針滑動觸片
17.(2024八下·余姚期中)為了測出未知電阻的阻值,某同學利用阻值已知的電阻和電流表或電壓表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電路,其中可行的是(電源電壓未知且不變)(  )
A. B.
C. D.
18.(2024八下·余姚期中)利用某壓敏電阻R及相關電路元件設計身高體重測量儀電路,壓敏電阻的阻值隨壓力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現要求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顯示身高和體重的大小,且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電路設計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9.(2024八下·余姚期中)2023年實驗考試“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關系”,某同學按如圖a所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后,用電壓表分別測量、、三處電壓,關于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操作、讀數正確,三次測量結果可能會出現
B.測出間電壓后,保持b不動,將a改接到c,可以測出
C.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如圖b所示的情況,必須將電壓表校零
D.實驗時電壓表示數,且示數不為0,一定是a、b之間發生了斷路
20.(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為定值電阻,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一端向另一端滑動過程中,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動,電壓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比值變大
B.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變大
C.不管滑片P怎么移動,電壓的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D.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電壓的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的比值變大
21.(2024八下·余姚期中)現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據,這個數據的單位是   ;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圖中最有可能是此時(即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的聲音波形圖   (選填“甲”或“乙”)。
22.(2024八下·余姚期中)《最強大腦》節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戰者,他把嘴靠近紅酒杯發聲,就能將紅酒杯震碎,震驚了所有人。這個表演說明聲音能夠傳遞   ,其中魔術師發出的聲音是通過   傳到紅酒杯的。該表演的奧秘在于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使其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從而達到共振震碎紅酒杯,表演中魔術師調節的是聲音的   ,并使紅酒杯的   達到最大而碎裂。
23.(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紅的爺爺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條魚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魚是   所成的像(選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看到的白云是   (填虛像或實像)。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在魚的視覺中,人的像比人實際身高   (填高或矮)。
2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處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O為入射點   是折射光線,反射角為    度,界面的    (選填“上”、“下”、“左”或“右”)邊是玻璃。
25.(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一個明月如皓的夜晚,小明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懸的月亮讓小明在前方留下長長的身影。剛下過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個個積水坑,小明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   (填“亮”或“暗”)的地方,此時水面會發生   反射。
26.(2024八下·余姚期中)長度相同的鎳鉻合金絲A比鎳鉻合金絲B粗得多,它們以某種方式連入同一個電路,如圖所示。如果鎳鉻合金絲A和B的電阻分別為RA和RB,此時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有RA   RB,IA   IB。(選填“>”、“=”或“<”)
27.(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透鏡成像的一種情況,其中AB是物體,MN是AB的像,請通過作圖確定凸透鏡的位置以及凸透鏡焦點的位置。
28.(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作出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9.(2024八下·余姚期中)根據如圖所示的實物圖,在框中畫出電路圖。
30.(2024八下·余姚期中)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調節凸透鏡、蠟燭、光屏的中心,使它們在   上,使得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從蠟燭到凸透鏡距離大于2倍焦距處開始,向焦點移動蠟燭,在這過程中,像到透鏡的距離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某同學發現,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厘米,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25厘米 B.15厘米 C.8厘米 D.4厘米
(4)另一位同學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個可能原因即可)
31.(2024八下·余姚期中)小明在實驗室做“測量定值電阻Rx的阻值”實驗,所使用的電源電壓恒為3V,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待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10Ω;
(1)如圖所示是小明連接的實驗電路。該電路中存在一處導線連接錯誤,請在接錯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電路連接圖;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值為   V;為了使測量值便接近真實值,應進行多次測量并計算電阻阻值的平均值,以減小實驗誤差;
(3)在實驗過程中,電流表突然損壞而無法正常使用,小明用一根導線替代電流表;
①調節滑片P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1;
②調節滑片P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示數為U2;
③待測電阻Rx=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32.(2024八下·余姚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回聲估測兩峭壁A、B之間的距離,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者在距A峭壁100m的P點大喊一聲,聽到第一次回聲后再過了1s又聽到第二次回聲,已知此環境條件下聲速為,PA小于PB。求峭壁A、B間距離。
33.(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4V,三個電阻的阻值分別為、和,求:
(1)當、均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
(2)當、均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
(3)當斷開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34.(2024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電壓表使用0~3V的量程,定值電阻,燈泡電阻,滑動變阻器的最銘牌標有字樣“15Ω,0.3A”。
(1)開關斷開,閉合,電流表示數為0.25A,電壓表示數為2.5V,求電源的電壓和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
(2)將開關閉合,斷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為了保證電流表和電壓表不超過其量程,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在什么范圍內變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是傳聲介質之一,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所有的生意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解答】AB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可傳遞能量,超聲波能在空氣中傳播,故AB錯誤,D正確;
C、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頻率太高,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之內,所以聽不到超聲波,故C錯誤。
故答案為:D。
2.【答案】A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物體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解答】當用嘴向瓶內吹氣時,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隨著瓶內水位的升高,瓶內的空氣柱越來越短,振動的頻率越來越高,因此音調也會越來越高,由圖知:四個瓶子的水位,從低到高分別是:丙、乙、甲、丁,因此對應的四個音階是“()”“()”“()”“()”四個音階,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答案】B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超聲波指的是振動頻率在20000赫茲以上聲音,次聲波指的是振動頻率在20赫茲以下聲音,超聲波和次聲波我們人類都聽不到。【解答】聲吶、海豚、蝙蝠都是利用超聲波的,海嘯能產生超聲波,用儀器聽海嘯屬于次聲波的應用,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答案】C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解答】由于大氣層的折射,日出的時候太陽還在地平面以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日出現象;而傍晚的時候太陽落到地平面以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太陽;如果沒有了大氣,則不會折射,看到日出,只有太陽升到地平面以上才可以,導致日出會延遲;而日落則會提前;
故答案為:C。
5.【答案】A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進行分析判斷,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解答】A、要想看到鏡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根據圖甲可知,
鞋子反射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低于人眼,需要降低人眼位置,故彎腰(圖乙)或下蹲(圖丙),可以看到鏡中的鞋,
故A符合題意;
BCD、使身體離鏡子近一些(圖戊),原來看不到,靠近后依然無法看到.若人離鏡子遠一些(圖丁),像也會離鏡子遠一些,同時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小(反射光線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抬高穿著新鞋的腳,如果原來看不到,則抬高穿著新鞋的腳后依然無法看到。
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答案】A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如果感受器長時間持續接受某種刺激,其產生沖動的能力就會減弱,這就是感受器的適應性。
【解答】一個正常人吃大蒜時,旁人會聞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卻聞不到,這是因為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故選A。
7.【答案】A
【知識點】人的感覺;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體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接收到的刺激通過神經傳輸,最后在大腦處形成各種感覺。
【解答】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改變焦距獲得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并同時產生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從而形成視覺。故A錯誤。
B、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感受細胞為嗅細胞,氣味物質作用于嗅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嗅覺。故B正確。
C、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等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故C正確。
D、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 :A。
8.【答案】B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小汽車前面的風擋玻璃是傾斜安裝的,根據“成像的對稱性”可知,車內人的像成在視野的前上方,可以與車外水平方向上的物體分開,以免發生誤判,造成交通事故,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9.【答案】B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左右顛倒。【解答】由于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即為7點15 分,故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0.【答案】C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解析】【分析】光斜射入不同的介質時,將發生折射。【解答】A、圖中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后方,所以是遠視眼的結構示意圖,應佩戴凸透鏡加以矯正,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手影游戲就是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雨后彩虹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空氣中的小水珠發生折射產生的現象,是光的色散現象,空氣中的小水珠相當于色散實驗中的三棱鏡,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光在水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水中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是因為光在水面上發生反射的同時發生了折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答案】B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垂直入射時,不發生偏折,斜射入不同的介質時,將發生折射,AB完全相同且斜邊平行,光經過折射后傳播方向與原來相平行。【解答】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線經A折射后進入完全相同的B,經B折射后的光線一定與原光線平行,又因AB之間有一段空氣,故最后的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不再同一直線上,故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b。
故答案為:B。
12.【答案】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平面鏡所稱的額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據此找到4位同學在平面鏡所成的像的位置,將像點與老師相連,連線沒有被屏風擋住的同學即為能被老師觀察到的同學。【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別作出四個同學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像和老師的連線沒有被屏風擋住的只有丁,所以老師只能看見丁同學,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答案】B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是: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成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縮小的像。【解答】由題知,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那么2f=30cm。
①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此時物距始終大于二倍焦距且物距逐漸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所成的像是縮小的實像,且逐漸變小,①錯誤;
②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即從等于二倍焦距處靠近凸透鏡,在大于一倍焦距之前,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物近像遠可知,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遠離透鏡,②正確;
③當物體距透鏡10cm時,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③錯誤;
④當物體距透鏡25cm時,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特點,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④正確。綜上可知,②④正確,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14.【答案】A
【知識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電壓表并聯在哪個元件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元件兩端的電壓。【解答】A、由電路圖可知,燈L1與L2串聯,電壓表雖在最上面,但是與L1并聯,測的是L1兩端的電壓,故A符合題意;
B、由電路圖可知,燈L1與L2串聯,電壓表與L2并聯,測的是L2兩端的電壓,故B不符合題意;
C、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與開關并聯,閉合開關,電壓表被短路,電壓表無示數,故C不符合題意;
D、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與電源并聯,測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答案】B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電路存在兩個回路,屬于并聯電路,并聯電路各支路互不影響,所以該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不會影響的亮度。【解答】由圖可知燈與滑動變阻器串聯再與并聯,當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時接入電路阻值變小,所在支路電流變大,燈變亮;由于與燈并聯,則不影響的亮度,的亮度不變,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6.【答案】B
【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和接線方法,判斷旋動按鈕時接入長度的變化,進而確定阻值的變化即可。
【解答】燈泡變亮,說明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而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減小。AB.M、N分別連接X、Y,順時針滑動觸片,使其接入電路的電阻增大;逆時針滑動觸片,使其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故A錯誤,B正確;
CD.M、N分別連接X、Z,變阻器整個電阻接入電路中,順時針或逆時針滑動觸片,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不變,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7.【答案】D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電壓表在測量電壓時,并聯在測量對象兩端,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解答】A、圖中兩電阻是串聯的,通過它們的電流是相等的,當開關S接1時,電壓表測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可求出電路中的電流;當開關S接2時,電壓表正負接線柱反接,造成電壓表不能正常工作,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兩個電阻是并聯的,電流表在干路上,測通過兩個電阻的總電流,無法求出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兩個電阻是串聯的,通過電流表可以知道通過未知電阻的電流,但無法求出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故C不符合題意;
D、圖中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定值電阻被短路,電壓表測的是電源電壓,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兩個電阻是串聯的,電壓表測的是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可求出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定律可求出此時通過R0的電流也就是通未知電阻的電流,所以未知電阻可以測出,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8.【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越大,電流表示數越小。【解答】由題意可知,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由圖乙可知,人的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
A、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壓敏電阻并聯,電壓表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R支路的電流,由電源的電壓不變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由電路圖可知,壓敏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人的體重增大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人的身高增大時(滑片上移),變阻器的阻值變小,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的關系可知,電壓表的示數變化無法確定,故B不符合題意;
C、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壓敏電阻并聯,電流表測R支路的電流,電壓表測滑片下方電阻兩端的電壓,當人的體重增大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由 可知,通過R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因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變,當人的身高增大時(滑片上移),電壓表并聯部分電阻的阻值變大,由 U=IR可知,電壓表的示數變大,故C符合題意;
D、由電路圖可知,壓敏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人身高同時增大時,滑片向上移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大,但同時人的體重增加時,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小,總電阻無法判斷,所以無法判斷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答案】A
【知識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
【解析】【分析】電壓表電流應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若電流方向相反,會導致指針反偏,導致電壓表的損壞。【解答】A、若出現Uac≠Uab+Ubc,即Uab+Ubc與Uac間電壓不相等,但在測量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得出: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故A正確;
B、用電壓表測出Uab間電壓后,保持b不動,將a改接到c,雖然電壓表此時與L2并聯,但電流從電壓表負接線柱流入,閉合開關后,電壓表指針會反偏,所以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故B錯誤;
C、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若電壓表的指針指在了0刻度線的左邊時,即指針反向偏轉,說明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需要將電壓表的正負極接線柱互換,故C錯誤;
D、實驗時電壓表示數Uab=Uac,且示數不為0,可能是a、b之間發生了斷路或b、c間發生了短路,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0.【答案】D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電路串并聯時,為了簡化電路,可以先將電壓表及其引線去除,去除后可知,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并聯在哪個用電器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分析清楚電路后,結合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電壓、電流特點進行分析計算。【解答】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A、滑片P自b向a移動,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由U=IR可知,R1兩端的電壓變大,電壓表的V1示數變大,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2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則電壓表V1的示數與電壓表V2的示數比值變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若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動,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由可知電壓表V2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等于R2的阻值,因R2的阻值變大,則它們的比值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設滑片移動前后電路中的電流為I1、I2,電壓表V1示數的變化量
ΔU1=I1R1-I2R1=(I1-I2)R1=ΔIR1
則電壓表V1的示數變化量ΔU1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ΔI的比值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電壓表V2示數的變化量
ΔU2=U2-U2'=(U-I1R1)-(U-I2R1)=(I2-I1)R1=ΔIR1
則電壓表V2的示數變化量ΔU2與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量ΔI的比值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1.【答案】分貝;減小;乙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解析】【分析】噪聲監測設備監測的是聲音的響度,單位是分貝。聲音的響度越大,波形圖中波峰和波谷間的距離越大。【解答】因為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所以噪聲監測設備上的數據的單位是分貝;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噪聲減小,所顯示屏上的數據將減小。
由甲圖可以看出,其波形圖呈周期性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是樂音的波形;乙圖中的波形圖雜亂無章,是無規則的,是噪聲的波形且振幅小,有可能是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
22.【答案】能量;空氣;音調;振幅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解答】《最強大腦》節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戰者,他把嘴靠近紅酒杯發聲,就能將紅酒杯震碎,震驚了所有人,這個表演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其中魔術師發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紅酒杯的。
該表演的奧秘在于通過控制聲音的頻率使其與紅酒杯的頻率相同,從而達到共振震碎紅酒杯,表演中魔術師調節的是聲音的音調,并使紅酒杯的振幅達到最大而碎裂。
23.【答案】光的折射;虛像;高
【知識點】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在水和空氣間傳播時,空氣中的角更大,不論作為入射角還是作為折射角。【解答】水中的“魚”是魚反射的光線從水中進入空氣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水中的白云是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是虛像。
在魚的視覺中,人反射的光線有空氣進入水中時發射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靠近法線,魚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到的人比實際身高要高。
24.【答案】OC;60;右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線,從而確定界面,然后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系確定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折射角的度數。
【解答】由圖可知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反射角;為界面;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則OC一定為折射光線,OA為反射光線;折射角為
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右邊是玻璃。
25.【答案】亮;鏡面
【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解析】【分析】發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從各個方向射出,所以從各個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解答】由題意可知,“高懸的月亮讓小明在前方留下長長的身影”,說明月亮在人的后方,由于平靜的水面,能發生鏡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發生漫反射;故此時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為了不踏入水坑,應踩在較亮的地方。
26.【答案】<;=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以及長度有關,材料一定時,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電阻大小與電流及電壓無關。【解答】由圖知,A、B串聯,根據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知,IA=IB。由題意知,A、B材料和長度相同,A的橫截面積大,電阻更小。則RA27.【答案】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可知此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畫圖。【解答】利用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連接M點和A點并延長,與主光軸相交處即為凸透鏡的光心,據此確定出凸透鏡的位置; 再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可確定兩側焦點的位置,如下圖:
28.【答案】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解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圖。【解答】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 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29.【答案】
【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解析】【分析】電路有兩個回路,可知為并聯電路,開關接在干路上,控制整個電路,據此作圖。【解答】由實物圖知,兩燈并聯,一個開關在干路上,控制整個電路的通與斷;另一開關在上面燈泡的支路上,控制該燈泡的通與斷,電路圖如圖所示:
30.【答案】同一高度;增大;變大;D;物體放在焦點或焦點以內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1)由光的直線傳播和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折可知,調整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物體的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心。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進行判斷。
(3)由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分析,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
(4)當物距小于等于一倍焦距時,不能成實像,所以光屏上找不到像。【解答】(1)當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實像時,成的像要用光屏來承接,所以要調整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證物體的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心。
(2)物距大于1倍焦距時成實像,且“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由大于2倍焦距處開始,向焦點移動蠟燭,物距變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3)當像距為10cm時,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則10cm>2f,則f<5cm,則焦距可能為4cm。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原因:①三心不在同一直線,②物體放在焦點或焦點以內。
31.【答案】;2.6;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
【解析】【詳解】(1)電路應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電流串聯在電路中,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2)分析電壓表所選量程及分度值,再進行讀數。
(3)利用歐姆定律及串聯電路的電壓、電流特點進行計算。【解答】(1)該實驗中,電壓表應與Rx并聯,故連接與滑動變阻器之間的導線接錯,正確的電路連接,如下圖所示:
(2)如圖甲所示,電壓表選用的是0~3V量程,分度值為0.1V,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2.6V。
(3)用一根導線替代電流表,Rx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Rx兩端的電壓,實驗時,閉合開關,Rx兩端電壓為U1,再調節滑片,當滑片位于最小阻值處時,Rx兩端電壓為U2,為電源電壓;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處時,Rx的電流
則待測電阻
32.【答案】根據題意可知,從聽到回聲的時間來列式為
代入數據為
解得,則峭壁A、B間距離為
答:峭壁A、B間距離為370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由題中信息可知,兩側聲音相差1s,分別利用速度公式表示出聲音傳播的時間,聯立兩式即可求得PA和PB的距離,相加即可求得AB間的距離。【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從聽到回聲的時間來列式為
代入數據為
解得,則峭壁A、B間距離為
答:峭壁A、B間距離為370m。
33.【答案】(1)當S1、S2均斷開時,R2、R3串聯,電壓表測R2 的電壓,根據電阻的串聯規律,電路的總電阻
根據歐姆定律,電路中的電流為
R2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
(2)當S1、S2均閉合時,R3短路,R1、R2并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示數為4V,電流表測干路電路,通過R1的電流為
通過R2的電流為
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電路的總電流即電流表示數為
(3)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路為R1、R2并聯,再與R3串聯,則R1、R2并聯的總電阻為
整個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
電壓表的示數為
答:(1))當S1、S2均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3V;
(2)當S1、S2均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2A;
(3)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A,2V。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斷開開關,去掉電壓表及其引線,先判斷電路串并聯,再將電壓表接回電路,判斷測量對象,結合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2)同樣先分析電路,判斷電表測量對象,當支路上沒有用電器時,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短路,結合歐姆定律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進行計算。
(3)先畫出等效電路圖,再判斷電表測量對象,結合電流、電壓的關系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34.【答案】(1)開關S1斷開,S2閉合時,該電路為R2和R3的串聯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R3兩端的電壓;已知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5A,即電路的電流為I=0.25A,R3兩端的電壓為U3=2.5V,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
已知燈泡的電阻為R2=5Ω,則R2兩端的電壓為
U2=IR2=0.25A×5Ω=1.25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電源電壓為
U=U2+U3=1.25V+2.5V=3.75V
(2)將開關閉合,斷開時,該電路為R1和R3的串聯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電流,電壓表測R3兩端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最小時,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由題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而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3A,為保護電路,則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I大=0.3A,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小為
由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
R3小=R總小-R1=12.5Ω-8Ω=4.5Ω
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由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此時R3兩端的電壓最大,即電壓表示數最大,已知電壓表的量程為0~3V,即R3兩端的電壓最大為
U3大=3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此時R1兩端的電壓為
U1=U-U3大=3.75V-3V=0.75V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
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為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5Ω,由上述分析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4.5Ω~15Ω范圍內變化。
答:(1)電源的電壓為3.75V;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為10Ω;
(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只能4.5Ω~15Ω范圍內變化。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開關斷開和閉合情況,去掉電壓表,畫出等效電路圖,分析電路串并聯,補上電壓表,結合串聯電路電壓、電流特點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
(2)計算時要考慮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電流表及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宁乡县| 东港市| 太湖县| 北安市| 宜丰县| 新建县| 五莲县| 东乡县| 耿马| 文登市| 华宁县| 弋阳县| 灵台县| 宁武县| 平和县| 桃江县| 高要市| 常德市| 高州市| 新津县| 宁明县| 六枝特区| 保山市| 阳信县| 灵寿县| 正定县| 哈巴河县| 旬阳县| 廉江市| 天气| 开封市| 榆林市| 伊春市| 区。| 宝应县| 徐州市| 临泉县| 德清县| 天镇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