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十七 細菌 真菌 病毒考點強化訓練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選擇題1.(2023·內江)酸奶是利用乳酸菌發酵制成的一種乳酸飲品。制作酸奶時,在新鮮的牛奶中加入適量的蔗糖并煮沸后,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立即加入乳酸菌并密封B.立即加入乳酸菌不密封C.冷卻后再加入乳酸菌并密封D.冷卻后再加入乳酸菌不密封2.(2023·眉山)細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個體也比較小,但在培養基上,它們會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個菌落由大量不同種的菌體集合而成B.一個菌落是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細胞構成C.菌落特征可作為鑒別細菌與真菌的依據D.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細菌時可形成菌落3.(2023·眉山)生態系統的穩定需要細菌和真菌的參與。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有成形的細胞核B.真菌一般進行分裂繁殖C.大多數細菌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D.大多數真菌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4.(2023·南充)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既“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下面關于微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菌、真菌、病毒都有細胞結構B.制作饅頭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C.細菌進行分裂生殖,真菌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D.將某些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正常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5.(2023·陜西)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將牛奶發酵后制成的。下列關于酸奶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酵時應提供充足的光照B.0℃以下利于乳酸菌發酵C.發酵時應處于密封條件下D.牛奶煮沸后立即加入乳酸菌6.(2023·內江)科學家發現某種生物主要由蛋白質和 DNA 組成,它必須寄生于活細胞中才能增殖。下列選項中,與該生物在結構相似的是 ( )A.噬菌體 B.草履蟲C.酵母菌 D.大腸桿菌7.(2023·河南)芒果細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導致芒果黑斑病。下列關于該細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B.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C.利用芒果的有機物生活D.可以依靠分裂進行生殖8.下列關于真菌共同特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都是多細胞的 B.細胞內不含葉綠體C.都由菌絲構成 D.都營腐生生活9.老師把剛剛制備的桿菌裝片與酵母菌裝片交給小剛同學,讓其貼上標簽,小剛同學區分二者的依據是 ( )A.有無細胞壁 B.有無細胞膜C.有無細胞質 D.有無成形的細胞核10.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和真菌對人類一般都是有害的B.細菌和真菌通過與動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細菌和真菌必須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D.細菌和真菌主要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11.小明在檢測教室內的細菌和真菌時,所制作的培養基上出現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菌落。請你幫他指出哪種是細菌的菌落 ( )A.菌落大,呈青綠色B.菌落大,呈黃褐色C.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D.菌落大,呈絨毛狀12.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菌能夠使食物腐敗、傷口紅腫化膿,因此,細菌都是有害的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D.細菌和真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3.當你在大自然中暢游時,映入眼簾的生物大多是植物或動物,其實,在你周圍還有數不清的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關于這些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B.細菌雖有 DNA 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人們常常談“病毒”色變,這說明病毒對人類有害無利D.真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也就是一個真菌分裂成兩個真菌14.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人,屠呦呦為世界抗瘧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她和她的團隊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滅瘧原蟲(一種單細胞動物)最有效的藥物。下列與瘧原蟲結構最相近的是 ( )A.大腸桿菌 B.青霉菌C.埃博拉病毒 D.草履蟲15.將饅頭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長保存時間,主要原因是冰箱中 ( )A.沒有細菌和真菌B.溫度低,細菌和真菌全被凍死C.防止水分散失D.溫度低,抑制細菌和真菌繁殖和生長16.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關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等應用于食品制作B.青霉等應用于抗生素生產C.鏈球菌(細菌)引起人患手癬、足癬D.甲烷菌等應用于污水處理17.蘇云金桿菌能夠寄生在多種農業害蟲體內而使之死亡,當代農業利用其殺蟲特性的主要原因是 ( )A.蘇云金桿菌繁殖速度快B.蘇云金桿菌的毒性大C.蘇云金桿菌殺蟲效果好D.蘇云金桿菌能減少化學藥物對環境的污染二、非選擇題18.下圖是細菌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一個細菌就是一個 。(2)細菌和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于[ ] 的區域,細菌沒有成形的 ;相同的部分為[ ] ,[ ] 。(3)細菌體內沒有 ,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 生活。它是生態系統中的 。(4)細菌細胞壁外有[ ] ,有一定的保護作用。19.垃圾分類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垃圾分類處理有利于節約使用資源。近幾年,我國城鄉公共綠地建設發展迅速,但枯枝落葉等垃圾也不斷增多。為了使這類垃圾物盡其用,人們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還田的方法。在堆肥的過程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展了“細菌對落葉的分解作用”的實驗研究。實驗方案及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項目 實驗材料及數量 實驗材料 處理 控制條件 實驗現象甲組 形 狀、大小 相似的楊樹 落葉 10片 ①清洗、滅菌 ②置于無菌環境 適宜的溫 度、濕度 一周后楊樹 葉 無變化乙組 同甲組 ①清洗、滅菌 ②接種細菌 ③置于無菌環境 A 一周后楊樹葉出現腐爛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該興趣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2)補充實驗記錄表:表中 A 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3)該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時取10片楊樹葉,而不是1片,目的是 。(4)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5)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 。細菌和真菌常常作為分解者參與自然界的 。(6)生活中,我們用過的礦泉水瓶和廢紙張應投入下圖中的 (填序號)垃圾箱里。考點強化訓練1. C 2. C 3. D 4. A 5. C 6. A 7. B 8. B9. D 10. D 11. C 12. A 13. B 14. D 15. D16. C 17. D18.(1)細胞 (2)⑤ DNA 集中 細胞核 ⑥ 細胞膜 ③ 細胞質 (3)葉綠體 現成的有機物分解者 (4)① 莢膜19.(1)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嗎 (或細菌能否對落葉進行分解 答案合理即可)(2)適宜的溫度、濕度(或同甲組)(3)細菌(或細菌的有無或有無細菌或是否接種細菌等) 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或減少誤差等,答案合理即可)(4)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或細菌能使落葉腐爛等,答案合理即可)(5)細胞核 物質循環 (6)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