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甘肅省華池縣第一中學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2025.4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問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試卷命題范固: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1一6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約1萬年前,從采集、漁獵到農業生產,人類逐漸由適應自然轉向改造自然,在生產工具方面,各種金屬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此后才真正開始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由此可知A.生產力發展推動文明的進步B.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得很幸福C.人類產生于金屬工具的使用D.改造自然造成對生態的破壞2.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繼承了居魯士的傳統,讓各被征服地區在承認波斯皇帝最高權威的基礎上,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即“大一統,小自治”。為此,大流士一世實行A.封君封臣制度B.君主專制C.政教合一制度D.行省制度3.如圖所示為歐洲中世紀的一項重要制度。下列關于該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層層國分封大貫淚封建主官魚置時墨霍黑墨白H裝心與農奴A.各階層間構成嚴格的等級B.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建立聯系C.基督教會處于極其特殊地位D.反映相對安定的社會現狀4.988年,阿拉伯的一本書中專門為調味料列出了參考書目。13世紀,一位巴格達人寫出了164篇菜譜,包括用胡椒、丁香、肉桂等燉肉,還有甜品的制作等。這表明A.阿拉伯地區民眾生活水平提高B.阿拉伯帝國促進了東西方交流C,大量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亞洲D.商業貿易推動了飲食文化發展5.中古時期美洲印第安人的農業生產有許多創舉。他們不僅發明了適合高原地形的梯田和水【高一期中·歷史第1頁(共6頁)】渠,還首創農作物間作技術,將玉米和豆類等不同作物進行套種。這可以用來說明美洲州A.農業土地資源豐富B.注重對土地資源利用C.民眾生活水平較高D.借鑒了亞洲農耕技術6.如圖為“馬修號”復原船模型。為紀念一航海家到達北美500周年,“馬修號”復原船沿著當年的航海路線,于1997年6月24日駛入紐芬蘭的博納維斯塔港。該航海家的航海路線A.為葡萄牙的絲銀貿易提供便利B.奠定了西班牙太平洋貿易基礎C.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D.擴充了英國對美洲的探索認知7.西歐中世紀,香料價格昂貴,是財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香料與基督教信仰和東方世界的密切聯系使它具有了無與倫比的神秘性;15世紀以來,香料“走下神壇”,成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復存在。上述變化主要在于A.新航路開辟及世界市場維形顯現B.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的推動C.世界經濟貿易和政治格局的變動D.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快8.隨著佛羅倫薩經濟的發展,市民的價值觀和心理狀態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需要新的思想體系,他們的代表人物如彼特拉克打著“再生”古典希臘、羅馬文化的旗幟,謳歌愛情,宣揚人的高貴。這一思想體系的內核是A.民族意識B.理性精神C.人文主義D.自由主義9.“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是促使西方更進一步發展的兩大重要史事,二者均加強了西方文化中的某種精神,即A.強調理性,反對宗教熱忱和權威B.反抗權威,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C.相信科學,形成理性化思維方式D.相信理性,強調獨立思考的精神10.《人權宣言》認為:一切主權的本原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任何個人均不得行使未由國民明確授予的權力:所有公民都有權親自或經過代表參與制定法律。由此可知,《人權宣言》A.忽視法國社會狀況B.限制了人身自由C,受到啟蒙思想影響D.確立了民法體系11.1814年,《泰晤土報》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機,“從而取代了四個半世紀以來的古騰堡活字印刷”。1848年,W.H.史密斯在尤斯頓火車站建立了第一個書報亭來銷售報刊。1853年,像《曼徹斯特衛報曼徹斯特信使報》都已經開始使用電報來傳遞消息。這說明A.印刷技術決定媒體內容B.交通發展促進報刊的發行C.技術變革影響經營方式D.新聞傳播開始商業化運作12.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歐美國家的一些理論報刊,刊截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宣傳介紹馬克思主義;同時,這些國家先后誕生一大批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社會主義政黨,如德國社會民主黨、法國工人黨等,各國政黨在國內開展合法斗爭、維護工人切身利益。這說明歐美國家【高一期中·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