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筆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作答,否則作答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道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文物傳承勞動之美,請回答1-2題。1.據考古報告,我國考古工作者從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數十處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發現了一批鐵器實物。下圖是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的戰國時期文物——鼻子套圓環的青銅犧尊和鋤鐵范。據此推測( )A.戰國時期牛耕和鐵器較普遍 B.土地私有制在各國范圍盛行C.爭霸戰爭推動了工具的改革 D.各國紛紛變法確立新的制度2.“?!弊鳛槌钥嗄蛣?、默默奉獻的精神化身,在許多中國文物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下圖這組與牛有關的文物反映出漢代( )東漢耕作石畫像拓片(局部) 漢代石浮雕牛耕圖拓片A.繪畫技巧的成熟 B.農耕技術的發展C.南方地區的開發 D.鹽鐵官營的實施3.中國歷史上的“邊疆觀念”已經歷了2000年,它與王朝國家邊疆形態、邊疆治理、邊疆政策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下列關于明清時期邊疆治理的表述正確的是( )A.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回臺灣后,建立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B.康熙命令清軍進行了兩次雅克薩之戰,1689年雙方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C.順治帝平定準噶爾蒙古勢力,并冊封格魯派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D.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負責管理西藏政教事務4.下圖所處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對該歷史事件表述正確的是( )北洋艦隊“定遠號”鐵甲艦A.促進了中國政治近代化 B.促進了中國思想近代化C.使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D.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5.會議指明前行方向。根據下圖所示的兩個會議場景,對其描述都正確的是( )圖一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海會址 圖二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A.圖一: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圖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B.圖一: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 圖二:制定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低綱領C.圖一: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圖二:把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D.圖—: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圖二: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6.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日號角,最早提出抗戰主張,最早公開對日宣戰,最早制定抗日救國綱領,最早派出武裝力量走上抗日前線。千千萬萬中華兒女聚集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旗幟下,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與民族自信投入到抗日戰爭中。這表明( )A.中國共產黨在此時形成了全面抗戰的思想路線B.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D.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7.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總收入中所占比例,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一五”計劃的實施C.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 D.土地改革運動的推廣8.下列對于我國目前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B.經濟特區——內地——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C.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D.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9.如圖是某學者對古代世界文明交流與傳播的研究示意圖。從圖中可知,古代世界文明具有( )A.相似性和多元性 B.共融性和互鑒性 C.本土性和單向性 D.繼承性和連續性10.下圖呈現的是簽署1787年美國憲法時的場景,下列關于1787年美國憲法的相關表述,正確的有( )①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②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③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④確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19世紀中期,爆發了一系列影響世界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例如: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南北戰爭、意大利和德意志實現統一以及日本明治維新等,這些事件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是( )A.奴隸制度被廢除了,實現了人人平等 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C.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逐漸確立 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展12.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請根據下圖判斷這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哪種變化( )A.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向兩極格局演變 B.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向多極化趨勢演變C.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趨勢演變 D.由多極化趨勢向兩極格局演變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計36分)1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 西漢疆域圖圖2 唐朝前期形勢圖(1)材料一圖1中①處設立 (機構)加強對該地區的管理,(1分)為了密切與圖2中②處地區的交往唐太宗采取的方式是 。(1分)為維護莊園的公共秩序,專門設立 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1分)材料二: ——整理自《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歷史中國的認知與實踐》 清朝基本沿用漢、唐治理西域的辦法,在新疆實行以軍事為主的軍府制度,設置伊犁將軍為最高軍政長官……清政府還在天山南北開展了大規模的屯田墾荒的生產活動,改變了新疆長期以天山為界“南農北牧”的經濟格局。清朝對新疆地區原存在的兩大宗教——伊斯蘭教和喇嘛(藏傳佛教)均采取以政教分離為中心的保護、利用政策,對各族群眾的正常宗教活動給予保護,并重新修建了一些寺院。 ——摘編自齊清順《清朝對新疆的治理與開發》圖3圖4(2)依據材料二圖3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地方治理的特點。(2分)圖3所示制度,對中國后來行政區域的劃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依據圖4列舉清朝治理西域的措施。并歸納清朝管理西域體現的政治智慧。(2分)(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歷代中央政權加強邊疆治理的認識。(2分)14.(11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A 不同時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陸地 (南極洲除外)面積的比例(%)變化圖 到18世紀下半期,西班牙、葡萄牙對殖民地的掠奪和剝削,引起殖民地社會各階級、各種族人民的普遍不滿。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起了推動作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著作《人權宣言》等的傳播,促使當時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識日益增長。宗主國統治力量的削弱,為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摘編自劉祚昌、王覺非等《世界史·近代史編》(1)指出1500—1800年世界殖民地面積占比的變化趨勢。(1分)依據材料一,概括拉丁美洲殖民地開展獨立運動的有利條件。(2分)材料二 大事年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55年美蘇兩極格局形成1960年“非洲年”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據《義務教育教科書 世界歷史 九年級下冊》整理(2)請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統治的歷史事件。(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1分)(3)請從下列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觀點:①人類社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②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是歷史的必然 我選擇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史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闡述或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報刊業是中國近現代大眾傳媒發展的重要見證者。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場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興起】材料一 從近代報刊數量來看,1842—1861年間,廣州出版英文報刊3種,葡文1種;福州出版中、英文報刊各1種;寧波出版中文報刊1種;上海出版英文報刊5種,中文1種;香港共出版英文報刊11種,中文4種,葡文2種,超過了其他所有城市的總和。 ——摘編自成連虎《我國近代報刊業發展研究1815-1911》 地點上海香港澳門廣州廈門福州漢口天津寧波其他合計外文報刊411214525231792中文報刊456/10341022890圖A 1861—1895年我國近代報刊業城市分布情況表(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報刊業的地理分布的變化及原因,(2分)說明上海報刊業能在這一時段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2分)【發展】材料二 圖B 五四運動后創辦的工人刊物 延安《解放日報》作為延安時期黨的機關報,擔負著統一解放區軍民的思想、指導工作、進行革命教育的重任。 1941 年 6 月 9 日,《解放日報》發表題為《晉南戰役的教訓》的社論,揭露日軍破壞國共合作的誤言攻勢。 1941年8月3日,《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努力開展文藝運動》的社論,文章論述了文藝在抗戰中的作用及發展抗戰文藝的必要性。 1944年10 月3 日,《解放日報》社論總結敵后根據地的水利建設狀況:“今春以來華北華中解放區已完成之水利建設,最低估計在二百萬畝以上”。(2)圖B刊物主要宣傳什么思想?(2分)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解放日報》創辦的時代背景和作用。(2分)【多元】材料三 ①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刊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相關文章。②1950年6月30日,《人民日報》上刊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③1963年3月5日頭版《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④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號外報道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圖C 改革開放前《人民日報》的部分報道內容時間概況1995年《華西都市報》注重市民新聞的報道,關注報道角度與質量,贏得好評1999年5月《大河報》月廣告收入首次超過1000萬元,當年實現收入1.1億元,創河南報業經營歷史紀錄。2010—2015年《成都商報》已擁有500余萬微博粉絲,官方微信關注粉絲也超過20萬圖D 改革開放后報刊行業(部分)發展概況表(3)依據材料三圖C,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人民日報》所報道內容的重要作用。(2分)依據圖D,分析改革開放后我國報刊行業的發展特點。(2分)【 ① 】材料四 伴隨傳媒生態變遷與行業發展變化,全國報業單位積極探索新路徑。2023年,全國報業發展總體健康有序、穩中有進。在內容品類、出版經營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國報業通過技術賦能完善傳播矩陣,優化自有客戶端建設,同時加快報業深度融合步伐,以體制機制創新作為突破,積極推進“報業+廣電”模式,融媒體中心建設逐漸提速。(4)請為材料四①處擬定一個小標題。(1分)綜合上述探究,談談你是如何認識報刊業發展與中國近現代化探索之間的關系。(2分)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B B D D D A C B C D C13.(1)西域都護府;(1分)和親;(1分)莊園法庭。(1分)(2)特點:實行行省制度。(2分)影響: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措施:設置伊犁將軍;開展屯田墾荒;實行政教分離,保護宗教活動。(任意兩點2分)政治智慧:因地制宜;恩威并施;維護國家統一等。(任意兩點2分)(3)認識:歷代中央政權加強邊疆治理,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強了民族交融,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為今天的邊疆治理提供了借鑒。(2分)14.(1)趨勢:整體趨于上升。(1分)有利條件:西班牙、葡萄牙對殖民地的掠奪和剝削,激化了社會矛盾;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推動;殖民地民族意識的覺醒;歐洲殖民國家統治力量的削弱。(任意兩點2分)(2)歷史事件:納米比亞獨立。(1分)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2分)闡述或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將30多個國家,約15億人卷入戰爭,給參戰各國帶來了超過3000萬的死傷人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扭轉了戰爭形勢,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兩次世界大戰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綜上,人類社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要加強團結協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納米比亞獨立。(2分)闡述或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席卷全球。殖民帝國紛紛瓦解,越來越多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取得獨立。新興獨立國家為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秩序,開始積極謀求維護自身獨立、主權、發展與和平的有效途徑,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并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也對全球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殖民體系的崩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推動了世界格局的變革和國際秩序的重建。(4分)闡述或說明觀點的賦分標準:水平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4 緊扣觀點,結合選擇的史事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3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選擇的史事,條理基本清楚2 有論述和說明,但史論結合不充分1 觀點、論述與史事無關,或僅僅重復所選擇的史事15.(1)變化:從香港最多變為上海最多;發行范圍變廣,漢口等內陸城市出現近代報刊,天津等北方城市也出現了近代報刊。(1分)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增開多處通商口岸,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洋務運動的影響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中文報刊數量增多。(1分)條件:鴉片戰爭后開埠通商較早;西方思想文化傳入較早;近代經濟發展起步早等。(2分)(2)思想:馬克思主義。(2分)背景:全民族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武裝力量在敵后開辟根據地和游擊區,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1分)作用:統一解放區軍民思想,進行革命教育;宣傳團結抗日思想;鼓舞抗日軍民士氣;宣傳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成就。(1分)(3)重要作用:宣傳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傳播先進人物事跡。(2分)發展特點:與時俱進;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或注重經濟效益);關注民生(或注重市民新聞);關注新聞質量;與互聯網發展相結合。(2分)(4)主題:創新;融合。(1分)關系:報刊業的發展是中國近現代化探索的縮影;報刊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化探索的歷程;近現代中國社會的進步推動了報刊業的發展。(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