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C20教育聯盟2025年九年級中考“大”卷(五)歷史(開卷)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5,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將正確選項填入“答題卷”相應的表格內。】1.浙江良渚古城(距今約5300一4300年)遺址的外城有11條水壩和3個水庫組成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城內有大型廣場和多組高等級建筑:據此可知(A.中華民族有著一萬年的文化史B.當時黃河流域進入了文明社會C.考古是研究歷史學的唯一方法D.當時社會發展水平與組織能力2.漢朝通過授予印綬的方式任命西域的官員,據《秦漢南北朝官印征存》統計,兩漢時期中央政府頒賜給西域相關人員的官印有62方。這反映了(A。西域經濟發展水平提高B.漢朝對西域實行有效管轄C.官印成為官員主要憑證D.漢朝實現邊疆的長治久安3.《唐摭言》中記載:“科第之設,草澤(平民)望之起家,簪紱(官宦)望之維世。孤寒失之,其族餒矣:世祿失之,其族絕矣。”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阻礙了社會進步B.科舉制推動社會階層的流動C.世家大族的子弟壟斷了官場D.寒門子弟進入官場人數眾多4.紹興二年(1132年),德安(今湖北安陸)知府陳規在堅守德安城時,用火炮藥制成長竹竿火槍20支,燒毀敵人攻城的天橋,取得守城戰的勝利。這說明了火藥武器(A.南宋時開始用于戰爭B.確保了宋遼戰爭勝利C.提高了軍隊戰斗能力D.被廣泛地應用于戰爭下表是乾隆七年官修《授時通考》記載的改良農作物品種,這反映出當時(改良農作物品種水稻良種谷子良種小麥良種大麥良種數量3429個251個30余個10余個A農業經濟的發展B.手工業技術提高C.精耕細作的推廣D.高產作物的引進6.1884年新覆行省設立后,首任巡撫劉錦棠“立城垣、壇廟、學校、驛傳,又廣屯田,興水利。”1885年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后,大興新政,筑鐵路,通航運,辦清賦,辟山林,建學堂,討軍實,開礦產,振工商。兩者都(A.解決了日益嚴重的邊蛋危機B.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C.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建設D,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7.“全書2萬多字,共分七章敘述:一、緒論: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有:四、革命必剖清人種:五、革命必先去奴隸之根性:六、革命獨立之大義:七、結論。”該書可能是(赫C黎天演安徽省C20教育聯盟2025年九年級中考“”卷(五)歷史第1頁共4頁安徽省C20教育聯盟2025年九年級中考“鐵”卷(五)》歷史參考答案與解析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D2.B3.B4.C5.A6.D7.D8.A9.A10.A11.C12.B13.B14.B15.C二、辨析改錯(本大題共4小題,共8分。)16.:(1)【×】:“貞觀之治”改為“文景之治”。(2)【√】(3)【×】;“民權主義”改為“民生主義”。(4)【×】;“第一次世界大戰”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1)風氣:尚武風氣:原因:民族遷徙與交融: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奠基:武舉制的刺激。(2)理念:重文輕武。措施:解除武將的軍權和地方行政權,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3)尚武風氣:使社會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國家選拔了優秀的軍事將領,加強了軍隊戰斗力,有利于鞏固邊疆:但尚武風氣最終導致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嚴重,最終引發了唐朝的滅亡。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但是抑制武將的軍權,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導致軍隊戰斗力減弱,大量冗官使朝廷的財政支出增加,最終導致宋朝國力積貧積弱,內憂外患不斷。18.(1)外國商品大量進入中國;西方商業廣告的影響:近代報紙雜志大量創刊。(2)變化:從宣傳洋貨到提倡國貨:從宣傳商品到傳遞愛國理念。意義:有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有助于促進民眾國家意識的覺醒。(3)廣告業的發展狀況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廣告反映時代特征:廣告受政治環境、經濟政策、社會文化氛圍等的影響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1)圖2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理由:圖2中的圣母則洋溢著母性的慈愛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展示了人性的美,是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的體現。變遷:從中世紀向近代轉型。(2)不同:圖3油畫中的拿破侖意氣風發,充滿斗志,是一個英雄形象:圖4油畫中的拿破侖顯露出戰爭中的疲倦和艱辛。原因:第一:創作時間不同:圖3油畫創作于1801至1805年間,正是拿破侖帝國時期,畫家想要反映拿破侖的英雄氣概和大敗反法聯盟的決心。圖4油畫創作于1848年,此時拿破侖帝國已經覆滅,更注重社會現實的反映。第二:創作者的立場不同:圖3創作者是拿破侖的御用畫師,會對拿破侖有所美化。圖4創作者是現實主義畫家,創作理念強調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3)歷史繪畫受時代背景、藝術流派統、治階級的喜好等因素影響,所以我們要了解歷史繪畫誕生的背景,盡可能準確地反映其所處的歷史時期:要認識到歷史繪畫可以有多種解讀,鼓勵開放的討論和多元的觀點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C20九年級功夫卷(五)歷史參考答案.pdf 安徽省C20教育聯盟2025年九年級中考“功夫”卷(五)歷史.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