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2課時 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第1章 第2節(jié)種群的數量變化人教版高中生物 選擇性必修21.會使用血細胞計數板掌握單細胞生物的計數方法(難點)。2.通過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來研究一個種群的 數量變化情況,嘗試建構種群增長的數學模型(重點)。學習目標建立數學模型之后,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實驗,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自 然條件下,任何生物的種群都與環(huán)境中 其他生物密切聯系。嚴格地說,探究的 某個種群數量的變化只有在實驗室才有 可能實現。新課導入種群中的個體數K(環(huán)境容納量)“S” 形增長0 時 間“J” 形 增長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 實驗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單細胞真核生物;◆酵母菌生長周期短,增殖速度快;◆可用含糖的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采用抽樣檢測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可以測定封閉 容器內的酵母菌種群隨時間而發(fā)生的數量變化;②隨著時間推移,由于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有害代謝產物的積累、 pH 的改變,酵母菌數量呈 “S”形增長。◆怎樣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 本探究需要設置對照嗎 如果需要,應怎樣設計和操作 ◆ 本探究需要做重復實驗嗎 ◆怎樣記錄結果 記錄表怎樣設計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2. 提出問題: 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的數量是怎樣隨時間變化的 3. 作 出 假 設 :①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數量一開始呈 “J” 形增長;4. 探究思路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資料1: 血細胞計數板是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它由四條下凹的槽構成三個平臺。正面觀圖 側面觀圖1.計數室的長和寬各為1mm, 深度為0.1 mm, 容積為 0.1 mm 。XB-K-25SMICMADE INCHINA0.10 mm400mm 血細胞計數板 計 數 室資料1: 血細胞計數板它由四條下凹的槽構成三個平臺。中間的平臺較寬,它的中間被一個短橫槽隔為兩半,每個半邊上刻有一個方格網(如圖A)。每個方格網上有9 個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間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供計數用。不管計數室是哪 一 種構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個小方格組成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16×25型: 即大方格內分為16中格, 每一中格又分為25小格25×16型: 即大方格內分為25中格, 每一中格又分為16小格A. 放大的方格網 B.放大的計數室 C. 放大的計數室(25×16) (16×25)口如果先加培養(yǎng)液再蓋蓋玻片,那么蓋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張力而不能嚴密地蓋到計數板表面,使計數室內部液體增多,導致計數結果偏高。口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yǎng)液,還能避免因直接滴加培養(yǎng)液時,在計數室內產生氣泡,導致計數室相對體積減小而造成誤差。2.蓋蓋玻片和滴加培養(yǎng)液哪個步驟在前 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yǎng)液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用濾紙吸去多 余的培養(yǎng)液。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口如果未振蕩試管就吸取培養(yǎng)液,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從試管下部吸取的培養(yǎng)液濃度偏大;二是從試管上部吸取的培養(yǎng)液濃度偏小。另外,酵母菌常 出現“抱團”現象,因此取樣前需要將培養(yǎng)液充分振蕩、搖勻,最好用移液 器來回吹吸若干次,以確保樣品被混勻。3.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建議你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這是為什么 使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勻,以減少誤差。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任務2 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4.滴加培養(yǎng)液后要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再計數。請分析原因。如果酵母菌未能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通過顯微鏡觀察時,就可能出現以下現象:要么能看清酵母菌但看不清格線,要么能看清格線但看不清酵母菌。第 1 天 第 4 天 第 6 天 第 7 天當小方格中的酵母菌過多時,可以增大稀釋倍數然后再計數,即計數前應搖勻 →取樣 →稀釋 → 計數。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5.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數量過多,難以數清,應當采取什么措施 6.計數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嗎 不都是,計數的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臺盼藍對菌體進行染色,被染成藍色的是死菌,沒有染色的是活菌。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7.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怎樣計數 ●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夾角(一般是左上邊界及其夾角)的酵母菌。●離開母體的芽體,無論大小均算一個。如果正在出芽,芽體大小達到或超過母細胞 一半時,芽體可算1個。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8. 若使用的血細胞計數板(規(guī)格為1 mm×1 mm×0.1 mm)每個計數室分為25個 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又分為16個小方格,將樣液稀釋100倍后計數,發(fā)現計數 室四個角及中央共5個中方格內的酵母菌總數為20個,則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密 度為 20×(25÷5)×100×10000=1×108個/mLo任務1 如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 1 mL中菌體數(稀釋后)小方格中酵二 ×400×10×1000×稀釋倍數0.1 mm (大方格)中菌體數1 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總數1mm 中 菌體數母菌平均數任務2 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資料2 對照原則是中學生物實驗設計中最常用的原則。除了自變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無關變量)都保持一致并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的實驗叫作對照實驗。1.探究本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嗎 需要做重復實驗嗎 酵母菌在不同時間內的數量可以相互對照,不需另設對照實驗。需要做分組重復實驗獲取平均值,以保證計數的準確性(對每個樣品可計數三次,再取平均值)。時間(天) 次數 1 2 3 4 5 67123平均任務2 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2.設計記錄表記錄結果。3.根據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增長曲線的總趨勢是 先增加再降低0 1 2 3 4 5 6 7 時間/天培 養(yǎng) 液 中 酵 母 菌 種 群 的 數 量 前 期 呈 “S” 形 增 長①營養(yǎng)物質消耗殆盡②有害代謝產物積累③pH 改變任務2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酵母菌數量為何會下降 個種群數量3.根據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2)根據酵母菌數量的變化曲線,作出對應增長速率的曲線圖。任務2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資料3 . 實驗設計如表所示: 試管編 號 培養(yǎng)液 /mL 無菌水 /mL 酵母菌母液 /mL溫度(℃)1 10 - 0.1282 10 - 0.153 - 10 0.128每天同一時間,各組取出試管,用血細胞計數板分別計數酵母菌 個數并記錄,連續(xù)觀察7天種群的 密度變化如曲線圖所示:任務2 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4. 其他因素對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影響酵 母 菌 的 數 量 萬 個 m L(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 溫 度 、 營 養(yǎng) 物 質(2)A 曲線對應的培養(yǎng)條件是什么 10 mL 培養(yǎng)液中28℃下培養(yǎng)(試管1)(3)由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 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均會對酵母菌種群數量產生影響,溫度較低時種群增長緩慢,營養(yǎng)缺乏時種群幾乎不增長。試管編 號 培養(yǎng)液 /mL 無菌水 /mL 酵母菌母液 /mL溫度(℃)1 10 - 0.1282 10 - 0.153 - 10 0.128任務2 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4.其他因素對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影響酵 母 菌 的 數 量 萬 個 m L圖所示的結果。在該實驗中,下列操作或結果分析不科學的是A.培養(yǎng)酵母菌前,不應去除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B.開始時,酵母菌呈 “S” 形增長的原因可能與 營養(yǎng)液濃度有關C.圖中C點和D點相比, D點的生存環(huán)境更惡劣DE 點和F點種群數量相同,兩點對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1.某同學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進行了相關的操作,得到了如跟蹤訓練D 符合題意。 C D K- F.EK/2 B A O時間解析E 點和F 點種群數量相同,但增長速率不同,E 點種群數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 率 ,F 點種群數量增長,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兩點對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相同,跟蹤訓練↑種群數量實驗目的實驗原理 實驗設計 進行實驗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 量的變化課堂小結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方法步驟【判斷正誤】(1)可用抽樣檢測的方法監(jiān)測酵母菌數量((2)應先向計數室滴加樣液,再蓋蓋玻片( X )五分鐘查落實【要語必背】1.對一支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逐個計數是非常困難的,可以采用抽樣檢 測的方法:先將蓋玻片放在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 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yǎng)液用濾紙吸去。稍待片刻, 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再計數。2.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遵循“計上不計下,計 左不計右”的原則。3.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 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勻,減小誤差。4.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因為不同時間取樣已形成自身對照;需要做重 復實驗,目的是盡量減小誤差,應對每個樣品計數三次,取其平均值。5.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當稀釋培養(yǎng)液重新計數。稀釋 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懸液的計數,以每個小方格內含有4~5個酵母細胞為宜。6.每天計數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長句表達】1.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隨著酵母菌數量的不斷增加,營養(yǎng)物質逐漸減少,有害產物逐漸積累,培養(yǎng)液的pH等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等。2.如何處理才能得到更準確的活細胞數: 用臺盼藍染液對菌體染色后, 只對無色的細胞進行計數 。本 課 結 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