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2025屆下學期高三第八周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考生號等個人信息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單選題( 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起后,印度中央省的殖民當局聲稱,反對不合作運動的律師們遭到不合作者的誹謗,在群眾中的影響喪失殆盡,又稱現在的運動是由不負責的、沒有地位的一伙鼓動者領導的,他們用攻擊政府的辦法吸引群眾。這表明印度不合作運動( )A.導致革命陣營力量分化B.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C.動搖了殖民統治的根基 D.促進了各階層的合作2.20世紀30年代,墨西哥卡德納斯政府推行土地改革,規定“外國資本控制的商品性莊園須收歸國有,土地分配給集體村社統一經營,但允許原莊園主保留少量優質土地”。該措施最能說明( )村社集體化取代了傳統生產關系B.殖民主義限制墨西哥發展C.傳統莊園經濟模式仍占主導地位 D.改革具有折衷平衡的特點3.直到1919年,甘地仍認為,印度的首要任務,不是結束英國人的統治,而是追求自身精神的完美,以感化統治者。甘地認為,追求真理是人和社會一切行動的最高準則。真理就是實在、正義、完滿、和諧,就是神。追求真理就必須道德完善,只有用無限的“愛”才能得到。甘地的主張( )A.體現出印度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B.始終未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C.放棄了同英印當局的政治斗爭 D.強調對印度國民素質的改造4.有學者在探究近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時,指出某一地區“采取了較高水準的斗爭形式”,“成果豐碩”,“但無力擺脫‘前門驅虎,后門入狼’的厄運”,“呈現出‘大起大落’的特征”。該地區出現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強的政治經濟滲透B.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C.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 D.運動主要由舊勢力領導5.俄國十月革命后,被稱為“拉美馬克思主義之父”的馬里亞特吉強調:“社會主義不能是社會主義制度毫無生機的復制品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教條主義應用。它必須是一種‘英雄的創造’,拉美的現實必須賦予它生命?!睂Υ私庾x正確的是,拉美地區( )A.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必要性B.民族獨立任務的艱巨性C.發動無產階級革命的迫切性 D.亟需個人英雄的創造性6.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前期,革命力量主要由城市中的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組成,他們倡導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理念;革命后期,廣大農村地區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積極參與進來,使革命具有了更廣泛的社會基礎。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A.資產階級的號召 B.國際環境的變化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土地政策的調整7.20世紀40年代,英屬黃金海岸(今加納)的民眾反對殖民當局的禁酒政策。當地眾多黨派支持非洲飲酒文化,主張土釀杜松子酒合法化,并將威士忌趕出國門。民眾用方言版“海萊?!币魳贩Q頌土釀酒,并抨擊殖民統治。這些舉措( )A.反映了民族主義的成長B.改變了非洲的飲食習慣C.抵制了英國的經濟掠奪 D.豐富了傳統音樂的形式8.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領70多名崇拜者向海濱丹地進軍,沿途宣傳號召人民破壞英國殖民政府的食鹽專賣法,村民如潮水般加入他們的隊伍。各地人民紛紛以海水制鹽,食鹽這種違禁品也在各村莊和城鎮公開銷售。這場斗爭( )實現了印度的自治和獨立B.直接引發了阿姆利則慘案C.運用了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D.拉開了亞洲獨立運動序幕9.一戰期間,印度國大黨的民族主義者瑙羅吉表示“我們印度的位置是什么?我們是大英帝國的英國公民……盡我們每個人的最大努力,用我們的生命和財產來支持英國的戰斗”;到20世紀20—30年代,印度轉向支持全球范圍的反帝斗爭,爭取完全的民族獨立。這一轉變( )A.旨在謀求實現印度民族自治 B.主要源于英國實力大為削弱C.推動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D.基于印度民族意識逐漸覺醒10.有學者統計在1923—1966年的40多年中,拉丁美洲地區出現過350次以上的“非憲法奪權行動”。到70年代中葉不計古巴,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建立了清一色的軍人政府,無一例外。這一現象反映出拉丁美洲( )A.軍人是維護秩序的主要力量 B.擺脫殖民統治的道路漫長C.政治民主化的進程艱難曲折 D.民眾對政治變革缺乏熱情11.20世紀初,以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為主要目標的殖民地民族主義席卷亞洲大陸,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后,更是以現代民族解放運動的面貌在亞非拉廣大地區廣泛興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種運動更加空前高漲。在亞非拉歷史的軌跡中,蘊含的邏輯關系是( )A.民族主義對現代化發揮了促進作用B.社會主義對現代化發揮了促進作用C.亞非拉的合作促進世界多極化發展D.不結盟運動助推了亞非拉國家發展12.肯尼亞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者曾在《面向肯尼亞山》(1938年)一書中敘述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文化與保衛民族的傳統精神,這被當時的非洲人認為是破天荒的壯舉。為此,英國殖民者深感不安。這是由于( )①民族覺醒挑戰英國殖民霸權 ②非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③二戰后英國實力的逐步衰落 ④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不斷高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920年代,印尼共產黨明確提出消滅富農、建立“印度尼西亞蘇維?!钡瓤谔?。1925年在印尼工農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印尼共產黨中央召開會議,決定舉行武裝起義并成立起義領導機構。1926年在其領導下印尼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起義爆發。由此可見,這次起義( )受到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B.推動了印尼的民族獨立進程C.有統一的領導且各地相互配合 D.擴大了印尼共產黨的影響力14.1920年2月,英國印度事務大臣在致電印度殖民政府的電報中說:倫敦當局把“防止印度遭受布爾什維克的影響視為當務之急”。在其授意下,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還對俄國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主義”進行歪曲報道。英國此舉旨在( )A.轉嫁印度國內階級矛盾B.維護在印度的殖民統治C.確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阻止印度效法十月革命15.1928年,土耳其凱末爾政府成立了語言委員會,推出以拉丁字母為藍本的"新土耳其字母",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字母教育運動。隨后,凱末爾政府禁止公眾使用阿拉伯字母。凱末爾政府旨在( )A.創造民族振興的有利條件B推行教育改革提升國民素養C傳承奧斯曼帝國文化遺產D配合亞洲開展民族解放運動16.甘地從一戰前最早提出“土布運動”概念、一戰后推動“土布運動”不斷發展,到1948年被瘋狂的印度教徒刺殺的前一個夜晚依然在紡紗。他一生倡導自紡自織的“土布運動”實質是( )A.對印度紡織文化進行保護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內容之一C印度民族道德自救的關鍵D.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經濟手段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紀中期,埃及與法國簽訂開鑿蘇伊士運河協議。英國政府認為這是一場極大的災難,“運河完成之日,埃及置于法國保護下之時”。在多方阻撓未果的情形下,1875 年,英國以接近 40 萬英鎊購得蘇伊士運河 44% 股份,從而控制了運河。到 1905 年這項投資已價值 300 萬英鎊。英國的航運船只逐漸轉向地中海航道,英國與遠東殖民地連接在一起,蘇伊士運河成為大英帝國的生命線。英國通過運河獲得了干預埃及事務的權力,進而于 1882 年占領埃及,后以埃及為基地占領蘇丹。二戰后,面對日益高漲的埃及民族主義,英國被迫簽訂撤軍協定,結束對運河的占領。1956 年,英法企圖重占運河,同年聯合國大會上要求英法立即?;鸷统奋姷奶岚敢詨旱箖瀯莸靡酝ㄟ^,英法國內的反戰呼聲也日漸高漲。最終,英法在美蘇的聯合施壓下被迫宣布?;穑\河回到埃及人民的手中。—— 摘編自呂桂霞《蘇伊士運河與大英帝國的興衰》(1)據材料,概括英國控制蘇伊士運河的影響。(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有利條件。18.北非民族解放斗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拒不履行結束對埃及“保護”的諾言,繼續實行高壓政策,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強烈不滿。華夫脫黨順應人民的獨立要求,提出“盡可能通過合法的和平方式,謀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埃及人民在華夫脫黨的領導下,掀起了獨立運動的高潮。英國殖民者組成了以米爾納為首的調查委員會,試圖采用小恩小惠的手法以消磨華夫脫黨的獨立斗志。以柴魯爾為首的華夫脫黨斷然否決所謂的“自治”方案,強烈要求民族獨立。然而1921年當埃及人民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時,華夫脫黨卻號召“工人回到工廠去,農民回到田中去,學生回到學校去”?!罱K英國不得不改變殖民統治的方式,在保留駐兵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等前提下,放棄對埃及的“保護”。埃及人民在形式上獲得了獨立。經過選舉,1924年成立了以柴魯爾為首的資產階級政府。——摘編自董建石、金利剛《華夫脫黨在埃及民族獨立運動中的歷史功績》材料二 1952年,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共和國,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制。之后,面對納賽爾的親蘇行為,西方國家決定撤銷對阿斯旺大壩的援助。為報復西方的政治操弄,1956年,納賽爾指揮埃及軍隊占領運河,并將運河收歸國有。英法為奪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對埃及發動了戰爭。但是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英法最終被迫接受?;饹Q議。蘇伊士運河危機推動英法兩國在全球的龐大帝國加速瓦解,而美國和蘇聯成為真正主宰中東乃至全世界的力量。對法國來說,美國并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攏歐洲其他國家才可能與美國和蘇聯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對納塞爾來說,埃及在政治上獲得勝利,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根據地。——摘編自百度百科《蘇伊士運河戰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華夫脫黨在埃及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的原因,分析這一事件的影響。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戰后,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掀起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自治、獨立運動……甘地倡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規模較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在1919年4月,為抗議英殖民當局頒布的《羅拉特法》。這一時期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了明確的政治綱領。在斯瓦拉吉決議中,甘地明確提出:“印度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爭取實現自治”。1930年5月到1931年3月和1932年1月到1934年4月的“文明不服從運動”,它的政治斗爭目標已不再是“自治”,而是“完全獨立”(獨立日誓詞)。1940年10月至1941年12月的“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雖然規模只限制在國大黨員個人范圍內,但斗爭的目標仍然是英國必須允許印度完全獨立。1942年8月到1944年5月又發動了“退出印度運動”(要求英國退出印度)。在發動非暴力抵抗的同時,甘地還堅持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團結反帝的原則,壯大了反殖民統治的力量,沉重打擊了英殖民統治者的“分而治之”政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內容還包括了爭取解放“賤民”的哈里真運動,抵制英貨、禁酒、推行手紡土布、拒絕納稅等,其給殖民統治者不少的打擊。——摘編自吳善群《印度自治、獨立運動評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印度自治、獨立運動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甘地領導的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2025年5月7日高中歷史作業》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A A D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A B A D17.(1)影響:打擊法國殖民勢力;侵犯了埃及的主權;獲得巨大經濟效益;加強了英國與遠東殖民地的聯系;便于英國擴大對非洲的殖民侵略,加速了非洲的殖民地化進程;鞏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2)有利條件:英、法等殖民國家的實力衰落;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推動;埃及民族主義的高漲;世界輿論的支持;國際格局的變動。18.(1)作用:一戰結束后,面對英國對埃及的殖民統治,華夫脫黨領導埃及人民進行獨立斗爭,沉重打擊了英國在埃及的殖民統治,捍衛了民族尊嚴,推動了埃及民族獨立事業的進程。但是華夫脫黨反對暴力斗爭,阻止人民將斗爭推向深入,又體現了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2)原因:二戰后埃及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美蘇介入中東地區的事務;英法實力的衰弱。影響:進一步沖擊了英法的殖民統治體系;加強了美蘇對中東的介入;客觀上推動歐洲聯合或歐洲一體化進程;捍衛了埃及的國家主權,并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推動了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19.(1)原因:帝國主義的侵略加深了印度的民族危機;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增強;十月革命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國大黨的號召與領導。(2)特點:空前的群眾性;長期性和連續性;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帶有一定的妥協性;采用非暴力方式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