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C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筆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作答,否則作答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道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1.表中歷史人物的論述反映了商鞅變法( )人物論述韓非子“七國之雄,秦為首強,皆賴商鞅?!崩钏埂靶⒐蒙眺敝?,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王充“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br/>A.維護了地主階級利益 B.建立了中央集權制C.增強了秦國的國力 D.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2.他是東漢末年的名醫,一生廣泛收集民間藥方,總結前人經驗、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辨證診斷、對癥治療的理論與方法,還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留給后世的醫學著作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本草綱目》3.下面是李華同學收集到的關于某一文化典籍的兩則書評,據此判斷這一文化典籍是( )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蔡元培這本史詩般的巨著中出現了400多個人物,以一個貴族家庭中的兩個分支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充滿人文主義精神。 ——2014年英國《每日電訊報》A.《水滸傳》 B.《三國志通俗演義》C.《西游記》 D.《紅樓夢》4.下圖是某校同學開展專題復習時選用的部分相關資料。據下圖可知,該學習主題是( )《資政新篇》書影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炮廠 維新運動期間的報紙A.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B.民族工業的艱辛歷程C.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5.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下列是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的作用及內容,按照會議召開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①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②會議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③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④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6.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這樣描述八路軍的一場戰役:“從華北高山,到東海海岸,從黃河畔到長城邊,都成了戰場,戰斗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戰斗是熾烈而無情的。”這次戰役( )A.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B.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C.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D.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7.右圖反映了某時段我國工業總產值中部分經濟成分所占比重統計圖。與此現象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新中國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開展C.一五計劃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會上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會議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從而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這證明( )A.國際爭端可以用和平協商方式解決 B.與會國家完全贊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會議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團結合作 D.會議消弭了朝鮮南北方矛盾沖突9.下表總結了人類早期文明出現的部分文字,該表說明( )時間地區和文字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臘黃河流域公元前4000—前3000年 象形文字 圖畫文字公元前3000—前2000年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圖畫文字 象形文字公元前2000—前1000年 線形文字 甲骨文A.農耕文明是文字產生的前提 B.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C.世界文字的發展具有同源性 D.亞非文明在發展過程中聯系密切10.“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則,下列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 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依據B 《獨立宣言》宣告人人有享有自由,生命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標志美國獨立C 1787年美國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聯邦共和國 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件D 《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11.如下圖所示,相較于紐科門蒸汽機單汽缸的設置,帶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瓦特蒸汽機,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多。由此可知,瓦特蒸汽機的使用 ( )紐科門蒸汽機原理圖 瓦特蒸汽機原理圖A.使得工廠可以自由選址 B.改變了工業發展的模式C.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D.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12.歐洲的普通老百姓從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體驗到做真正歐洲人的感覺。這種感覺的出現和下列哪一組織的成立有關( )A B C D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計36分)1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A 秦朝形勢圖 圖B 清朝疆域圖(1820年)(1)材料一中圖A朝代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其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分)在地方上,秦朝進一步廢除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________;(1分)為了加強西北地區的管理,清政府在圖B①處設置________;(1分)________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1分)材料二 清初,清政府采取閉關政策,限制海外貿易,康熙在位時,曾一度開放漳州、澳門、寧波等少數港口,沿海地區對外貿易又趨繁盛。到乾隆、嘉慶年間,面對英國等國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動,對外通商只限定在廣州一處。清政府又一次將海外貿易封閉起來。——摘編自李世龍《試論中國古代的海外貿易》(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實行“閉關政策”的原因。(2分)分析閉關鎖國政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分)(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秦朝和清朝兩個大一統王朝的發展史實,對我們當代國家和社會發展有哪些啟示?(2分)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早期的黑奴貿易,主要集中在非洲沿岸……1501年,伊斯帕尼奧拉島從葡萄牙運進了第一批黑奴。這是美洲實行黑人奴隸制的開端。1518年,第一艘來自非洲的販奴船到達西印度,開始了非洲與美洲之間直接的黑奴貿易。從此,在大西洋航線上,一船又一船的黑人奴隸被運往美洲,他們大部分被送往美洲的甘蔗種植園。——摘編自【特多】埃里克·威廉斯《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1)材料一圖中航行路線①是哪位航海家開通的?(1分)根據材料一文字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黑奴貿易”產生的影響。(1分)材料二 大事年表 14—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1848年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61—1865年美國內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1922年蘇聯成立——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下冊》(2)請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提出的新文化運動的口號。(1分)(3)請從下列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觀點:①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科學理論推動社會實踐發展 我選擇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史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闡述或說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外交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外交是主權國家對外交往的重要途徑。【屈辱外交】材料一 圖A 《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 晚清直至民國,中國的外交活動明顯地呈現出的特征:在對外態度上,既蔑視西方列強又深深恐懼之……在外交進程的演進上,既被動回應,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鑒西方先進策略而漸次成熟。中國近代外交的上述主要特征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密切相關。 ——摘編自李勝臣《中國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A條約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2分)結合近代史實說明中國“在外交進程的演進上,既被動回應,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鑒西方先進策略而漸次成熟”。(2分)【獨立外交】材料二 圖B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 新中國成立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先后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內政、“三個世界”、永遠不稱霸、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等影響深遠的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了以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鮮明特色的外交傳統,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摘編自鄭立樵《新中國外交70年:成就與啟示》(2)寫出我國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1分)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新中國成立后實現“形成了以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鮮明特色的外交傳統”的相關史實。(2分)圖B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外交方面的重要成就,闡述“萬隆精神”的內涵。(1分)【大國外交】材料三 圖C 中國重返聯合國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跨出了改善中美關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中美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對世界形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后,雙方的貿易、科技和文化往來逐漸增多。與此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的正?;?,中美雙方政府官員也在不斷進行接觸。 ——摘編自謝益顯《中國外交史》(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取得圖C外交成就的原因。(2分)依據材料三,怎樣理解《聯合公報》的發表是“中美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2分)【強國外交】材料四 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推進,形成了怎樣的外交布局?(2分)請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主題名稱。(1分)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B D C D D D A B A C B13.(1)221;(1分)郡縣制;(1分)伊犁將軍;(1分)亞歷山大。(1分)(2)原因:當時西方的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強化,鞏固封建統治;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答出任意兩點即可2分)影響:保護了自然經濟免遭外來沖擊;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限制了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中國喪失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3)啟示:要始終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穩定;要加強國家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開放發展理念不動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答出任意兩點得2分。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1)航海家:哥倫布。(1分)影響: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造成非洲長期的貧困與落后;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了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轉型。(1分)(2)新文化運動;(1分)歐洲文藝復興。(1分)口號:民主與科學。(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2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闡述或說明: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使法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傊?,英法等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2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俄國十月革命。闡述或說明: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1917年,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成功實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總之,科學理論推動社會實踐發展,也指引著社會發展的進程。(4分)闡述或說明觀點的賦分標準:水平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4 緊扣觀點,結合選擇的史事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3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選擇的史事,條理基本清楚2 有論述和說明,但史論結合不充分1 觀點、論述與史事無關,或僅僅重復所選擇的史事15.(1)影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客觀上促進了中央機構(外交)的近代化。(2分)說明:被動回應,簽訂《南京條約》開辟通商口岸,被迫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被迫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簽訂《辛丑條約》,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借鑒西方,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度,推行變法運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影響;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推翻了清政府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新文化運動提倡西方的民主與科學,動搖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任意兩點2分)(2)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史實: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后來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任意兩點2分)內涵: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1分)(3)原因: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2分)理解:中美兩國結束長期敵對狀態;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幻绹姓J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國官方與民間往來逐漸增多。(2分)(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2分)主題名稱:中國外交百年風雨路,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外交風云。(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