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D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筆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作答,否則作答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道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1.下列一組文物圖片說明古代中國( )人面魚紋彩陶盆 利簋 南朝青瓷蓮花尊 明代青花扁壺A.手工業發達 B.農業領先 C.海外貿易興盛 D.商業繁榮2.下圖為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形勢示意圖。與此圖相適應的該歷史時期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A.社會變化,經濟重心南移完成B.科舉盛行,對外交往趨于活躍C.政權分立,藩鎮割據政局動蕩D.民族交融,政權并立江南開發3.九年級(3)班歷史學習小組組織了一次探究活動,下面為本次活動擬定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活動主題:______________活動一:欣賞《顏氏家廟碑》,領略唐朝書法魅力活動二:吟誦《全唐詩》,回顧唐朝詩壇氣象活動三:賞析《步輦圖》,感受唐朝繪畫風格A.民族交流,開放包容 B.經濟繁榮,貿易昌盛C.多彩藝術,華彩復現 D.世界樞紐,萬國來朝4.1851年英國舉辦了首屆世界工業博覽會,充分展示了英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和對市場的需求。而19世紀40年代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也正是這一需求的反映,在戰爭后簽訂的條約中最能體現這一需求的是( )A.協定關稅和開放上海等通商口岸B.獲得軍艦和商船在長江自由航行的特權C.獲得在中國口岸投資設廠的權利D.獲得領事裁判權和通商口岸租地等權利5.下圖是1927年4月—1928年7月中國共產黨黨員構成比例的變化情況。其中,導致工人、農民比例發生變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國民革命軍在全國順利進軍 B.“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出現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D.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的結束6.毛澤東評價七屆二中全會:“此次會議是城市工作會議,是歷史的轉折點。”此次會議( )A.加速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B.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C.總結了民主革命的經驗 D.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7.下列圖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調整。其中最早確立土地公有制的是( )A.《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 B.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C.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D.農民領取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書8.1964年11月22日,旅加華僑周先生在給家人的信中說:“最近祖國居然在十月十六日,在新疆一事成功后,在史書中寫下光輝的一頁,這一頁震蕩了整個世界,使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紛紛。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為中國人的一員,是值得自豪。”材料旨在說明“新疆一事”( )A.打破了帝國主義核壟斷地位 B.提高了中國人的自豪感C.鼓舞了新中國人民建設熱情 D.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9.某班同學在歷史學習中制作了下面思維導圖。圖中①處應填寫( )A.象形文字 B.《漢謨拉比法典》C.“阿拉伯數字” D.《查士丁尼法典》10.下圖呈現的是簽署1787年美國憲法時的場景,下列關于1787年美國憲法的相關表述,正確的有( )①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②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③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④確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下表是某校九年級學生制作的歷史大事年表(部分),該表格所呈現的內容,可用于闡釋( )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開始1848年《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出版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871年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A.科學社會主義產生與發展 B.歐洲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C.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 D.歐洲無產階級開展聯合斗爭12.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B.新經濟政策規定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C.蘇聯的工業化建設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D.羅斯福上任后采取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計36分)1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A 江南地區的開發 圖B 《盛世滋生圖》(局部)(1)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相對安定,圖A中①處的 ,人口眾多,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1分)清朝前期商業發達,形成了由 、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1分)圖B便描繪了 (年號)時期蘇州繁華的市井風情;(1分)西歐中世紀的莊園在領主統治下是一個獨立的 的經濟和政治單位。(1分)材料二 隋唐時期,南北經濟并駕齊驅,長江流域趕上了黃河流域的水平,經濟重心漸趨南移之勢。唐朝中晚期開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北宋滅亡,南宋建立,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在時間上的分野。此后,經濟重心不可逆轉地遠離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確立。——摘編自陳霜霜《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繪制中國古代經濟“南盛北衰”局面的確立過程示意圖。 (2分)并分析導致這一局面確立的原因。(2分)(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2分)14.(11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它一方面調整內部制度,一方面積極對外擴張,憑借一支歐洲最強大的海軍,開始將商業觸角伸向全世界。到20世紀初葉,英國占有殖民地已達3350萬平方公里,約為地球陸地面積的1/4,英國自詡其為“日不落帝國”。——摘編自《英國的殖民活動與日不落大帝國的崛起》(1)依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崛起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1分)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影響。(2分)材料二 ——依據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篇》《世界史·現代史篇》繪制(2)請從材料二時間軸中找出扭轉美國內戰局勢的歷史事件。(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末中國進行一次制度變革的嘗試。(1分)(3)請從下列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時間軸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觀點:①制度變革促進國家發展 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我選擇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史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闡述或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5.(15分)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開辟和道路創新,中國共產黨道路的選擇與時俱進,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放在第一位。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場相關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立足危機 探索道路】材料一 圖A 李大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1918年起進入了一個嶄斷的階段,并于“五四”之后以異常迅猛之勢形成高潮。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相繼在各大城市組成,一個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活躍于各地論壇。輿論界表現出來的熱情,正是反映出馬克思主義適應災難深重的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馬克思主義在先進的中國人的心目中,……被作為能夠使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受到熱切歡迎。 ——摘編自“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課題組《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1)1919年,《新青年》刊載的圖A人物的哪篇文章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1分)根據材料一文字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克思主義傳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現。(2分)【腳踏實地 確立道路】材料二: 圖B 南昌起義(繪畫) 圖C 遵義會議會址在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在反對“左”傾機會主義的斗爭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終于找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編自丁俊萍主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一卷(2)簡述圖B歷史事件的意義。(2分)材料二文字中“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哪一道路?(1分)圖C會議是如何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的?(2分)【解放思想 發展道路】材料三 圖D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早在1979年11月26日,鄧小平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副總編輯時就明確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多次講過這個問題,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就有提及。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市場經濟不能說只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在封建社會時期就有了萌芽。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此后,鄧小平又多次講過這個問題,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就有提及。 ——摘編自武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簡史》等(3)指出圖D會議上做出的歷史性決策。(1分)根據材料三文字,概括鄧小平的主張。(1分)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影響。(2分)【展望未來 堅定道路】材料四:中國共產黨人倡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我們闖出了符合世界歷史發展潮流又具有自己民族特點的成功道路,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設道路,創造出先進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新時代,堅持民族的現代化,就是堅持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摘編自胡大平《中國式現代化,是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4)指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1分)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道路開辟與選擇的感悟。(2分)2025年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C C A B D B B B C A A13.(1)建康,農村集市;乾隆;自給自足。(4分)(2)過程:原因:魏晉以來,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北方長期戰亂,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南方相對安定;北民南遷,帶來豐富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水利工程的興修,大運河的開通;南方自然地理環境優越,物產豐富。(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3)條件:穩定的社會環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技水平;發達的交通;充足的勞動力等。(答出任意兩點得2分。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1)原因: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通過殖民擴張獲得財富(或資本原始積累);擁有強大的海軍。(任意一點1分)影響:英國的商業遍及全世界;很多地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任意兩點2分)(2)歷史事件:林肯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分)嘗試:戊戌變法。(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美國內戰結束;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選擇符合觀點的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史事)(2分)闡述或說明:1865年,美國內戰以北方獲勝結束,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1868年,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通過改革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為解決經濟大危機,1933年羅斯福新政開始實施,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增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制度變革可以促進社會發展。(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的史事:工業革命;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2分)闡述或說明: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勞動,工廠制度確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這是生產技術的重大創新。流水線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汽車能夠大量生產并普及,進一步推動了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綜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巨大推動作用。(4分)15.(1)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分)表現:各大城市出現研究團體;傳播中心活躍;輿論界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2分)(2)歷史意義: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任意兩點2分)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1分)做法: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遵義會議后成立了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負責長征中的軍事指揮。(任意兩點2分)(3)歷史性決策: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分)主張:充分肯定市場經濟的作用,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1分)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2分)(4)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分)感悟:中國共產黨道路的開辟與選擇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我國發展道路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道路的選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偉大奮斗精神;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加強黨的建設,堅持群眾路線;堅持道路自信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