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5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窩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玉器有玉璋、玉璧、玉琮等,與二里頭的玉器十分相似,都是用于祭祀的禮器;出土的青銅尊(Ié)的獸面紋與殷墟出土青銅器形制相似;出土的青銅頂尊跪坐人像,將中原尊彝與蜀地人像完美融合。這體現了A.早期國家逐步形成B.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C.階級分化日益明顯D.蜀地文化的地域特色2.表1為夏、商、西周的歷史記述。據此可知表1書名相關記述成書時間《國語·晉語》昔夏桀伐有茄,有施人以蛛喜女焉,蛛喜有寵,于是乎…亡夏戰國初期《茍子》紂蔽于坦己、飛廉,而不知微子啟,以惑其心而亂其行戰國后期《史記》袋蟻乃大笑…幽王舉逢(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頻山下西漢中期A.文獻記述真實可信B.后世寫史更加客觀C.多重史料相互印證D.史學具有勸誡功能3.東漢察舉由地方長官負責考察推薦,經三公府策試后授官,如東漢陽球舉孝廉,“至京師,試以章奏,拜郎中”;永元五年(93年),河南尹因舉薦不實被免職。這可用于佐證東漢選官A.薦舉程序規范嚴格B.打破世襲推動階層流動C,選拔標準德行優先D.導致地方豪強壟斷仕途歷史試題第1頁(共7頁)4,據學者研究,唐宋時期文學家籍貫分布前五名的地區及各自占比情況(如表2所示)。表2中皇現的地區分布變化反映了表2唐代詩人河南(18%)陜西(15%)河北(12%)山西(10%)江蘇(9%)宋代詞人浙江(23%)江西(18%)福建(15%)江蘇(12%)四川(8%)A.門第觀念的淡化B.崇文抑武方針實行C.經濟格局的變動D.科舉制度發展完善5.1684年,康熙帝諭禮部:“朱子注釋群經,闡發道理,無一字不精當,無一字不可師法。”1713年,其又在《御制朱子全書序》中說:“讀書務在明理,明理在實用。若不能實用,雖讀盡古人之書,亦奚以為?”康熙帝的言論旨在A.批判空談義理以推動學術爭鳴B.籠絡士人以穩定統治秩序C.倡導訓詁考據以回歸儒學傳統D.重塑道統以鞏固儒學地位6.1899年,《茶花女》中瑪格麗特的形象被重構為“人格獨立”的象征;1903年,《自由血》中“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成為革命黨人的思想資源。1907年,《女子世界》調查顯示,57%的女學生通過譯本了解“婚姻自主”概念。據此可知,中國近代翻譯文學A.建構了革命話語體系B.顛覆了傳統婚姻觀念C.推動了國人思想啟蒙D.實現了國民性的改造7.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的愛國行為被鎮壓后,全國紛紛響應。5月19日,北京2.5萬學生總罷課,組織18個講演團;6月5日,上海日商紗廠2萬工人罷工,三友實業社工人砸毀機器,商人大規模罷市開始;6月10日,全國21省150個城市響應,罷工人數達10萬。這體現了A.無產階級政黨的正確領導B.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C.革命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D.中華民族的全面覺醒8.劉伯承曾回憶說,遵義會議以后,我軍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我軍一動,敵又須重擺陣勢,因而我軍得以從容休息,待敵部署就緒,我們卻又打到別處去了,弄得敵人撲朔迷離,到處挨打,疲于奔命。這表明紅軍A.軍事力量增強B.完成戰略轉移C.得到群眾支持D.作戰靈活主動9.20世紀60年代初,周恩來對亞非國家進行訪問,強調世界上所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應一律平等。1960一1964年,中國同14個亞非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其中就包括12個南部非洲的獨立國家。這說明中國當時A.外交重點轉向亞非發展中國家B.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時機成熟C.奉行全方位的對外交往方針D.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歷史試題第2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