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遼寧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測試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 滿分70分考試時間共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河南殷墟博物館是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遺址,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下列物品能在殷墟博物館中的“商文明”展廳看到的是( )A. 兵馬俑 B. 甲骨文C. 二里頭出土的青銅器 D. 三星堆出土青銅人頭像2.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下列與之相關的是( )A. 文化上統一文字制定筆畫規整小篆B. 地方上創立郡縣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C. 開鑿靈渠,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D. 尊崇儒術,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3. 下圖為中國古代時間軸圖,其中階段②的特征是A. 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與鞏固B. 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C. 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基礎D.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4. 歷史事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觀點是觀察、分析歷史事實時所處的立場和看法。下列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敘述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 各家學派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B. 孔子是春秋后期魯國人,年輕時做過小吏,后收徒辦學,成為知名學者。C. 墨子是墨家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D. 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學術的繁榮,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5.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下列史料反映的歷史信息可用于佐證宋朝( )宋代《耕獲圖》 北宋紙幣銅板拓片 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圖像材料 實物材料 文獻材料A. 農業生產發展 B. 社會經濟繁榮 C. 社會風氣開放 D. 文學藝術燦爛6.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水乳交融,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下面年代尺反映出的我國古代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管理方式是( )A. 設置管理機構 B. 開放邊境貿易 C. 冊封宗教領袖 D. 平定民族叛亂7. 了解歷史人物,一定要探究相關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下列人物對應項對其貢獻的概括有待考證的是( )A. 興辦洋務,開動了近代化這輛列車B. 把“啟蒙之水”(指民主與科學)灑向“孔孟彌漫的大道上”C. 希望在中國實現君主立憲制,掀起近代中國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 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封建制度,使民主主義成了正統8. 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面示意圖反映的歷史階段是( )A.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B. 國民大革命時期C. 人民解放戰爭時期 D.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9. “圖說歷史”是解讀歷史的一種方式。分析下列圖說卡片,其主題應是( )八路軍在平型關伏擊日軍 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展開戰斗 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裝——回民支隊 《地道戰》(繪畫)A. 打倒列強除軍閥 B. 紅軍不怕遠征難C. 全民族團結抗戰 D. 百萬雄師過大江10. 某校以“魅力家鄉 遼寧之行”為主題開展研學活動。在參觀沈飛航空博覽園時,同學們看到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中國能夠成功試制殲擊機得益于( )A. 抗日戰爭的勝利 B.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C. 文化大革命運動結束 D. 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11. 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來,海峽兩岸交流日趨密切。1992年,大陸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識。這一“共識"主要是指A. 加強兩岸經濟交流B. 實現兩岸直接“三通”C. 促進兩岸文化合作D.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2. 《十二銅表法》把向來由貴族祭司階層把持的“習慣法”用文字公布出來,使司法執法以明確的法律文件為依據。它的頒布( )A. 開創了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 B. 彰顯了羅馬共和國階級平等理念C. 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 D. 體現了早期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13. 下列圖片反映了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A. 美國的霸權主義 B. 兩極格局的形成C. 社會信息化 D.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14. 依靠可信史料認識歷史是學習歷史應具備的重要能力。研究“美國歷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 紀錄片《大國崛起·新國新夢》 B. 小說《亂世佳人》C. 電影《珍珠港》 D. 關于杜魯門主義的咨文原件15.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多年來,中國向44個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關稅待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讓全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紅利。這說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A. 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B. 適應了文化多樣化趨勢C. 維護了國際和平與安全 D. 推進了社會信息化建設16. 某班布置“古代中國·異彩紛呈”主題展板,并圍繞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古代中國·異彩紛呈史料實證篇 A.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B. 利簋 C. 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 D. 龍門石窟北魏《帝后禮佛圖》人物篇 文成公主塑像 畢昇像 戚繼光像邊疆管理篇 清代邊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總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廣闊性,決定清代邊疆政策內涵的多樣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區,又根據當地政治、歷史、民族特點實行不同的措施。 ——摘編自馬大正《略論清代邊疆政策研究》(1)請按照示例,將“史料實證篇”中的史料進行歸類,放入相應板塊。示例:板塊一“遠古人類”A板塊二“道家經典”__________板塊三“商周青銅器”__________板塊四“雕刻藝術”__________(2)請你從“人物篇”中任選一位人物,說明他能夠入選展板的理由。(3)“邊疆管理篇”中,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明清時期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17. 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曾經歷的艱辛令人感傷,現今的自強不息讓人贊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族覺醒煥青春】材料一 從民族的歷史來看……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可惜道光、咸豐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后與戰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至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進了北京,然后有少數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蔣廷蔽《中國近代史》【青春之黨擔重任】材料二 青春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優秀基因。黨的一大 13名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建立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是建黨之初年輕的共產黨人胸懷的理想。——張康喆《紀念五四百年一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夢》【青春之國謀復興】(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道光、咸豐年間的“軍事失敗”分別指哪兩次對外戰爭?“覺悟的少數人”指的是哪一政治派別?(2)材料中“黨的一大”召開于哪一年?28年后這個年輕的政黨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指的是什么?這種變化有何歷史意義?(3)史料可以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據此,指出上述材料中①和②的史料類型。(4)年代尺中“偉大轉折”指什么事件?“回歸夢圓”得益于哪一構想的提出?18. 遼寧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以下見證了遼寧兒女砥礪奮進的偉大征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抗擊外侮】材料一 黃海海戰后,日軍分兩路入侵中國,一路渡鴨綠江,占領九連城,直逼遼陽,另一路從遼東半島登陸,直取大連、旅順。大連守將不戰而逃,旅順守將大多庸懦畏敵,只有徐邦道孤軍迎敵,血戰四天,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敗。——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二 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余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戰,其高級將領皆由中國共產黨員擔任,中國共產黨曾由于進行長征而與其失去聯系,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摘編自《東北抗聯》(精編版)【扭轉時局】材料三事件 意義東北易幟 ①西安事變 ②【強我國魂】材料四 1953年,原沈陽第一機器廠更名為沈陽第一機床廠……“研發制造自己的車床是所有人的夢想。”張貴卿說。在蘇聯專家幫助下,開始新中國第一臺普通車床設計,從零開始進行廠房重新規劃建設。短短兩年后的1955年8月,普通車床研制成功并實現量產。——摘自2021年4月22日《天津日報·被印上人民幣的新中國的第一臺普通車床》(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2)列舉材料二中東北抗日聯軍的高級將領(3)張學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人物,根據所學知識完成表格。(4)根據材料四內容并結合所學回答,“新中國第一臺機床”的研發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這一事件實施的目的是什么?(5)追憶家鄉歷史,傳承紅色文化,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該如何去做?19. 某班同學以“追尋文明·見證成就”為主題開展項目學習。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學習任務,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制作名片———了解偉大工程】名稱:八達嶺長城 國家:中國 評價: 名稱:羅馬萬神廟穹頂 國家:古代羅馬 評價:任務二【閱讀文獻————學習科學成就】材料 在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種種創造發明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學家做出,科學對工業尚無多少直接影響。1870 年以后,工業革命進入第二階段,科學家進入工業研究的實驗室,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受到科學的影響。科學的作用凸顯,并逐漸成為大工業生產的組成部分,最突出的是在電力、鋼鐵、化工三大部門。——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任務三新型國際關系的建立需要各國相互合作,只有合作共贏,互利互惠,才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1)請將上面“偉大工程”的名片補充完整。(2)材料“工業革命進入第二階段”后具有怎樣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工業革命進入第二階段”在電力部門的發明成就(3)請從下面關鍵詞中任選兩個事件,圍繞“合作共贏”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史論結合,層次清晰,表述成文)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聯合國家宣言》 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世界貿易組織2025年遼寧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測試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 滿分70分考試時間共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1) ①. C ②. B ③. D(2)文成公主塑像: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使臣到唐朝求婚。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畢昇像:北宋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戚繼光像: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3)作用: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17題答案】【答案】(1)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咸豐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政治派別:洋務派。(2)1921年;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國家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3)史料類型:①實物史料、②文獻史料。(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國兩制方針。【18題答案】【答案】(1)影響:使外國的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將領:楊靖宇、周保中等(3)意義:①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②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4)事件:第一個五年計劃;目的;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落后的工業面貌。(5)做法:學習紅色文化,了解紅色文化,進行紅色文化宣傳,好好學習,發揮青少年的力量。【19題答案】【答案】(1)八達嶺長城: 明代修筑長城的規模最大, 歷時最久, 布局最合理, 技術更先進, 設施更為完善, 工程質量更為優異。羅馬萬神廟穹頂:萬神廟穹頂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 既堅固結實,又華麗雄偉。(2)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受到科學的影響 (或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白熾燈泡 (愛迪生) 等。(3)【示例】 觀點:謀求合作共贏。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對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1942年,26個國家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這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它成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 亞非新獨立的國家都面臨鞏固政權、發展經濟的共同問題, 1955 年,在萬隆召開了第一次亞非會議, 周恩來在會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從此,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綜上所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面對發展過程中的危機與挑戰,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合作應對,促進互利共贏。((要求:觀點明確,有理有據,相關聯史事須出自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或與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有關;史論結合,條理清晰;符合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