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莆田市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大型水利系統、祭壇與貴族墓葬群,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禮器;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了宮殿基址觀象臺及不同等級墓葬;在二里頭遺址中發現了青銅禮器群、宮城網格化布局。這些考古發現可用于說明當時A.南北文化融合加速了國家統一進程B.成熟文字系統推動了禮制規范的形成C神權與王權結合主導社會秩序構建D.區域文明具備一定公共事務管理能力2據張家山漢墓竹簡記載,漢朝律法嚴禁"強質”(強行抵押借貸):"諸有責(債)而敢強質者,罰金四兩”;對明知無償還能力仍強質者“以償坐詐"(按詐騙論處)。這些規定旨在A.營造注重契約精神的風氣B.保障國家統治秩序的穩定C維護基層弱勢群體的利益D遏制金融資本的無序擴張3.據《新唐書·職官志》載,唐肅宗至德年間“置內樞密使,以宦官為之,掌出納帝命,承宣機政”。有學者指出,這一舉措使外朝官僚機構(南)與內廷宦官系統(北司)形成制度性對立。這表明當時A.中樞決策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B.皇權通過內廷機構強化專制集權C藩鎮與內廷形成利益共生關系D.官僚機構南北對峙格局日益固化4.《大契丹國夫人蕭氏墓志》(遼朝)稱蕭氏丈夫祖先為黃帝后裔。西夏自創文字卻以“圣文”自稱;金朝不僅尊孔子為帝,更以“中國”自稱,這些政權還都推行科舉、設立國子監。這些做法反映出少數民族政權A.加速本民族封建化進程的努力B.爭取中原王朝認可的明確訴求C構建正統法理的政治文化策略D.促進多元文化融合的積極嘗試【高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史第1頁(共6頁)】5據明朝士人記載,其父“與思翁(明朝后期大畫家董其昌)交游二十年,未常見其作畫。案頭絹紙竹箑堆積,則呼趙行之洞、葉君山有年代筆,翁則題詩寫款用圖章,以與求(購)者而已”。隨著求購者增多,代筆規模擴大,以至“真贗混行矣”這實質上反映出當時A.文化資源的商業化趨勢B.藝術市場的無序化發展C繪畫產業的專業化分工D.藝術審美的多元化傾向6.1875年中國在正常進出口貿易中仍保持111萬兩白銀出超,主要出口茶葉、生絲等農產品此后貿易狀況急劇逆轉:1885年入超2320萬兩,1905年人超額增至9416萬兩,機制棉紡織品、煤油等工業品逐漸占據了中國市場、導致這一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列強通過條約體制攫取經濟特權B.中國日益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附庸C.中國傳統手工業的解體速度加快D.中西貿易總量增長導致經濟依賴性加深8.1921年,陳獨秀指出,中國的氣候、土地適宜農業生產,導致農業發達,進而形成家族主義,孔子思想正是基于這種家族主義,陳獨秀的這一言論A.運用唯物史觀解釋了思想文化的起源6.否定了傳統儒家思想的歷史價值C.旨在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提供方案D.反映了對西方文化優越論的認同8.下表為1933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小學課程教則大綱》核心科目設置情況(單位:課時/周),這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是年級國語算術游藝(含軍事訓練、勞作實習(含軍工社會工作(含宣傳、社會常識(含蘇維埃革命歌舞)勞動、農業生產)支前)政權知識)1-3648664.-5666-86-102-3A通過基礎教育普及推動現代國家的建構B新舊教育模式交替時期的探索性C.以政治教育與勞動實踐塑造革命主體性D培養戰爭所需要的生產動員技能9.下面是漫畫家米谷子1946年繪制的作品《上海灘啞劇》,該漫畫意在揭示當時:國紫藏街,A.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強化B.政治協商會議破裂導致社會失序C.民眾民族國家意識有待覺醒D.內戰加劇了經濟凋敝與文化蕭條10.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安徽皖南丘陵地區修建的工廠廠房采用磚石/磚木混合結構,外墻用水泥防腐,屋架為簡易鋼混或木三角梁,呈現出建造技術簡單的特點,這種結構設計的主要成因是【高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