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高二生物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1-12題,每題2分;13-16題,每題4分,共40分)1.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酶,酶為生活添姿彩。下列關于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菌酶能夠溶解真菌的細胞壁,在人體中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直接來自于生物體,穩定性強,所以具有更強的去污能力C.炒肉過程中,加入嫩肉粉促進肌肉組織中有機物的酶解,使肉類口感鮮嫩D.果膠酶能分解果肉細胞壁中的果膠成分,提高果汁產量,使果汁變得清亮2.下圖表示某高等生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A.①內有8條染色體,1處若為D基因,2處由于互換則一定為d基因B.②細胞的后一個時期內,可發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C.③內有8條染色單體,睪丸中有可能同時存在上圖所示的四種細胞D.正常情況下,若④中的a為X染色體,則b不可能是X或Y染色體3.圖甲是細胞分裂時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乙和圖丙表示某個體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BC段可能發生四分體中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B.圖甲中發生CD段變化的原因是在紡錘體的牽引下,著絲粒一分為二C.圖乙和圖丙的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對數分別為4對和2對D.圖丙的細胞可能是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T淋巴細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其中GP120會與T淋巴細胞表面的CD4受體特異性結合,引導病毒進入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IV外膜化合物成分與宿主細胞的細胞膜基本相同B.HIV包膜嵌有的GP120與GP41由自身核糖體合成C.侵染過程沒有體現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可研制藥物抑制CD4受體的功能,阻斷GP120蛋白與T淋巴細胞表面的CD4受體特異性結合,阻止病毒進入細胞5.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如圖表示首次使用脊髓灰質炎疫苗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A和物質B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細胞①②③⑤都能識別抗原,引起機體免疫應答C.細胞②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細胞③結合有利于細胞③的活化D.細胞⑤能在機體被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后迅速分泌抗體6.穿梭育種是近年來小麥育種采用的新模式。農業科學家將一個地區的品種與國內國際其他地區的品種進行雜交,然后通過在兩個地區間不斷地反復交替穿梭種植、選擇、鑒定,最終選育出多種抗病高產的小麥新品種。下列關于穿梭育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方向不同使各地區的小麥基因庫存在差異B.穿梭育種培育的新品種可適應兩個地區的環境條件C.穿梭育種充分地利用了小麥的遺傳多樣性D.穿梭育種利用的主要原理是染色體變異7.小麥單倍體常通過遠緣花粉刺激卵細胞的方法獲得。研究人員將玉米(二倍體)和普通小麥(六倍體)進行雜交,受精卵排除玉米花粉的染色體得到小麥單倍體胚。經過人工誘導和篩選培育抗赤霉病小麥品種,育種流程如圖所示,數字表示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培育抗赤霉病小麥品種利用了基因重組的遺傳學原理B.過程①表示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小麥的種子或幼苗C.過程②可通過接種適量的赤霉菌篩選抗赤霉病小麥品種D.篩選獲得的抗赤霉病小麥品種與普通小麥將產生生殖隔離8.研究發現,某種蘆鹀分布在不同地區的三個種群,因棲息地環境的差異導致聲音信號發生分歧。不同蘆鹀種群的兩個和求偶有關的鳴唱特征,相較于其他鳴唱特征有明顯分歧。因此推測和求偶有關的鳴唱特征,在蘆鹀的早期物種形成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蘆鹀的鳴唱聲屬于物理信息B.求偶的鳴唱特征是蘆鹀與棲息環境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C.蘆鹀之間通過鳴唱形成信息流,蘆鹀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受體D.和求偶有關的鳴唱特征的差異,表明這三個蘆鹀種群存在生殖隔離9.桑葚玫瑰酒既融合了桑葚和玫瑰的果香、花香,又使其營養價值和功能活性增加,極大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圖1為制作桑葚玫瑰酒的裝置圖;圖2為不同桑葚汁與玫瑰質量比對花色苷含量、酒精度和感官評分(感官評分越高,品質越好)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1中排氣口連接長而彎曲的膠管可避免其他微生物進入裝置B.釀造桑葚玫瑰酒和桑葚玫瑰醋所利用的微生物都能通過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C.由圖2可知,桑葚汁與玫瑰質量比對酒精度影響不大D.花色苷含量隨桑葚汁與玫瑰質量比的增大而降低,質量比為4∶1時酒的感官評分最高10.下圖為雞血細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過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⑤B.用同樣方法從等體積豬血和雞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C.⑤表示要鑒定步驟①中所得到的白色絲狀物主要成分為DNA,可使用二苯胺試劑來鑒定,沸水浴冷卻后,出現藍色的試管組別是對照組D.步驟①的目的是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析出并獲得DNA;步驟④中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較大11.培育肉是利用動物體內分離的成肌細胞,采用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培養出類似于動物肌肉的肉絲;同時添加了人體所需的元素如鐵、鈣等,使之營養更加豐富。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胃蛋白酶處理肌肉組織,可以獲得分裂能力強的肌肉母細胞B.生物反應器內應控制溶氧量,以保證培養液pH相對穩定C.培養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大的細胞附著面積,有利于細胞貼壁生長D.人造牛肉的培養有利于牛肉的工廠化生產,培養液不需要更換12.科研人員將Oct3/4、Sox2、c-Myc和Klf4基因通過逆轉錄病毒轉入遺傳物質缺陷型小鼠成纖維細胞中,獲得iPS細胞,進一步獲得克隆鼠,相關流程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需用顯微注射法將載體逆轉錄病毒導入成纖維細胞B.可利用減法原理,依次去掉1個基因來判斷每個基因作用的相對大小C.X鼠的遺傳物質來自于黑鼠和灰鼠,其體色為黑色D.克隆一批遺傳背景相同的缺陷型小鼠,可通過對比來分析致病基因13.黃瓜枯萎病是由尖鐮孢菌引起的。研究表明,芽孢桿菌能產生幾丁質酶等物質分解尖鐮孢菌的細胞壁而被廣泛用于黃瓜枯萎病的防治。實驗室對抑菌率在69%以上的3株芽孢桿菌進行復篩,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N1、N2和N3菌株(四周)對尖鐮孢菌(中心)的抑制效果模式圖A.該實驗的對照組設置是平板上只接種芽孢桿菌B.實驗結果表明N2菌株抑制尖鐮孢菌的效果最好C.挑選出抑制效果最強的菌株后,需要對其進行純化培養D.利用尖鐮孢菌發酵生產幾丁質酶等物質,可用于防治枯萎病14.基因工程中需使用多種工具酶,幾種限制酶的切割位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限制酶SmaⅠ和EcoRⅤ切割形成的末端,可以通過E.coli DNA連接酶相互連接B.DNA連接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C.限制酶EcoRⅠ進行一次切割,會切斷2個磷酸二酯鍵,形成1個游離的5′-末端D.若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相同,則形成的末端一定能通過DNA連接酶相互連接15.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載體,它存在于許多細菌體內。質粒上的標記基因如圖所示,通過標記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轉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細菌在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不同,下圖表示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點有a、b、c),請根據表中提供細菌的生長情況,推測①②③三種重組后細菌的外源基因插入點,正確的一組是( )分類 細菌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基上生長情況 細菌在含四環素培養基上生長情況① 能生長 能生長② 能生長 不能生長③ 不能生長 能生長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16.假設某個穩定生態系統只存在一條食物鏈。研究人員調查了一段時間內這條食物鏈上其中4種生物的相關指標(如表,表中“—”表示該處數據省略)。根據表中數據,判斷這4種生物在食物鏈中的排序,正確的是( )物種 流經生物的能量(kJ) 生物體內鎘濃度(μg/g) 生物承受的捕食壓力指數(一般情況下,數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壓力越大)① — 0.03 15.64② — 0.08 —③ 1.60×106 — 1.05④ 2.13×108 —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二、非選擇題(5題,一共60分)17.在泥沙底質海域人為構筑的“礁體”能夠提高海底生境的復雜度,為魚類及底棲生物營造良好的棲息繁育場所,促進生物的聚集和多樣性的提高,是當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修復的有效手段之一。(1)比較人工魚礁和自然巖礁群落的不同,需要比較兩者的 ;同時,還需要研究兩個不同群落的 ,因為其生活習性及生境選擇對于生物群落的結構和內部環境起決定性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和生長。(2)研究者設計了“海洋牧場”海水生態養殖模式,即在上層掛繩養殖海帶等藻類,在中層掛籠養殖牡蠣等濾食性貝類,在底層設置人工魚礁,養殖海參等底棲雜食動物。下圖甲是該“海洋牧場”部分構造和物質循環關系圖。分析回答:①“海洋牧場”養殖模式將殘余餌料、糞便等廢棄物合理地進行了應用,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原理。②若研究牡蠣的生態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2點)。該“海洋牧場”海水生態養殖模式需要不斷進行物質投入,從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③該生態系統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動過程如上圖乙所示(a~d表示能量值)。乙圖中a值代表的能量來自于甲圖中的 ,牡蠣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值是 。18.有機農藥苯磺隆是一種強效除草劑,長期使用會嚴重污染環境;研究發現,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種微生物降解。分離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機制的實驗過程如圖甲、乙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1)微生物的培養基一般都應該含有的成分有水、無機鹽和 四類,此外,培養基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 以及氧氣的要求。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之稱,為了獲取能降解苯磺隆的菌種,選擇的土壤樣品應來自 。(2)圖甲中選擇培養的目的是 ;在劃線純化操作時,劃線工具使用前后都要進行 滅菌。(3)若要檢測土樣中的細菌含量,應采用 法進行接種。運用這種方法統計的結果往往比實際值偏小,原因是 。(4)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機制,將該菌種的培養液過濾離心,取上清液作圖乙所示實驗,該實驗設計不合理之處是因為 。19.甲植物(2n=18)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種優良性狀,遠緣植物乙(4n=32)的細胞質中存在抗除草劑基因,科研人員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具有抗除草劑性狀的優良品種丙,途徑如圖所示。已知X射線處理會使細胞分裂功能喪失但不影響線粒體功能,丙烯酸異辛酯(IOA)處理會使線粒體失活,但不影響細胞分裂。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新植物體,利用的生物學原理是 。取植物的頂芽細胞進行培育,有利于獲得脫毒苗,原因是 。(2)過程①常用酶解法去除細胞壁,利用的酶是 。過程②可采用化學法進行誘導,化學法除聚乙二醇融合法外,還有 法等。(3)過程④中,會在培養基中加入蔗糖,蔗糖的作用是 。過程⑤先將生長良好的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培養基上,通常應在培養基中加入兩類植物激素,此時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值 (填“>1”、“<1”或“=1”)。(4)在細胞融合體系中,未融合的細胞不能形成愈傷組織,原因是 。雜種植株丙的抗除草劑基因不會通過花粉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 。20.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尤其是在更年期后的女性中更為常見。乳腺癌的治療方案通常包括手術、放療、化療、激素治療和靶向治療等,其中化療則適用于腫瘤已經轉移或具有高危復發風險的患者,它可以通過全身用藥來殺死癌細胞。為降低乳腺癌化療藥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員嘗試在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基礎上,構建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來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治療,過程如圖1所示。 (1)本實驗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應取自人的乳腺癌細胞,該處理的目的是 。(2)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在體外融合時需要誘導,與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方法不同的是,圖中還可以用 誘導融合。(3)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需要進行兩次篩選,步驟②用 進行第一次篩選,篩選出來的細胞具有 的特點;第二次篩選的方法是 ,得到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4)研究發現,ADC 在患者體內的作用如圖2所示。①ADC 能降低乳腺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是因為 。②ADC進入乳腺癌細胞后,細胞中的溶酶體可將其水解,釋放出的藥物最終作用于 ,可導致癌細胞凋亡。和牛是世界公認的高檔肉牛品種,其體型較小,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我國科研人員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按如圖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這一優良品種。請回答問題:(1)用 激素處理,可使供體母牛超數排卵,過程①中產生的精子需要進行 處理后才具有與卵細胞受精的能力。在實際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 作為受精的標志。(2)上圖移植的胚胎處于 期,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宮中存活的生理基礎是 ;為培育雌性子代小牛,胚胎移植前須進行性別鑒定,需取圖中乙細胞進行 。胚胎移植前,需對供、受體牛進行 處理,目的是 。(3)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盡快獲得數量較多的子代和牛,圖中甲環節是對牛胚胎所做的處理,使用的技術稱為 ;這一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將內細胞團 分割。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選考)-生物答案1-16 DADBD DCDBD BBCBA D17.(除說明外,每空2分,12分)(1) 物種組成(1分) 優勢物種(1分)(2) 循環 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需要不斷輸出產品,(各種化學元素沒有歸還回本生態系統)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有機質 b18.(除說明外每空1分,12分)(1) 碳源、氮源(2分) 特殊營養物質 被苯磺隆嚴重污染的土壤(2) 增加樣品中目的菌的濃度(2分) 灼燒(3) 稀釋涂布平板 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2分)(4)缺乏對照而無說服力(2分)19.(除說明外,每空2分,12分)(1) 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頂端分生區附近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1分)(2)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1分) 高Ca2+-高pH融合(1分)(3) 提供碳源、能源(或提供營養)和維持滲透壓 <1(1分)(4) 甲細胞用IOA處理后線粒體失活,細胞生命活動受限;乙細胞經X射線處理后失去分裂能力 抗除草劑基因位于細胞質中,受精時,只有精子頭部(即細胞核)進入卵母細胞20.(每空2分,14分)(1)使小鼠產生針對該乳腺癌特異抗原的B淋巴細胞(2)滅活的病毒(3) 選擇培養基 即可無限增殖,又可產生特異性抗體 專一抗體檢驗陽性(4) 單克隆抗體能精確地定位乳腺癌細胞 細胞核21.(每空1分,10分)(1) 促性腺 獲能 觀察到兩個極體或雌、雄原核(2) 囊胚 代孕雌牛子宮對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DNA分析 同期發情 為供體胚胎移入受體提供相同的生理環境(3) 胚胎分割 均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