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5章環境與發展章末提升課件+試題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5章環境與發展章末提升課件+試題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檢測試題五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福建寧德階段練習)讀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完成1~3題。
1.圖中箭頭③表示的人類活動可能引起(  )
A.臺風、寒潮 B.地震、海嘯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酸雨
2.為了防治風沙侵襲包蘭鐵路,在寧夏沙坡頭地區,人們用草方格沙障來固定流沙,從而很好地保護了包蘭鐵路。人們的這種做法與圖中相對應的環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屬于人類與環境對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圍湖造田
B.我國東海漁場實行休漁政策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福州修建立交橋和地鐵
【答案】 1.C 2.A 3.A
【解析】 第1題,讀圖分析,圖中箭頭③表示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當人類索取資源的方式不當時,就會造成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進而引發一些自然災害,如亂砍濫伐就可能導致水土流失,引發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C正確;臺風和寒潮主要是氣象災害,與人類開發自然資源無關,A錯誤;地震和海嘯主要是板塊運動內力作用所造成,與人類活動無關,B錯誤;酸雨是人類向自然環境中排放廢棄物所導致,D錯誤。故選C。第2題,為了防治風沙侵襲包蘭鐵路,在寧夏沙坡頭地區,人們用草方格沙障來固定流沙,從而很好地保護了包蘭鐵路,人們的這種做法與圖中相應的環節是①,表示人類能夠對環境進行改造、利用,A正確;②、③表示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反作用,B、C錯誤;④表示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不是合理利用環境,D錯誤。故選A。第3題,圍湖造田會使湖泊調蓄能力下降,水旱災害增多,生態遭到破壞,屬于人類與環境對立的做法,選項A正確;休漁制度、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為改善大城市交通狀況,修建立交橋和地鐵,都屬于人與環境協調發展,對環境破壞小,B、C、D錯誤。故選A。
(2024·湖北荊州階段練習)新疆虎是世界上最能耐干旱環境的老虎亞種,過去主要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及其周邊地區,1899—1961年新疆虎大量減少,1979年新疆虎被宣布滅絕。下圖為新疆虎歷史分布區域圖。據此完成4~6題。
4.影響新疆虎分布的最關鍵自然因素是(  )
A.氣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5.新疆虎滅絕反映出人對自然的態度是(  )
A.崇拜、敬畏 B.崇拜、改造
C.改造、征服 D.調節、適應
6.新疆虎毛色較淡是為了適應(  )
A.淺黃色的荒漠環境
B.食物種類單一
C.面積較小的綠洲環境
D.頻繁的人類活動
【答案】 4.D 5.C 6.A
【解析】 第4題,新疆地區氣候干旱,水源是制約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讀圖可知,新疆虎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線附近,沿水源分散分布,所以影響新疆虎分布的最關鍵自然因素是水源,D正確;氣候、土壤、地形影響較小,A、B、C錯誤。故選D。第5題,新疆虎的滅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類活動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對其生存環境的改變等,這反映出人對自然的態度是改造和征服,C正確;崇拜、敬畏自然,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小;調節、適應自然,人與環境和諧相處,都不會導致其滅絕,A、B、D錯誤。故選C。第6題,新疆地區荒漠環境以淺黃色為主,新疆虎毛色較淡可以與環境更好地融合,形成保護色,這是為了適應淺黃色的荒漠環境,A正確;毛色與食物種類、綠洲環境、頻繁的人類活動關系不大,B、C、D錯誤。故選A。
下圖示意是一種設想中的“云彩制造船”。這種船依靠風力驅動,會從海里抽取一些海水并以噴霧的形式釋放出來,在海面上形成咸水水霧。這種水霧比一般水霧密度更大,顏色更白。這是人們試圖通過工程措施對抗某環境問題的一個創意。據此回答7~8題。
7.材料中所說的環境問題是指(  )
A.全球氣候變暖 B.酸雨危害
C.物種減少 D.臭氧層破壞
8.“云彩制造船”能夠對抗上述環境問題的原因是(  )
A.形成的水霧呈堿性,能中和酸性氣體
B.形成的水霧有利于增強大氣逆輻射
C.形成的水霧能改善氣候,利于生物的生存
D.形成的水霧可以減少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題,結合材料,圖中是一種設想中的“云彩制造船”,這種船通過增加云量來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從而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使氣溫降低,因此材料中說的環境問題是全球氣候變暖,A正確。第8題,“云彩制造船”通過增加云量來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能力,從而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使氣溫降低,D正確。
(2024·山東菏澤階段練習)兩名小學生針對大街小巷到處都分布有羊肉串燒烤攤點的現象,向社會公眾發出緊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綠蔭!”據此完成9~10題。
9.由材料可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  )
A.進行國際合作 B.實施清潔生產
C.選購綠色產品 D.公眾認知與參與
10.既能保留這種被大眾接受和歡迎的燒烤飲食文化,又能減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正確的方法是(  )
A.加強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設置攤點
B.選用無污染的熱源燒烤,如電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燒烤
D.堅決予以取締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題,據材料“兩名小學生針對大街小巷到處都分布有羊肉串燒烤攤點的現象,向社會公眾發出緊急呼吁”可知,公眾認知度提高、愿意接受并積極參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故D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進行國際合作、實施清潔生產、選購綠色產品等內容,A、B、C錯誤,故選D。第10題,“選用無污染的熱源燒烤,如電烤”既能保留燒烤飲食文化,又能減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B正確;“加強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設置攤點,”并不能減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A錯誤;“逐步淘汰或限制燒烤、堅決予以取締”沒有保留這種被大眾接受和歡迎的燒烤飲食文化,C、D錯誤,故選B。
(2024·湖北模擬)廢紙造紙是將各種回收的廢紙和紙板進行再生產。我國對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在20世紀70年代通過簡單的蒸煮、疏解、打漿、洗滌后用于生產低檔箱紙板等。到20世紀80年代,廢紙的回收率已達25%左右,少數廠家亦能生產脫墨漿。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廢紙利用得以全面發展。據此完成11~13題。
11.回收廢紙常見的使用途徑有(  )
①再生紙 ②電器制造 ③棉布加工 ④家具制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我國對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得以全面發展是由于(  )
A.市場擴大 B.科技進步
C.政策支持 D.交通改善
13.廢紙造紙對我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
A.降低對國外木材的依賴
B.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
C.減少對大氣的不利影響
D.提高造紙企業經濟收入
【答案】 11.D 12.B 13.C
【解析】 第11題,90年代后科技發展,廢紙回收利用范圍廣泛,除了制造再生紙、制作家具和發電這三種常見的使用途徑外,廢紙還可以制成肥料改善土壤土質、加工成牛羊飼料、打漿后回收甲烷燃料等,①④正確。但是棉布的原料是棉花,廢紙無法替代,更無法制造電器,②③錯誤,A、B、C錯誤。故選D。第12題,結合材料可知我國對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得以全面發展是由于脫墨漿的生產廣泛使用才能使得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得以全面發展,B正確。對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并不是市場需求擴大影響造成的,A錯誤。由材料可知我國對廢紙的利用和處理并沒有政策大力支持,C錯誤。交通改善對廢紙利用和處理影響小,D錯誤。故選B。第13題,結合材料信息,不同時期廢紙回收率、處理及利用不同,主要受科技影響。根據圖表,廢紙造紙,減少能源消耗,但不能解決能源短缺,B錯誤。減少大氣污染和碳排放可以減少對大氣的不利影響,C正確;降低對國外木材依賴和提高造紙企業經濟收入不屬于對環境的影響,選項A、D錯誤。故選C。
(2024·云南昆明期中)酵素農業是一種新型的生態農業,其生產流程如圖所示。浙江山區的箭嶺村自2017年起使用酵素種植大米果蔬,并探索“生態環境教育+”的發展路徑。該村的許多酵素農產品市場價格較高,卻在剛種下時就被預定一空。受酵素液產量不足等影響,目前酵素農業還是“小眾”農業。據此完成14~15題。
14.箭嶺村發展酵素農業,有利于(  )
①減少生活垃圾污染 ②豐富農產品的種類 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④提升農產品的品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推測酵素液產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其生產過程中的(  )
A.技術難度大 B.水量消耗多
C.能源消耗大 D.原料供應不穩定
【答案】 14.B 15.D
【解析】 第14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酵素農業是以廚余垃圾、農業鮮垃圾為原料,發展酵素農業可以減少垃圾的排放量,減少生活垃圾污染,①正確;不能豐富農產品的種類,②錯誤;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較小,③錯誤;根據材料信息“2017年起使用酵素種植大米果蔬”和圖示信息可知,酵素農業能夠為農作物提供肥料,并且可以澆灌噴灑農作物,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④正確。①④組合正確,故選B。第15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酵素液已經可以生產,說明技術不是限制酵素液產量的主要因素,A錯誤;該地位于浙江,水資源充足,B錯誤;酵素農業主要靠發酵,能源消耗量小,C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回收的廚余垃圾僅有10%能用作酵素發酵原理,酵素農業是小眾農業,產生的農業鮮垃圾量少,并且農業鮮垃圾受季節限制,造成酵素原液產量不足,D正確。故選D。
(2024·浙江期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推進產業升級轉移。據此完成16~17題。
16.下列最有可能被北京疏解的部門是(  )
A.證券交易所 B.服裝設計中心
C.芯片制造公司 D.汽車制造中心
17.實際上,許多企業遷往天津、河北的意愿較低,其原因是津冀兩地(  )
A.政策力度不足 B.礦產資源短缺
C.配套設施滯后 D.環境污染嚴重
【答案】 16.D 17.C
【解析】 第16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高級第三產業等,A、B、C不符合題意,汽車制造中心占地面積較大,不符合重點發展的范疇,D符合題意。故選D。第17題,許多企業在北京的協作企業較多,配套設施齊全,而津冀地區配套設施相對滯后,故許多企業不愿意外遷,C正確。津冀兩地的政策力度并沒有不足,A錯誤;津冀地區礦產資源相對較多,B錯誤;環境污染嚴重不是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
18.(2024·北京期中)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在平原上有許多起伏和緩的崗地,崗間為淺平封閉的洼地。洼地排水不暢,每到雨季,極易積水形成低濕地,限制了當地農業發展。治理低濕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采取“魚塘—臺田”模式。下圖為低濕地區“魚塘—臺田”模式圖。“魚塘—臺田”模式產生的生態效益有(  )
A.通過立體開發,促使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B.挖塘筑臺田,有效改造土壤鹽漬化問題
C.利用河網密布的優勢,發展生態農業
D.發展多種經營,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
【答案】 B
【解析】 “魚塘—臺田”模式,挖塘筑臺田,及時排灌、減輕漬澇,能有效改造土壤鹽漬化問題,B正確;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優化產業結構,都不是生態效益,A、D錯誤;當地沒有河網密布,C錯誤。故選B。
(2024·杭州期末)山東日照地處黃海之濱,距岸130海里分布有5 000億立方米的黃海冷水團。嵐山區推動新質生產力“入海”,打造出三文魚“陸基(工廠化育苗)—近海(深水網箱養殖)—深遠海(冷水團養殖)”的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據此完成19~20題。
19.我國對深遠海綠色養殖實驗區所在海域具有(  )
A.主權 B.管制權
C.管轄權 D.所有權
20.實施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可以(  )
A.拓展配套加工產業鏈
B.減少運輸的資金投入
C.保護深遠海海洋環境
D.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答案】 19.C 20.A
【解析】 第19題,深遠海綠色養殖實驗區距岸大約為130海里,在我國的專屬經濟區內。在專屬經濟區內享有勘探、開發、養護和管理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C正確;專屬經濟區內,沿海國家對自然資源擁有主權,A錯誤;沿海國在毗連區內具有防止和懲處在其領土或領海內違反其有關法律和規章事項的管制權,B錯誤;沿海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具有所有權,D錯誤,故選C。第20題,“陸基(工廠化育苗)—近海(深水網箱養殖)—深遠海(冷水團養殖)”的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使得產業鏈得到延長,拓展配套加工產業鏈,A正確;陸基運往近海會增加運輸的資金投入,B錯誤;海水養殖不利于保護深遠海海洋環境,C錯誤;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對營商環境影響小,D錯誤,故選A。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0分)
21.(2021·湖北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養耕共生”模式是利用養耕共生系統技術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都市農業生產形式,適用于城市屋頂、陽臺、地面庭院等地方,產品自給或在鄰里市場銷售。以色列國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資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來,以色列在城市推廣“養耕共生”模式,促進了綠色科技型都市農業的發展。下圖示意養耕共生系統運作原理。
(1)結合圖示,描述“養耕共生”模式的農業生產過程。(6分)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養耕共生”模式的原因。(6分)
(3)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城市大力推廣“養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請說明理由。(6分)
【答案】 (1)微生物分解之后的營養物質一方面可以用于栽培蔬果,種植農產品;另一方面可以將水進行凈化,用于漁業養殖,實現農產品和養殖業的共同發展,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
(2)以色列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淡水缺乏,“養耕共生”模式可以節約水資源并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城市人口比重大,對于農產品的需求量大;荒漠廣布,發展農業的耕地有限。
(3)可行。西北地區水源缺乏,“養耕共生”模式可以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區荒漠廣布,可耕地面積小,該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或不可行。西北地區人口規模小,對于農產品的需求量有限;該模式投資較大,盈利周期長。
【解析】 第(1)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模式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的生態節水農業模式。該模式首先把微生物分解之后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利用其營養成分,進行果蔬栽培;微生物分解之后產生的水經過凈化處理之后用于漁業養殖,構成了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第(2)題,從材料中可知,以色列耕地面積有限,并且缺少淡水資源,這種模式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積,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材料中提到以色列城市人口比重大,可推斷該模式可以滿足城市人口對農產品的需求。第(3)題,可行的原因主要分析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和耕地面積;不可行的原因主要從投資、市場需求等角度來分析。
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更囊括了河北省的眾多城市。京津冀地區在產業結構、交通運輸、城鎮建設、生態環境和能源結構等方面的協同發展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實現“雙碳”目標,依舊面臨一系列挑戰。下圖示意2008—2019年京津冀碳排放總量及河北省碳排放總量占京津冀地區碳排放總量的比重。
(1)指出控制京津冀地區碳排放量的核心區域,并說明原因。(4分)
(2)分析河北省減少碳排放量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
(3)從生態環境的角度為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6分)
【答案】 (1)核心區域:河北省。原因:河北省高能耗產業規模大;河北省承接污染較嚴重的產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雄安新區起示范帶頭作用,以龍頭企業帶動新產業發展;發展低碳交通;修建綠色建筑;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推動生態源地和生態廊道的建設;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推進京津冀生態過渡帶的建設;積極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防護林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
【解析】 第(1)題,據圖可知,河北省碳排放量遠遠多于北京和天津,且比重仍在增大,因此核心區域為河北省。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省承接大量污染較嚴重的產業,加上其本身高能耗產業規模大,煤炭消耗量也很大,碳排放量大。第(2)題,減排措施可以從節能和擴大新能源規模兩方面歸納。第(3)題,題干要求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建議,可以從政策法規、生物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議。
23.(2024·上海靜安期末)依托三個“1號工程”,青島以深遠海養殖裝備為支撐全力打造“藍色糧倉”。青島坐擁深水良港,擁有我國三大的現代化造修船基地之一,集聚了一批船舶、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配套包括動力、機械、通信電子等上千家關聯企業,全國50%的海洋國際領跑技術、創新資源集聚于此,對構建我國船舶工業大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18分)
(1)“深藍1號”放置于距山東日照海岸線約130海里的黃海海域,屬于我國的________(選擇:A.領海B.專屬經濟區);進入夏季,可操控“深藍1號”智能網箱________(選擇:A.上浮B.下沉),為冷水類魚生長提供適宜的水溫環境。(2分)
(2)萊州灣大陸架平緩、海水淺,河流入海口________(選擇:A.侵蝕B.沉積)作用強盛;海水的侵蝕作用較________(選擇:A.弱B.強),以________(選擇:A.基巖質B.淤泥質)海岸為主。(3分)
(3)簡析“藍鉆1號”相較于萊州灣近岸養殖的優點。(6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4)簡析青島發展超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區位優勢。(5分)
(5)“國信1號”養殖工船在模擬魚類遷移路徑自航轉場時,屬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提供的服務是(1分)(  )
A.實時監測臺風、雷暴等災害天氣
B.為養殖工船的航行提供導航和精準授時
C.結合野生魚類遷徙路線和實時信息繪制航行路線
D.適時更新海水,提供適宜的海水養殖環境
(6)從海洋權益角度,下列關于我國發展深遠海養殖業意義說法正確的是(1分)(  )
①強化我國相關海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維護海洋政治權益
②促進海陸統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洋經濟權益
③推動海洋科學的研究和探索,增強海洋科學開發和保護意識
④提高對深遠海域的野生魚群捕撈量,減輕近岸養殖的環境壓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1)B B (2)B A B
(3)小 低 高 赤潮 夏 海水較深,立體養殖空間大;海水的溫度和鹽度變化小,養殖環境穩定;受人類活動影響小,海水的水質好;遠海養殖生態環境更完整,海產品品質更高等。
(4)擁有深水良港,港闊水深,有利于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的停靠和作業;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擁有眾多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的龍頭企業,集聚條件好;擁有海洋國際領跑技術和創新資源,科技優勢明顯;是我國發展船舶工業大國的重要基地,具有國家政策支持。
(5)B (6)C 
【解析】 第(1)題,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專屬經濟區是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通常距離海岸線200海里以內,“深藍1號”放置于距海岸線130海里的黃海海域,屬于專屬經濟區,故第一空選B;進入夏季,上層海水溫度升高,而冷水類魚需要適宜的低溫環境,可操控“深藍1號”智能網箱下沉到溫度較低的水層,所以第二空選B。第(2)題,萊州灣的特征:大陸架平緩、海水淺,河流帶來大量泥沙,入海口沉積作用強盛;海水較淺,侵蝕作用相對較弱;以淤泥質海岸為主。第(3)題,萊州灣近岸養殖的特點:海水淺,養殖空間小;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水多,入海徑流量大,近岸海水的鹽度較低;氣溫高,陸地升溫快,近岸海水的溫度偏高;受人類活動影響顯著,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易引發赤潮,主要發生在夏季。“藍鉆1號”遠海養殖的優點:海水較深,提供了更大的立體養殖空間,可利用多層水域進行養殖;遠離近岸,受人類活動干擾少,海水水質更好;深海水域溫度和鹽度變化相對較小,為養殖生物提供更穩定的環境;遠海生態環境完整,有利于海產品生長,品質更高;可避免近岸的赤潮等災害影響;夏季可利用深層低溫海水調節水溫等。第(4)題,擁有深水良港,港闊水深,為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的制造、停靠和作業提供了良好條件。產業鏈完整,眾多龍頭企業及上千家關聯企業形成集聚效應,有利于產業協同發展。集中了大量的海洋國際領跑技術和創新資源,具備強大的科技支撐。國家對其作為船舶工業大國戰略重要基地的定位,給予政策支持。第(5)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作用:主要為“國信1號”養殖工船的航行提供導航確定位置和精準授時,確保航行安全和準確,B正確;監測災害天氣主要利用的是遙感技術,不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功能,A錯誤;繪制航行路線并非其主要提供的服務,C錯誤;更新海水環境不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作用,D錯誤。故選B。第(6)題,發展深遠海養殖業的意義:可以加強對相關海域的管控,維護海洋政治權益,①正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體現了維護海洋經濟權益,②正確。有利于促進海洋科學研究和探索,增強保護意識,③正確。發展深遠海養殖目的不是提高野生魚群捕撈量,且過度捕撈不利于生態,④錯誤。故選C。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4張PPT)
第五章 環境與發展
章末提升
知識體系構建
專題歸納整合
專題1 循環經濟關聯圖的判讀方法
1.常見關聯圖
循環經濟關聯圖通常是運用文字框圖和箭頭、線條等連接有關的地理事物,表示農業和工業等生產活動中相互聯系的結構特征或演變規律的組合圖形,可以體現地理事物的形成機理、內部結構、因果關系、發展趨勢等。常見的主要有生態農業關聯圖、清潔生產關聯圖等。
2.關聯圖判讀
第一步:把握主題,梳理過程。
結合圖名,了解圖示信息展示的主題,大致梳理圖示過程。
第二步:分析演變,厘清關系。
(1)注意根據圖中箭頭方向、線段、圖框的縱橫關系等提取信息。
(2)弄清事物的形成或變化過程,判斷各因素之間的因果聯系。
(3)分析圖中已知信息與未顯示信息之間的隱性關聯等。
(4)掌握模式圖內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要素之間相互聯系與制約的關系。
第三步:尋求突破,嘗試代入。
(1)最易突破:從最簡單、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理順相互關系,進一步判斷其他內容。
(2)嘗試代入:聯系這類事物的形成和演變,嘗試把所給的選項代入圖中序號或字母,圖中按箭頭連接關系重新理順。
第四步:聯系理論,表述意義。
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踐,因其以資源減量化、再生化為原則,以經濟活動生態化為目的,所以對于此類循環經濟模式圖的意義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內涵進行:
(1)生態上,節約資源,減輕生態環境問題。
(2)經濟上,減少成本,增加產出,提高收入。
(3)社會上,安排就業,提高生活質量。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木材是人類主要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主要取自森林資源。傳統林業發展導向單一,只注重木材生產。我國是一個森林覆蓋率較低的國家,由于森林資源的短缺,許多木材制品已被鋼材、鋁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環境效益不佳。鑒于此,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勢在必行。下圖示意我國某林場林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有專家指出,為了更好地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該產業鏈仍有需要注意或完善的環節。
●典例剖析
(1)據圖說明林業循環經濟相比傳統林業經濟的主要優點。
(2)說明該林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中需要注意或完善的環節。
(3)分析許多木材制品被鋼材、鋁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答案】 (1)通過造紙業、家具制造業對竹木進行深加工,提高森林資源的附加值;對“三剩物”及禽畜類糞便回收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充分利用森林環境,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提高經濟效益。
(2)采伐區應將選擇性采伐與育林更新相結合,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利用禽畜類糞便、植物枯枝落葉等生產沼氣,補充林場生活用能;家具制造業和造紙業要把好環保關,減少環境污染。
(3)鋼材、鋁材、塑料、水泥等產品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大規模生產會導致資源枯竭和生態破壞;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嚴重污染環境。
【解析】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循環經濟是在物質的循環、再生、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是一種建立在資源回收和循環再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原則是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圖中林業循環經濟圍繞森林資源發展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實現了森林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林業循環經濟充分利用森林中的光、熱、水、土等資源,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實現農業多種經營,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利用竹木發展造紙業和家具制造業,對竹木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林業資源的附加值,實現森林資源的高效利用;林業循環經濟對采伐和加工過程中的“三剩物”回收利用,使廢棄物成為下游工業生產的原料,減少資源投入和浪費,降低企業的生產成
本,同時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保護了生態環境;林業循環經濟利用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發展生態旅游,實現森林資源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第(2)題,據圖可知,林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中,直接將禽畜類糞便用于樹木生長的肥料,森林中的枯枝落葉和草本植物也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這些環節沒有實現廢棄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應該利用禽畜類糞便、植物枯枝落葉和草本植物生產沼氣,為林場提供生活能源,既延長了產業鏈,將廢棄物變廢為寶,又減少林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林業循環經濟是圍繞森林資源展開的,因此,要保證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不能過度樵采,應劃區采伐,采伐后及時補充幼樹;工業生產都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因此,在發展家具制造業和
造紙業時,要實現清潔生產,發展綠色產業,注重環境保護。第(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鋼材、鋁材、塑料、水泥等制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煤炭、鐵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會導致資源枯竭,且開發過程中會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水泥、塑料等制品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問題,例如建筑垃圾占用農田、塑料難降解產生白色污染等。
●對點訓練
1.(2023·浙江選考)某城市公園引入稻魚生態系統,將原來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棧道修建成魚道,取得了良好效益。下圖為改造前后田埂和魚道的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修建魚道的主要生態作用是(  )
A.擴大水稻播種 B.拓展生物通道
C.保障游客安全 D.增加雨水下滲
(2)下列地區最適合引進稻魚生態系統的是(  )
A.江南丘陵 B.黃土高原
C.河西走廊 D.華北平原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田埂用架空的木棧道修建成魚道,并沒有種植水稻,A錯誤;修建魚道使原本被田埂分割的稻田連在一起,使魚類有更寬闊的生長空間,拓展了生物通道,B正確;將田梗用架空的木棧道修建成魚道,并沒有增強游客的安全性,C錯誤;田埂變魚道,對雨水下滲的影響很小,D錯誤。第(2)題,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江南丘陵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水源充足,水稻種植面積大,適合引進稻魚生態系統,A正確;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均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區,水資源缺乏,都不適合種植水稻,不能引進稻魚生態系統,B、C、D錯誤。
專題2 綜合分析我國三大國家級發展戰略
發展戰略 基本內涵 總體思路
“一帶
一路” ①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至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到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是把握好合作方向;二是共建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三是推動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格局
發展戰略 基本內涵 總體思路
京津冀協
同發展 打造“兩核三軸一帶”,兩核指北京和天津;“三軸”指京—津—塘主軸,京—保—石拓展軸和京—唐—秦拓展軸,“一帶”指沿海經濟帶 確立北京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地位;定位天津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河北定位為四個基地
發展戰略 基本內涵 總體思路
長江經
濟帶 確立“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覆蓋東、中、西11個省市,“一軸”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兩翼”是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三極”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 一是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三是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四是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六是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七是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2.如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典例剖析
(1)與長江下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上游經濟圈發展的地理優勢有(  )
①土地廣闊,價格較低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水能資源豐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今后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為重要的兩大主題是(  )
①交通運輸建設 ②生態環境保護 
③經濟協同發展 ④自然災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措施不符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是(  )
A.加強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設
B.大力開發上游地區水能資源
C.注重保護河流源頭生態環境
D.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
【答案】 (1)B (2)C (3)B
【解析】 第(1)題,與長江下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上游經濟圈發展的經濟水平較低,地理優勢有土地廣闊,價格較低,①正確。上游地區礦產資源豐富,②正確。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③正確。地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錯誤。第(2)題,交通運輸建設和自然災害防御不是今后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為重要的主題,①④錯誤。據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可得,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今后發展要以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②正確。長江經濟帶各經濟圈有各自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應該加強經濟協同發展,從而形成合力,這是今后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為重要的主題,③正確。第(3)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力開發上游地區水能資源不符合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規劃。長江經濟帶發展應加強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設,注重保護河流源頭生態環境并且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
●對點訓練
2.(2024·安徽六安檢測)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河北省的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唐山、滄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等11個地級市和定州、辛集2個省直管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陽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2018年11月18日)》中明確要求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據此完成(1)~(2)題。
(1)阻礙京津冀城市群一體化的根源在于(  )
A.經濟發展緩慢
B.交通建設滯后
C.產業結構單一
D.行政區劃阻隔
(2)京津冀城市群要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強化內部競爭
B.加強交通聯系
C.提高消費水平
D.統一產業結構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題,京津冀三地同根同源,但是內部一直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北京、天津經濟發達,河北相對落后,其根源在于三地分屬不同的行政區,所以打破行政區劃的阻隔、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城市群一體化的首要任務。故選D。第(2)題,京津冀城市群要建設成世界級城市群應當加強交通聯系,促進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分工協作,找準自我定位。不能統一產業結構,強化內部競爭。提高消費水平對于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沒有影響。故選B。
鏈接真題
(2024·浙江卷)服務業碳強度即服務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區域服務業減排績效的重要指標。下圖為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圖。完成1~2題。
1.關于四省市服務業碳強度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2005—2019年河南持續上升
B.2005—2019年浙江持續下降
C.2005—2012年貴州增幅最大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2.上海降低服務業碳強度,可(  )
①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②加強城市綠化,擴大綠地面積 
③加快金融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結構 
④外遷服務業,使其向郊區擴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河南服務業碳強度2005—2012年升高,2012—2019年降低,A錯誤;2005—2019年浙江服務業碳強度先升高后降低,B錯誤;2005—2012年上海增幅最大,C錯誤;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故選D。第2題,利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能夠減少碳排放量,降低服務業碳強度,①正確;擴大綠地面積能夠增加碳吸收,但是不能降低服務業碳強度,②錯誤;加快金融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結構,能夠減少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服務業碳強度,③正確;外遷服務業不能降低服務業碳強度,④錯誤。故選C。
(2024·湖北卷)不同類型食物的碳足跡差異顯著。圖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費結構變化。圖2示意該市同期消費的食物產生的碳足跡結構變化。據此完成3~5題。
3.該市1978—2015年食物消費結構變化特點主要表現為(  )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下降,動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下降,動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上升,動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上升,動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下降
4.碳足跡系數為某類食物產生的碳足跡與該類食物的消費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跡系數最大的是(  )
A.糧食 B.蔬菜
C.禽肉 D.畜肉
5.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飲食方式有(  )
①保證營養需求的同時,將動物源食物消費保持在合理范圍 ②保持動物源食物占比,由水產品消費大幅度轉向畜肉消費 ②減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費,增加畜肉消費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費,減少畜肉消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3.A 4.D 5.B
【解析】 第3題,讀圖1可知,該市1978—2015年植物源食物(水果、蔬菜、糧食)占比大約由92%下降到約74%,動物源食物(奶類、蛋類、水產品、禽肉、畜肉)占比約由8%上升到約26%,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下降,動物源食物占比逐漸上升,B、C、D錯誤。故選A。第4題,圖2示意該市同期消費的食物產生的碳足跡結構變化。由題干“碳足跡系數為某類食物產生的碳足跡與該類食物的消費量之比”可知,某類食物碳足跡結構占比越大,其碳足跡系數越大。讀圖2可知,該市1978—2015年碳足跡結構占比最大的是畜肉,說明畜肉碳足跡系數最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5題,讀圖2并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市
1978—2015年碳足跡結構占比最大的是畜肉,即畜肉產生的碳足跡最多,從倡導綠色低碳生活角度,可行的飲食方式是減少畜肉消費,排除②③選項;從總體上看,該市1978—2015年動物源食物(奶類、蛋類、水產品、禽肉、畜肉)總體占比大于植物源食物(水果、蔬菜、糧食)總體占比,水果、蔬菜和禽肉碳足跡結構占比較小,綜上,從倡導綠色低碳生活角度,可行的飲食方式是保證營養需求的同時,將動物源食物消費保持在合理范圍,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費,減少畜肉消費,①④正確。故選B。
6.(2024·廣西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
材料二 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兆瓦級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成功為南海多個島礁供電。“南鯤”號采用大量新結構、新工藝,日最大發電量2.4萬度。可滿足3 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隨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電技術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規模化應用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材料三 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下圖為我國南海某島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變化圖。
(1)說明圖所示波浪能的特點及其開發利用上的困難。
(2)簡要論述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規模化應用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作用。
【答案】 (1)特點:能流密度不穩定,季節變化大;10月一次年1月波浪能富集(秋末冬初相對豐富),其他時間雖不富集但可利用,總量尚可。
(2)論點: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規模化運用能保障能源安全、生態安全、國土空間安全,助力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論據:我國大功率波浪能發電技術逐漸成熟,能滿足臨海港口及海上基地的用電需求;帶動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資源開發等相關產業發展,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降低對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減少碳排放,促進海洋產業向低碳、綠色方向轉型;積極行使我國海洋國土空間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解析】 第(1)題,結合所學知識、圖中信息可知,我國南海該島礁附近海域波浪能流密度一年中變化較大,圖中顯示每年10月份至次年1月波浪能流密度均處于富集區域,其他月份波浪能流密度較小,但仍然屬于可利用區,總量是較大的,因此具有能流密度不穩定,季節變化大的特點。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圖文材料可知,目前我國科技水平逐漸提高,經濟快速發展,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技術逐漸成熟,可緩解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區域用電量大的需求問題,對國家能源安全可以增加一定保障;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需要大量機械設備,可以帶動我國海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加大對海洋資源的開發程度,帶動服務業等相關產
業的發展,完善我國現代化的海洋產業體系;海洋波浪能轉換為電能,屬于清潔能源,既可以優化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又可以降低國內對化石資源的過度依賴,減少碳排放量,改善我國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大型波浪能發電裝置的實施,可以加大我國對南海國土空間的合法權益,充分行使我國對領海領空的主權,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法库县| 临高县| 荆门市| 新和县| 彰化县| 澄江县| 郧西县| 石柱| 高密市| 两当县| 望都县| 呼玛县| 巩留县| 尼木县| 宾阳县| 嵩明县| 峨边| 昭苏县| 高碑店市| 锦州市| 锡林郭勒盟| 扶沟县| 巢湖市| 康保县| 舒兰市| 陈巴尔虎旗| 富蕴县| 蓬莱市| 遂川县| 呼图壁县| 长泰县| 洪湖市| 讷河市| 新干县| 乌兰浩特市| 玉门市| 旺苍县| 兴城市| 温宿县|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