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一節微生物的分布生命觀念:理解微生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其在自然界中的廣泛分布和重要作用。科學思維: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探 究問題。科學探究: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 探究精神。社會責任: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理解微生物在生態平衡中的作用,培養 可持續發展觀念。核心素養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蘭格格°蒙古熟酸奶風味發酵乳凈含量:1kg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細菌或真菌嗎 我們人類肉眼的能分辨的最小尺寸是0.2毫米,而細菌是遠遠小于這個尺寸的,細菌通常以作為測量它們大小的微米(1微米=1/1000毫米)單位。如何才能一睹細菌的“廬山真面目” 情境導入如何才能一睹細菌的“廬山真面目” 1、電子顯微鏡觀察或高倍顯微鏡2、我們是通過觀察 菌落 來研究細菌和真菌;概念:菌落就是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P66)細菌太小了,肉眼的最小分辯率為0.2mm, 細菌通常以微米作為測量它們大小 的單位。觀察細菌要用光學顯微鏡 或電子顯微鏡放大幾百倍到 上千倍才能看到。→ 怎樣才能用肉眼看到手上的細菌或真菌 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一個菌落中的所有細菌或真菌屬于同一種一堆細菌或真菌是菌落嗎 隨意一堆細菌和真菌種類不一定相同。一個菌落里只有一種細菌或真菌組成, 一個培養基可以有多種菌落。由 一 個 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 集合體 。1.什么是菌落 細菌菌落真菌菌落大小 較小較大形態 光滑黏稠、粗糙干燥絨毛狀、絮狀、蜘蛛網狀顏色 灰、白色(顏色單一)紅、褐、綠、黑、黃2.如何區分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 細菌菌落多是灰、白色的,但也有顏色鮮艷的,觀察菌落P67)細菌菌落霉菌菌落形態大小顏色不同形態的菌落大小 形態顏色細菌菌落 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 或粗糙干燥白、黃等(多為無色, 顏色較淺)真菌菌落 大 常呈絨毛狀,絮狀 或蜘蛛網狀紅,褐,綠, 黑,黃等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區別:■根據形態、大小和顏色判斷下圖分別屬于哪種菌落 圖3細菌菌落圖4真菌菌落圖1真菌菌落圖2真菌菌落3.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自主閱讀課本P67“科學方法”,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培養分為哪幾步 2)高溫滅菌:目的: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上原有的細菌和真菌3.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養基: 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牛肉汁 、瓊脂121.3 ℃15~30min水、無機鹽、有機物等配制好的固體培養基高壓蒸汽滅菌鍋培養皿膠化冷卻4)恒溫培養:把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在保持恒定溫度的培養箱中,或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3.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3) 冷卻、接種:將少量細菌或真菌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目的:防止高溫殺死接種的細菌或真菌恒溫培養箱3.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040301冷卻、接種配制培養基牛肉汁瓊脂高壓蒸汽滅菌鍋恒溫培養高溫滅菌恒溫培養箱接種1.準備三套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分別標號1、2、3;2.用無菌棉棒輕擦手心,在1號培養皿中輕輕涂抹,蓋上蓋;洗手后,用無菌棉棒輕擦手心,在2號培養皿中輕輕涂抹,蓋上蓋;3號培養皿不做任何處理。3.將3個培養皿放恒溫箱中培養一段時間,觀察結果。探究 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提出問題 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 作出假設 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多制定計劃:實驗結果:實驗結論: 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的多經高溫滅菌的物品不再有任何活著的微生物,這就排除了 實驗以外其他環境的污染。故在實驗前不要盲目打開培養皿,防止外界環境中的細菌或真菌等落在培養基上。2.在標簽紙上標出組別、實驗日期、編號、將標簽紙貼在培養皿的底面。選取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設置對照 ,一為對照組(不打開 皿蓋),另一套在選定的環境中處理即為實驗組。1.沒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開培養皿。為什么 為什么要有兩套裝培養基的培養皿 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實驗中使用的培養皿要在恒溫箱中或室內溫暖的地方培養。除了采樣地點是變量外,微生物培養的條件,如溫度等,要保持一致。3.在各自選定的環境中采集細菌和真菌。4.兩套裝培養基的培養皿都需要在同一環境下培養嗎 5.設計觀察記錄的表格,計劃好觀察的時間、次數。提示:因為經高溫處理后,可以將培養皿上、培養基內混有的其他 微生物殺死,這樣就排除實驗外的雜菌污染。實驗中用無菌棉棒的 目的同樣是為了防止棉棒上的細菌和真菌污染培養基。1.為什么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 為什么要用無菌棉棒 討論提示:細菌和真菌幾乎無處不在,但在不同環境中分布 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幣上附著的細菌和真菌較多。3.匯總全班各組探究結果,你認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情況怎樣 提示:相當于一般培養方法中的接種步驟。2.提示3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 提示:嚴格的高溫滅菌并密封的環境或真空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對照組的一套培養皿,因為對照組的培養皿經高 溫滅菌后一直處于密封狀態。4.什么樣的環境條件下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在這個探究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的情況存在嗎 為什么 5.根據你的探究活動進行總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須具備哪些基本條件提示:水、有機物、適宜的溫度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OI 基本條件: ① 水分② 適宜的溫度③ 有機物④ 一定的生存空間特定條件: 有的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必須在無氧條件下生存。土壤 水極地 熱泉無氧環境:(乳酸菌)空氣細菌和真菌幾乎無處不在,但在不同的環境分布的多少不同4.細菌和真菌分布在哪里 3.夏天,受潮的糧食、衣物和皮鞋常常發霉長毛,而受潮的玻璃、石頭、水泥墻不易發霉,說明什么 2.在炎熱的夏天食物更容易腐敗,說明什么 1.曬干的種子和潮濕的種子,哪個更容易發霉 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適宜的的溫度 O潮濕的種子 ;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水 分 O思 考 保存食物的方法: 低溫、干燥、缺氧說明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有機物 O根據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你會提出什么樣的保存食物的合理化建議 低溫、干燥、通風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分布: 廣泛分布于生物圈生存的基本條件 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質等。(有的需要特殊條件)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接種恒溫培養(有一個菌類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微生物的分布細菌菌落真菌菌落課堂小結觀察菌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