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有答案)

資源簡介

蒙陰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一分子海藻糖是由兩分子葡萄糖結合而成的,海藻糖是二糖,結構穩定,能幫助酵母菌度過不良環境,在無生存壓力的狀態下,葡萄糖的代謝產物G6P等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同時細胞會降解已經存在的海藻糖。在有生存壓力狀態下,轉運蛋白將細胞內合成的海藻糖運至膜外,結合在磷脂上形成隔離保護,有效地保護蛋白質分子不變性失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4O12
B.無生存壓力狀態下,細胞中海藻糖含量減少,不利于能源的儲備
C.有生存壓力狀態下,細胞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有利于代謝加快
D.干酵母活化時,細胞內的G6P的含量會減少
2.下表是組成玉米細胞與人體細胞中含量較多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據表分析錯誤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玉米細胞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人體細胞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A.玉米細胞和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種類相同
B.玉米細胞中O含量最多的重要原因是玉米細胞含糖量高
C.細胞中S和C的含量取決于它們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
D.表中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夠找到
3.SDS常用于提取生物組織中的DNA,作為一種陰離子去污劑,它可以溶解細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染色體離析、蛋白質變性,釋放出核酸,獲取的核酸可溶于由Tris和EDTA配制的緩沖溶液中保存備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配制研磨液時,需要加入2mol/L的HCl溶液調節pH至8.0
B.提取DNA時加入酒精,目的是使不溶于酒精的蛋白質等物質析出
C.SDS可加速解聚核膜蛋白,有利于提取葉綠體DNA和質粒DNA
D.將提取到的DNA與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勻后,溶液即變為藍色
4.為探究維生素D對高鹽高脂高糖飲食小鼠精子活力的影響,研究人員將正常雄鼠隨機分為3組:對照飲食組(CD)、X組(HFSSD)、高鹽高脂高糖飲食+維生素D組(HFSSD+D),喂養9周,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X組為高鹽高脂高糖飲食組,屬于對照組
B.X組小鼠細胞中的糖類可大量轉化為脂肪
C.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小鼠腸道對鈣和鈉的吸收
D.維生素D可提升高鹽高脂高糖飲食雄鼠精子的活力
5.為制備抗犬冠狀病毒(CCV,RNA病毒)特異性單克隆抗體,以滅活的CCV為抗原免疫小鼠4次,將提取的小鼠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用聚乙二醇誘導細胞融合,通過兩次篩選獲得抗體陽性的雜交瘤細胞,經克隆化培養,獲得穩定分泌抗CCV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免疫小鼠4次的目的是增加小鼠體內的單克隆抗體的量
B.實驗中使用的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在單獨培養時均會出現接觸抑制現象
C.誘導后需進行兩次篩選,第一次篩選的目的是篩選出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D.利用CCV對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可獲得分泌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6.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在離體條件下對單個細胞或細胞團進行培養使其增殖,可獲得植物細胞的某些次生代謝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該技術可獲得某些無法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的產物
B.植物細胞體積小,故不能通過該技術進行其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C.次生代謝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含量少,應選擇產量高的細胞進行培養
D.該技術主要利用促進細胞生長的培養條件提高單個細胞中次生代謝物的含量
7.如圖甲是組成乙或丙的基本單位(單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甲中的m是C,則甲一定是乙的組成單位
B.脊髓灰質炎病毒中的核酸徹底水解得到6種水解產物
C.酵母菌細胞中含有4種甲、4種m
D.小麥根尖細胞遺傳物質中含有5種m、2種a
8.某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小鼠卵母細胞的7個甲基化印記控制區域進行DNA甲基化重寫,并將一個極體注入修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中,成功創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操作過程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有( )
A.上述甲基化重寫沒有改變卵母細胞的遺傳信息
B.移植后的囊胚進一步擴大,會導致滋養層破裂,胚胎從其中伸展出來
C.甲基化重寫可能有利于次級卵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Ⅱ并與極體融合
D.子代小鼠一定為雌性,基因型不一定與提供卵母細胞的雌鼠相同
9.某研究團隊從食塑料蠟蟲腸道中分離能降解聚乙烯(PE)的細菌,以解決塑料污染問題。將分離得到的兩種細菌(YT1和YP1)在PE薄膜培養液中培養,培養液中細菌數量變化以及PE失重率(降解PE能力的高低)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經濕熱滅菌后的含PE、葡萄糖和無機鹽等成分的液體培養基分離目的細菌
B.分離得到目的細菌的純培養可用平板劃線法在酸性的選擇培養基上進行
C.在得到圖1曲線過程中的計數常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D.在第20天后兩種細菌群體降解PE的能力差異增大,且細菌YT1強于細菌YP1
10.以純化鑒定后的重組大腸桿菌RecQ解旋酶免疫小鼠(2n=40),融合免疫小鼠的脾細胞及骨髓瘤細胞(2n=62-68),篩選雜交瘤細胞,制備抗RecQ解旋酶單克隆抗體(mAb),相關檢測結果如圖A、B所示。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重組大腸桿菌RecQ解旋酶可刺激相應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
B.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需要進行2次篩選和2次抗原檢測
C.雜交瘤細胞在融合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染色體數目的丟失
D.該mAb能特異性與RecQ解旋酶結合,在稀釋度為1/800時可顯著抑制RecQ解旋酶與DNA的結合
11.傳統的基于慢病毒感染、胚胎基因編輯構建非人靈長類腦疾病動物模型常出現操作困難、編輯基因脫靶等問題。若要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并獲得陽性克隆的細胞,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構建動物疾病模型更具有優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的MII期卵母細胞中
B.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激活重構胚,促進其分裂、發育
C.進行胚胎移植前,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以防發生免疫排斥
D.重構胚必須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子宮中才能發育成個體
12.耐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嗜熱菌可以在高溫環境中生存,其產生的淀粉酶最適溫度較高。篩選能產生耐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I號培養基用碘液處理的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2中周圍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種
B.倒平板后對培養皿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C.淀粉是圖2所示固體培養基的唯一碳源
D.甲乙試管中均為選擇培養基
13.科研人員在雜交瘤細胞的基礎上獲得了雙雜交瘤細胞,能夠產生雙特異性抗體,該抗體可以同時結合兩種抗原。抗體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組成,重鏈和輕鏈均分為恒定區和可變區,兩條重鏈依賴于A1或B1進行組裝,重鏈與輕鏈的組裝依賴于恒定區A2、a或B2、b,如圖1。因此雙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抗體種類較多,其中有一種抗體能同時與抗原α與β結合稱為雙特異性抗體,如圖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科研人員將抗原α、β分別注射到小鼠體內引起體液免疫,分泌相應抗體
B.制備雜交瘤細胞時,需要多次篩選得到兩種雜交瘤細胞
C.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從培養液中獲取,也可從小鼠腹水中獲取
D.圖2中若1是A2,則2、3、4、5、6分別對應a、B2、b、α、β
14.RNA干擾技術是指小分子雙鏈RNA(dsRNA)可以特異性地降解或抑制同源mRNA表達,從而抑制或關閉特定基因表達的現象,下圖是其作用機制,其中Dicer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質,RISC是一種復合體。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siRNA和dsRNA分子中的嘧啶數量等于嘌呤數量
B.Dicer和RISC斷裂的化學鍵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鍵
C.RISC能夠將mRNA剪切,最可能依賴于RISC中的蛋白質
D.RNA干擾技術是指在轉錄水平上對特定基因表達的抑制
15.CTLA-4和PD-1均是T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與特定分子結合后,能抑制T細胞激活或使T細胞凋亡,從而使機體腫瘤細胞免受T細胞攻擊。抗CTLA-4或抗PD-1單克隆抗體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效果。科研人員通過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兩種不同的雜交瘤細胞融合形成雙雜交瘤細胞,雙雜交瘤細胞能夠懸浮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其產生的抗CTLA-4和抗PD-1的雙克隆抗體顯示具有更好的療效,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雙雜交瘤細胞無需識別CTLA-4和PD-1抗原,就能產生雙特異性抗體
B.雙克隆抗體與腫瘤細胞的結合具有更強的特異性,從而減少副作用
C.對培養到一定密度的雙雜交瘤細胞進行傳代培養時,無需使用胰蛋白酶處理
D.使用雙克隆抗體治療腫瘤的原理是讓機體產生更強的細胞免疫反應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大
B.可用濾紙過濾洋蔥研磨液以除去其中的雜質
C.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提取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
D.沸水浴加熱后冷卻使二苯胺與DNA的顯色反應更明顯
17.圖是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C.環狀多肽中B的數目一般等于C的數目
D.①過程的發生需要消耗水
18.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有F和S兩種類型,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XF和XS編碼。基因型為XFXS的女性體細胞中的兩個X染色體會有一個隨機失活,且這個細胞的后代細胞相應的X染色體均會發生同樣的變化。將基因型為XFXS的女性皮膚組織用酶X處理后先進行細胞的原代培養,再對不同的單細胞分別進行單克隆培養。分別對原代培養和單克隆培養的細胞進行G6PD蛋白電泳檢測,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酶X可能是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或纖維素酶
B.單克隆培養細胞中的細胞2與細胞3的基因型不同
C.原代培養細胞有2個條帶是不同細胞同時檢測的結果
D.單克隆培養細胞中的細胞6與細胞7中XS所在的X染色體失活
19.用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單克隆抗體做成的“早早孕診斷試劑盒”,在妊娠第8天就可以作出診斷,這比傳統尿檢HCG的診斷方法提前了10天左右,可以避免孕婦在不知道妊娠的情況下因服用藥物而對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如圖為利用小鼠制備抗HCG單克隆抗體的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雜交瘤細胞在培養過程中一般是懸浮生長,無接觸抑制現象
B.圖中過程①誘導小鼠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時,可采用化學誘導試劑PEG
C.過程③需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培養和篩選,該過程培養后的細胞均能產生抗體
D.圖中過程④獲得的a細胞產生的抗體能特異性識別HCG并與之發生特異性結合
20.白地霉侵染是導致柑橘酸腐病的主要原因,實驗證明桔梅奇酵母對白地霉具有生物防治能力。已知鐵是真菌生長的必需元素,是胞內重要酶活性中心的組成部分。普切明酸是桔梅奇酵母產生的一種水溶性鐵螯合劑,能快速在培養基中擴散并與其中的Fe3+形成穩定紅色復合物。研究配制的含有不同濃度FeCl3的培養基如下表所示。實驗結果為桔梅奇酵母菌落周圍出現紅色抑菌圈,隨FeCl3濃度增大,抑菌圈紅色加深但變窄,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成分 MgSO4 NaH2PO4 蛋白胨 FeCl3溶液 水 瓊脂
用量 5g 7g 15g 500mL 7g 20g
A.實驗中使用的培養基pH呈弱堿性,其中瓊脂不是營養物質
B.白地霉采用了平板劃線法,桔梅奇酵母采用了涂布平板法
C.白地霉不能利用與普切明酸結合后的鐵是出現紅色抑菌圈的原因
D.補足Fe3+可以使桔梅奇酵母對白地霉的抑制效果逐漸減弱
三、非選擇題
21. (9分)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培育某種氨基酸高產大腸桿菌菌種并應用于生產,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1)為培育氨基酸高產菌株,可采用誘變育種、____(答出2種)等方法。
(2)通過誘變使細菌的氨基酸代謝途徑中斷,可以起到積累某些氨基酸的效果。經誘變后產生的部分營養缺陷型菌株只喪失了一種氨基酸的合成能力。為確定這些細菌屬于何種營養缺陷型,可以采用生長譜法:使用____法將待測菌種接種在如下固體培養基上,其中甲為完全培養基,乙為不含氨基酸的基本培養基。將大腸桿菌所需的21種氨基酸進行如下表所示分組。在乙培養基上相互獨立的6個區域中,將每組氨基酸混合溶液分別滴在其中一個區域,經培養后有的突變株只能在某個區域形成菌落,據此可判斷出____種氨基酸營養缺陷型大腸桿菌;每種氨基酸營養缺陷型大腸桿菌最多只能在____個區域生長。
組別 氨基酸組合
1 賴氨酸 精氨酸 蛋氨酸 胱氨酸 亮氨酸 異亮氨酸
2 纈氨酸 精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組氨酸
3 蘇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脯氨酸 天冬氨酸
4 丙氨酸 胱氨酸 酪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絲氨酸
5 鳥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酰胺
6 胍氨酸 異亮氨酸 組氨酸 天冬氨酸 絲氨酸 谷氨酰胺
(3)為使選育成功后的菌種數量滿足發酵工業生產要求,需要在發酵之前進行____,原因是____。發酵過程的中心環節是____。
22.(12分)抗凝血酶III蛋白是一種人體血漿蛋白,臨床上主要用于血液性疾病的治療。下圖為培育轉基因綿羊獲得抗凝血酶III蛋白的流程圖。請回答:
(1)為了獲取抗凝血酶III蛋白基因,可以先采集人的血液,提取總RNA作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合成總cDNA,然后以cDNA為模板,使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2)在過程①構建時需用到的基因工程工具有質粒、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達載體中復制原點的作用是 。為實現抗凝血酶III基因能在轉基因綿羊的乳腺細胞中表達,應讓該基因和 的啟動子等調控組件結合在一起。若要檢測該基因是否在轉基因綿羊中表達,常采用的方法是 。
(3)過程③中,一般要用 處理以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并將其培養到 時期進行去核。
(4)過程④中采用的技術是 。胚胎工程最終的技術環節是過程 (填序號),其實質是 。移植后的胚胎在受體子宮存活的生理學基礎是 。
23.(13分)研究發現,tetA 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可以抗四環素,同時對鐮刀菌酸等螯合劑敏感,因此tetA 基因既可以作為正選擇標記基因,具有四環素抗性,又可作為反選擇標記基因,利用其對鐮刀菌酸的敏感性篩選陰性菌株。sacB 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對蔗糖敏感,是一種常見的反選擇標記基因。單獨使用sacB 基因反選擇lacZ 基因(編碼β-半乳糖苷酶)回補株時假陽性較多,篩選難度較大,為了能夠在基因回補的研究中起到更好的反選擇作用,研究人員試圖構建一種含有tetA 和sacB 基因的雙重選擇系統的重組質粒,與Red同源重組相結合,達到在基因敲除與基因回補研究中篩選重組菌株的目的,具體思路如圖所示。

(1)Red同源重組技術是將一段攜帶與靶基因兩翼各40~60 bp同源序列的片段導入受體細胞,通過 Red重組酶的作用,使導入細胞的DNA 片段與特定靶序列進行同源重組,靶基因被置換下來。通過PCR 獲得H1、H2相應序列應以 為引物,引物的作用是 。為方便與tetA-sacB 和質粒連接,應在引物的 端添加限制酶的識別序列。
(2)構建重組質粒的載體需要具備的條件有 (答出兩點即可)。導入tetA-sacB 重組質粒前,需用 處理大腸桿菌細胞,目的是____________。導入重組質粒后將大腸桿菌涂布于含有 的培養基上,以篩選成功敲除lacZ 基因的大腸桿菌。
(3)篩選lacZ 基因回補菌株所用的選擇培養基中應添加 。該培養基的pH需調至 ,調pH需在培養基滅菌 (填“前”或“后”)。可以通過進一步檢測______,從而對其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
24.(12分)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近年研究發現,結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細胞的hCGβ基因也有表達,hCGβ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轉移有一定關系。研發抗hCGβ疫苗已成為近年來腫瘤生物治療新的熱點,下圖為其制備的基本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注:甲序列指導合成的信號肽能引導后續合成的肽鏈進入內質網腔;AOX1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啟動子,只能在以甲醇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正常表達;各種限制酶對應的線條所指為其識別序列。
(1)圖示hCGβ基因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在設計引物對其擴增時,為防止目的基因與質粒的自身環化并保證連接的方向性,可在其兩端添加 限制酶的識別序列。為獲取較多的目的基因,一般要經歷三十多次循環,每次循環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循環4次共需要 個引物。
(2)經實驗得知該基因擴增引物長度為10個核苷酸時特異性強、效率高,已知目的基因①處的堿基序列為CCTTTCAGCTCA—,則設計該端對應引物的序列是5' 3'。
(3)圖示 hCGβ基因需要與甲序列一起構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 。從生產控制的角度分析,選用AOX1作為hCGβ基因啟動子的優點是 。
25.(9分) 血清中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水平是表征肝損傷的有效指標。研究人員制備了抗GST的單克隆抗體(mAb)用于肝損傷診斷試劑盒的制備。mAb的大致制備流程如下圖所示。
(1)免疫小鼠時注射的物質是____,目的是____。
(2)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相比:過程②特有的誘導融合方法是____,其原理是____。
(3)圖中HAT選擇培養基培養的結果是____。使用96孔板培養的目的是____。
(4)骨髓瘤細胞能無限增殖的原因是含有prG 基因,據此提出一種不使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生產單克隆抗體的思路____。
蒙陰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
試題答案
1.B
【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在無生存壓力的狀態下,葡萄糖的代謝產物G6P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同時細胞會降解已經存在的海藻糖”,即條件惡劣海藻糖增多,條件適宜,海藻糖減少。
【詳解】A、一分子海藻糖是由兩分子葡萄糖結合而成的,該過程需要脫去一分子水,因此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A錯誤;
B、無生存壓力下,細胞中的海藻糖的合成會受到抑制,且已經存在的海藻糖會被降解,海藻糖含量減少,不利于能源的儲備,B正確;
C、海藻糖是二糖,結構穩定,能幫助酵母菌度過不良環境,因此在有生存壓力狀態下,葡萄糖合成海藻糖,使葡萄糖含量下降,C錯誤;
D、干酵母活化過程中,其生存壓力減小,G6P含量會增多,D錯誤。
故選B。
2.C
【分析】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與差異性:統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生物體內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而蛋白質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就是C元素。
3、本題中表格表示的是動物和植物細胞中細胞干重時各種元素的含量,含量最多的就是碳元素;表格表示的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就是元素的組成一樣,而差異性表現在各種元素的含量不一樣。
【詳解】A、由圖可知,玉米細胞和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種類相同,都是C、H、O、N,A正確;
B、玉米細胞中氧元素的含量遠高于人體,是因為玉米細胞中糖類含量高,B正確;
C、細胞中元素的含量主要與機體的需求量有關,不管元素含量多少,它們在生命活動中都很重要,C錯誤;
D、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D正確。
故選C。
3.A
【分析】粗提取DNA的原理:DNA不溶于酒精,但有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可以初步分離DNA和蛋白質。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詳解】A、配制研磨液時,需要加入2mol/L的HCl溶液調節pH至8.0,使DNA的結構不被破壞,A正確;
B、提取DNA時加入酒精,目的是使不溶于酒精的DNA析出,B錯誤;
C、SDS可使核膜蛋白質變性,有利于提取核DNA,C錯誤;
D、將提取到的DNA與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勻后,沸水浴條件下變為藍色,D錯誤。
故選A。
4.C
【分析】題意分析,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維生素D對高鹽高脂高糖飲食小鼠精子活力的影響,因此,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用維生素D處理高鹽高脂高糖飲食小鼠,是否用高鹽高脂高糖飲食處理小鼠,因變量是各組小鼠精子的活力,無關變量要求相同且適宜。
【詳解】A、X組為高鹽高脂高糖飲食組,屬于對照組,屬于條件對照,可為實驗組提供對照數據,A正確;
B、在糖類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糖類可大量轉變成脂肪,據此可推測X組小鼠細胞中的糖類可大量轉化為脂肪,B正確;
C、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小鼠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C錯誤;
D、根據實驗數據可知,高鹽高脂高糖飲食會降低小鼠精子活力,而維生素D能提高高糖高脂高鹽飲食處理雄性小鼠精子的活力,D正確。
故選C。
5.D
【分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用特定的抗原對小鼠進行免疫,并從該小鼠的脾中得到能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將多種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誘導融合,利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篩選:在該培養基上,未融合的親本細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都會死亡,只有融合的雜交瘤細胞才能生長。對上述經選擇培養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經多次篩選,就可獲得足夠數量的能分泌所需抗體的細胞。將抗體檢測呈陽性的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條件下大規模培養,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從細胞培養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詳解】A、免疫小鼠4次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免疫,讓小鼠的體內能夠得到更多的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B淋巴細胞,A錯誤;
B、骨髓瘤細胞在單獨培養時不會出現接觸抑制現象,B錯誤;
C、誘導后需進行多次篩選,第一次篩選的目的是篩選出融合的雜交瘤細胞,并不能篩選出能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C錯誤;
D、抗原能和抗體特異性結合,所以利用CCV對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可獲得分泌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正確。
故選D。
6.A
【分析】由于植物細胞的次生代謝物含量很低,從植物組織提取會大量破壞植物資源,有些產物又不能或難以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因此人們期望利用植物細胞培養來獲得目標產物,這個過程就是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詳解】A、有些產物不能或難以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故可利用該技術可獲得某些無法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的產物,A正確;
B、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在離體條件下對單個細胞或細胞團進行培養使其增殖,可獲得植物細胞的某些次生代謝物,故可通過該技術進行植物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B錯誤;
C、次生代謝物不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其含量少,可以通過增加細胞的數量來增加次生代謝產物的產量,C錯誤;
D、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主要是利用促進細胞分裂的培養條件,提高了多個細胞中次生代謝物的含量,不能提高單個細胞中次生代謝物的含量,D錯誤。
故選A。
7.B
【分析】分析甲圖:甲為核苷酸,其中a為五碳糖,b為核苷酸,m為含氮堿基;分析乙圖:乙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分析丙圖:丙為mRNA。
【詳解】A、若甲中的m是C,則甲可以是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也可以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則甲不一定是乙DNA的組成單位,A錯誤;
B、脊髓灰質炎病毒中的核酸是RNA,徹底水解得到4種堿基、核糖和磷酸,共6種水解產物,B正確;
C、酵母菌細胞中由兩者核酸,含有8種甲、5種m,C錯誤;
D、小麥根尖細胞遺傳物質是DNA,含有4種m、1種a,D錯誤。
故選B。
8.B
【分析】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生變化而表現型卻發生了改變,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與RNA聚合酶結合,故無法進行轉錄產生mRNA,也就無法進行翻譯,最終無法合成相應蛋白,從而抑制了基因的表達。
【詳解】A、上述甲基化重寫沒有改變DNA的序列,沒有改變卵母細胞的遺傳信息,A正確;
B、移植后的囊胚進一步擴大,會導致透明帶破裂,胚胎從其中伸展出來,這一過程叫作孵化,B錯誤;
C、由圖可推測,甲基化重寫可能有利于次級卵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Ⅱ并與極體融合進行胚胎發育,C正確;
D、“孤雌小鼠”是由兩個生殖細胞(修飾后的次級卵細胞和另一個卵子的極體)結合后發育形成,同時由于配子在形成過程中會經歷減數分裂的基因重組,或發生基因突變,將導致兩個生殖細胞結合后的“孤雌小鼠”其基因型不一定與提供卵母細胞的雌鼠相同,D正確。
故選B。
9.C
【分析】據圖分析可知,兩種細菌的細胞數目在PE薄膜培養液中都是先緩慢增加,后快速增加,最終保持不變,符合“S”型增長;20天后PE失重率變化曲線可知YP1明顯高于YT1。
【詳解】A、分離目的細菌要用PE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不加葡萄糖,A錯誤;
B、培養細菌應在中性或堿性環境中培養,B錯誤;
C、對微生物進行計數,得到圖1曲線過程中的計數常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C正確;
D、20天后PE失重率變化曲線可知YP1明顯高于YT1,即細菌YP1強于細菌YT1,D錯誤。
故選C。
10.B
【分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是:對小動物注射抗原,從該動物的脾臟中獲取B淋巴細胞,將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能產生單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雜交瘤細胞(體內培養和體外培養),最后獲取單克隆抗體。
【詳解】A、重組大腸桿菌RecQ解旋酶相當于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體液免疫應答,則在人體內可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A正確;
B、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需要進行2次篩選和1次抗原檢測,第一次是用選擇性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是通過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進一步篩選出能產生人們所需要抗體的雜交瘤細胞,B錯誤;
C、據左圖分析,染色體數目有為80-93的細胞,免疫小鼠中B淋巴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0,骨髓瘤細胞染色體數目為62-68,兩者之和大于80-93,故雜交瘤細胞在融合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染色體數目的丟失,C正確;
D、據右圖分析,單抗稀釋度為1/800時RecQ解旋酶結合DNA活性最低,可知mAb能特異性與RecQ解旋酶結合可顯著抑制RecQ解旋酶與DNA的結合,D正確。
故選B。
11.C
【分析】體細胞核移植過程(以克隆高產奶牛為例):

【詳解】A、需要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MⅡ期的卵母細胞中,使核移植動物模型的核遺傳物質全部來自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A正確;
B、使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可以激活重構胚, 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過程,B正確;
C、受體不會對移植的胚胎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故而進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C錯誤;
D、重構胚必須采用胚胎移植技術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個體才能繼續發育,D正確。
故選C。
12.A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圖1中①過程是梯度稀釋,目的是對樣品進行稀釋;②過程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接種,目的是篩選單個菌落。本題實驗的目的是篩選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從用途上來說,Ⅰ號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本培養基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從物理狀態上來說,Ⅱ號培養基屬于固體培養基,配制時應加入瓊脂作為凝固劑。圖2中一般能分解淀粉的嗜熱菌在培養基上生長時可釋放淀粉酶,分解培養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淀粉酶的活性越強。
【詳解】A、淀粉與碘液反應呈現藍色,能分解淀粉的嗜熱菌在培養基上生長時可釋放淀粉酶,分解培養基中的淀粉,故周圍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種,A正確;
B、倒平板時培養皿和培養基都已經滅菌處理過,因此倒平板后不需要對培養皿再進行高壓蒸汽滅菌,B錯誤;
C、據圖2可知,培養基上出現周圍顯藍色的菌落,也出現了周圍不顯藍色的菌落,因此淀粉可能不是圖2所示固體培養基的唯一碳源,C錯誤;
D、圖1中①過程是梯度稀釋,②過程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接種,因此甲乙試管主要是對嗜熱菌樣品稀釋,不具備選擇作用,不屬于選擇培養基,D錯誤。
故選A。
13.D
【分析】單克隆抗體制備利用的是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在該過程中需要進行兩次篩選,第一次篩選需要用到選擇培養基,其目的是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第二次篩選需要進行單克隆培養和抗體檢測,其目的是獲得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詳解】A、由題干可知, α、β兩種抗原分別刺激不同的機體,各自制備針對 α、β其中一種抗原的雜交瘤細胞,然后兩種雜交瘤細胞融合制成雙雜交瘤細胞后才可產生雙抗體,A正確;
B、制備雜交瘤細胞時,需要多次篩選得到產生兩種抗體的兩種雜交瘤細胞,B正確;
C、雜交瘤細胞可以進行體外培養也可以進行體內培養,因此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從培養液中獲取,也可從小鼠腹水中獲取,C正確;
D、有一種抗體能同時與抗原a與β結合稱為雙特異性抗體,由于圖2抗體是雙雜交瘤細胞產生的雙特異性抗體,可變區的重鏈1和2位置存在 A或 B2,若1是 A2,則2為B,根據圖1信息判斷(a與 A在可變區并結合a,b與B在可變區并結合β),圖2中3與1(A)在可變區并結合5,故3對應a,5對應a,同時4與2(B2)在可變區并結合6,故4對應b,6對應β,因此 2、3、4、5、6 分別對應 B2、a、b、a、β,D錯誤。
14.D
【分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RNA干擾現象示意圖,Dicer酶能特異識別雙鏈RNA,切割產生的siRNA與一種蛋白質結合形成RISC復合體。RISC通過堿基配對結合到與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該mRNA,最終將靶基因mRNA降解,造成蛋白質無法合成。
【詳解】A、由于雙鏈RNA的兩條鏈通過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形成dsRNA分子,配對方式為A—U、U—A、C—G、G—C,所以dsRNA分子中嘧啶和嘌呤的數量關系是相等的。由題可知,siRNA是dsRNA被Dicer切割斷開磷酸二酯鍵產生的,故siRNA中嘧啶和嘌呤的數量關系也是相等的,A正確;
B、Dicer將dsRNA分子的磷酸二酯鍵斷開,形成多個siRNA,而RISC是識別mRNA序列后將其降解成多個片段,故RISC也是將磷酸二酯鍵斷開,Dicer和RISC斷裂的化學鍵相同,B正確;
C、RISC是由siRNA與一種蛋白質結合而成,其能夠將mRNA剪切,最可能依賴于RISC中的蛋白質(可能起相應酶的作用),C正確;
D、RNA干擾使mRNA被降解,而mRNA是翻譯過程的模板,故RNA干擾是在翻譯水平上對特定基因表達的抑制。D錯誤。
故選D。
15.B
【分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①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生免疫反應,然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②誘導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③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④進行克隆化培養和專一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⑤用培養基培養篩選出來的雜交瘤細胞或將其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最后從培養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
【詳解】A、雜交瘤細胞是由已免疫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無需接觸抗原就能產生雙特異性抗體,A正確;
B、由題意可知:CTLA-4和PD-1均是T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雙克隆抗體應該與T細胞結合,而不是腫瘤細胞,B錯誤;
C、雜交瘤細胞是懸浮培養的細胞,細胞之間并未接觸,若要傳代培養,細胞培養液直接離心,去除上清液培養基,加入新鮮培養基即可,不用胰蛋白酶處理,C正確;
D、使用雙克隆抗體就可以與T細胞上的CTLA-4和PD-1結合,使T細胞無法與特定的分子結合,從而避免T細胞激活受抑制或避免T細胞進入凋亡程序,T細胞就可以參與細胞免疫,因此可以讓機體產生更強的細胞免疫反應,D正確。
故選B。
16.ACD
【分析】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原理是:1、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在一定溫度下,DNA遇二苯胺試劑會呈現藍色,因此,二苯胺試劑可以作為鑒定DNA的試劑。
【詳解】A、DNA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且它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大,A正確;
B、用紗布過濾洋蔥研磨液以除去其中的雜質,B錯誤;
C、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提取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C正確;
D、使用二苯胺試劑檢測DNA 時,需要沸水浴加熱,D正確。
故選ACD。
17.ABD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A為C、H、O、N,B為氨基酸,C為肽鍵,①代表脫水縮合。
【詳解】A、B為氨基酸,A中肯定含有C、H、O、N,可能含有S元素,A錯誤;
B、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B錯誤;
C、若該多肽為環狀,則多肽中B氨基酸的數目=C肽鍵的數目,C正確;
D、①代表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會產生水,D錯誤。
故選ABD。
18.CD
【分析】動物細胞培養過程: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中(原代培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傳代培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
【詳解】A、動物細胞之間的蛋白質,被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分解,分散成單個細胞,故酶X可能是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但不可能是纖維素酶,A錯誤;
B、單克隆培養的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得到的增殖的細胞,故單克隆培養的細胞2與細胞3所含基因相同,即基因型相同,只是表達的基因不一定相同,B錯誤;
C、結合題干,基因型為XFXS的女性體細胞中的兩個X染色體會有一個隨機失活,故一個細胞中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電泳后只顯示一個條帶,而原代培養的細胞電泳有2個條帶,是因為同時檢測了多個不同細胞,C正確;
D、由題圖可知,細胞6與細胞7均只含有F型蛋白,說明細胞6和細胞7的XS所在的X染色體失活,D正確。
故選CD。
19.C
【分析】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即用培養基培養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最后從培養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
【詳解】A、雜交瘤細胞具有癌細胞的特點,能夠懸浮生長,在培養過程中一般無接觸抑制現象,A正確;
B、圖中過程①誘導小鼠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時,可采用化學誘導劑PEG(聚乙二醇),B正確;
C、過程③需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培養和篩選,該過程培養后的細胞并非都能產生抗體。只有融合的雜交瘤細胞能在選擇培養基上生長并產生抗體,未融合的細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細胞不能在選擇培養基上存活,C錯誤;
D、圖中過程④獲得的a細胞是能產生抗HCG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其產生的抗體能特異性識別HCG并與之發生直接結合,D正確。
故選C。
20.CD
【分析】1、培養基是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根據物理性質分為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培養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在提供上述幾種主要營養物質的基礎上,培養基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要求;
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
(1)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
(2)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皿表面,經培養后可形成單個菌落。
【詳解】A、白地霉屬于霉菌,實驗中使用的培養基pH呈弱酸性,其中瓊脂是凝固劑的一種,不是營養物質,在培養液中加入瓊脂可以使液體培養基成為瓊脂固體培養基,A錯誤;
B、白地霉的接種采用了涂布平板法,桔梅奇酵母應使用了平板劃線法,B錯誤;
C、由題意可知,隨培養基中FeCl3濃度的增加,普切明酸與Fe3+的結合增強,抑菌圈的紅色加深,說明白地霉不能利用與普切明酸結合后的鐵是出現紅色抑菌圈的原因,C正確;
D、普切明酸與Fe3+形成紅色復合物,隨培養基中FeCl3濃度的增加,抑菌圈變窄,是由于白地霉從培養基中獲得了較多的鐵離子,FeCl3能降低桔梅奇酵母對白地霉的防治效果,D正確。
故選CD。
21、【答案】(1)基因工程、雜交育種
(2) ①. 稀釋涂布平板 ②. 6##六 ③. 2##二##兩
(3) ①. 擴大培養 ②. 工業發酵罐容積大 ③. 發酵罐內的發酵
22.(1)反轉錄酶(或逆轉錄酶)
(2) 限制酶 DNA連接酶 保證載體在宿主細胞中能自我復制 乳腺蛋白基因 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3) 促性腺激素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4)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環境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
顯微注射法 受體子宮對外來胚胎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分析】圖示是轉基因綿羊獲得抗凝血酶蛋白的流程圖,其中①表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②表示成纖維細胞的獲得;③表示卵母細胞的獲得;④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⑤表示將供體細胞注射入去核的卵母細;⑥表示重組細胞發成早期胚胎;⑦表示胚胎移植;⑧轉基因綿羊的獲得。
【詳解】(1)由mRNA得到DNA的過程成為逆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在反轉錄酶(逆轉錄酶)的作用下進行。
(2)在過程①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中,為實現抗凝血酶III基因能在轉基因綿羊的乳腺細胞中表達,應讓該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等調控組件結合在一起。鑒定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屬于翻譯水平的檢測,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出相應的蛋白質。
(3)超數排卵一般要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以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并將其培養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進行去核。
(4)通常采用顯微注射法將重組質粒導入受體細胞。哺乳動物早期胚胎形成后,移植后的胚胎在受體子宮存活的生理學基礎是受體子宮對外來胚胎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點睛】本題難度不大,屬于考綱中識記層次的要求,解題關鍵是能夠準確分析流程圖,確定運用的技術,并且能夠識記相關基礎知識。
23.(1) lacZ基因上游和下游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使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 5′
(2) 具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位點、能自我復制(具有特殊的標記基因、對受體細胞無害) Ca2+ 使大腸桿菌處于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狀態 四環素
(3) 鐮刀菌酸和蔗糖 中性或弱堿性 前 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分析】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1)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2)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詳解】(1)由題圖及Red同源重組技術的原理可知,通過該技術敲除lacZ基因時需獲得lacZ基因兩端的同源序列H1、H2,通過PCR獲得H1、H2相應序列應以lacZ基因為模板,以lacZ基因上游和下游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為引物,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為方便與tetA-sacB和質粒連接,應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的識別序列,3′端連接脫氧核苷酸;
(2)tetA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可以抗四環素,導入tetA-sacB重組質粒前,需用Ca2+處理大腸桿菌細胞,使之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導入重組質粒后將大腸桿菌涂布于含有四環素的培養基上,含tetA基因的菌株能夠生長,從而篩選出成功敲除lacZ基因的大腸桿菌;
(3)篩選lacZ基因回補菌株時應利用tetA和sacB基因的反選擇標記,即tetA基因的產物對鐮刀菌酸等螯合劑敏感,sacB基因的產物對蔗糖敏感,因此選擇培養基中應添加鐮刀菌酸和蔗糖,不含tetA和sacB基因的菌株能夠生長,lacZ基因成功回補。可以進一步檢測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從而對其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
24.(1) XhoⅠ、Mum Ⅰ 變性 復性 延伸 30
(2) CTCGAGCCTTTCAGCT
(3) 有利于hCGβ進入內質網加工 可以通過控制培養液中甲醇作為唯一碳源,來控制hCGβ基因表達
【分析】圖中Ⅰ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過程,Ⅱ是將重組DNA導入大腸桿菌,Ⅲ是提取并鑒定所需要的重組質粒,Ⅵ是將選擇的重組質粒導入酵母菌內,Ⅴ是篩選符合要求的酵母菌,Ⅵ是提取目的基因的產物。
【詳解】(1)hCGβ基因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在設計引物對其擴增時,為防止目的基因與質粒的自身環化并保證連接的方向性,可在其兩端添加限制酶識別序列,Sma Ⅰ會破壞目的基因,不能添加Sma Ⅰ識別序列;EcoR Ⅰ會破壞質粒上的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標記基因),不能添加EcoR Ⅰ識別序列;Sal Ⅰ會破壞質粒上的組氨酸合成酶基因,不能添加Sal Ⅰ識別序列;Xho Ⅰ識別序列與Sma Ⅰ識別序列相似,會破壞目的基因,不能添加Sal Ⅰ識別序列。因此,在hCGβ基因兩端應添加XhoⅠ、Mum Ⅰ限制酶識別序列。
(2)根據轉錄方向和質粒AOX1啟動子位置確定,在①處插入了Xho Ⅰ的識別序列CTCGAG,則①處的堿基序列為5'-CTCGAGCCTTTCAGCTCA-3',互補鏈中,堿基序列為3'-GAGCTCGGAAAGTCGAGT -5',對其設計引物序列為5'-CTCGAGCCTTTCAGCTCA-3',由于經實驗得知該基因擴增引物長度為10個核苷酸時特異性強、效率高,加上Xho Ⅰ的識別序列CTCGAG,總共16個堿基,因此設計該端對應引物的序列是5'-CTCGAGCCTTTCAGCT-3'。
(3)甲序列指導合成的信號肽能引導后續合成的肽鏈進入內質網腔,因此hCGβ基因需要與甲序列一起構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有利于hCGβ進入內質網中加工,并分泌到細胞外。AOXⅠ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啟動子,只能在以甲醇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正常表達,因此選用AOX1作為hCGβ基因啟動子,可以通過控制培養液中甲醇的有無,來控制hCGβ基因的表達hCGβ蛋白的合成。
25、【答案】(1) ①. 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 ②. 獲得能產生特定抗體(抗GST)的B淋巴細胞 (2) ①. 滅活病毒誘導法 ②. 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夠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發生作用,使細胞互相凝聚,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和脂質分子重新排布,細胞膜打開,細胞發生融合 (3) ①. (未融合的親本細胞和融合后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都會死亡,)只有雜交瘤細胞才能 生長 ②. 對(經過選擇培養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
(4)通過基因工程將prG基因導入經GST免疫的B淋巴細胞(從骨髓瘤細胞中獲得 prG 基因,并通過基因工程向過程①得到的B細胞中導入prG基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汤原县| 阿巴嘎旗| 五峰| 荣昌县| 庐江县| 离岛区| 邢台县| 东海县| 南平市| 呼图壁县| 西乡县| 南投县| 吴江市| 霸州市| 东莞市| 西峡县| 翼城县| 江永县| 巧家县| 永福县| 涞源县| 福安市| 聂拉木县| 朝阳区| 江口县| 西乡县| 酒泉市| 辽中县| 张家港市| 嘉鱼县| 云阳县| 浮梁县| 扶余县| 白沙| 马尔康县| 长宁县| 铜鼓县| 京山县| 千阳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