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級期中考試選考生物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第1-12題每道2分,第13-16題每道4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豌豆、玉米、果蠅是遺傳學研究常用的良好實驗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豌豆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做雜交實驗時需套袋B.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不能進行自交,做雜交實驗時無需去雄C.檢測某果蠅是否是純合子,可以用測交的方法D.三種生物都具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子代數量都多,易于表現出遺傳的規律性2.近期,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多以兒童為主。“支原體肺炎”頻頻上熱搜。該病原體對青霉素類藥物 (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不敏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肺細胞、支原體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都能得到4種堿基B.據題分析,肺炎支原體有細胞壁、核糖體等結構C.肺炎支原體和肺細胞中都含有微量元素Mn、Ca、Zn、B等D.肺炎支原體與新冠病毒相同,都是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3.范仲淹的《江上漁者》云:“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鱸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A.鱸魚體內的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B.蛋白質是鱸魚細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鱸魚細胞含有脂肪和膽固醇,且兩者的元素組成不相同D.鱸魚體內可能含有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4.細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敘述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葉綠體的雙層膜結構有利于色素對光能的捕獲和轉化B.根尖分生區細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細胞對水分的吸收C.線粒體內膜的蛋白質種類和含量較外膜多,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進行D.細胞骨架由細胞內的纖維素組成,有利于維持細胞形態,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5.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研究蛋白質的折疊時發現,尿素可以使蛋白質去折疊(或變性),成為失去自然構象的松散肽鏈。當去掉尿素時,蛋白質又可以自發地重新折疊(或復性)成原來構象,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尿素使蛋白質變性是因為破壞了蛋白質中的空間結構B.高溫也可以使蛋白質變性,且溫度降低后不能發生復性C.蛋白質在變性后不能再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D.尿素使蛋白質變性成為松散肽鏈后影響蛋白質的正常功能6.細胞自噬在真核生物細胞內普遍存在,它通過溶酶體途徑對細胞內受損的蛋白質、細胞器或入侵的病原體等進行降解,其局部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自噬體的膜來源于內質網膜 B.降解產物的去向是排出細胞或在細胞內被利用C.溶酶體是水解酶合成及加工的場所 D.細胞自噬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7.玉米的紫粒和黃粒是一對相對性狀。某一黃粒品系X,單獨種植全結黃粒;若與紫粒品系Y混合種植,X植株上所結玉米既有黃粒,也有紫粒。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品系X是雜種 B.黃粒是顯性性狀 C.品系Y是雜種 D.紫粒是顯性性狀8.銅綠假單胞菌可寄生在人皮膚等部位,研究人員欲利用噬菌體和宿主銅綠假單胞菌的相互作用,來達到殺滅銅綠假單胞菌的目的。研究人員將噬菌體PaP1的DNA和噬菌體JG的蛋白質外殼重組成重組噬菌體,重組噬菌體、噬菌體JG和噬菌體PaP1對不同類型(PA1、PAO1)的銅綠假單胞菌的吸附率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噬菌體JG對銅綠假單胞菌PAOl的殺滅效果較好B.噬菌體對銅綠假單胞菌的吸附主要與蛋白質外殼有關C.重組噬菌體繁殖產生的子代噬菌體,主要侵染銅綠假單胞菌PA1D.銅綠假單胞菌和噬菌體均利用宿主的核糖體合成自身的蛋白質9.若某豌豆群體中,高莖豌豆純合子占20%,矮莖豌豆占20%,則該豌豆群體自然狀態下產生的后代中,矮莖豌豆占( )A.35% B.84% C.65% D.45%10.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染色體(質)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基因在染色體(質)上呈線性排列②摩爾根利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運用假說—演繹法確定了基因在染色體上③在人體中,只有生殖細胞中才有性染色體,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別④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⑤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③④⑤11.20世紀50年代初,查哥夫對多種生物DNA做了堿基定量分析,發現(A+T)/(C+G)的比值如下表。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能得出的結論是A.豬的DNA結構比大腸桿菌DNA結構更穩定一些 B.小麥和鼠的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相同C.小麥DNA中(A+T)的數量是鼠DNA中(C+G)數量的1.21倍 D.同一個體不同組織的DNA堿基組成相同12.右圖是某高等生物細胞中基因R表達過程的圖,“→”表示信息傳遞或物質轉移的路徑和方向,①-③表示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基因R表達過程只發生在細胞核內B.過程a需要DNA聚合酶參與C.組成①和③的堿基種類不同D.圖中②上的核糖體是從右往左移動的13.柳穿魚Lcyc 基因控制著花的形態結構,Lcyc 基因在開花時表達使花呈左右對稱,該基因高度甲基化后不表達,柳穿魚的花就呈中心對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基化直接抑制 Lcyc 基因的翻譯過程B.甲基化導致Lcyc 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結構改變C.Lcyc 基因的甲基化不改變基因儲存的遺傳信息D.DNA 甲基化修飾后會使 DNA 聚合酶不能對其發揮作用14.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為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兩只紅眼果蠅交配,F1表現型比例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B.F1的雌性個體全是雜合子C.親本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D.果蠅眼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15.用純合紅花錦葵與純合黃花錦葵進行雜交,F1均為紅花。讓F1自交,得到的F2中,紅花有362株,黃花有284株;讓F1測交,獲得的子代中,有紅花錦葵126株,黃花錦葵379株。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 B.錦葵的紅花與黃花性狀由兩對基因控制C.F2中黃花植株的基因型種類比紅花植株的多 D.F2中黃花植株都是純合子16.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如圖所示。已知兩病獨立遺傳,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B.乙病的遺傳方式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C.若Ⅲ2與一個患甲病的男子結婚,則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1/4D.若Ⅱ4和Ⅱ5再生一個孩子,則所生孩子患兩種病的概率是3/16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60分。17.(11分) 如圖1表示某一動物(2N=4)個體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圖2表示該動物在細胞增殖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3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4表示該生物體內一組細胞分裂圖像。請分析并回答:(1)圖1中a、b、c表示核DNA的是 (填字母),圖1 (填羅馬數字)對應的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2)圖2中的③表示的具體分裂時期是 ;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 ,過程A和B的意義是 。(3)圖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圖4中 細胞對應圖3中的BC段。(4)圖4中乙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 。18.(12分) 南瓜瓜形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D/d和F/f。兩個不同基因型的圓球形南瓜作親本雜交,子一代全部是扁盤形,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出現扁盤形∶圓球形∶長形=9∶6∶1的性狀分離比。回答下列問題:(1)親代的基因型是 ,長形南瓜的基因型是 。(2)F2中雜合圓球形南瓜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 。(3)F2中圓球形南瓜有純合子,有雜合子。請選擇合適的個體作親代,通過一次雜交實驗鑒別F2某圓球形南瓜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①選擇的親本表現型是F2圓球形與 。②結果與結論:a.若雜交子代 ,則該南瓜是純合子,基因型是 。b.若雜交子代 ,則該南瓜是雜合子,基因型是 。19.(12分) 科學家在研究DNA分子復制方式時進行將1個含14N/14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24h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將DNA雙鏈解開再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試管中出現兩種條帶,如圖1所示。DNA復制時兩條子鏈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條子鏈稱為前導鏈,該鏈連續延伸;另一條稱為后隨鏈,該鏈逐段延伸,這些片段稱為岡崎片段,如圖2所示。(1)根據圖1所示信息,可知該種大腸桿菌的細胞周期大約為 h。(2)從圖2中可看成DNA的復制方式是 ,此過程遵循了 原則。 (填“甲鏈”或“乙鏈”)為后隨鏈,該鏈的合成過程中,除需要解旋酶之外,還需要 (至少答出一種)等酶。(3)該DNA分子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有400個C—G對,某一條鏈(a鏈)上有500個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鏈上有100個T,其互補鏈上有500個TB.a鏈上最多有400個G,在這種情況下其互補鏈上沒有GC.這個DNA分子的堿基對中一共有2000個氫鍵D.以這個DNA分子為模板進行3輪復制,至少需要消耗4200個A20.(11分) 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獎表彰給發現“miRNA 及其在轉錄后基因調控中的作用”的科學家,miRNA是真核生物中介導基因沉默的一類重要RNA, 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1)圖中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過程有 (填序號)。②過程中少量mRNA可合成大量蛋白質的原因是 。(2)由圖可知,miRNA基因調控目的基因表達的機理是 。研究發現,同一生物體內不同的組織細胞中miRNA種類有顯著差異,根本原因是 。(3)研究發現,miRNA的種類與生物體長期所處的環境有關,且m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可遺傳給子代。推測這種遺傳 (填“屬于 ”或“不屬于 ”)表觀遺傳,理由是 。21.(14分)某種昆蟲性別決定為ZW型,其眼色有猩紅眼和墨色眼兩種,受到一對等位基因A/a的控制。某實驗室選擇若干猩紅眼、墨色眼的該種昆蟲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若控制猩紅眼和墨色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 (填“能”或“不能”)判斷猩紅眼和墨色眼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理由是 。(2)已知該種昆蟲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兩對基因皆位于常染色體上,用純合的長翅墨色眼個體和殘翅猩紅眼個體交配,F1自由交配,F2中長翅墨色眼個體所占比例為。據此分析,墨色眼是 (填“顯”或“隱”)性性狀,F1的表型是 ,F2中與親本表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3)若猩紅眼對墨色眼為顯性,請以上圖中F1個體為實驗材料,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Z染色體上。可選擇的雜交組合是 。若實驗結果表明基因A/a位于Z染色體上,則實驗結果是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級期中考試選考生物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第1-12題每道2分,第13-16題每道4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A C C C C D D A C D D題號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17.(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 c Ⅲ、Ⅳ(2分,答對1個給1分)(2)減數(第二次)分裂Ⅱ后期 受精作用 維持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3)DNA的復制 乙、丙(2分,答對1個給1分)(4)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2分,答對1個給1分)18.(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ddFF和DDff(2分,答對1個給1分) ddff(2)扁盤形∶圓球形∶長形=1∶2∶1 (2分,表現型和比例各1分)(3)隱性長形南瓜(ddff) 全部是圓球形南瓜 ddFF或DDff(2分,答對1個給1分)圓球形∶長形的比例接近1∶1 ddFf或Ddff(2分,答對1個給1分)19.(每空2分,共12分)(1)8或八(2)半保留復制 堿基互補配對 甲鏈 DNA聚合酶(3)ABD (2分,答不全1分,答錯不給分)20.(除特殊說明外,每空2分,共11分)(1)①②③ (2分,答不全1分,答錯不給分) 一個mRNA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翻譯出大量蛋白質(2)miRNA與mR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核酸雜交分子,導致核糖體不能結合到mRNA上,抑制翻譯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3)屬于(1分) 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21.(每空2分,共14分)(1)不能 F1中猩紅眼個體∶墨色眼個體=1∶1(2)隱 長翅猩紅眼(3)猩紅眼雌蟲(ZAW)×墨色眼的雄蟲(ZaZa) 子代雄性均為猩紅眼,雌性均為墨色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