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嘴山三中2025屆高三年級歷史學科階段性自我評價(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二里頭遺址是中國青銅時代首個大型都邑,遺址中出土了既有東方的白陶禮器和北方的花邊型陶器,也有南方特色的印紋陶器;同時該遺址吸收了東方、西北及兩湖地區的玉禮器文化。二里頭遺址()A.具備了早期國家的初始形態B.反映中國古代社會禮制的完善C.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D.說明生產力提高促進社會分工2.據里耶秦簡記載,秦遷陵(今湖南湘西地區)一帶每年要向中央進獻鳥、羽毛等物。當地設有專司貢獻的“程令”“獻官”“四時獻”職官,并對不同物產的貢獻有具體規定。這表明,當時遷陵地區()A.商品經濟獲得發展B.已納入朝廷有效統治C.政府重視基層治理D.百姓的負擔比較沉重3.東漢崔寔撰寫的《四民月令》是按月份記述各行業周年行事的典籍,包括耕地、播種、分栽、耘鋤、收獲、儲藏等一系列農事安排。書中不少地方論及農業技術,如稻秧移栽、果樹壓條繁殖,都屬于當時先進的生產經驗。據此可知,東漢()A.踐行藏富于民思想B.重農政策有所放松C.田莊經濟較為發達D.農業生產的市場化4.下圖是出土于唐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該圖展示馬球比賽的場面。馬球古稱“波斯球”或“波羅球”,打馬球是一種以棒擊球的馬上運動。這項運動自漢代時傳入我國,到唐朝時,流行于首都長安和各地州縣。這從側面反映了唐朝時期()第1頁共7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1A.社會風氣的包容性B,宮廷繪畫技藝日臻成熟C.貴族生活的豪奢性D.馬上運動備受民眾青睞5.五代十國各割據政權很注意羅致和培養翻譯人才即通事,后唐政府中,有的通事既通曉漢語,又通曉契丹語和突厥語,有的甚至“能四夷語、通六蕃書”。這種現象說明當時(JA.國家統一趨勢日益加強B.少數民族漢化明顯C.各政權與周邊交往密切D.思想文化趨向繁榮6.宋應星注意到運用數據來說明生產質量和效率的方法。如人力踏轉龍骨車和牛力轉動龍骨車之間的功效差別,推算了一畝稻秧可供移栽的面積,比較了胡麻、菌麻子、樟樹子的榨油量。材料說明宋應星的研究()A.推動了明朝后期傳統科技完成轉型B.已接近近代科學研究中的實驗方法C.系統記載了中國古代工藝相關知識D.逐漸成為當時科技領域的主流方法7.19世紀60年代后,煙臺的外貿經濟迅速繁榮,一時成為“北方的貿易中心”。20世紀初,由煙臺進出口貨物多改為從威海出入,威海“一時商業驟盛”,且青島也迅速崛起,逐漸取代了煙臺的貿易中心地位。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廷經濟政策的調整B.關稅主權的部分恢復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列強侵華格局的演變8.1926年5月,《工人之路》發行紀念“五卅”運動的專刊,其中有“慶祝中國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廣東第二次全國農民代表會開幕”“全世界無第2頁共7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