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十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生物期中考試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 下列關于遺傳實驗和遺傳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組成不同,性狀表現也不同C.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D. 表現型是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2. 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A. B.C. D.3.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經過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其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應該作用于如圖中的( )A. ①和② B. ① C. ② D. ③4. 水稻的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色。將W基因用紅色熒光標記,w基因用藍色熒光標記(不考慮基因突變)。對純種非糯性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的敘述錯誤是( )A. 選擇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B. 選擇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3:1C. 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發現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是分離定律的直觀證據D 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發現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同時移向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生過染色體互換5. 下圖為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番茄雜交實驗流程圖。敘述錯誤的是( )A. 兩個親本均為純合子 B. 紅色、長果均為顯性性狀C. F2紅色長果中有2/3為雜合子 D. 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遵循自由組合定律6. 一個植物的花色受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徑如圖所示,酶M的活性顯著高于酶N,當兩種酶同時存在時,所有的底物都只能和酶M結合。某純合植株甲和白花植株雜交,產生的F1自交,所產生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藍花:紅花:白花=12:3: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純合植株甲的基因型為MMNNB. 有色物質Ⅰ為藍色,有色物質Ⅱ為紅色C. F2的藍花植株中純合子占1/6D. F2的紅花植株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57. 下圖表示孟德爾揭示兩個遺傳定律時所選用的豌豆植株體內相關基因控制的性狀、顯隱性及其在染色體上的分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為驗證基因分離定律的材料B. 圖丁個體自交后代中有4種表現型,9種基因型C. 圖丙、丁所表示個體減數分裂時,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D. 圖丙個體自交,子代表現型比例為9:3:3:1,屬于假說演繹實驗驗證階段8.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有一對夫妻生了四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患有白化病,則雙親一定均為雜合子②在“性狀模擬分離比”試驗中兩個桶內的彩球數量不一定要相等③一個基因型為AaBb(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只能形成2種精子④基因型為Yy的豌豆,減數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數量比約為1:1⑤通常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個基因⑥摩爾根和孟德爾的實驗都運用了“假說—演繹法”A. 一項 B. 二項 C. 三項 D. 四項9. 在“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中,將標有Y、y、R、r的4種片等量裝入4個信封內,分別為雌1(Y和y)、雌2(R和r)、雄1(Y和y)、雄2(R和r),然后從4個信封內各隨機取出1張卡片,記錄組合后放放回原信封,重復多次。下列關于該模擬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分別從雄1和雌1內隨機取出一張卡片記錄組合類型,模擬基因的自由組合B. 雌1或雄1大信封中的黃Y和綠y的卡片數必須相等C. 可模擬子代基因型,記錄的卡片組合類型有9種D. 可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中F1自交產的F210. 人類中,顯性基因D對耳蝸管的形成是必需的,顯性基因E對聽神經的發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個體即聾,已知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夫婦中有一個耳聾,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B. 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另一方只有聽神經正常的夫婦,只能生下耳聾的孩子C. 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的孩子的概率為7/16D. 耳聾夫婦可以生下基因型為DdEe的孩子11. 某種鼠中,黃色基因A對灰色基因a為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為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性狀分離比為A. 2:1 B. 3:l:l C. 4:2:2:1 D. 9:3:3:112. 下列關于人類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B.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伴隨性染色體遺傳C. 生殖細胞中只表達性染色體上的基因D. 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中都含Y染色體13. 雌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雄蝗蟲體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 四分體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會出現11個四分體B. 有絲分裂后期,雌蝗蟲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雄蝗蟲多2條C. 雄蝗蟲體內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共有46、23、12、11這四種可能情況D. 薩頓在研究蝗蟲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這個假說14. 下圖為某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白眼基因和紫眼基因為等位基因B. 有絲分裂后期,基因dp、pr、sn、w會出現在細胞的同一極C. 減數分裂Ⅰ后期,基因w和基因pr彼此分離,分別進入細胞兩極D. 減數分裂Ⅱ后期,基因dp、pr、sn、w不可能出現在細胞的同一極15. 如圖是某基因型為TtRr的動物睪丸內細胞進行分裂時細胞內同源染色體對數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假定不發生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A. 處于AF段的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處于FI段的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B. 若該動物產生基因組成為Ttr的配子,則分裂異常發生在FG段C. 同一精原細胞分裂形成的細胞在HI段基因型不同,分別是TR和trD. AF段所對應的細胞無同源染色體,FG段所對應的細胞能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16. 下圖是科學家對果蠅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測定結果,下列有關該圖說法正確的是A. 控制朱紅眼與深紅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 控制白眼和朱紅眼的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 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達D. 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17. 果蠅和雞的性別決定方式,以及控制果蠅的紅眼和白眼、雞的蘆花和非蘆花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物種 性別決定類型 相對性狀及基因所在位置果蠅 XY型:XX(♀),XY(♂) 紅眼(R),白眼(r),X染色體上雞 ZW型:ZZ(♂),ZW(♀) 蘆花(B),非蘆花(b),Z染色體上A. ♀白眼果蠅×♂紅眼果蠅的子代,可根據眼睛顏色判斷果蠅性別B. ♀蘆花雞×♂蘆花雞的子代,若出現非蘆花雞,則其性別一定為雌性C. ♂白眼果蠅×♀紅眼果蠅的子代,雌雄群體中的表型比例不相同D. ♀非蘆花雞×♂蘆花雞的子代,雌雄可能都有蘆花雞18. 某調查人類遺傳病的研究小組調查了一個家庭的某單基因遺傳病情況并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圖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該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 個體3與4婚配后代子女不會患病C. 該遺傳病的發病率是20%D. 個體3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2/3或1/219. 下圖是一種伴性遺傳病的家系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該病是顯性遺傳病,Ⅱ-4是雜合子B. Ⅲ-7與正常男性結婚,子女都不患病C. Ⅲ-8與正常女性結婚,兒子都不患病D. 該病在男性人群中的發病率高于女性人群20. 甲生物核酸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遺傳物質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34%,嘧啶占66%。則以下分別表示甲、乙生物正確的是( )A. 藍藻、變形蟲B. T2噬菌體、豌豆C. 硝化細菌、綿羊D. 肺炎鏈球菌、煙草花葉病毒21.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是研究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主要過程如下:①標記噬菌體→②噬菌體與細菌混合培養→③攪拌、離心→④檢測放射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需要利用分別含有35S和32P的細菌B. ②中少量噬菌體未侵入細菌會導致實驗失敗C. ③的作用是加速細菌的解體D. ④的結果是沉淀物中檢測到放射性22. 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是( )實驗材料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與結論A 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 將R型活菌與S型菌的DNA與DNA水解酶混合培養 只生長R型菌,說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遺傳效應。B 噬菌體和大腸桿菌 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去感染普通的大腸桿菌,短時間保溫 離心獲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說明DNA是遺傳物質。C 煙草花葉病毒和煙草 用從煙草花葉病毒分離出RNA侵染煙草 煙草感染出現病斑,說明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可能是遺傳物質。D 大腸桿菌 將已用15N標記DNA的大腸桿菌培養在普通(14N)培養基中 經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總數的1/4,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A. A B. B C. C D. D23. 關于DNA分子片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B. ②處T表示的意義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C.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D. 該DNA的特異性表現在堿基種類和(A+ G)/(T +C)的比例上24. 研究人員將含14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5NH4C1培養液中,培養24h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將DNA熱變性處理,形成單鏈。然后進行密度梯度離心,管中出現的兩種條帶分別對應下圖中的兩個波峰,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大腸桿菌增殖一代所需時間為8小時B. 熱變性處理,破壞了DNA分子的氫鍵C. 延長培養時間,兩種條帶對應的峰值均會增大D. 若DNA不經熱變性處理,直接密度梯度離心,試管中也會出現兩種條帶25.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實驗中,若有4種堿基塑料片共20個,其中4個C,6個G,3個A,7個T,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20個,脫氧核糖塑料片40個,磷酸塑料片100個,代表氫鍵的連接物若干,脫氧核糖和堿基之間的連接物若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能搭建出一個含1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B. 能搭建出一個含20個堿基的脫氧核苷酸鏈C. 能搭建出49種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 能搭建出20個脫氧核苷酸二、非選擇題(5題,共50分)26.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等位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Y和y,R和r)控制,Y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Y出現紅色素,YY和Yy的效應相同),基因R能降低紅色素的含量,RR和Rr所起的作用不同。其基因型與表型的對應關系見表,請回答:基因型 Y_rr Y_Rr Y_RR,yy_ _表現型 紅色 粉色 白色(1)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種,從基因結構上分析,基因Y與R的根本區別是____。(2)基因型為YyRr的植株,其自交后代(F1)中粉花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若對F1中紅花植株進行測交,則所得子代植株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27. 月季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D、d共同決定,其中基因D決定紅色,基因d決定粉色。基因A對a為顯性,且基因a會抑制基因D、d的表達,當基因a存在時,花色為白色。研究者選取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表現為紅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粉花:白花=9:3:4。回答:(1)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種,其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2)現有各種花色的純合品系植株,欲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某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實驗思路:____。實驗結果預測:①若后代全部表現為粉花,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②若____,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Dd;③若____,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28. 甲乙丙為同一動物體內細胞分裂相關圖像,圖甲是該動物體內5個不同時期細胞的示意圖,乙圖表示該動物減數分裂過程簡圖,其中ABCDEFG表示細胞,①②③④表示過程;丙圖表示在細胞分裂時期細胞內每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變化曲線,據圖回答:(1)若是人的皮膚生發層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生類似圖甲中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現象。(2)圖甲中e細胞所處時期位于圖丙曲線中的______段。(3)著絲粒的分裂發生在乙圖______(填序號)過程中。(4)d細胞的名稱是______。(5)若卵原細胞的基因型為AaXBXb,若該卵原細胞分裂過程中僅一次分裂異常,無基因突變和染色體互換,產生D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AXb,則E、F細胞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29. 下圖為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乙病為伴性遺傳病,請回答下列問題:(1)II-5為純合子的概率是______,II-7的基因型為______,III-13的致病基因來自于______。(2)假如III-10和III-13結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30. 如圖是赫爾希和蔡斯研究遺傳物質實驗中的物質示意圖及實驗過程圖,請回答。(1)圖3中用35S標記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標記元素所在部位是圖2中的__________。(2)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__________。A. 細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 噬菌體的DNA及其氨基酸C. 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 D. 細菌的DNA及其噬菌體的氨基酸(3)上述實驗主要研究方法為,該方法在DNA的復制機理研究中也有重要應用。讓細菌在15N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使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到14N培養基中培養,抽取其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子代的DNA經密度梯度離心分離。(已知DNA含氮堿基全為15N,則為重帶,離心時位于試管下部;DNA含氮堿基一半為15N,一半為14N,則為中帶,離心時位于試管中部;DNA含氮堿基全為14N,則為輕帶,離心時位于試管上部。)問題探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還是全保留復制實驗驗證結果及結論若試管中DNA的分布為__________,為全保留復制;若試管中DNA的分布為__________,為半保留復制。若為半保留復制,子二代的DNA在試管中的分布為__________。二十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生物期中考試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D【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D【19題答案】【答案】D【20題答案】【答案】D【21題答案】【答案】A【22題答案】【答案】B【23題答案】【答案】B【24題答案】【答案】C【25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5題,共50分)【26題答案】【答案】(1) ①. 5##五 ②. 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或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2) ①. 3/8 ②. 紅花:白花=2:1【27題答案】【答案】(1) ①. 3##三 ②. 1/2(2) ①. 用純合的粉色植株(AAdd)與該植株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②. aadd ③. 紅色:粉色=1:1 ④. 全部表現為紅色 ⑤. aaDD【28題答案】【答案】(1)a、c (2)C'D' (3)③④ (4)(第一)極體(5)Xb、aXB 【29題答案】【答案】(1) ①. 1/2 ②. aaXbY ③. Ⅱ-8 (2) ①. 2/3 ②. 1/24 【30題答案】【答案】(1)④ (2)C(3) ①. 一半重帶,一半輕帶 ②. 全部中帶 ③. 一半輕帶一半中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