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壓軸卷(T8聯盟)生物學試題(一)試卷浦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湖北省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省內具有類型多樣的生態系統,千姿百態的物種,豐富多彩的基因庫。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協同進化B.自然選擇C.遺傳與變異D.生殖隔離2.關于生命起源的猜測有很多,有學者猜想最初生命起源于RNA,RNA既具有信息載體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隨著進化的發生,逐漸產生了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以下不能作為該猜想的依據的是A.演化過程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RNA單鏈結構比DNA雙鏈結構更簡單B.演化過程遵循從不穩定到穩定的規律,RNA更不穩定使得進化更具有可能C.中心法則中RNA占據了中心位置,可以逆轉錄形成DNA,還可翻譯成蛋白質D.RNA的種類很多,不同的RNA行使不同的功能3.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利用信息判斷棲息地適宜度的能力,但當人類活動或自然變化導致信息與棲息地真實情況脫節時,生物會被誘導至不利于其生存和繁衍的棲息地,這種現象被稱為“生態陷阱”。下列現象不符合“生態陷阱”的是A.生境隔離導致野生動物種群無法交流B.生境破碎化后,草食動物無法遷徙至新區域C.靛藍彩碼選擇在人類改造后的森林邊緣筑巢D.機場周邊利用強光或聲波驅鳥4.草地貪夜蛾(F蛾)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該蛾孵化的幼蟲喜食玉米,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時可造成毀種絕收。玉米的次生代謝產物Bxs對F蛾的幼蟲有毒性。下頁圖是不同處理條件下F蛾幼蟲的平均體重,已知抗生素能殺死幼蟲的腸道細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生物學試題(一)河南專版第1頁共8頁20飼料中圖注:添加Bxs飼料中未添加抗生素15 飼料中添加抗生素1050組1組2組3組4A.飼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和Bxs對F蛾幼蟲的抑制強度相同B.由實驗可知,腸道細菌能夠緩解Bxs對F蛾幼蟲的毒性C.運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Bxs利用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F蛾在捕食玉米時,玉米同化的能量有10%~20%流向了F蛾5,某農業基地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快速繁殖名貴花卉。研究人員需誘導外植體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隨后使其再分化出芽和根。再分化階段的關鍵操作是A.再分化過程需改變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濃度比例B.再分化過程提供光照條件以促進葉綠素的形成C.再分化培養基中添加適量蔗糖作為碳源D.再分化階段需保持無菌環境避免微生物污染6.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實施后,江豚種群數量顯著回升。研究發現,禁漁減少了漁業捕撈和水體污染,使魚類資源自然增加,并通過食物鏈促進了江豚等頂級消費者的恢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禁漁政策直接引人多種瀕危魚類,提高了長江流域的物種多樣性B.禁漁后長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增強,是江豚數量回升的基礎C.禁漁后生態系統的恢復,體現了其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穩定性D.魚類資源恢復導致群落垂直結構層次增加,提升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7.科學家以RNA干擾技術為原理,研制新型綠色農藥。已知PSMB5基因是馬鈴薯甲蟲生存所必需的基因,蛋白酶體是由一系列蛋白質組成的復合體,能夠催化細胞中特定目標蛋白質的降解。dsRNA進人馬鈴薯甲蟲細胞的過程及引發RNA干擾的機制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細胞核受體L11SMB5基因蛋白酶體地dsRNA其中RNAdsRNA一條鏈的片段組裝+與多種跨膜蛋白dsRNA蛋白質結合SID-1mRNA被切割馬鈴警甲蟲細胞生物學試題(一)河南專版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