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南省開封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唐朝實行府兵制,兵農合一,將領平時與士兵聯系緊密;北宋實行“更戌法”,兵將分離,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與唐朝府兵制相比,北宋“更戌法”( )A.更有利于軍隊的訓練與指揮 B.有效減輕了農民的兵役負擔C.在軍事調動上更加靈活高效 D.體現出加強中央集權的意圖2.《鄭和航海圖》全圖以南京為起點,遠及東非,涵蓋亞、非兩大洲,收錄地名500多個,中亞非諸國地名約300個。這表明( )A.明朝的軍事力量遠超亞非各國 B.鄭和船隊的航海范圍極為廣泛C.《鄭和航海圖》繪制成本高昂 D.鄭和下西洋帶來亞非物種交流3.1842年,在清政府與英國簽署的條約中,26類160余種貨物稅率用兩國協定的方式規定了下來,清政府無法單獨改變。這意味著清政府( )A.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B.貿易主權得到維護 C.海關管理日益規范 D.經濟結構發生劇變4.曾國藩提出:“輪船之速,洋炮之遠……若購成之后……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這反映出洋務派主張( )A.建設海軍實現自強 B.發展民用工業實現國富C.推行企業官督商辦 D.發展軍事工業鞏固統治5.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等通商口岸出現了“番菜館”(西餐廳)、“自行車賽”等新鮮事物,《申報》記載:“婦女亦乘腳踏車,招搖過市,路人側目。”這反映了當時中國( )A.飲食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 B.婦女的政治地位顯著提高C.社會生活呈現出多元色彩 D.民眾普遍接受西方價值觀6.中國沒有照搬蘇聯經驗,而是根據國情,以和平的方式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與材料評述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一五計劃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西藏和平解放7.1432年,博洛尼亞大學章程中明確規定:任何情況下……地方政府無權擅自逮捕扣押學生。即便學生因攜帶武器遭到當局指控,大學也有權將其保釋。這一規定表明中世紀的大學( )A.獲得勞役豁免 B.章程體系完善 C.教學自主性強 D.享有司法特權8.基于下列數據,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1400-1800年世界部分地區人口數量(單位;百萬)地區 1400年 1600年 1800年歐洲 52 89 146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拉丁美洲 36 10 19A.工業革命推動全球人口增長 B.世界各地區人口均持續上升C.殖民掠奪給殖民地帶來災難 D.一戰的爆發加速人口大遷徙二、未知9.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距今約5300年)出土的牙雕蠶(見下圖),其形態特征與《史記》中“嫘祖始教民育蠶”的記載以及《爾雅·釋蟲》對蠶的形態描述相吻合。這反映出( )A.文獻史料和實物史料可以相互印證 B.文獻記載是實物發現的重要依據C.實物史料比文獻史料更能反映歷史真實 D.考古發現是檢驗文獻記載的唯一標準10.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寶瓶口原為玉壘山的一部分,李冰團隊采用“火燒水激法”(先用火烤熱巖石,再潑冷水使其開裂)進行開鑿,歷時8年完成寬20米、高40米的通道。這一工程最能說明( )A.秦朝水利工程技術的創新性 B.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毅力C.秦國鐵器冶煉技術的突破性發展 D.戰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高效性11.董仲舒將儒家思想與道家、陰陽五行家思想相結合,提出了“春秋大一統”等主張,強調君主的權威和國家的統一。材料說明儒學在漢代成為國家統治思想的原因是( )A.契合了集權統治需求 B.儒家文化底蘊深厚C.董仲舒個人影響較大 D.漢武帝的大力推崇12.元朝政府為保障物資運輸和政令傳達,大力發展漕運與海運。這一舉措促使不同區域的物資實現互通,各族人民交流更加密切。據此可知,元朝漕運與海運的發展( )A.阻礙了民間商業貿易的發展 B.造成了南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C.為民族交融創造了有利條件 D.旨在滿足統治階層的奢侈需求13.明清時期,工商業市鎮快速興起,市民階層不斷壯大。與此同時,戲曲、說書、雜技等民間藝術在茶館、瓦舍等場所廣泛流行。這反映了( )A.政治變革推動了文化藝術創新 B.經濟發展促進了市民文化繁榮C.文化專制阻礙了傳統文化傳承 D.外來文化沖擊了本土藝術形式14.有學者認為:“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時期傳入或興起的;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五四時期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許多革命運動,追根溯源,都是從五四時期發端的?!痹撚^點意在表明五四運動( )A.拉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B.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基礎C.推動了中國革命政黨的創建 D.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地位15.毛澤東曾指出:“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边@段話最能說明長征的( )A.軍事戰略意義 B.政治宣傳作用 C.艱苦卓絕過程 D.文化傳播功能16.“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边@句以漢英雙語不間斷播發的通告,自2008年起,便回蕩在亞丁灣海域。這表明中國海軍( )A.構建起完備的遠洋防御體系 B.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C.全力守護我國的領海安全 D.積極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責任17.《羅馬民法大全》規定:“任何人在缺席時不得被判罪;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边@體現了( )A.羅馬法注重程序正義和保護公民權利 B.古代法律已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羅馬法完全繼承了古希臘民主理念 D.該法典僅適用于羅馬公民而非外邦人18.有學者認為,1789年的法國農民對自己遭受的不公有了更強烈的認識,相比于之前的麻木無知,他們更加了解自己作為“人”的權利。材料意在表明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在于( )A.財政危機導致政府統治力下降 B.三級會議召開激化了社會矛盾C.封建專制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D.啟蒙思想喚醒了民眾的權利意識19.根據和約條款,德國宣布放棄其在非洲殖民地和歐洲外其他領地的所有特權,并將權利讓渡給協約國各成員國分別或共同享有。這反映出巴黎和會的實質是( )A.重新劃分世界殖民版圖 B.推動殖民地民族解放C.鏟除德國軍國主義根源 D.構建亞洲安全新秩序20.202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框架》,包括中國在內的120多個國家共同簽署了《人工智能倫理宣言》。聯合國秘書長在會議上強調:“這一框架為各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這表明( )A.人工智能議題已完全取代傳統國際政治議題 B.聯合國是協調國際社會共同行動的重要組織C.發達國家仍然主導全球科技治理規則制定權 D.聯合國決議對所有成員國具有強制約束效力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長安(今西安)憑借關中平原“四塞之固”的地理優勢和渭河滋養的沃土成為漢唐盛世的理想都城,卻終因生態退化而衰落。北宋東京(今開封)地處黃河與汴河交匯處,發達的漕運網絡支撐起百萬人口的巨型都市,卻因缺乏戰略縱深而在外患中顯得脆弱。——摘編自史念?!吨袊哦寂c文化》(1)據材料一,指出唐長安城與北宋東京城在城市布局上的差異。(2)據材料二,分析影響古代都城選址的因素。(3)綜合上述探究,你認為現代城市規劃最應該重視哪個因素?簡要說明理由。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后,給中央的報告中寫道:“攻打長沙的計劃證明行不通,我們損失了40%的兵力。現在部隊轉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那里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較好?!?br/>——摘自《毛澤東軍事文集》材料二 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要舉措類型 具體措施軍事建設 制定游擊戰“十六字訣”政權建設 建立革命政權經濟建設 開展土地革命(1)據材料一,分析毛澤東在秋收起義后作出戰略轉變的原因。(2)據材料二,分析這些舉措對革命根據地發展所起的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這一時期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具有哪些鮮明特色。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78—2020年中國科技經費投入情況(部分)年份 經費投入(億元)1978 501995 302.362010 7062.62020 2.4萬1985—2020年中國專利投權量(部分)年份 專利投權量(件)1985 1381995 432972010 8148252020 5301000材料二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共產黨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40多年來,中國從技術引進國逐步轉變為全球創新引領者。——摘編自《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1)據材料一,指出1978—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的狀況。(2)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78—2020年中國科技領域出現這些變化的時代背景。(3)綜合上述探究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中國科技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宅地法》的頒布和實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移民和東部居民奔向西部。在這里,大批農場建立起來,并在開發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業中心——中北部的小麥、玉米生產地帶、遼闊西部草原的畜牧地帶和南方的棉花地帶。伴隨而來的是西部的快速崛起。——摘編自劉宏誼《“西進運動”是擴張領土和經濟開發的結合》材料二 隨著橫貫大陸鐵路的建成,美國西部的開發進入新階段。鐵路不僅將西部農產品快速運往東部市場,丹佛、鹽湖城等原本荒涼的地區因鐵路樞紐地位而繁榮,鋼鐵、煤炭等工業也不斷西遷。與此同時,西部原住民被迫遷入保留地,他們的土地被大量侵占,傳統文化造到破壞。——摘編自王立新《鐵路與美國西部的現代化進程》(1)據材料一,概括美國西部“快速崛起”的原因。(2)據材料二,分析鐵路建設對美國西部開發的影響。(3)綜上所述,你認為區域開發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三、材料題25.請閱讀下面材料,圍繞其中的觀點,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歷史的演進并非由少數英雄或精英獨自推動,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br/>《2025年河南省開封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D2.B3.A4.D5.C6.C7.D8.C9.A10.B11.A12.C13.B14.B15.B16.D17.A18.D19.A20.B21.(1)長安城坊市分離,東京城打破坊市界限;長安城采用棋盤式布局,北宋東京城布局更靈活。(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地理位置;生態環境;交通狀況;軍事防御。(任答其中三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3)示例:最應重視生態環境因素,因為可持續發展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首要考量。(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2.(1)攻打大城市計劃失敗;農村地區敵人力量薄弱。(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軍事上,提升了紅軍戰斗力;政權建設上,使根據地有了領導核心,鞏固了革命成果;經濟建設上,滿足農民土地需求,調動農民生產和革命積極性。(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從實際出發;注重全面建設;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任答其中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3.(1)科技經費投入大幅增長;專利授權量不斷上升。(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家推行教育改革,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為科技創新儲備了人力;國家重視科技創新;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任答其中兩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3)示例:高鐵技術的發展,完善了交通網絡,加速人員、物資流通,促進經濟增長。(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4.(1)《宅地法》的政策激勵;移民帶來了勞動力與技術;農業的不斷發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促進經濟發展和城鎮化;侵害原住民權益;破壞西部傳統文化。(任答其中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制定合理的開發政策;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生態平衡。(任答其中一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5.題目:人民力量是歷史演進的根本動力論述: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觀點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反復得到印證。19世紀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章西女王帶領民眾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展現了底層人民在民族解放中的核心作用。巴黎公社運動雖失敗,卻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寶貴經驗,證明工人階級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俄國十月革命中,工人與士兵聯合行動,建立了首個社會主義國家,體現了人民集體意志對舊制度的顛覆。中國抗日戰爭更是依靠廣大民眾的游擊戰和持久戰,最終贏得民族獨立。歷史表明,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反侵略斗爭,人民群眾始終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根本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