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江六中 2024—2025 學年(下)高 2026 屆期中考試生物學科試題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 45 分,每小題 3 分)1-5 CDCAC 6-10 CDACD 11-15 DCBAB二、非選擇題(共 55 分)16.(共 10 分,除標注外,每空 2 分)(1)捕食 、原始合作(2)垂直(1 分)(3)CD(4)信息傳遞(1 分)(5)①②③(選①②給 1 分,選全給 2 分) ⑥⑦⑤⑧(完全正確給 2 分)17.(共 9 分,除標注外,每空 1 分)(1)新鮮桂圓去皮去核 防止去皮去核后清洗造成的雜菌污染(2)纖維素酶和果膠酶(2 分) 分解細胞壁,充分釋放細胞內的物質(增加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3)酒精 總糖 Y1、Y5 (2 分)(完全正確給 2 分)18.(共 12 分,除標注外,每空 2 分)(1)異養厭氧型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等 (答對 3 點得 1 分,全對得 2 分) 高壓蒸汽滅菌(1 分)酸(1 分)(2)越高(1 分) 病斑直徑及同一腐爛程度蘋果的不同部位(3)不能 (1 分) 圖 3 僅展示不同病斑直徑蘋果中 Pat 含量在腐爛與未腐爛部位的分布比例,未提供未腐爛部位 Pat 含量的實際數值,無法比較19.(共 12 分,除標注外,每空 1 分)(1) 消毒 無菌水(2)聚乙二醇(PEG) 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紅、綠熒光色素第 1 頁 共 2 頁(3)2 1×106 個·mL-1(2 分)(漏寫單位可得 1 分)(4)等量的蒸餾水(2 分) A、B 兩組的胸腺重量相同且都大于 C 組(2 分)20.(共 12 分,每空 2 分)(1)使小鼠產生相應的 B 淋巴細胞 克隆化培養、抗體檢測(2)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以及可大量制備(答對 2 點得 1 分,全對得 2 分) 三 都是由 GII.4 型諾如病毒的衣殼蛋白 P 顆粒作為抗原制備的(因此它們特異性識別同一種抗原,但作用于不同位點)(3)樣品中沒有 GII.4 型諾如病毒時,僅金標單克隆抗體 1B10 會移動過來,但不能與單克隆抗體 1D6 結合,只能與羊抗鼠抗體結合第 2 頁 共 2 頁內江六中2024一2025學年(下)高2026屆期中考試生物學科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滿分45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生態位互補效應指的是不同物種通過利用不同的資源或者占據不同的生境來減少彼此之間的競爭壓力,從而促進它們共同存在的現象。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從山腳到山頂植物的分帶明顯,這里生活著黃喉貂和黃山短尾猴等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山短尾猴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食用一些植食性昆蟲。黃喉貂則是典型的食肉獸,其營養級大多高于黃山短尾猴。根據上述信息分析,錯誤的是A.黃山短尾猴在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三營養級B.黃喉貂和黃山短尾猴的生態位存在互補效應C.黃山短尾猴的覓食生境、生存活動范圍比黃喉貂的寬D.山腳到山頂,植物的垂直分帶現象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2.放牧強度又稱放牧壓,是指單位草地面積在一定時間內放牧家畜的個數。如圖表示某亞熱帶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牧草凈初級生產量(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生物生產所積累的有機物質或能量的總量)的變化。其中G0為不放牧,G~一G為放牧強度逐漸增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隨著放牧強度逐漸增強,牧草凈初級生產量逐漸減少G1600△GAG.B.據圖推測,8月份不放牧草地的物質循環速率通常快于放牧草地1200800C.5~10月最適放牧強度為G2,該放牧強度下6月可被初級消費者400利用的總能量最少045678910D.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牧草凈初級生產量中的能量月份3.K=X是用于衡量不同生態系統分解者分解作用強度的常用指標(式中:K一分解強度,I一生態系統地面有機殘落物年輸入量,X一生態系統地面有機殘落物年現存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濕熱的熱帶雨林K值往往大于被水浸泡的沼澤區域B.溫帶草地K值高于溫帶落葉林,可能是因為枯枝落葉比枯草更不易分解C.式中的I即為本生態系統第一營養級年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部分D.K值在不同生態系統的大小順序為:熱帶雨林>闊葉林>針葉林>凍原4.海棠素是一種可引起光敏性和皮膚刺激的化合物,可使誤食的動物變盲或致死,某種植物通過分泌海棠素來避免多數動物的取食,這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植物產生海棠素驅趕動物,空氣是信道B.利用人工合成的海棠素防治害蟲屬于化學防治C.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只能發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D.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過程一定伴隨著能量循環試卷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pdf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