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州市八縣 (市,區)協作校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聯考高二生物試卷 【完卷時間:75 分鐘 滿分: 100 分】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探究實踐“設計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 ,以下方法錯誤的是( )A.對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要有嚴格的要求,生態缸可制作成封閉型 B.生態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須具有較強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數量要合適C.為了使生態缸內的沙地保持干燥,應將生態缸放置在直射光下D.生態缸制作完畢后,應該貼上標簽,在上面寫上制作者的姓名與制作日期2.在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中,鼠是初級消費者?,F將某動物新物種 X 引入該生態系統,調查鼠與 X 的種 群數量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若不考慮氣候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時間(年) 1 2 3 4 5 6 7 8鼠種群數量 (只) 18900 195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X 種群數量 (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I70A. 鼠和 X 種群為原始合作關系B.客觀上物種 X 起到促進鼠種群發展的作用,兩種生物共同進化C. 引入物種 X 后,鼠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減小,X 種群的 K 值是 250 D.在第 5 年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衰退型3.研究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對野生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有重要意義,如圖是羅源灣某野生魚類在實施休漁 保護后的種群增長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獲得最大捕撈量,捕撈后種群數量應保持在 b 點附近范圍所代表的水平上B.該種群增長速率最快的點是 b 點,環境阻力最大是在 8 年以后 C.休漁能夠很好地促進該種群數量的恢復,使該種群數量持續增長 D.適當的捕撈有利于該魚類更新,有利于該種群的生存4.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極其繁多,下列關于土壤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土壤中的微生物均是分解者,可以將土壤中有機質分解為無機物B.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能力與土壤的溫度、濕度有關C.探究落葉腐爛是否與土壤微生物有關,實驗組土壤要進行 100℃滅菌處理D.土壤微生物的存在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5.下列關于群落結構與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稻田中的水稻有高有矮,表現出明顯的分層現象②物種豐富度與群落結構的復雜程度有關③校園中低矮的草坪不存在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終一定都能演替到森林階段⑤菟絲子從大豆體內獲取有機物和無機物,兩者是互利共生關系⑥蘆葦是濕地的優勢物種,與其和浮萍等植物在競爭陽光時處于優勢有關A. ②⑥ B. ①⑥ C. ②⑤ D. ⑤⑥6.樹線是指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樹線以上為高山灌叢和草甸,樹線以下分布的是以喬木為主 的森林,如圖 1.生態學家研究了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對樹線上升幅度的影響,如圖 2. 當植被厚度較大時, 會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鎖墻” ,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分高山灌叢、草甸、喬木群落的首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種組成B.樹線上升過程中群落發生次生演替,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增多 C.樹線之上和樹線之下的植物群落明顯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D.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大時,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導致樹線相對靜止7.生殖對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時所面臨的各種抉擇。r—對策是處于不穩定的環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 殖率來適應環境的生物的對策。K 一對策是處于較穩定環境、以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較多的能量 用于自身個體生長的生物的對策。下圖是兩類不同生殖對策的物種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長情況統計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群落演替是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協同進化的過程B.在群落中相對比例出現差異的原因是 r一對策生物的出生率越來越低C.根據生殖情況,銀杏和大熊貓均屬于 K-對策的生物類群D.與演替過程中的群落相比,頂極群落的特征是總生產量與總呼吸量大體相等8.在沒有競爭和捕食存在的情況下,潛在的生態位就是基礎生態位。 一個物種實際占有的生態位叫做實 際生態位。生態位寬度是指群落中的一種生物所利用的各種不同資源的總和,生態位的大小可用生態位寬度表示。如圖是某地三種食蟲蝙蝠覓食活動的時間分布圖,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生物的基礎生態位部分重疊時,實際不一定存在種間競爭B.窄生態位的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強度均大于寬生態位C.三種蝙蝠棲息在不同的樹洞中,這是三種蝙蝠各自占據的實際 生態位D.三種蝙蝠各自占據的實際生態位大小為棕蝙蝠>蓬毛蝙蝠>銀毛蝙蝠9.戴云山脈橫跨福建泉州、漳州等地,降水充沛、氣溫較高,為了研究其群落演替規律,生態學家利用 “把同一時間內的不同群落當做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階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叢、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 葉林和針葉林等 4 個群落的相關特征,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類別 港草叢 針闊葉混交林 常綠闊葉林 針葉林生產者固定有機物的[t/ (hm ·a) ] 17. 43 116. 61 150. 81 55. 50總呼吸量[t/ (hm a) ] 15. 93 92. 73 124. 81 40. 98葉面積指數 2. 48 11. 28 17. 76 6. 63植被干物質的量[t/ (hm ·a> ] 6. 65 377. 52 398. 57 184. 74(注: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片總面積)A.該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葉面積指數與植被干物質的量呈正相關B.群落的總呼吸量比生產者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的量少,說明群落含有的有機物總量增加C.四個群落中只有灌草叢沒有垂直結構D.該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前期的干物質量增長迅速,后期增長緩慢10.生態工程的設計需遵循“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增加物種多樣性有利于生態系統維持穩定,體現了自生原理 B、循環原理可使前一環節產生的廢物盡可能地被后一環節利用C.處理好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協調與平衡,需要盡可能多地增加生物的數量D.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要保證各組分之間比例適當、結構有序11.近年來,我國湖南、江蘇等地出現“怪魚”鱷雀鱔,號稱“水中絞肉機”。該魚為入侵物種,肉質粗糙, 不具備經濟價值,內臟和魚卵都有劇毒,其內臟污染物富集程度很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鱷雀鱔進入天然水域會直接導致該地水生生物的多樣性降低B.鱷雀鱔同化能量的絕大部分以糞便的形式進入分解者的體內C.鱷雀鱔至少處于第三營養級,在所屬食物鏈中富集的污染物最多 D.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改變自然環境下群落演替的方向12.武夷山森林群落中存在一條食物鏈“草→ 昆蟲 → 蜘蛛 → 鳥” ,其中蜘蛛攝入的能量去向如下圖所示,圖 中① - ⑦代表能量值,字母 A-C 代表能量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 (⑤/②)×100%代表蜘蛛到鳥的能量傳遞效率B.圖中 (① - ④)可表示蜘蛛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C. 圖中③屬于昆蟲的同化量,但不屬于蜘蛛的同化量D.若武夷山生態系統處于生態平衡,則(⑤+⑥+⑦)的值等于零13.福建閩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瀕危物種聚集地,每年有數萬只候鳥在此停歇。樣線法是調 查鳥類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該方法首先要劃定幾條樣線,然后沿樣線行走時,記錄前方和樣線兩側一 定范圍內的鳥類的數量,不記錄調查者身后向前方飛行的鳥類。調查中使用的工具為雙筒望遠鏡、單筒 望遠鏡、測距儀等。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劃定樣線要優先考慮鳥類飛行、聚集較多的區域 B.記錄身后向前飛行的鳥類,有可能使調查結果偏大 C.樣線法的調查結果與調查者行走是否安靜無關D. 由于使用了望遠鏡,該調查方法的誤差與鳥類的體型大小無關14.稻田生態系統是福建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B.防治稻田害蟲,不能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C.精耕稻田與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相同D.用性引誘劑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15.2017 年的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就生態問題發表了如下講話:“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 國”。下列關于生態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B.生活中減少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發生的概率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會導致溫室效應、酸雨等環境問題D.保護森林就是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和保護森林資源有機結合起來16. 由于發酵工程生產條件溫和、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等,在食品工業、醫藥工業、農牧業等許多領 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有關發酵工程在食品工業上應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分離、提純獲得微生物細胞本身或其代謝產物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B.啤酒發酵的過程分為主發酵和后發酵兩個階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在主酵階段完成,大部分糖的分 解和代謝物的生成在后發酵階段完成C.生產檸檬酸需要篩選產酸量高的黑曲霉菌D.通過發酵工程可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也可制成微生物飼料 17.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倒置平板可防止培養Ⅲ蓋上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 B.高溫滅菌的目的是殺死微生物的細胞、孢子、芽孢 C.劃線分離可在培養基上獲得均勻分布的單菌落D.稀釋涂布平板法易獲得單菌落和計數活菌數目18.如圖表示閩侯橄欖酒和永春老醋生產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情況,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需要 O2參與的過程是③④⑤B.導致過程④⑤產生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糖源是否充足C.過程④的發酵溫度要小于過程②的發酵溫度D.過程①②在酵母菌細胞中發生的場所相同19. A、B、C、D 四種抗生素均可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Sau)引起的肺炎,為選出最佳療效的抗生素,研究 者將分別含等劑量抗生素的四張大小相同的濾紙片 a、b、c、d 置于 Sau 均勻分布的平板培養基上,在適 宜條件下培養 48h ,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中一般采用干熱滅菌的方法對培養皿進行滅菌處理B.四種抗生素中,抗生素 A 治療 Sau 感染引起的肺炎效果最好 C.濾紙片 b 周圍抑菌圈中出現的菌落,離抑菌圈越遠抗藥性越強 D.接種涂布后的培養皿倒置于 37℃的恒溫箱中培養20.《詩經》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同時也體現了很多的生態學現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反映了捕食關系,碳可在蘋和鹿之間往復循環B. “燕燕于飛,上下其音” ,其中的聲音作為物理信息通過空氣傳播C. “山有榛,隰有苓”(其中“隰”指低洼地)既體現了不同生物適應不同環境,又體現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結構D. “澤彼之陂,有蒲與荷”反映的是秀美的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具有蓄洪防旱、凈化水質和調節氣候的生 態功能二、非選擇題(共 60 分)21.(每空 2 分,共 12 分)下圖表示種群數量變化的兩種曲線,回答下列與種群的特征、數量變化以及應用相關的問題:(1)圖 1 中在 t -t2時間內,種群數量呈 形增長,若在 t2時種群的數量為 N ,則在 t1時種群的數量 為 。(2)若曲線 X 表示某地區一種外來雙子葉植物的增長曲線,調查該種群密度可采用樣方法,為減少實驗的 誤差,抽取樣方時必須 。(3)若曲線 Y 表示池塘中某種魚類的數量變化,則為持續獲得經濟效益,捕撈后魚群的年齡結構應 為 。(4)為調查某有害動物的種群密度,某小組采用標記重捕法,在一公頃的范圍內第一次捕捉并標記 30 只, 第二次捕捉的個體中 10 只沒有標記,4 只有標記,估算該動物的種群密度是 只/公頃,因動物被捕捉 一次后的警惕性提高,事實上有害動物的數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估算值。22.(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 分,共 13 分)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力爭 于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該戰略是實現社會生態轉型的重要推手?;卮鹣铝袉栴}:(1)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 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 達到相對“零排放”。碳中和失衡不僅會導致溫室效應,還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 鍵是 (2 分) ,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 。(2)碳循環發生在 之間,物質循環具有 的特點。(3)我國政府從 1983 年就開始在農村推廣沼氣工程。將牲畜的糞便作為沼氣池發酵的原料,不僅可以提供 能源,沼氣池中的沼渣還可以作為肥料還田,通過 ,進而被植物吸收。從能量角度分析沼氣工程 的意義是 (2 分)。(4)發展多種多樣的綠色生態農業的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其中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明顯大于 它 的 價 值 。 開 展 植 樹 造 林 ,提 高 森 林 覆 蓋 率 ,一 般 多 選 擇 本 地 物 種 的 原 因 有 (答出一點即可,2 分) ,“宜喬則喬,宜灌則灌”涉及生態工程的 原理。23.(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福建省永泰縣種植李子的歷史十分悠久,其李樹栽培與加工文化 在當地已有 700 余年的傳承。目前發酵型李子醋的生產主要采用堿中和李子汁之后再進行酒精發酵和乙 酸發酵的方法?;卮鹣铝袉栴}:(1)李子中的淀粉分解即發生 后,可作為果酒發酵的原料。果酒發酵的主要微生物類群是 ,發 酵產物酒精產生于 (填具體場所)。(2)利用李子發酵產生李子果酒的后期,只加入醋酸菌后并沒有產生乙酸,原因是 (2 分)。(3)研究人員對某類型醋酸菌的發酵條件進行了相關研究。①發酵過程中初始乙醇含量對于李子果醋發酵的影響如下圖所示。隨著初始乙醇含量的增加,總酸含量的變化是先增加然后下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分別是 (2 分)、 (2 分)。②對不同初始乙醇含量和溫度的組合下李子果醋的風味進行感官評價(包括氣味、口味等,以分數表示,分數值越高表示感官越好) ,結果如下圖。在初始乙醇含量為 6.0%、評價為 88 時,對應的溫度有 種可能。為使結果更加可靠,除初始乙醇含量 和溫度組合外,還應測量 (答出兩種,2 分)組合下的感官評價。24.(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福建南平長富牛奶養殖基地不僅注重奶源品質的提升,還積極響 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為實現了綠色發展,并助力了鄉村振興,構建了藻菌共生污水凈化系統,對生活和工業污水進行凈化處理。下圖是 藻菌共生污水凈化系統進行廢水處理的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人工濕地中,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些植物的分布體現了群 落的 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2)厭氧池中的厭氧微生物的代謝類型是 ,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2 分)。(3)經過氧化塘處理后,后部溶解氧的含量比前部溶解氧的含量 (填“多”或“少”) ,理由是 (答出兩點,2 分)。(4)若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中沼蝦僅以浮游藻類為食??蒲腥藛T對沼蝦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 下表[單位: KJ/(cm2. a)]。據表分析,沼蝦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kJ/(cm ·et)。浮游藻類同化的 能量 沼蝦攝入浮游溪類 的能量 沼蝦糞便中的 能量 沼蝦用于生長、發育和 繁殖的能量 沼蝦呼吸作用酸失 的能量150 50 26 21(5)雖然人工濕地對城市生態的調節起重要作用,但不能僅僅依靠人工濕地對污水的凈化,還應該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2 分)。25.(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人類對資源的利用應采取節約使用、綜合利用,避免浪費和破壞 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塘是珠三角地區人民經過長期生產實踐,將種桑和養魚配合生產而形成的一 種可持續發展農業模式。圖 1 ?;~塘農業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圖中字母代表相應能量。圖 2 表 示某生態系統中植物和動物構成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流經一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圖 1 中 D 可表示為 。(2)圖 2 中乙和丙的關系是 。(3)假設圖 2 中丙的能量 4/5 來自甲,1/5 來自乙,那么丙每增加 2Kg ,至少需要消耗甲 Kg。(4)該生態工程將植物殘渣、動物糞便等廢棄物充分利用,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原理(1分)。桑樹經 常發生蟲害,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殺蟲的目的是 。(5)在適宜光周期的刺激下,魚塘中某些浮游植物會開花,光照對這些浮游植物來說是一種 信息 (1 分) ,該實例體現的信息傳遞功能是 。高二生物試卷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選題(每題 2分,共 40分)1. C 2. B 3. C 4. B 5. A 6. C 7. B 8. A 9. C 10. C11. B 12. C 13. B 14. C 15. A 16. C 17. C 18. C 19. C 20. A二、非選擇題(共 60分) 21.(每空 2分,共 12分)( 1)S N/2 (2)隨機取樣 (3)增長型 (4)105 小于 22.(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分,共 13分)(1)協調人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2分) 就地保護(2)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 全球性(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分)(4)間接 直接 本地物種有較高生態適應性;避免外來物種入侵,保證本地生 態系統安全性(2分) 協調23.(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分,共 12分)(1)糖化 酵母菌 細胞質基質(2)醋酸菌是好氧菌,進行有氧呼吸,而果酒產生的條件是無氧,( 1分)且果醋發酵 的溫度高于果酒發酵(1分)(共 2分)(3)初始乙醇含量低,醋酸菌可利用乙醇產生乙酸,隨著乙醇含量增加,青梅果醋中 總酸含量增加(2分) 乙醇含量過高,會抑制醋酸菌的生長和代謝,導致青梅果醋 中總酸含量降低(2分) 2 溫度和 pH、pH和初始乙醇含量(2分)24.(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分,共 9分)(1)垂直 (2)異養厭氧型 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糞便分解成無機物(2分)(3)多 后部水中的有機物少,分解者消耗的氧氣少;氧化塘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 用,使后部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多(兩點,按點給分,錯答不得分,共 2分)(4)3 (5)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25. (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2分,共 14分)(1)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流向蠶的能量(或“ 蠶同化的能量” )(2)捕食和種間競爭 (3)18(4)循環( 1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5)物理( 1分) 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