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邕衡教育·名校聯盟2025屆新高考春季學期五月全真模擬聯合測試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選擇題必須使用2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周朝時期,王有大疑須通過朝會“謀及卿土”。朝會上“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由此可見,周朝的政治A.受儒家民本思想影響B.君臣矛盾尖銳C.帶有原始的民主風氣D.行政效率低下2.秦朝對官員的行為準則有明確規定,例如睡虎地秦簡中提到官員要“善度民力”,“毋使民懼”。而“居官善取”“見民倨敖(傲)”“興事不當”則屬于為吏之失。上述規定反映秦朝A.嚴刑峻法的落實B.國家治理的規池C.專制集權的加強D.官員辦事的章程3.西晉陸機在《文賦》中提出“誄(悼文)纏綿而凄愴”。南朝鐘嶸在《詩品序》提出:“凡斯種種(人生悲劇),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導致這種風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魏晉玄學的盛行B.內遷民族的沖擊C.士族經濟的崛起D.社會動蕩的影響4.元朝建立后,由南至北的海運系統迅速發展。至元二十年,第一次經由海運運往大都的糧食只有42172石,至元二十七年迅速達到1513856擔。自至大三年起,每年海運至大都的糧食已經達200萬石以上。自延祐六年起,每年海運至大都的糧食多在300萬石以上。這可以用來說明元朝A.南北的經濟發展不平衡B.對外貿易繁榮C.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造船技術發達2025屆新高考春季學期五月全真模擬聯合測試·歷史第1頁共6頁5.乾隆五十八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要求在天津、寧波等港口泊船貿易,乾隆答曰:“天朝疆界分明,從不許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摻雜。…天朝尺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這反映了清政府A.開始實行閉關鎖國B.形成近代主權觀念C.拒絕與英進行貿易D.具有國家版圖意識6.關于晚清時期中國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美國學者施堅雅估計1843年中國城市人口為5.1%,到1893年增長至6.0%,而中國學者曹樹基則認為,從1776-1893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從7.4%降至7.1%。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施堅雅的結論更符合歷史實際B.兩位學者的研究相互矛盾都不可采信C.晚清時期中國城市化水平較低D.立場不同是導致結論差異的根本原因7.電影傳入北京后,人們按看戲劇的方式看電影,放映環境嘈雜。為此劇院作出規定:“請來賓注重公德,安守秩序,入座脫帽,寧靜少談,不亂拍掌,不作叫好,不妄吐痰,不礙他人,自重自愛,保全公安”。1928年北平市公安局將這種規定納入管理劇場規則中。這說明A.傳統禮教與西方文明存在沖突B.時代變遷要求重塑公共行為規范C.市民素質低倒逼政府強化監管D.新型娛樂方式改變民眾衛生習慣8.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后,關東軍曾在中蘇邊境修建“東方馬奇諾防線”,先后兩次在同蘇聯交界地區制造大規模軍事沖突。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后,德國要求盟友日本從遠東夾擊蘇聯,但日本卻最終放棄“北進”蘇聯。日本政策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戰爭的爆發B.中國牽制日軍主力C.中途島海戰的失敗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9.中美大使級會談始于1955年,到50年代末期,會談因臺灣問題而陷入困境。盡管如此,在60年代中美繼續維持大使級會談。這說明A.敵對狀態下雙方管控危機風險B.美國放棄了孤立中國政策C.蘇聯的威脅促使中美緩和關系D.中國的國際環境得到改善10.表1為1998年-2002年廣西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情況(部分)。該表可以用于說明表1類型指標1998年2000年2002年企業單位數(個)174343658規模以上股份制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萬元)116861529657694469071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人)105168187364260104企業單位數(個)203207246規模以上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萬元)99798811453402404956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人)636905992478581注:本表統計范圍是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A.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深化B.多種所有制經濟均衡發展C.社會經濟活力日益增強D.加入東盟有助于經濟發展2025屆新高考春季學期五月全真模擬聯合測試·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