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 4月份期中模擬考試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 20個小題,每小題 3分,共 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 .張九齡有詩云:紅泥乍擘綠蟻浮,玉碗才傾黃蜜剖。寥寥數語生動描繪了色香味俱全的客家米酒。客家米 酒的特點之一是甜膩入口,這與其釀酒過程使用的甜酒曲有關,甜酒曲主要含有根霉、毛霉和酵母菌等微 生物。下列有關釀酒過程的敘述,錯誤的( )A.若釀制的米酒呈酸味,可能與長期封閉釀酒容器有關B.酵母菌在密閉釀酒容器內初期種群數量呈近似J型增長C.客家人用稻草為釀酒容器 “ 保暖” ,主要目的是促進酵母菌增殖D.根霉、毛霉與酵母菌構成競爭關系,應控制酒曲中各種微生物的比例2 .果醋需要10%~ 12%的糖發酵得到,而宣木瓜原液含糖量僅5%左右。以宣木瓜為材料制作果醋時,果實軟化、 破碎打漿后向溶液中加入白砂糖,接種酵母菌,敞口培養一天左右轉為密閉發酵。當酒精濃度穩定后,接 種醋酸菌,進行醋酸發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入白砂糖是為了給酵母菌發酵提供充足碳源B.敞口培養的目的是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氧氣C.醋酸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CO2 ,因此需定時排氣D.醋酸發酵所需的溫度比酵母菌發酵所需要的溫度高3 .利用傳統發酵技術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它們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白蘿卜制作泡菜的過程中,定期揭開泡菜壇蓋子可縮短腌制時間B.變酸的酒表面有白膜出現,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C.制作果醋、泡菜、果酒的過程中應先通氣培養微生物,再密封發酵D.腐乳制作過程主要利用的是毛霉產生的淀粉酶和脂肪酶4 .下列有關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離和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基中加入尿素作為唯一碳源,該培養基是鑒別培養基B.測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數量和測定土壤中放線菌的數量可采用相同的稀釋度 C.細菌合成的脲酶能將尿素分解成氨,氨會使培養基的堿性增強,pH升高D.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可以直接完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計數和純化鑒定5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培育脫毒苗,獲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種B.組織培養技術獲得的子代可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C.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紫草素,實現了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D.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能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6 .白菜和甘藍均為二倍體生物,科學家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獲得了白菜—甘藍。它具有生長周期短、 耐熱性強和易儲存等優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融合原生質體需放在無菌水中培養,以防雜菌污染B.植物體細胞雜交得到的白菜—甘藍是新的物種,理論上可以進行有性生殖 C.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目的是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獲得雜種細胞D.培育白菜—甘藍植株的過程中沒有發生基因重組,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7 .2017年中國科學家利用“ 聰明的化學方法和操作技巧( 10s內去核,15s內核移植)” 成功培育了體細胞克隆猴,流程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科學家多年的反復實驗帶來的嫻熟技術使卵細胞受損減少B.核移植前用 “ 滅活病毒短暫處理” 主要目的是誘導細胞融合C.上述技術有助于加速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免疫缺陷、腫瘤等的新藥研發進程D.“ 聰明的化學方法” 主要指圖中①② ,通過調節組蛋白修飾而抑制基因表達8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胚胎工程技術為優良種畜的快速繁殖帶來了無限可能。圖為經體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優良奶牛的過程。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胚胎分割時需要嚴格地將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進行均分B.體外受精之前需要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卵細胞需要完成減數分裂C.通過胚胎分割獲得的兩個個體的基因型相同D.胚胎移植前需要對供體母牛進行同期發情處理9 .下圖是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優質奶牛的簡易流程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需要對供體細胞進行營養限制性培養B.過程②常使用紫外線去核法對卵母細胞進行處理C.為避免代孕丙牛對植入胚胎產生排斥反應,應注射免疫抑制劑 ·D.后代丁的遺傳性狀由甲和丙的遺傳物質共同決定10.抗體—藥物偶聯物目前已成為腫瘤治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將特定的藥物與單克隆抗體 結合在一起,可特異性地殺死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基本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過程①注射相同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生成能產生特定抗體的細胞B .過程③獲得的細胞丙的特點是不能無限增殖,只能產生抗體 C .過程④對細胞丙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最終得到細胞丁 D .利用單克隆抗體的導向功能可對某些癌癥患者有較好的療效11 .關于“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DNA溶于酒精,蛋白質不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B.將研磨液過濾到燒杯中,在冰箱放置一段時間后,上清液中含DNA和蛋白質C.將析出的絲狀物溶于2 mol /L的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在沸水浴下鑒定DNAD.實驗結果變色不明顯,可能是研磨不充分導致DNA不能從細胞核中充分釋放12 .三維細胞培養技術( 3D細胞培養)是通過人工模擬細胞間質微環境,允許動物細胞在三維空間中生 長和相互作用的技術。與傳統的細胞培養相比,3D細胞培養更接近體內細胞的實際生長環境。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 .傳統細胞培養時,細胞并不都需要貼附于某些基質表面才能生長增殖B .用胰蛋白酶處理傳統培養的貼壁細胞,斷裂其胞間連絲使之游離便于傳代 C .3D細胞培養前需要對動物組織進行滅菌處理,培養時需定期更換培養液 D .利用3D細胞培養技術研究干細胞分化過程時,通常需要進行分瓶處理13 .懸浮細胞分離培養法可用于分離流感病毒。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原代培養時,懸浮細胞培養的氣體環境為95%的空氣和5%的C0,B .傳代培養時,懸浮培養的細胞需要先用胰蛋白酶處理再離心收集 C .懸浮培養的細胞會因密度過大、代謝產物積累等因素而分裂受阻 D .培養過程中分裂期的細胞染色體平均分配,沒有同源染色體聯會14.鮮牛奶容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該菌高度耐鹽,可引起人類肺炎等疾病。該菌在血平板(培養基中 添加適量血液)上生長時,會破壞菌落周圍的紅細胞而出現溶血圈。某小組檢測鮮牛奶被金黃色葡萄球 菌污染情況的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血平板中菌落出現溶血圈,則初步說明鮮牛奶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B.肉湯培養基中加入NaCl 可能會使某些菌滲透失水C.振蕩培養可使細菌與營養物質充分接觸,利于其生長 D.該實驗采用的是平板劃線法,該方法可用于細菌計數15.下列有關“ 篩選”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培育轉基因抗蟲棉時,需從分子水平和個體水平進行篩選B.胚胎分割時,需選擇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C.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需從分子水平篩選能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單倍體育種時,需對F1的花藥進行篩選后再進行組織培養16.人凝血酶Ⅲ是一種分泌蛋白,可預防和治療急慢性血栓。重組人凝血酶Ⅲ是世界上首個上市的動物乳腺 生物反應器生產的重組蛋白藥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可從人細胞中提取RNA后通過逆轉錄獲取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的上游需連接在乳腺細胞中特異表達基因的啟動子 C.用顯微注射技術將表達載體導入乳腺細胞來獲得轉基因動物 D.若用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難以獲得活性高的人凝血酶Ⅲ17.食物中的生物胺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和過敏等不良反應,微生物來源的多銅氧化酶(MCO)能高效分解生物 胺。科研人員采用PCR技術獲得發酵乳桿菌的MCO基因,然后轉入大腸桿菌中實現了高效表達。若目的基 因MCO經限制酶切開后的末端如圖甲,要MCO片段能與載體質粒pCLY15(圖乙)高效連接,需用于切割pCLY15 的酶組合為( )A.BsrGⅠ 和NotⅠ B.BsrGⅠ 和XmaⅠ C.KpnⅠ 和XmaⅠ D.KpnⅠ 和SmaⅠ18.下圖是利用奶牛乳汁生產人類血清白蛋白的圖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一般經胰蛋白酶處理可以得到③B.在②進入③之前要用限制酶、 DNA連接酶和載體等工具來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C.一般情況下,用雌性激素處理良種母牛可以獲得更多卵母細胞D . ⑧是⑦生出的后代,但⑧的遺傳性狀和荷斯坦奶牛最相似19.PCR的產物需要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鑒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凝膠的濃度會影響DNA分子的遷移速率B.凝膠糖溶液需冷卻后才能倒入模具進行電泳C.加樣時,每吸取一種試劑后必須更換移液器槍頭D.電泳完成后需要在紫外燈下才能觀察到電泳條帶20.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工程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B.利用PCR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增目的基因 C.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法D.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后轉錄出相應的mRNA說明其成功表達二、非選擇題 :本部分共4題,共計40分。21.( 10分)某興趣小組試圖從土壤中分離能分解尿素的細菌,相關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配制以下的培養基成分:葡萄糖10. 0g、蛋白胨5. 0g、KH2PO41. 4g、Na2HPO42. 1g、尿素1. 0g、瓊脂15. 0g、H2O(定容至1L)。分析培養基的成分可知,上述培養基 (填“ 能”或“ 不能” )用于 分離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理由是 。(2)將配制好的培養基滅菌,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培養基冷卻凝固后, 將培養皿倒過來放置的原因是 (答出1點)。(3)據圖分析,該興趣小組設置了三個培養皿進行接種,所采用的接種方法是 ,培養一段時間后, 選擇菌落數為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統計結果比實際活菌數偏小, 原因是 。22 .北極狼是起源于3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幸存者,有著馳騁于極寒雪域的生存能力,野性十足,更是身 披“銀光戰袍”的閃電捕獵者。2022年6月10 日,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北極狼在北京呱呱墜地。克隆北 極狼的供體細胞來自哈爾濱極地公園引進的一只野生北極狼的皮膚樣本,其培育過程如圖所示。回 答下列問題:(1)欲獲得多個卵母細胞,可對比格犬進行的處理是 。(2)選用去核卵母細胞與細胞核融合的原因是 。野生北極狼皮膚細胞可用于克隆的關鍵在 于 。(3)早期胚胎中,將來發育成胎盤和胎膜的是 (填圖中字母和名稱)。(4)過程@中是不需要對代孕動物使用抗免疫排斥反應的藥物,請說明理由。 。23.( 10分)人的血清蛋白(HSA)具有重要的醫用價值,研究人員欲用乳腺生物反應器來大量生產HSA。下圖 所示為HSA基因片段和人工構建的大腸桿菌質粒pBR322,圖中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 霉素抗性基因,箭頭表示切割形成末端完全不同的4種限制酶的切割位點。請據圖回答問題:(1)人工構建pBR322質粒除了含特定限制酶切割位點、標記基因、復制原點外,還必須有 (答 出兩點)等。(2)若選用牛作為受體動物,可將人血清蛋白基因與 等調控組件重組在一起,通過 方法將目的基因導入牛的受精卵中,然后使其發育成轉基因牛。(3)據圖分析,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選擇 作為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的限制酶可提高目的基 因和載體的正確連接效率,其原因是 。24. “ 不對稱體細胞雜交 ” 可將一個親本的部分染色體或染色體上某些片段轉移到另一個親本體細胞內,獲 得不對稱雜種植株。疣粒野生稻(2n=24)對白葉枯病有較高抗性,由于不同類型間的有性雜交后代高度 不育,限制了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向栽培稻(2n=24)的轉移,為此研究人員利用“ 不對稱體細胞雜交” 技 術,將疣粒野生稻的抗白葉枯病特性轉移到栽培稻中,過程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注:大劑量的X射線能隨機破壞細胞核中染色體結構,使其發生斷裂、易位、染色體消除等,使細胞不再 持續分裂;碘乙酰胺使細胞質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細胞分裂。(1)利用 “ 不對稱體細胞雜交 ” 技術培育抗病栽培稻植株的理論基礎有 (2個)和染色體變異。(2)從物理性質上看,研究過程中所用的培養基為 ,培養基中應添加一定濃度的蔗糖,其目的是 。 (3)與過程③相比,過程④需在 條件下進行。過程④中若誘導未分化的細胞群分化生根,需要提高 (激素)的比例。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C A A D C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B D D C C C B D21.(1) 不能 蛋白也能夠提供氮源,尿素不是唯一氮源(2)防上水分過快蒸騰或者防止培養基上的水珠掉落培養基造成二次污染(3) 稀釋涂布平板法 偏小22 .( 9分,除標記外每空1分)【答案】(1)注射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2) 卵母細胞體積大、營養豐富、更容易激活細胞核的全能性 北極狼皮膚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該 物種一整套遺傳信息( 2分)(3) a ,滋養層 (4)代孕動物對移植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2分)23.(1)啟動子、終止子(2) 在乳腺中特異表達的基因的啟動子(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 顯微注射(3) EcoRⅠ 和PstⅠ 這兩種酶能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能得到不同的黏性末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連及反接(這兩種酶切割DNA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環化 和反向連接)24 .【答案】(共10分)(1) 細胞膜的流動性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 固體培養基 維持滲透壓 ,提供能量(3) 光照 生長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