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材料三戊戊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傳統走向現代的系統方案…倡導博愛、平等、自由、人權。這些思想觀念并沒有因戊戌變法的失敗而消失其影響,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構成了中國現代化的邏輯起點。—顏炳罡《戊戌變法與中國現代化進程》(3)根據材料三,概述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2分)村料四相比之下,戊戌年只有28歲的光緒雖在名義上“新政”,決定權卻仍由慈禧太后在背后操控,皇帝本人缺乏理政經驗。他所破格提升重用的康有為等人,更是既不知兵也不請官場之道的文人學士,只能得到國內極少數激進知識分子和工商業者同情。那些手握兵權、財權的洋務派如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雖不同于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卻對那幾個一步登天的維新派文人更為不滿,關鍵時刻都不會支持變法。一《120年后回望戊戌變法:它為何最終失敗?給中國帶來什么?》(4)根據材料四,歸納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3分)22.(8分)1978年,農村改革首先拉開序幕。隨后,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到城市逐步展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建國三十五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已經初步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是必須指出,這種優越性還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其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一《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材料一中“僵化的模式”指的是哪一種經濟體制?材料反映這一體制下存在什么弊端?(2分)材料二農村的變化農民甲:“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年代糧食產量伸頭望,三遍哨子還得慢慢晃。”1980年5.02億公斤農民乙:“大包千,大包千,直來直去1981年5.70億公斤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1982年7.15億公斤是咱們自己的。”(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從農民甲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當時農村存在什么問題?農民乙所提到的“大包干”具體指的是什么制度?它有什么積極作用?(3分)材料三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當時著名的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開始下滑,商場開始尋找新的出路。那個時候的商場,總經理只有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找款,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1984年7月,商場進行九年級歷史試卷第4頁共6頁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發行的300萬元股票,很快就被認購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規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一義務教有教科書·八年級下冊《北京天橋百貨商場的股份制改革》(3)根據材料三,概括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2分)(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哪一目標推動了中國經濟變革的進程。(1分)23.(7分)歷史上先后發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世紀60年代以后,伴隨著料技革命的發展,世界展現出一派新的景象:工廠里機器在轟鳴,江河中輪船在航行,鐵路上火車在奔馳…新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類社會的而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1)材料一中的“機器”與“輪船”使用的動力是什么?“火車”是誰發明的?(2分)材料二圖一1874一1890年主要資圖二美國經濟增長及1T產業的貢獻率(%)本主義國家工業發展速度比較數據圖(1993一1999年)工業發展速度/%1447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口國內總收入增長率oT產業的貢獻水(2)根據材料二的圖一信息,分析1874一1890年日本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據圖二內容和所學知識,指出推動美國20世紀90年代經濟不斷增長的關鍵因素是什么?(3分)材料三9世紀上半期,對于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領域展開了批判與辯護的壯烈交鋒。基于社會現實中勞動產品全部歸屬于資本家,導致了財富分配不平等,政治改革家科貝特堅決抨擊工業革命帶來現實社會的不平等。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則認為:只有工業革命才能增加國家的財富,帶來社會的進步,實現理想的“文明社會”。—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二篇工業文明的興盛》(3)綜合上述材料內容,結合科貝特和馬爾薩斯的觀點,談談工業革命的利與弊。(2分)九年級歷史試卷第5頁共6頁2025年九年級歷史模擬試卷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6678910答案AD00D0AB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以0CCDBA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第21題8分,第22題8分,第23題7分,24題7分,共30分。21.(1)背景: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分)(2)政治:裁撒冗宮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1分)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1分)(3)意義: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提出了中國由傳統走向現代的系統方案: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中國現代化的邏輯起點。(2分)(4)原因: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強大,慈禧太后操控實權,光緒帝無實際權力: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如光緒帝缺乏理政經驗,康有為等維新派既不知兵也不諳官場之道,力量弱小,只得到極少數激進知識分子和工商業者同情:沒有得到掌握兵權、財權的洋務派支特。(3分)22.(1)體制:計劃經濟體制。(1分)弊端:計劃經濟體制與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阻礙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發揮。(1分)(2)問題:當時農民沒有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很低。(1分)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積極作用:糧食產量增加,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1分)(3)內容:對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革;逐步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2分)(4)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23.(1)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1分)發明人:斯蒂芬森。(1分)(2)原因: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2分)關鍵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出現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美國的經濟進一步發展。(1分)(3)利: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社會的進步。(1分)弊:工業革命也帶來了諸多問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危害若人們的身體健康。貧富分化加劇,工人階級生活困苦,社會矛盾日趨尖銳。(1分)24.(1)影響: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維持了戰后的和平穩定,但也埋藏了可怕的矛盾,為下一次戰爭埋下了禍根。(1分)(2)影響:標志美蘇同盟關系破裂,冷戰開始。(1分)政策:杜魯門主義。(1分)(3)表現: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和北約組織的建立。(2分)實質: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抗,爭奪世界霸權。(1分)(4)新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歷史參考答案.pdf 歷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