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省2024~2025學年度春季學期(半期)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全卷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題時,一律用2B鉛筆或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填涂或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考試結束,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隋唐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其中②處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可能是A.隋朝建立B.隋朝滅亡①②③④C.隋朝統一全國581年589年605年618年D.唐朝建立2.隋文帝雖大行改革但保證了人民的基本權益,也在事實上避免了戰亂的威脅。而隋場帝雖然功績斐然,但急于建“不世之功”,為了一己名義,濫用皇權終引發大亂。由此可知,隋朝滅亡的原因是的A.隋煬帝改革幣制B.隋文帝實行改革C.隋煬帝急于求成D.隋文帝濫用權力3.“這一運河網絡,使隋帝國能以南方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供養洛陽,并且給北方邊境提蟻供戰略后勤保障。”材料意在強調,運河網絡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重了百姓徭役負擔C.促進了民族融合D.有利于鞏固隋朝統治4.在封建的男權社會中,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引發了時人和后人的廣泛關注和爭議。對其評價最精準的是A.嚴刑酷法,殘暴無度B.頗有作為,推動發展C.奢靡腐化,心狠手辣D.政治清明,開元盛世5.貞觀年間,唐太宗發兵擊敗東突厥,護送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時,唐朝聯合回紇滅西突厥;唐穆宗時,唐蕃訂立友好盟約。這主要反映了唐朝A.社會經濟繁榮B.民族政策靈活C.社會風氣開放D.中外交往頻繁6.唐朝時,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他們跟隨使節來華,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等。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目的主要是A.傳播先進的日本文化B.求取佛經教義C.頌揚西方文化D.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7.貞觀十三年,統計戶數是312萬,開元十四年,近707萬,開元二十年,達786萬。開元中期米價每斗13文,開元后期穩定在20文以下,“天下無貴物”。社會治安穩定,“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刀”。上述材料可用于說明唐朝A.達到鼎盛階段B.重視選拔人才C.詩壇氣象萬千.藩鎮割據嚴重8.某同學用右圖概括唐朝的重要歷史事件,圖中“?”處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圖中的“?”處應填充的是A.唐太宗安史之亂。(由醒轉衰)B.李淵武測天統油C.唐玄宗規之治農民起義D.唐高宗618年(建立)07年(滅亡)貴州省2024一2025學年度春季學期(半期)監測·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