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2024級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6個小題共48分)“無人區”是指長期閑置的土地或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中國有四大無人區——青海的可可西里、西藏北部的羌塘、新疆高聳壯麗的阿爾金和遍地荒漠的羅布泊。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與有序發展,居民點集中分布在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區域,形成了我國面積廣大的“無人區”。下圖為青藏高原無人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其他無人區相比,羅布泊“無人區”限制人口分布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為( )A.極端高溫 B.水源缺乏C.風沙肆虐 D.沼澤廣布2.推測青藏高原地區人口分布的特征最可能為( )A.北多南少 B.集中程度低C.南多北少 D.沿交通線分布3.影響青藏高原地區人口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氣候 B.交通 C.土壤 D.自然資源日本宮崎縣土地面積為77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69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75.9%。縣內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農牧業發達。2015年,該縣農業就業人口年齡結構已演化為高度不穩定的“倒三角形”(如圖)。完成下面小題。4.形成該農業就業人口年齡結構的主要原因為( )A.耕地面積減少B.出生人口銳減C.大量青壯年進城D.農業生產較落后5.針對“倒三角形”人口現狀,推測近年來該縣合理應對措施是( )A.農田替代林地 B.加快土地流轉C.鼓勵生育 D.提高復種指數西岱島(圈)是鑲嵌在塞納河中央的一個小島,也是巴黎城區的發源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位于該島。圣路易島(圖)是在17世紀人工填埋河道、連接一些較小的島嶼和淺灘而形成的,形狀比較規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西岱島和圣路易島在城市功能上的主要差異在于( )A.西岱島側重于旅游和文化,圣路易島側重于商業和居住B.西岱島側重于商業和居住,圣路易島側重于旅游和文化C.兩島在城市功能上沒有明顯差異D.西岱島側重于工業,圣路易島側重于農業7.塞納河上的西岱島和圣路易島,限制其發展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 )A.水文條件 B.氣候條件C.水資源 D.土地資源“南人習床,北人尚炕”,火炕是北方居民睡臥設施。炕的位置和面積隨著時代、區域的差異而變化。下圖為我國遼寧南部地區某村落27座民居炕屋面積與南向住宅建筑面積比統計圖(括號內數字為建設年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造成南北方睡臥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土壤9.關于遼寧南部該村落敘述正確的是( )A.I時期住宅炕屋面積小 B.Ⅱ時期居住條件得到改善C.I時期南向住宅面積大 D.Ⅱ時期住宅炕屋面積變小西班牙E汽車品牌成立于1954年,1977年達到鼎盛,隨后走向衰落。2024年4月,我國Q車企與該汽車品牌合作,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共同打造汽車生產基地,新基地選址于曾經輝煌的工廠舊址。2024年12月,雙方合作生產的首款汽車下線。下圖示意與我國Q車企合作之前E汽車品牌的發展歷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E汽車品牌鼎盛時期以龐大的生產規模顯著降低了( )①廠房租金成本 ②勞動力成本 ③配件采購成本 ④市場營銷成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我國Q車企與該汽車品牌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募資范圍 B.增加就業機會 C.擴大海外市場 D.促進產業轉型12.將曾經輝煌的工廠舊址作為新基地選址的主要優勢是( )①配套設施較完備 ②環境質量較好 ③技術人才較充裕 ④改造成本較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嵊州是我國著名的桑蠶之鄉,傳統養蠶對桑葉和勞動力要求較高。近年來,在傳統蠶繭產量下滑的背景下,某公司培育出廣食性蠶種,可用人工飼料喂養,實現工廠化養蠶。下圖示意工廠化養蠶流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近年來,嵊州傳統蠶繭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A.桑葉品質降低 B.市場需求量減少C.工廠化養殖的沖擊 D.勞動力成本升高14.與傳統桑蠶產業相比,工廠化養蠶的主要優勢有( )①不受季節限制 ②減少廢物排放 ③節約能源消耗 ④降低生產成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共享汽車通過線上預定,在指定地點刷卡自助還車。下圖為杭州市某站點平均共享汽車數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該站點共享汽車( )A.工作日的使用率大多低于周日 B.更方便人們早高峰的出行C.周五下午使用率出現快速下降 D.借助遙感技術才得以實現16.影響共享汽車站點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出行目的地 ②人口密度 ③教育水平 ④停車空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綜合題(3個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陜南地區地處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大部分地區山高坡陡,巖石層硬度低易斷裂、山體穩定性差,加之人們粗放的生產方式的破壞,區域內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類次生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威協著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陜西省政府于2011年5月實施陜南移民搬遷工程,采用生態移民的方式引導此區人口外遷。十多年來,超百萬的人口已經搬離陜南地區。如圖示意陜南地區區位圖。(1)從環境承載力方面分析陜西省政府實施陜南移民搬遷工程的原因。(6分)(2)推測“生態移民”安置區應具備的地理條件。(6分)(3)陜南移民搬遷工程實施以來,分析其對陜南地區產生的不利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具體表現為大量人口從農村涌入城市,但城市不能夠提供相應的崗位和福利。拉美地區是假城市化的典型地區,人口大量集中于少數大城市。下圖是拉美地區主要國家1960~2023年城市化率的變化情況。(1)簡要分析拉美地區假城市化的成因。(6分)(2)簡述假城市化現象給拉美地區發展帶來的影響。(6分)(3)請為緩解拉美地區假城市化問題獻計獻策。(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蒙陰縣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因地處蒙山之陰而得名,是全國果品生產十強縣和生態示范縣,位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降水偏少。蜜桃喜光,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保障。“蒙陰蜜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蜜桃種植產量全國第一。過去,“蒙陰蜜桃”一直以傳統的批發或零售售賣方式為主,容易滯銷;現在,該地積極采用電商平臺售賣,“蒙陰蜜桃”已經走進中東、中亞、北非等地千家萬戶的餐桌。(1)結合蜜桃的生長習性,評價“蒙陰蜜桃”生長的氣候條件。(4分)(2)與傳統的銷售方式相比,簡析“蒙陰蜜桃”采用電商平臺銷售對擴大市場的好處。(6分)簡述進一步提高“蒙陰蜜桃”產業經濟效益的措施。(6分)高2024級地理試題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6個小題共48分)1.B 2.C 3.A 4.C 5.B 6.A 7.D 8.A 9.B 10.D11.C 12.B 13.D 14.D 15.A 16.C二、綜合題(3個小題共52分)17.(18分)(1)陜南地區地形崎嶇、地質災害頻繁,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缺乏),環境承載力低;(2分)為了減少人地矛盾,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2分)消除貧困,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等,(2分)實施移民搬遷工程。(2)自然條件好,土地資源豐富,人口容量大;(2分)基礎設施較完善,(2分)就業機會較多,能保障遷入人口的生產生活;(2分)風俗習慣相近,使遷入人口更快的融入社會。(2分)(任答3點得6分)(3)人口遷出導致當地人才外流,(2分)加劇耕地撂荒,制約其發展;(2分)影響人口年齡結構。(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18.(18分)(1)農村生存條件差,城鄉差異大,鄉村人口被迫涌入城市;(2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滯后,無法提供足夠就業機會、基礎設施等;(2分)高人口自然增長率,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2分)(2)有利方面:城市人口激增,為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提高豐富的勞動力;(2分)減少鄉村地區環境的壓力。(2分)不利方面:城市人口激增導致失業、貧民窟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足等社會問題突出(2分)城市環境污染和資源壓力增大;(2分)鄉村和中小城鎮發展緩慢。(2分)(其中有利影響2分,不利影響4分,共6分)(3)加塊農村與中小城鎮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吸引人口遷入(2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與社會服務;(2分)積極改善改善城市環境,加大各種資源的投入。(2分)通過政策引導、合理規劃,緩解大城市人口過度集聚的壓力。(2分)(任答3點得6分)19.(16分)(1)利:蜜桃喜光,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晴天多,生長期光熱充足;(2分)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2分)不利:蜜桃生長期需水較多,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降水偏少,不利于生長。(2分)(任答2點得4分)(2)減少中間商環節,直接銷售,降低了售價,(2分)快速運達消費者,保證蜜桃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2分)電商平臺擴大了市場范圍(2分)與品牌知名度,(2分)增加蜜桃銷售量;(任答3點得6分)(3)加快良種或多品種培育;(2分)延長產業鏈,進行深加工;(2分)強化地理標志認證,多渠道營銷,提高品牌價值;(2分)多種經營,如旅游觀光,采摘體驗等(2分)。(任答3點得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